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3(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1页
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3(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2页
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3(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3页
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3(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4页
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3(人教版必修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学自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思考与讨论,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汉武帝,宋明,明清,兴起,蔚然大宗,遭到打击,成为正统,理学心学,到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2008上海高考: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明清时期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封建制度渐趋衰落,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到 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4、思想: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西 学东渐,近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的生活经历,李贽(15271602年), 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 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 想家。他26岁中举,由于不 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缚,所 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 下级官员,经历坎坷。1580 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 著书。由于其言论著作,猛 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之 道,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 水猛兽”,最终以“惑世诬 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 迫害自杀身亡,时年76岁。,李 贽,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李贽的生活经历,2李贽的思想主张和代表作,李贽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其“离经叛道”的表现有哪些?,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异端”思想:挑战孔孟学说的正统地位、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李贽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李贽及其“异端”思想:,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 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从材料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样的 “异端”思想?,“异端”思想: “理”应该用于关注民生。个性自由和个人幸福是人的自然权利。男女应该平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 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参见李贽焚书答邓石阳,李贽及其“异端”思想:,破除迷信崇拜 批判程朱理学 主张男女平等 倡导个性自由,李贽的“异端”思想,今版焚书书影,古刻本焚书书影,李贽的代表作,藏书、续藏书、焚书、 续焚书,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黄宗羲的生活经历,黄宗羲(16101695),号梨洲,浙江余姚人。参加过抗清活动,失败后,他带着老母东奔西跑,险些被清兵捕去,后来长期在故乡隐居著述。,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黄宗羲的生活经历,(2)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和代表作,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一:,挑战自己,黄宗羲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你能引用原文来回答吗?,“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 荀子君道,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材料三:,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黄宗羲的观点继承了先秦儒家思想的什么观点?,明夷待访录书影,今版明儒学案书影,今版黄宗羲全集书影,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早年参加反对宦官专权的政治活动,后因屡次落第而绝意科举。清军南下后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游历各地,著书立说。,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顾炎武的生活经历,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顾炎武的生活经历,(2)顾炎武的思想特色和代表作,何谓“经世致用”? 指的是一种治学思潮,要求将经书研究与社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日知录书影,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内容涉及古代郡县地方的历史、地理情况,并指出针对其利病的治理方略。,材料: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后人在传习和引用顾炎武的观点时,把最后一句话概括为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顾炎武的生活经历,(2)顾炎武的思想特色和代表作,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王夫之的生活经历,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清军入关之后,曾和友人一起在衡阳起兵抗清。兵败后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人称船山先生。王夫之学问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王夫之的生活经历,(2)王夫之的思想特色和代表作,材料1: 天下唯器而已。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道之器。 无其器,则无其道。 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王夫之周易外传,材料2: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 王夫之思问录外篇,材料3: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从以上材料分析王夫之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王夫之的思想与王阳明的思想有何明显的不同?,讨论与探究,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的,而这种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寻的,而客观规律则是普遍存在于物质本身的。,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王夫之的生活经历,(2)王夫之的思想特色和代表作,(3)如何评价王夫之的思想,你认为王夫之思想当中最可贵的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探究学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本,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易。 材料三:大贾富民也,国之司命也。 王夫之黄书,请回答:以上材料的共同主张是什么?这种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哪些发展因素有关?,三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 与评价,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反对君主专制(批判性) 2、继承先秦儒学主张和谐发展,强调力行, 敢于探索的优良传统(继承性) 3、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要求(时代特色),局限性,1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2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3没有动摇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思考与讨论,你认为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进步性?,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 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 B C D,典题例析,例1 (2011天津高考)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题组冲关,1(2012莆田期中)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 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一主张 ( ) A成为理学和心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C扭转了明清时期不切实际的学风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统治地位,2(2012北京期中)李贽抨击理学家:“实多恶也,而专 谈志仁无恶;实偏私所好也,而专谈泛爱博爱;实执定己见也,而专谈不可自是。”下列对李贽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挑战正统思想 B否定儒家思想 C批判理学家虚伪 D反对绝对权威,典题例析,例2 (2011新课标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