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第18课三国鼎立.ppt_第1页
王敏第18课三国鼎立.ppt_第2页
王敏第18课三国鼎立.ppt_第3页
王敏第18课三国鼎立.ppt_第4页
王敏第18课三国鼎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第18课,第八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 历法、 医学和音乐的成就。知道爱国诗人屈原。 2、通过观察图片,总结甲骨文、金文、大 篆的演变趋势。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 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学习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 艺术成就。,仓 颉 造 字,仓 颉 造 字,大汶口灰陶 尊上的符号,二里头陶瓷上的符号,刻 画 符 号,文字的雏形,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清】,文字的演变,动脑筋,(人),(伐),(戈),观察上面的三个甲骨文字,猜一猜,“伐”字是怎样表达意思的?,归纳要点:,1、甲骨文(商) 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2、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西周毛公鼎和铭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铭文比甲骨文规范。,西周晚期人们对各地的铭文进行了统一形成大篆,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毛笔在竹简或帛书上书写。,“马”字的演变,早期甲骨文的图画文字“马”,晚期甲骨文上的“马”字,金文中的“马”字,大篆体的“马”字,汉字的主要演变过程,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竹帛书(战国)小篆(战国)隶书(秦)草书(西汉)楷书(东汉)行书(东汉),日偏食现象,日环食现象,日全食现象,记录日食的 甲骨文,天文方面的成就,月偏食和月全食成因图片,月偏食现象,月全食现象,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归纳要点:,1、最早记录日食、月食【商】 是由甲骨文记载的。,2、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春秋】,历法方面的成就制定历法、指导农业,1、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来源于夏朝。,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十二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 天,闰年增加一个月。,3、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 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至今仍被沿用,并指导农时耕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拥有了完善的历法,中华民族的农业生产才得以在科学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造就了强大的农业,养活了众多的人民,并为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结以上内容:,再现历史场面,历史舞台,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 扁鹊(姓秦名越人),四诊法:望色、闻声、 问病、切脉 治病法: 针灸、按摩、 汤药,他的这种看病、治病法 一直被中医沿用。,医学方面的成就,文学方面: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世界文化名人,请记住,屈原为国为民 而死,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 整套编钟,音乐方面:春秋战国盛行的钟鼓之乐,课堂回味,历史使人智慧,本课所学的文字、历法、医学、文学、音乐都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我们应该热爱灿烂的历史文化,热爱生活。,小结全文,板书设计:,中华文化的勃兴,文字的演变甲骨文 金文 大篆,天 文 夏朝的日食记录,商朝的日食、 月食记载。,历 法 始于夏朝,完备于商朝,战国测定 出24个节气,用于安排农事。,医学成就名医扁鹊和四诊法,文学艺术屈原和离骚、钟鼓 之乐和编钟,轻松闯三关,你能做对吗,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 B、商 C、周 D、战国 2、我们今天的农历据说起源于( ) A、夏 B、商 C、春秋 D、战国 3、故事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运用了“四诊法”中的( )A、望 B、问 C、闻 D、切 4、下列生产部门与24个节气的测定有关的是( ) A、商业 B、手工业 C、畜牧业 D、农业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话出自那篇长诗?( ) A、诗经 B、天问 C、离骚 D、春秋,6、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相传是为了纪念( )A、齐桓公 B、屈原 C、禹 D、孔子 7、下列成就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 历法完备 ,有大、小月之分 四诊法 离骚 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