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0182018学年 河北省保定市 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_第1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0182018学年 河北省保定市 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_第2页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20182018学年 河北省保定市 青岛版(六年制三起)(无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检测题一、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填空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在自然界,物质是以3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 、 和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 变化引起的。2.水在 时,会开始变为固体的冰;水在 时,会剧烈地变为水蒸汽。3.在自然界,水有3种状态,分别是 、 和 。4.蜡烛熔化和燃烧是两种不同的变化。熔化是蜡烛 的变化,燃烧是 的变化。5家用液化气在罐装高压贮存和使用时呈现两种不同的状态。罐装高压贮存时,呈现 状态;使用时,从罐中排出的为 状态。6.像食盐、食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做 变化。7.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 变化。8.铁与空气接触得时间久了,表面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 。9.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 和 。二、判断题。1.蜡烛熔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2.蜡烛燃烧,不仅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3.干燥的麦粒被煮熟后,形态不会发生变化。( )4.冰块融化,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5.木块燃烧后,不仅形态发生变化,同时产生新的物质。( )6.物质形态的自然变化,往往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7.泥塑或面塑,只是改变了泥或面的形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8.温度剧变可以使许多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9.蜡烛熔化后仍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可逆变化。10.蜡烛燃烧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11.在一定的温度下,水的三种状态的变化是可逆的。( )12.面粉可以蒸成馒头,馒头也可以变回面粉。( )13.牛奶不宜与酸性食品同时饮用。( )三、选择题。1.下列能够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 )。A.木头燃烧 B.玻璃熔化 2.在-3100之间,其形态能够发生明显变化的是物质是( )。A.陶瓷 B. 水C.铁块 3.下列物品在常温环境中能够产生新物质的是( )。A.玻璃杯 B.铁勺 C.水4.在一定的温度下,下列物体的形态能够发生可逆变化的是( )。A.金属 B.木头5.下列物体具人可逆性变化的是( )。A.植物种子 B.水 6.下列食物中,可与牛奶一起食用的是( )。A.面包 B.巧克力7.下列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A.木条燃烧 B.蜡烛为熔化 C.冰块融化8.下列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A.纸燃烧 B.光合作用 C.面塑9.下列物质在0时,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岩石 B.酱油 C.水10.下列现象或制作中,只有物体形态发生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纸做成纸杯 C.黏土烧成砖11.下列变化中,既有形态改变,又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金属热胀冷缩 B.煤炭燃烧12.下列因素中,能使岩石变为岩浆的是( )。A.风化作用 B.高温度和高压力四、实验题。铁钉所在的环境水中盐水中食油中一周后的情况结论:五、简答题。1.物质在燃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