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盟”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这表明春秋时期A. 分封制崩溃B. 礼乐制遭破坏C. 民族融合加强D. 国家权力下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来看,春秋盟誓参与者有不同的等级甚至夷狄,说明注重等级秩序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崩溃是指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瓦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融合的信息,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汉代曾有班超“弃笔从戎”的壮举,而唐代中期后则出现“弃武就文”“不肖子弟为武官者,父母接之不齿”的现象。此变化的出现是由于A. 军功奖励制度的缺失B. 从军带来的伤亡过大C. 国家长治久安的实现D. 科举制的完善与兴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弃武就文”说明求知之风的盛行,而能够推动此风形成的是科举制为文人知识分子提供了入仕的途径,而且科举考中者会得到许多特权,从而导致出现了由“弃笔从戎”到“弃武就文”的变化,D项正确。奖励军功在古今都存在,唐代也没有缺失,故A项排除;从军导致伤亡不是军人地位下降的原因,故B项排除;国家久安虽无法体现军人的价值,但也不会形成“不齿”的结果,故C项排除。【点睛】1、科举制的创立:隋朝(1)背景: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为改变此弊端,隋朝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2)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完善措施: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4、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3.宋元明时期,浙江金华浦江县的郑氏家族影响巨大。在宋史元史明史中都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明建文帝还为其亲自题写“孝义家”匾额。元末农民军进入浦江县,都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这一现象表明A. 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趋于一致B. 农村社会关系趋于和睦稳定C. 下层人民斗争手段趋向理性D. 社会秩序依赖世家大族维持【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宋史元史明史中都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孝义家”“元末农民军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中可以看出,郑氏家族用儒家伦理管理家族,被载入正史,多次受朝廷表彰,并成为社会楷模,说明理学成为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村社会的状况,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下层人民的斗争手段,故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儒家伦理道德的社会地位,没有体现出世家大族的地位,故D项排除。【点睛】关键信息是“宋史元史明史中都以孝友或孝义的名义为他们列传”“孝义家”“元末农民军相互告诫不得侵犯郑氏家族,并派兵保护郑氏府第”。4.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A. 重视自身修养的提升B. 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重要力量C. 忽视生产规模的扩大D. 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人将大量的财富用于科举消费,公益消费,购置田产等,其结果是进一步巩固宗法专制社会和自然经济;资金未能投入再生产领域,使商品经济始终未能冲突专制制度的束缚,未能成长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故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清时期的商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而是强调未能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A项错误。C项是明清商业发展的局限,属于B项的具体表现,C项错误。商人从事的是商业活动,而不是成为固守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群体,D项错误。5.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A.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B. 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 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D. 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一定程度上监管了商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故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C项正确。官督商办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工业的产生,而是强调官督商办企业具有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而是强调官督商办企业具有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6.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武昌打出了“铁血十八星旗”;上海打出了五色旗;广东出现了井字旗、青天白日旗;杭州一带打出的是白旗。这表明A. 各地对革命的理解不同B. 革命党人内部政见纷杂C. 封建官僚借机投机革命D. 思想领域出现活跃景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独立的各省打出的旗帜五花八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辛亥革命后,各省旗帜的不同表明各地对革命的理解不同,故A项正确;B项是A项具体表现,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封建官僚的活动,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政治领域的状况,故D项排除。7.“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毛泽东该篇文章的主要意义在于A. 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 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C. 科学阐明了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矛盾问题D. 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人民解放战争赢得了胜利,国民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这是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D项正确。A项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B项是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故错误。C项是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故错误。8.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A. 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B. 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C. 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D. 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叙述的是国家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加强了国家对粮、棉、油等农产品的统一调配,适应了当时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国家统购统销政策不是加快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错误;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显然不符合材料中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作用,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依据材料中时间1953-1957年,此时正是一五计划时期。结合材料中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可知答案。9.“让我用德语,否则人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材料中的“我”主张A. “与上帝直接对话”B.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C. “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D.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让我用德语,我深信圣经及理性。我的心臣服于上帝的话语之中”,可判断材料中的“我”是德国的马丁路德,他主张信仰即可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符合马丁路德的主张,故A项正确。是文艺复兴时期彼得拉克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启蒙运动时期康德的思想主张,排除;是卢梭的思想主张,排除。10.据统计,在15世纪最后几年,威尼斯商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大约进口350万英镑价值的香料,但是在1502-1505年的4年中,这一数据下降到每年100万英镑左右。这一现象反映出A. 欧洲市场香料交易量大幅下降B. 欧洲贸易的中心逐渐发生转移C. 世界市场的雏形由此开始出现D.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中断【答案】B【解析】【详解】亚历山大港位于埃及,属于地中海地区,这是传统东西方商路中心,此时威尼斯商人从此港口进口货物的数量减少,说明了此地贸易中心地位受到冲击,结合所学,这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影响,故选B项。欧洲市场香料交易量大幅下降是材料中的表象,错误。C项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中断不是题干的现象,错误。11.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程度,在俄国只能完成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当时的任务应当是通过革命消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不是激进地试图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该观点A. 旨在揭示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B. 意在解释十月革命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C. 认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D. 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俄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程度,在俄国只能完成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可以看出,普列汉诺夫认为当时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尚不成熟,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正确。材料的观点并不是旨在揭示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规律,错误;材料中也不是解释十月革命性质为社会主义革命,错误;材料没有反对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错误。12.下图是1980年代中期欧美部分国家国有企业比例(%)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战后欧美国家A. 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模式不同B. 在所有制结构的比例上摇摆不定C. 都开始重视利用国有化调控国家经济D. 国有经济的比重实现了持续增长【答案】A【解析】【详解】从示意图看,最早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美国的国有化程度比较低,不同国家国有企业的比例参差不齐,反映了各国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模式上存在着差异的,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每个国家各个时期国有化的比例,排除B项;C项错在“都”的表述上,用词绝对忽视了美国的情况,排除;国有经济的比重实现了持续增长显然不符合材料柱状图信息,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一)必考题:共i35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人口攀升,对于棉布的需求日益增大。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纺织不易,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再加上区间贸易优势明显。从明代开始,江南苏州、松江等地棉布便已经行梢全国。明清江南私营纺织业生产各个工序保持独立,形成了纺纱、织布、染布、端布四道工序。同时在生产和销售之间也存在分离,客商、牙行与当地棉商起到了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的桥梁作用。生产效率的提高把江南纷织业发展推向了顶峰。高建刚明清纺织业中的分工与效率材料二 17世纪,面时印度棉纺织品的挑战,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英国人将科技作为棉纺织业发展的根本动力,ifi24年,制定专利法,鼓励不断发明创新,1765年珍妮纺纱机、1779年的骡机、1785年水力纺纱机相继出现。才帛纺行业机器化和工业化大大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英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杨松17-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棉纺织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不同之处。【答案】(1)适宜纺织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与发达的区域贸易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细致的分工,发达的销售体系。(2)政府的政策支持;重视科学技术;抢夺国际市场;有力的法律保障。(3)英国主要依靠政府支持,中国主要依靠私营纺织业;英国主要依靠技术革新提高效率,中国主要依靠细致的分工提高效率;英国主要是海外销售市场,中国主要是国内销售市场。【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一“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的信息可知是适宜纺织的自然环境,依据材料一“从明代开始,江南苏州、松江等地棉布便已经行销全国”的信息可知便利的交通与发达的区域贸易优势;依据材料一“明清时期人口攀升,对于棉布的需求日益增大”的信息可知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依据“明清江南私营纺织业生产各个工序保持独立,形成了纺纱、织布、染布、端布四道工序”的信息可知是细致的分工,依据材料“在生产和销售之间也存在分离,客商、牙行与当地棉商起到了沟通买卖双方、促进交易的桥梁作用”的信息可知是发达的销售体系。(2)原因:依据材料二“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进口销售印度棉布,并鼓励英国商人进入棉纺织行业”的信息可知是政府的政策支持;依据材料二“英国人将科技作为棉纺织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定专利法,鼓励不断发明创新”的信息可知是重视科学技术;依据材料二“使英国有能力与印度抢夺国际棉纺织品市场”的信息可知是抢夺国际市场;依据材料二“英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的信息可知有力的法律保障。(3)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一和二以及所学从中英国棉纺织业发展过程中依靠的力量、技术革新的措施以及市场销售的渠道等分析回答。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重阳节”的昨天与今天摘编自杜尚侠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根据上表,任选其中两个阶段,提取有关“重阳节”发展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明确,说明史论结合,运用史实准确。)【答案】提取信息说明信息两个阶段示例信息说明先秦重阳节在秋收时举办,祭祀天帝祖先。生产力低下,重视农业收成;宗法制的影响。两汉更阳节由宫中走向民间;带有敬老尊老风尚。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察举选官以孝廉为标准。魏晋道教、佛教重视重阳节。魏晋时期国家动荡,战争频繁;三教呈现合一趋势。隋唐重阳正式成为节日;敬老诗会盛行;政府介入敬老慰问。隋唐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唐代诗歌的流行;科举制度重视文化。两宋更加注视重阳节;官方与民间活动方式多样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市民文化繁荣。2012年12月28日通过法津确定重阳节为老年节。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口面临老龄化问题;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首先获取材料中每个阶段的关于“重阳节”的相关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联系所学史实进行说明,一般来说“重阳节”是文化节日的体现,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说明过程中,史论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先秦时期,根据图表信息“秋天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祀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可知重阳节在秋收时举办,祭祀天帝祖先,这明显是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重视农业收成,受宗法观念影响。(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据1964年统计,新中国全年卫生事业费九亿三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二亿五千余万元,占27环,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00。这就是说,用于八百三十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当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时,毛泽东十分震怒,于是在1965年6月26日发表了一个讲话:“医学教育要改革医学教育用不着收什么高中、初中生。高小毕业学三年就够了。主要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嘛。”这就是著名的“六二六指示”。由于有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和短期内培养大批适合农村经济条件的基层卫生人员的独特构想,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一赤脚医生。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01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的卫生员3282481人、接生员615184人。这支队伍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当时卫生部拥有的卫生人力总量(220万名卫生技术人员)。他们为农村医疗发展做出了重大贡敲。李德成毛泽东与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农村医疗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医疗改革。【答案】(1)背景:三年经济困难后,国民经济调整和恢复;新中国城乡医疗差距大;医学教育落后;国家领导人强力支持(2)评价:培养了大批农村医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医疗短缺问题;为农村医疗制度提供经验;带有浓厚的政治运动色彩。【解析】第(1)问,“背景”,依据材料信息“这就是说,用于八百三十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五亿多农民的还多。当了解到城乡卫生资源的差距如此之大时,毛泽东十分震怒”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国民经济调整和恢复、新中国城乡医疗差距大、医学教学落后、国家领导人强力支持等。第(2)问,“简评”,依据材料信息“在中国大地上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基层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到1975年底,全国已有8501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有赤脚医生1559214人,生产队的卫生员3282481人、接生员615184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培养了大批农村医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医疗短缺问题、为农村医疗制度提供经验、带有浓厚的政治运动色彩等角度分析。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几乎完全在清朝领土上作战的日俄双方,在这场1904年至1905年的战争角逐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日本人惊人地击败了俄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为清政府开启了新的希望认为只要能让内部团结就能恢复国力。摘编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二 1904年发生日俄战争,这一时代的历史学家勇敢地记录到.该事件标志着日本进入国际大家庭。而这真正标志的是中国的觉醒给了其众多人民不只是自由,而且是无限制地获得劳动的机会,也获得了最高级之科学机械劳动力的权利。返老还童的中国,这只是中国复兴的第一步。摘编肖杰克伦敦黄祸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日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杰克伦敦对日俄战争影响的认识,并概括两则材料观点的相同之处。【答案】(1)影响:在中国领土上进行战争践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损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践踏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强情结.通过日本战胜强大的俄国开启民族复兴的希望。(2)认识:标志着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促进了中国的觉醒。相同之处:都认为日俄战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希望。【解析】【详解】(1)影响:依据材料一“几乎完全在清朝领土上作战的日俄双方”的信息和所学可知践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损害了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践踏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依据材料一“清政府开启了新的希望认为只要能让内部团结就能恢复国力”的信息可知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强情结以及通过日本战胜强大的俄国开启民族复兴的希望。(2)认识:依据材料二“该事件标志着日本进入国际大家庭”的信息可知标志着日本国际地位提高;依据材料二“中国的觉醒给了其众多人民不只是自由,返老还童的中国,这只是中国复兴的第一步”的信息可知是促进了中国的觉醒。相同之处:依据材料一和二可知二则材料都认为日俄战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激发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希望。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郑毓秀(I891-1959年)幼年受母亲影响反对缠足,拒绝祖母安排的包办婚姻。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清政府的统治渐渐瓦解,她受父亲启发决定走上革命救国道路。赴日游学期间,郑毓秀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加入同盟会,开始从事革命工作。辛亥革命爆发后,她“在北京参加党人机关秘密工作,出入平津,潜携炸弹”,并参与了对表世凯等人的暗杀行动。其后,郑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油购销合同范本x(2025版)
- 加工厂劳务承包合同(2025版)
- 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的内容范本2025年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前冲刺试卷A卷含答案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协同
- 2025版房地产项目备案合同模板(含备案范围及期限)
- 2025版虚拟货币交易与投资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共有产权住房项目买卖合同模板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分期付款合同下载
- 2025年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深度解析服务合同
- GB/T 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
- GB/T 28954-2012汽车发动机旋装式机油滤清器连接尺寸
- 管材、管件各检测项目的原始记录表
- 海利普变频器C系列中文说明书
- 介入导管室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方程五种类型50题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第7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
-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管理研究课程
- 通达信与飞狐公式相互转换
- 纺织公司集落长车操作规范(F1520细纱机型)安全操作规程
-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