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岳麓版.docx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岳麓版.docx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教学素材岳麓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B中国首个电报机房出现 C无线电台开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自建铁路通车【答案】A2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答案】B3“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答案】B4“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C5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中试名单送到天津,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考试的结果。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中国已经使用无线电报B电报主要用于普通百姓事宜C电报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D中国通讯事业发展迅速【答案】C【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业缓慢发展的原因。(6分)材料二: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2)结合材料二,谈谈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答案】(1)原因: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6分)(2)影响: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方便了信息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促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