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系统论文: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pdf_第1页
汽车转向系统论文: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pdf_第2页
汽车转向系统论文: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pdf_第3页
汽车转向系统论文: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转向系统作为整车构造中重要的系统之一, 一直是全世界汽车行业研究的重点。汽车转向系统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安全性和能耗, 甚至影响到环境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在经历了长足的 发展后已得到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认可和应用,在g b 7 2 5 8 - 2 0 0 4中专门规定:车辆转向轴最大设计轴荷大 于4 0 0 0 k g 时,必须采用转向助力装置。由此可见,助 力转向系统在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汽 车助力转向系统经历了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以及最新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三个 阶段。目前这三种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油管、 压力流体控制阀、v 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组成。其作 用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于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 泵产生的液体压力驱动力来产生转向动力,从而实现 车轮转向。它解决了原始的机械转向系统,仅靠驾驶 员操纵转向盘的转向力来实现车轮转向而导致劳动强 度大、操纵轻便性非常不理想,特别是对于大型车辆 起步时的转向操纵非常吃力的问题。从我中心长期的 试验结果来看,在g b1 7 6 7 5 - 1 9 9 9的试验条件下,大 型车辆转向盘转向力在没有助力转向装置的情况下, 比有助力转向装置要大2 0 0 n 以上。 1 2 3 1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1 . 1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缺点 1 . 2 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关标准 1 )优点。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由于具有转向操 纵灵活、轻便;在设计汽车时对转向器结构形式的选 择灵活性大;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转向盘 与转向轮之间全部是机械部件连接,操控安全可靠、 路感直接、信息反馈丰富;液压泵由发动机驱动,转 向动力充沛,大小车辆都适用;技术成熟,平均制造 成本低等优点,已在各国的汽车制造中普遍采用。 2 )缺点。只具有固定的动力放大倍率,不能同时 满足汽车高、低速行驶时的转向助力要求;由于需要 依靠发动机动力来驱动油泵,不论是否需要转向助 力,系统总要处于工作状态,能耗较高;液压系统的 管路结构复杂,各种控制阀数量较多,后期的保养维 护成本较高;整套油路经常保持高温高压状态,使用 寿命会受到影响;高压高温的液压油在管路中流过时 有不同程度的渗漏,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目前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主要标准有:q c / t 5 2 9 - 2 0 0 0、q c / t5 3 0 - 2 0 0 0、q c / t3 0 5 - 1 9 9 9、q c / t 3 0 6 - 1 9 9 9、q c / t2 9 9 - 1 9 9 9、q c / t3 0 0 - 1 9 9 9、q c / t 3 0 1 - 1 9 9 9 、q c / t3 0 2 - 1 9 9 9 和q c / t3 0 3 - 1 9 9 9 等。 标准对液压助力转向器系统及主要部件的制造和装配 质量;转向控制阀和活塞的装配调整质量;抗路面的反 冲击能力;系统及零部件寿命等方面做出了规范要求。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 万科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 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 0 1 1 2 2 ) 摘要: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对汽车用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原理、优 点、缺点及相关标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标准分析 u 4 6 3 . 4b1 0 0 6 - 3 3 3 1 (2 0 1 0 )0 5 - 0 0 4 7 - 0 3 a b s t r a c t : k e y w o r d s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inciples, advantages, defects and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mechanical hydraulic pressure power steering system, electron hydraulic pressure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 system. vehicle; powersteering system; standards analysis 客车技术与研究 b u s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r e s e a r c h第 5 期n o . 5 2 0 1 04 7 经过近1 0 年的发展和对新技术及试验方法的引 进,我国已开始对q c / t5 2 9 - 2 0 0 0和q c / t5 3 0 - 2 0 0 0 两个总成标准进行修订,现在已完成了征求意见、会 审上报。这次修订的标准与现有的标准主要差别有: 将q c / t5 2 9 - 2 0 0 0、q c / t5 3 0 - 2 0 0 0两个标准合并为 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一个标 准;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了对齿轮齿条式动力转向器的 规范要求;在空载转动力矩测定试验中根据国外先进 标准增加了有动力条件下的转动力矩试验使得试验更 接近实际工况;在转向特性试验中增加了特性曲线限 定框图,只要转向力特性曲线在限定框图内即可判定 产品达到质量要求,可简单、快捷、准确地保障产品 出厂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对液压动力转向器批 量生产具有指导意义;逆向疲劳试验中的加载条件采 用不同于现有标准(单一载荷)的2 阶梯载荷,使试验 更接近实际工况的同时还能避免产品功能过剩或不 足;再有就是增加了环境试验以考核系统对不同环境 变化的承受能力。总成试验的主要设备有液压动力转 向系统性能试验台和可靠性试验台。 由于机械液压助力较多地消耗发动机动力,所以 在此基础上改进开发出了更节能的电子液压助力转向 系统(下称e c h p s 系统)。这种系统的转向油泵不由 发动机皮带直接驱动,而由电动机驱动,并且在液压 助力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了电控系统,使得转向辅助力 的大小不光与转向角度有关,还与车速相关;机械结 构上增加了液压反应装置和液流分配阀;新增的电控 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电磁阀、转向e c u 等。 1 )优点。e c h p s 系统具有机械液压助力的大部分 优点,而且最主要的是能够根据转角、车速等参数通 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从而使转向助力大小自 行调节,能够满足高、低速时的转向助力变化要求, 更加人性化;同时,e c h p s 系统还能降低能耗,反应 也更加灵敏。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今e c h p s 系统 已经成为很多家用车型的标准配置。 2 )缺点。引入了很多电子单元,其制造、维修成 4 5 4 5 2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2 . 1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缺点 客车技术与研究4 82 0 1 0 年 1 0 月 本会相应增加,使用稳定性目前也不如机械液压式; 由于仍采用液压系统,结构相对复杂,液压油渗漏问 题也未得到根本解决,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在 所难免。 虽然这几年e c h p s 系统在我国逐渐广泛应用起来, 但我国直到2 0 0 9 年才起草了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 器总成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 稿。该意见稿主要参考了日本丰田公司和德国z f 公司 相关技术资料,以及前述1 . 2 中修订的行业标准汽车 液压助力转向器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和我国已形成 报批稿的若干电动助力转向器(e p s )标准(见3 . 2 ) 等,其主要内容是,在汽车液压助力转向器技术条 件与试验方法(修订稿)的基础上,提出了对e c h p s 系统电控装置的自检、显示功能,对电源电压波动的 适应能力,耐电源极性反接及过电压性能,抗跌落、 振动性能,电磁兼容性能和适应恶劣环境变化性能的 规范要求。主要试验设备除了相关液压系统的性能及 可靠性试验台外,还需要:电磁兼容瞬态传导抗扰度 测试系统、屏蔽室,以及各种环境试验舱。 但笔者对征求意见稿的第6 . 2 . 6 . 2 . 1 条认为存在问题。 因为按照其所述的“符合g b / t 2 1 4 3 7 . 2 的有关规定”的 试验目的应该是,发脉冲波形到零部件的电源线上, 看部件在电源上有脉冲电压干扰时,部件的工作正常 与否,是做传导抗干扰;而后面一句话“采用自由场 法在屏蔽室内进行实验,抗扰性电平限值为3 0v / m ” 所叙述的试验目的应该是用天线来发射,形成强的电 磁场环境,考察部件处于这种环境中工作能不能正 常,是标准g b / t 1 7 6 1 9 - 1 9 9 8 所规定,是做辐射抗干 扰。前后两句话的内容不一致。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下称e p s 系统)与前两种转 向系统的最大区别之一是,该系统完全独立于发动机 而利用直流蓄电池作为动力源。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的结构对比可以看出,e p s 系统没有复杂的油液管路和 油泵,取而代之的是相对简单的电子线路和设备,结 构简图见图1 。e p s 系统是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向 2 . 2 电子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关标准 1 3 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第 5 期4 9万科: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相关标准分析 参数和车速等信号,控制电动机扭矩的大小和方向, 电动机再由电磁离合器通过减速机构减速增扭后,加 在汽车的转向机构上,使之得到一个与工况相适应的 转向作用力,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 e c u 车速 电流 转角 转矩 电动机 离合器 转矩传感器 转向轴 减速机构 齿轮齿条转向器 图1 e p s 系统结构简图 3 . 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缺点 3 .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相关标准 1 )优点。e p s 系统相对于液压式助力转向系统的 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汽车在各种速度下都 能得到满意的转向助力,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电动助 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软件,得到最佳的回正性,从而 改善汽车操纵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使汽车高速行驶时 保持良好的转向性能。另外,e p s 系统以蓄电池为能 源,以电机为动力元件,独立于发动机工作,效率 高,相对于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子液压助力转 向系统可以减少汽车燃油消耗量3 5 ;e p s 系统也 不存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液压油泄漏和噪声高的问 题,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所以从节能、环保角度 讲,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要优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 系统。 2 )缺点。虽然e p s 系统较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 统有很多优点,但是其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制 造、维修成本高,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使用稳定性不 强;电动机直接驱动转向机构,只能提供有限的辅助 力度,难以在大型车辆上使用;电动机较大惯性、摩 擦力所带来的路感信息匮乏,使实际驾驶中的操控乐 趣大大降低等,这些都是其现阶段的缺点。 e p s 系统最近几年在国内汽车领域被逐渐应用, 部分转向器企业已开始生产自主品牌的e p s 系统产品, 我国也陆续发布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技术条件 与台架试验方法、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用电动 机技术条件、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电子控制器技术 条件与台架试验方法以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扭矩 用传感器技术条件与台架试验方法等行业标准的征 求意见稿,对e p s 系统总成及主要部件的性能及可靠性 做出了规范要求。标准主要是从e p s 系统的总成、控制 器、传感器、转向电机及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考核, 其中系统总成主要试验项目见表1 。主要试验设备有: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试验台和可靠性试验台、电磁 辐射抗扰度测试系统、电磁骚扰测试系统、静电放电 测试系统、电波暗室及各种环境试验舱。 (下转第5 8 页) 表1 e p s 系统的总成主要试验项目 输入输出力矩曲线 4刚度 0 转角时的 转向力矩/ 力矩梯度 转向力矩与转角曲线 5 环境试验 (高、低温, 湿度试验) 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 6疲劳试验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 7冲击响应时间/ 转向盘转角脉冲响应曲线 8振动试验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 9故障报警试验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 1 0噪声试验系统最大噪声噪声频谱曲线族 1 1助力特性 左右转最大输出 电流/ 助力增益 助力电流与转矩曲线 1 2回正特性 回正启动转角/ 回正启动力矩 回正电流与转角曲线 回正残留转角/ 回正残留力矩 回正增益 回正电流特性回正电流曲线族 最大主动回正力矩 不同转角条件下,车 速和回正力矩曲线 1 3 过载保护 功能试验 输入力矩/ 输入电流 输入力矩与 输入电流曲线 阻尼启动车速 阻尼最大电流 1 4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 射频电磁场辐射 抗扰度试验:系统 是否正常工作 - 电磁骚扰特性: 系统最大电磁噪声 幅频特性曲线 项目名称评价参数试验曲线 1功能试验转矩波动量转向力矩与转角曲线 2空载转动力矩 最大转动力矩/ 转矩波动量 转向力矩与转角曲线 3输入输出特性 曲线对称度/ 滞环力矩 序号 电磁兼容性 参考文献: 1 陈家瑞. 汽车构造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5 . 2 张维刚. 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技术 d . 长沙: 湖南大 学, 2 0 0 2 . 3 李建功. 轿车碰撞性能试验分析及车身结构安全性研究 d .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 0 0 9 . 4 汪卫东. 大中型客车的安全性设计现状及发展 j . 城市车 辆, 2 0 0 5 , ( 6 ) 5 刘百洲. 利用s u p e r s a p 进行客车车身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j . 客车技术与研究, 1 9 9 4 , ( 2 ) : 9 2 - 9 7 . 6 谷安涛, 元成浩. 大客车车身结构强度的研究用有限 元法分析车身结构强度及车身构件刚度 j . 汽车技术, 1 9 8 3 , ( 9 ) 7 吉学刚, 马兰彪, 李永霞. 国内客车防腐技术应用探讨 j . 客 车技术与研究, 2 0 0 7 . ( 3 )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