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过关检测(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过关检测(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A项正确。2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解析:选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本质特点是反封建反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性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但是因为领导阶级并没有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只能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3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解析:选C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也说明辛亥革命脱离了人民群众。41911年10月13日申报载:“余昨日方评革命党之泄事失机,而昨晚得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该报道中的应是()A南京 B广州C武昌 D南昌解析:选C从材料中“1911年10月13日”“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可知反映的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动武昌起义,占领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故C项正确。5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B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先锋C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D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6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D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解析:选C依据所学可知,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虽然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但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是它的主要影响。A项与史实不符,B项是其发展的原因,D项是其特点。7在瑞典作家扬米达尔的书中,记录了解放前某时期农民的感受:“国民党逃了,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从那时候起,日子好起来了。手上有土地,不用交租,我们就够吃了。”农民生活的变化直接得益于()A北伐战争 B遵义会议C南昌起义 D土地革命解析:选D材料中“红军来了,我们分到了土地”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实行土地革命的结果,故D项正确。81927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认为:“党的责任是努力领导工人日常斗争,发展广大群众的革命高涨,组织暴动,领导他们到武装暴动,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这一主张表明()A革命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B中共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D中共领导人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可知,此时的中共中央由于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仍坚持“城市中心论”,还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没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正确。“城市中心论”是“左”倾错误的表现,并非是右倾的表现,排除B项。9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三次变化”,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三次探索开始于革命方式的变化甲革命道路的变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中央领导的变化乙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解析:选C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故C项正确。10“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B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解析:选C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战平型关指的是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林彪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进行了浴血奋战,所以这段歌词描述的只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11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选B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国民党总统府,它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A BC D解析:选C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建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表述不准确,排除含的选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材料二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10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10分)解析:第(1)问,从民族危机加剧、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主题及五四运动具有群众基础广泛等角度组织回答。第(2)问,材料二一共三句话,分别概括三句话所体现的内涵即为答案所在。答案:(1)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2)宣传发动广,群众参与多(群众基础更广泛);国共两党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指导;具有明确的反帝目标。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如同狂风暴雨冲击着旧世界,国民革命军犹如秋风扫落叶般撼动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材料二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须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材料三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主要功绩。(6分)(2)材料二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其主要依据是什么?(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新道路,从毛泽东革命新道路的提出,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8分)解析:第(1)问,结合国民革命北伐的对象,概括北伐战争的功绩。第(2)(3)问,围绕着中国革命的道路命题,考查了中国由最初照搬俄国革命道路的失败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