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_第1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_第2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_第3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_第4页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 与 思想文化(二),门第选官 (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之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隋炀帝创建科举制 ,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选拔人才的变化,1、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时代的要求。 2、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官员认真思想国内问题,主张改革教育,学习西方。 3、洋务派、维新派已办起了一些学校。,为什么改革?,清代旧教育制度 1、特点:沿用明朝的教育制度科举制 2、教学内容:四书五经 3、考试制度: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4、弊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不能培养有用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改革教育,洋务运动新式学堂 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1、 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是戊戌变法的重要成果 2、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1912年,改称北京大学 4、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它的创建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1903年,张之洞等奏准颁布的教育文件汇编,共计16册。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影响: 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颁布以及随后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并为结束科举制创造了条件等等。它在开一代风气之先方面应当得到充分肯定;在全国如此大规模地开展义务教育的做法,对中国面向现代化的作用不可低估。,1、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用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 2、民国成立以后,修改了新式教育体系。 3、1922年,新式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作用: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此事乃吾国数干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你是怎样理解废除科举制度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本质的区别。可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那么这一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及代表作品呢?,鲁迅,鲁迅(18811936年)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后因痛感激发民众觉悟更为重要,弃医从文。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 1918年5月,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划时代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创作出版了大量小说、杂文等著作。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著译近1000万字,有多种本鲁迅全集。 毛泽东赞誉:“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鲁迅画像,在日本留学时的鲁迅,绍兴鲁迅的故居,徐悲鸿,徐悲鸿(18951953年)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少时即刻苦学画,后留学法国。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苏诸国展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建国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协主席。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人者融之。”擅油画、国画,尤精素描。所画风景、花鸟、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融汇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尤以画马驰誉中外。曾创作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寓有进步意义的历史画。在北京有“画家徐悲鸿纪念馆”。 愚公移山 徐悲鸿巨幅国画。作于1940年。取材于列子汤问愚公移山故事。画面为开山凿石场面:愚公白发长须,拄锄而立;开山者体魄健壮,挥锄掘石。坚韧卓绝精神跃然纸上。时当抗战艰苦年代,用以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战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马 他熔中西绘画技法于一炉,在绘画界独树一帜。他画的马,线条简洁明快,生动准确,个个傲骨嶙峋,深沉浑厚。,徐悲鸿,这是徐悲鸿画的马,聂耳,聂耳(19121935年)中国作曲家。云南玉溪人。出身清寒,自幼爱好音乐,能奏多种民族乐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拟取道日本赴苏联,7月17日在日本鹊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创作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等30余首,集中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和工农群众的苦难与反抗,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先驱。其作品及著述已辑成聂耳全集。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词,聂耳曲。原为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作于1935年4月。乐曲富于动力,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年)中国作曲家。广东番禺人。因家贫先后半工半读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和法国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翌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等合唱四部,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约500首,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两部及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体裁,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词,冼星海曲,由九个乐章组成。1939年作于延安。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歌颂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勤劳勇敢。音乐气势磅礴,强烈地反映出时代精神,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我国音乐艺术的不朽杰作。,聂耳,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序曲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谣 河边对口曲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郭沫若,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早年留学日本。生平著作有沫若文集十七卷行世。郭沫若创作的屈原是他历史剧的代表。剧本意在揭露和制止国民党顽固派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迫害抗日志士的恶行。虎符为五幕史剧,取材于战国时“窃符救赵”的故事,是与屈原齐名的郭剧。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 赵树理,中国小说家。山西沁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陆续写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小说,在抗日根据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建国后,深入农村生活,在小说中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农民形象。有赵树理文集。 李有才板话 赵树理的中篇小说。1943年12月出版。描写了阎家山改造农村政权和减租减息中的复杂斗争,塑造了李有才等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在民族化、大众化方面取得较大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