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16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合乎要求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下列各项与孟子的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A. 上因天时,下尽地财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C.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D. 俭节则昌,淫供则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知体现的是孟子主张尊重自然规律,A选项符合题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强调的是德政,B选项排除。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指的是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C选项排除。俭节则昌,淫供则亡强调的是勤俭治国,D选项排除。2.下表所列言论出自孙子兵法中的不同篇目。对上述言论相同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实用至上B. 人文关怀C. 知己知彼D. 中庸守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子兵法代表了先秦的兵家思想,以上理论强调慎重考虑之后才能出战,最好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体现了先秦兵家的慎战思想,强调的是人文关怀,B选项符合题意。实用至上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慎战思想,A选项排除。知己知彼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中庸守正的思想属于孔子的思想,D选项排除。3.“他们不能再像战国时期那样自由地兜售自己的聪明才智,也不可能以投奔他国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天子垄断了知识和人才的市场,士人们要么放弃功名欲望,要么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或压抑自我的人格尊严,在这两难面前,选择后者的是多数。”促使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因素是A. 民间私人讲学兴起B. 世卿世禄制的废除C. 儒学获得独尊地位D. 汉代察举制的推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子垄断了知识和人才的市场”可知体现的是选官权掌握在天子手里,结合选项可知,察举制分为察举和征辟,征属于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由皇帝亲自任命官员,D选项符合题意。民间私人讲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A选项排除。世卿世禄制的废除自商鞅变法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彻底废除,与选官制度无关,B选项排除。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属于思想文化专制,C选项排除。4.红楼梦第53回中写道,宁国府在黑山村有“八九个庄子”,荣国府有“八处庄地”。荣、宁两府的土地租给农民,并由庄头定期缴纳农产品以供荣、宁两府的日常需求。下面是黑山村向宁国府缴纳地租的清单。据此推知,当时的清朝A. 人身依附关系解除B. 封建庄园经济盛行C. 实物、货币地租并行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黑山村地租清单: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共折银两千五百两”可知当时清朝的地租分为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并行,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黑山村村民对荣、宁两府的人身依附关系,A选项排除。材料谈及的封建庄园过少,无法得出“盛行”的结论,B选项排除。资本主义萌芽的显著标志是手工业领域雇佣关系的出现,D选项排除。5.李鸿章在筹办轮船招商局时说:“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赖商为承办,尤赖官为主持。”曾出任轮船招商局帮办的郑观应认为:“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力以维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并强调“用官以助商力之不逮”。上述两种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于A. 政府干预的程度B. 企业资金的来源C. 学习西方的目的D. 抑商政策的存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赖商为承办,尤赖官为主持”可知李鸿章主张由商人经办洋务企业,官府进行监督;根据材料“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可知郑观应主张由政府经办洋务企业,因此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政府干预的程度,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企业资金来源的问题,B选项排除。二者都主张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选项排除。材料与抑商政策无关,D选项排除。6.陈独秀曾说:“前半期,即五四以前的运动,专在知识分子方面;后半期,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盖以大战后,世界革命大势及国内状况所昭示,使予不得不有此转变也。”材料中的“国内状况”主要表现为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B.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C.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 军阀派系交替控制政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前半期,即五四以前的运动,专在知识分子方面;后半期,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A选项排除。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军阀派系交替控制政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7.某历史小组开展以“月份牌”画为内容的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下列三幅作品。下列口号与这三幅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密切相关的是A. “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B.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 “艰苦奋斗,勤俭建国”D. “备战、备荒、为人民”【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盛教”、“彭德怀”是朝鲜战争中的著名代表,因此体现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选项符合题意。“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A选项排除。“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C选项排除。“备战、备荒、为人民”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D选项排除。8.从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表明A. 邓小平全面整顿成效显著B. 国民素质大幅度提升C. 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结束D. 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在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D选项符合题意。邓小平全面整顿是针对文革对经济破坏现象而进行的整顿,A选项排除。国民素质大幅度提升与20世纪70年代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无必然的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结束的结论,C选项排除。9.“陶片放逐法”首次使用是在公元前487年。雅典人非常后悔在公元前417年放逐了煽动家希帕布罗斯,使这位无名鼠辈遭受和最杰出人士相同的命运,违背了“陶片放逐法”的立法初衷,此后雅典再未动用过此法。这里的“立法初衷”是A. 反对社会精英治国B. 倡导公民自由平等C. 确立主权在民原则D. 防止僭主制度复辟【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制度的复辟,D选项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因此雅典民主政治不属于精英治国的政治,A选项排除。材料“这位无名鼠辈遭受和最杰出人士相同的命运,违背了“陶片放逐法”的立法初衷”强调的是多数人的暴政,与公民自由平等无关,B选项排除。最早把主权在民原则写进宪法而确定下来的是法国,C选项排除。10.法国大革命之初,英国时任首相小皮特公开宣称:法国人“将享受到的那种自由正是我所崇敬的”。后来,小皮特政府以“无政府主义的危险威胁着英国”为由,操纵议会于1794、1798年两度终止实施人身保护法。小皮特政府的政策转向A. 由法国革命的进程所决定B. 旨在顺应工业革命潮流C. 反映出英国政治趋于保守D. 说明议会监督职能弱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小皮特由羡慕法国大革命式的自由到用法律来抵制法国大革命式的自由,这说明小皮特认识到革命造成巨大的社会破坏,也间接说明了英国政治趋于保守,C选项符合题意。法国革命的进程所决定是导致小皮特政策转向的一个因素,但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政治趋向保守,A选项排除。顺应工业革命潮流主要体现在英国的议会改革和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上,B选项排除。材料与议会监督职能无关,D选项排除。11.鉴于美国最高法院曾数次裁定新政的相关法令“违宪”而造成新政的推行阻力重重,罗斯福总统在1937年3月关于司法机构重组的“炉边谈话”中指出,最高法院在当时不是以一个“立法机构”而是以一个“决策机构”的形象出现的。罗斯福意在A. 塑造美国总统的亲民形象B. 批评法院干涉影响政府效能C. 改变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D. 充分肯定立法机构尽职履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鉴于美国最高法院曾数次裁定新政的相关法令“违宪”而造成新政的推行阻力重重最高法院在当时不是以一个“立法机构”而是以一个“决策机构”的形象出现的”可知罗斯福在强调法院于涉影响政府效能,B选项符合题意。塑造美国总统的亲民形象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改变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罗斯福主要是批判法院对政府职能行使过多的干预,并非肯定,D选项排除。12.1970年9月,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指出:“其他国家对不结盟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上的差距不断扩大”“目前被富国所垄断的技术革命,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家进步的主要机会”。这反映出,不结盟运动的关注点转变为A. 发展经济的政治意义B. 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C. 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向D. 美攻苏守的争霸态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他国家对不结盟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上的差距不断扩大”可知体现的是不结盟运动的关注点是发展经济的政治意义,A选项符合题意。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向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C选项排除。美攻苏守的争霸态势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非选择题共12小题(含选考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不仅关乎城市本身的发展更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材料一 刘邦称帝,初定都洛阳。多数大臣认为:“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洛阳东有咸皋,西有毅、渑、倍河,乡伊、洛,其阖亦足恃也。”留侯张良曰:“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毅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摘编自柳华从西汉定都长安看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问题材料二 两京制始于西周。西周都镐京,同时经营洛邑;西汉都长安,实以洛阳为陪都;东汉都洛阳,又以长安为西京;唐都长安,洛阳居于陪都地位,武则天曾一度迁都洛阳;北宋都汴梁,以洛阳为西京。摘编自王明德南京与北京:中国古代都城的两极发展与空间互动材料三 为了更接近东南方经济重心获取资源以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草原民族的势必然也随之由西向东转移。“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因而不仅辽朝,而且金朝择都时都看中了北京,“燕盖京都之首选也”。此外,隋代以后大运河的兴修使得南北大规模物资运输成为可能,而元代大运河的修浚更使大运河上的物资运输畅通无阻,这便在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建都北京在经济上所面临的障碍。因而元朝以后,北京便开始由分裂政权的首都上升为封建大一统帝的首都,历元明清三代,经久不衰。摘编自邱国盛再论古代北京发展成为中国首都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邦“西都关中”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周至北宋时期都城变迁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北京作为大一统帝国首都的利弊。【答案】(1)原因:关中战略地位重要,易守难攻;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休养生息和农耕生产;经济发达,便于巩固政权;交通便利,便于政治军事调度,东至诸侯国;便于防范少数民族进攻;有富庶的四川作为支撑;以周秦都城为基础,可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2)趋势:由关中向中原或自西部向东部转移。成因:过度开垦致使关中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经济重心由西北逐渐向东南转移;游牧民族多至北方和东北南下;大运河沟通南北。(3)利:促进了北京战略区位优势的发挥;兼顾了国防重心和全国形势;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延续并丰富了古都北京的内涵。弊:粮食等物资短缺;过度依赖和运河南方;战略纵深不足;水资源短缺。【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关中左毅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概括出刘邦“西都关中”的主要原因有:关中战略地位重要、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便于巩固政权、交通便利、便于防范少数民族进攻、有富庶的四川作为支撑、以周秦都城为基础等。(2)趋势:根据材料“两京制始于西周”、“唐都长安,洛阳居于陪都地位”、“北宋都汴梁,以洛阳为西京”可知西周至北宋时期都城变迁的主要趋势是由关中向中原或自西部向东部转移。原因:需要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重心由西北逐渐向东南转移、少数民族侵扰、大运河沟通南北等方面进行思考。(3)利弊:根据材料“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隍,俯视庭宇”、“而元代大运河的修浚更使大运河上的物资运输畅通无阻”、“北京便开始由分裂政权的首都上升为封建大一统帝的首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定都北京的利弊有:A利:促进了北京战略区位优势的发挥;兼顾了国防重心和全国形势;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延续并丰富了古都北京的内涵。B弊:粮食等物资短缺;过度依赖和运河南方;战略纵深不足;水资源短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并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这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1936年,来到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委托宋庆龄推荐名外国医生和一名外国记者到根据地来,以便将紅色政权与釭色根裾地最真实的故事讲外界。双方的“一拍即合”使得斯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6月,斯诺来到保安(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后,受到了中共高层的热情接待,随后,斯诺开展了将近四个月的采访活动。10月,斯诺返回北平,并开始为外蝶和国内的外文报纸撰写有关他在红色报据地所见所闻的报道。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所有的报道写作。随后,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于1937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1月1日,红星照耀中国在美国出版,同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紅军的真正形象。由此,拉开了美国众多新闻记者赴身“红区”的序幕。摘编自曹培鑫书写“红色圣地”:世界新闻史上的“中国时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史实,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答案】【示例一】史实: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在保安热情接待斯诺。历史现象:这一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积极展示抗战形象,凝聚抗战力量。概述和评价:918事变和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一直积极领导开展抗日救亡运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蒋介石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新闻隔离和形象丑化之下,共产党意识到必须将正确的真实面貌展现给外界。【示例二】史实: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历史现象:这一史实反映出国内外和平进步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抗日寄予厚望。概述和评价: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形成。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有利于消除国内外有关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军民的各种误解和谣言,有利于团结更广泛的力量共同抗日。红星照耀中国的流行,把红色中国的独特面貌展现给世界,开启了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新纪元”,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示例“只作评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斯诺来到保安(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后,受到了中共高层的热情接待,随后,斯诺开展了将近四个月的采访活动”可得出的史实是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在保安热情接待斯诺,这一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积极展示抗战形象,凝聚抗战力量,论证这一史实需要从民族危机加深、中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和展示中共革命的需要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随后,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于1937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可得出的史实是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这一史实反映出国内外和平进步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抗日寄予厚望,需要从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抗日量、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分析。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之前,中央苏区流通的货币有江西工农银行的铜圆券、闽西工农银行的银圆券,还有光洋和国民党的纸币,甚至有清朝时期的铜板。人们购买物品,抓一把各式各样的票子出来,有时逵账也算不清。不仅老百姓头疼,商家也是不胜其烦。而军阀和土豪劣绅发行的杂币也同时在苏区流通。这无疑给国民党提供了破坏苏区金融市场的机会。由于国民党长期对中央苏区进行军事“国剿”和经济封锁,苏区的物资条件极为艰苦,国家银行在发行货币时缺少印制钞票的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1932年5月,红军攻克福建漳州后,银行工作人员才辗转从厦门采购到彩色油墨等印刷材科。为了统一货币,国家银行及临时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又制定了一系列金融财政上的法规法令、政策章程,确立了当时红色政权统一币制的基本内容,为这一币制的实行提供了法律保证。毛泽民受命筹建国家银行,并筹划印刷、发行国家货币。他认识到,国家银行必须承担“驱逐劣币,回收杂币,禁用外币”的重任。这样,国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走出去发动群众,建立兑换和回收网点,使已连成一体的中央苏区内的广大民众听从政府的号令,团结在国家银行周围,自觉维护新生的苏维埃国家金融政策法规。强大的宣传、切实可行的兑换措施、畅通的发行渠道,使得苏维埃纸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摘编自张孝忠中央苏区的红色金融(1)根据材料,概括中央苏区统一币制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央苏区统一币制的历史影响。【答案】(1)必要性: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封锁;币制混乱;经济发展受阻;杂币流通易导致金融风险;苏区面积扩大;苏维埃国家的职责所在。可能性: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毛泽东等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获得了印制钞票的物资;数据民众的支持。(2)影响: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苏维埃金融体系;有利于壮大根据地经济;有利于资源土地革命战争;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开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之先河。【解析】【详解】(1)必要性与可能性:根据材料“中央苏区流通的货币有江西工农银行的铜圆券、闽西工农银行的银圆券,还有光洋和国民党的纸币,甚至有清朝时期的铜板”、“人们购买物品,抓一把各式各样的票子出来,有时逵账也算不清”、“这无疑给国民党提供了破坏苏区金融市场的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必要性是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封锁、币制混乱、经济发展受阻、杂币流通易导致金融风险、苏区面积扩大、苏维埃国家的职责所在等。根据材料“红军攻克福建漳州后,银行工作人员才辗转从厦门采购到彩色油墨等印刷材科”、“国家银行及临时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又制定了一系列金融财政上的法规法令、政策章程”、“毛泽民受命筹建国家银行,并筹划印刷、发行国家货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能性是苏维埃国家银行成立、政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毛泽东等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获得了印制钞票的物资、数据民众的支持等。(2)影响:根据中央苏区统一币制改革的内容及背景分析可知,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苏维埃金融体系、有利于壮大根据地经济、有利于资源土地革命战争、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开新民主主义金融事业之先河等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近期,一位德国参谋军官在和我私下里聊天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正是德国的刺刀让日本征服中国变得可能,就像1935年和1936年,也是德国的刺刀让意大利征服阿比西尼亚变得可能那样。他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暗示德国批准日本或意大利的行动,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的重新武装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这使得英国无法在亚洲反对日本的行动。摘自美国驻德国武官史密斯的备忘录(1938年1月)材料二 美国对日宣战后,德、意对美宣战,此时只有美国同时面对德日两个方向的敌人。美国国内民意主张对日复仇,军方高层也有将领主张先打日本,而美国仍然坚持了“先欧后亚”。从放弃“橙色”计划、制定“彩虹”系列计划开始,美国就不再抱着过去不结盟的思想不放了,而是充分考虑到英法是否可能成为盟友的问题,并借助盟友力量共同对付法西斯同盟。特别是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之后,法西斯同盟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当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成为抵挡和攻打德国军队的中流砥柱。在盟友问题上,联合国家宣言有26个国家签字,中国则是“被遗忘的盟友”;在政策指导上,只是“保持中国在战争之中”,让中国发挥牵制日本的作用。在租借法案的援助物资分配中,与英国、苏联相比,中国也是获得援助数量最少的,而且经常不能及时到位。摘编自任珊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先欧后亚”战略评析(1)根据材料一、二,简析美国坚持“先欧后亚”战略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贯彻“先欧后亚”战略的历史影响。【答案】(1)原因:德国是轴心国集团的核心国;美国整体战略利益的需要;凝聚英、苏等盟友的战争资源与力量;欧洲的命运对美国而言至为重要;英、苏等国的外交努力。(2)影响:有利于各个击破轴心国家;加速了欧洲战场的胜利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突破了美国传统的安全观;树立起美国的领导者权威;成为英美霸权交替的重要节点。【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德国的重新武装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这使得英国无法在亚洲反对日本的行动”、“而是充分考虑到英法是否可能成为盟友的问题,并借助盟友力量共同对付法西斯同盟”、“,法西斯同盟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味已经十分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坚持“先欧后亚”战略的主要原因:德国是轴心国集团的核心、美国整体战略利益的需要、凝聚英、苏等盟友的战争资源与力量、欧洲的命运对美国而言至为重要和英、苏等国的外交努力。(2)根据材料“德国的重新武装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这使得英国无法在亚洲反对日本的行动”、“从放弃“橙色”计划、制定“彩虹”系列计划开始,美国就不再抱着过去不结盟的思想不放了”、“与英国、苏联相比,中国也是获得援助数量最少的,而且经常不能及时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美国贯彻“先欧后亚”战略的历史影响有:利于各个击破轴心国家、加速了欧洲战场的胜利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突破了美国传统的安全观、树立起美国的领导者权威、成为英美霸权交替的重要节点。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