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八篇《答谢中书书》课件.ppt_第1页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八篇《答谢中书书》课件.ppt_第2页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八篇《答谢中书书》课件.ppt_第3页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八篇《答谢中书书》课件.ppt_第4页
2016中考语文重点篇目专题复习第八篇《答谢中书书》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战国策或战国策齐策一,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 2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经西汉末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例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二、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通 ,意思为:_,孰,熟,仔细,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长,指身高,照,看,第二天,偏爱,土地方圆,国君身边的近臣,指责,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谏,穿戴,认为美,当面,使听到,通“熟”,仔细,谁,哪一个,如,好像,上等,下级向上级传达,下等,下达,早晨,公开场合,朝见,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接受,光艳美丽,第二天,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指责,过错,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谏,间或、偶尔,满一年,并列连词,并且,表承接,可不译,助词,的,代词,代徐公,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介词,跟,和,介词,向,介词,比,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7重点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艳美丽。 (2)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他的妻子:“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更美?” (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 (4)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比徐公差远了。,(5)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6)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7)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10)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1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三、文意理解与探究 1(2013天水)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 2(2012牡丹江)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是如何看待的?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于我”,故不可信。邹忌面对赞美,并未得意忘形。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可见他有自知之明。,3(2013安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宫廷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 4(2015丹东模拟)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 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 5(2015抚顺模拟)邹忌在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6(2015阜新模拟)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齐国有邹忌这样敢于并善于劝谏君主的忠臣;齐威王能够接受和采纳群臣的劝说和意见。 7(2015本溪模拟)简略说说本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8(2015辽阳模拟)邹忌为什么能够做到不盲目听取妻、妾、客的赞美之词? 因为邹忌能清醒地认识到妻爱他,就偏袒他;妾怕他,就敷衍他;客有求于他,就奉承他。他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9(2014鄂州)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主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0(2014苏州)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写燕、赵、韩、魏四国前来朝拜,从侧面衬托出齐王纳谏成果之大,引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结论。 11(2014苏州)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它是由多个“三”组合而成的。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示例一:面对邹忌“与徐公孰美”的问题,妻、妾、客的“三答”,语意相同,句式、语气各不相同,生动地写出了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不同心理。示例二:把进谏的进程分为“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写出了齐王纳谏的不同情况及效果,表现了齐王的从谏如流。,12(2015盘锦模拟)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齐王是一个为了修明政治,善于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行动果断的君主。 13(2015南昌)邹忌是个怎样的人?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