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1.1 使用工具∣教科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1.1 使用工具∣教科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1.1 使用工具∣教科版_第3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1.1 使用工具∣教科版_第4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1.1 使用工具∣教科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1使用工具同步练习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1使用工具1.判断题。1错误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 (1)螺丝刀是工具,不是机械。 ( )(2)使用机械会使我们的工作过程更复杂,不如直接用手来完成工作的效果好。 ( )(3)工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4)使用工具可以增加人们工作的效率。 ( ) (5)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完成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 )2.连线题。把下列工具与其用途连接起来。 羊角锤 起钉子 扳手 裁衣服 剪刀 夹取物品 镊子 切食物 水果刀 卸螺母 3.填空题。明白了解机械的概念,利用机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情况。 (1)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叫做_。能够方便人们完成工作的器具叫做_。 (2)现在有三项工作急需完成:把油桶运上汽车;移动大石块;升国旗。在滑轮、木板、绳索、撬棍中选择恰当的工具来完成上述工作。我们可以利用把油桶运上汽车;可以利用_把大石块移开;可以利用_和_来升国旗。 4.选择题。 (1)拧螺丝钉时,我们选用( )最合适。 A.螺丝刀B.剪刀C.羊角锤(2)下列选项中,( )不是简单机械。 A.B.C.(3)如图所示,我们过年时贴的窗花贴纸是人们利用( )裁剪纸张而制作出来的。A.螺丝刀B.剪刀C.菜刀(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普通剪刀代替钳子来剪断钢丝B.所有的工具都是省力的C.不恰当地使用工具可能会使我们事倍功半(5)爸爸在修理家具的时候,手边没有锤子,这时可以用( )来代替锤子。 A.斧子B.螺丝刀 C镊子(6)如图所示是一个内六角扳手,观察它的形状,你认为它应该是用来拆装( )的工具。A.B.C.(7)拔图钉时,如果图钉帽和木板的缝隙较小,那么使用( )比较方便。 A.羊角锤B.螺丝刀C.小刀(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棍不是机械B.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C.钟表是简单机械5.简答题。什么是机械?机械有什么作用? 6.【实验题操作】请将下面的实验补充完整。实验名称:认识小刀和锯的用途。实验材料:小刀、_菜叶、_。实验步骤:尝试用小刀把木块切开,然后再用锯子把木块锯开。尝试用锯子把菜叶切成规则的小块,然后再用小刀把菜叶切开。实验现象:用小刀很_把木块切开,而用锯子很_就锯开了;用锯子切菜叶,很_切得整齐,而用小刀则很_完成。(填“难”或“容易”)实验结论_。 7.如图所示是我们家里常备的工具箱,当我们需要修理家具、水管或者电路时常常需要这些工具来帮忙。仔细观察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回到下列问题。 (1)当我们钉钉子的时候需要选用工具箱中的_;当我们需要拆卸螺母的时候需要选用工具箱中的_;当我们需要裁切纸张时,可以选用工具箱中的_或_。 (2)工具箱中有多个螺丝刀,可是有一个却与众不同,它的刀把是透明的,内部有一个“小灯泡”,有足够大的电流通过时,它就会发光。这件工具叫做测电笔,是电工常用的工具,我们猜测它的用途可能是( )。 A.检测家庭电路B.检查水管是否漏水C.用来照明8.现在市面上流行一种多用途军刀,它经过巧妙设计,使得刀身上包含了多种常用工具。许多国家都为本国军官和士兵配备了这种刀具,使他们可以更方便地在野外执行任务。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功能全面的特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微型工具箱,因此它也是喜欢户外运动的人士的必备装备。如图所示就是一款多用途军刀,它包含了剪刀、小刀、放大镜等多种工具。 假如在一个晴朗的冬日里,你在树林里迷了路,当你需要取暖时却发现身边并没有打火机和火柴等生火工具,身边只有一把图中所示的多用途军刀,你会用什么方法生火? 答案解析部分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学期 1.1使用工具 1.【答案】(1)0(2)0(3)1(4)1(5)1 【解析】【解答】利用工具机械,可以帮人类解决很多困难的问题,有的机械省力很多,是人类智慧的结合体。【分析】明白机械的概念,重点掌握机械的使用方法。2.【答案】 【解析】【解答】羊角锤可以起钉子,镊子可以夹衣服,水果刀可以切水果.利用机械可以帮助人类解决问题。【分析】机械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机械装置。3.【答案】(1)机械;工具(2)木板撬棍;滑轮;绳索 【解析】【解答】机械就是利用各种力学原理对物品进行组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分析】重点了解利用各种器具和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答案】(1)A(2)C(3)B(4)C(5)A(6)B(7)C(8)B 【解析】【解答】机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复杂、困难的问题。【分析】重点了解利用各种器具和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答案】机械是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机械能帮助人们更省力或更方便地完成工作。 【解析】【解答】机械是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机械能帮助人们更省力或更方便地完成工作【分析】明白机械的概念,了解机械对人类的有益之处。6.【答案】锯;木;难;容易;难;容易;选择恰当的工具会让我们更方便或省力地完成工作 【解析】【解答】机械是利用各种力学原理组成的装置,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困难的问题,例如用锯子来剪切树木等。【分析】使用机械可以更省力,帮助人完成复杂的工作。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7.【答案】(1)锤子;扳手;剪刀;美工刀(2)A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解析】【解答】利用各种器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众多问题。比如利用钳子夹出物品。检测家庭电路需要利用电流。【分析】重点了解利用各种器具和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