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10课课件.ppt_第1页
七年级下第10课课件.ppt_第2页
七年级下第10课课件.ppt_第3页
七年级下第10课课件.ppt_第4页
七年级下第10课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0课,1.知道宋、辽、西夏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2.分析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的影响,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3.了解辽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过程,理解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学习目标,chan,yin,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1.960年,后周大将( )建立宋朝,定都( ),史称北宋。 2.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916年,他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都城在( ),他就是辽太祖。 3.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 )。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 4.北宋初年,( )族首领( )称大夏国皇帝,定都( )。夏在宋的西北,史称( )。,赵匡胤,汴京,耶律阿保机,上京,岁币,澶渊之盟,党项,元昊,西夏,阅读课文第一框题“澶渊之盟”和第二框题“宋夏和战”(5456页),完成下列填空。,自主学习,兴庆,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探究二:煮酒论英雄(人物篇),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探究四:一半胡风似汉家(融合篇),第10课 辽、西夏和北宋并立,(一)从统一走向分裂,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五 代,十 国,唐,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二)谁主沉浮,赵匡胤,“乱世造英雄”,下面三位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请你分别给他们上一个称号。请连连看吧!,耶律阿保机,元昊,大夏国皇帝,宋太祖,辽太祖,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三)指点江山,1,2,3,916年,960年,1038年,下面三个年代分别是哪个政权建立的时间呢?请填在图中的相应位置。,3,1,2,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汴京,上京,兴庆,(东京),下面三个都城应该填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呢,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1,2,3,(三)指点江山,3,1,2,汉族,契丹族,党项族,下面三个民族分别建立了哪个政权呢?请填在图中的相应位置。,3,1,2,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1,2,3,(三)指点江山,(四)小试牛刀,考考你学以致用的能力,你能运用刚刚我们所学的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吗?,辽,916年,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族,汴京,西夏,1038年,元昊,党项族,兴庆,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五)民族大家庭,契丹,党项,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发源辽河上游,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五)民族大家庭,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契丹人的生活,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五)民族大家庭,qiong,tian,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党项,(五)民族大家庭,草原雄主群英会,我们曾经学习过一些少数民族首领,你还记得他们分别属于哪个民族吗?请把代表民族的字母填在对应的人名后面吧!,松赞干布【 】,元昊【 】,拓跋宏【 】,耶律阿保机【 】,A.鲜卑,B.吐蕃,C.契丹,D.党项,探究二:煮酒论英雄(人物篇),(孝文帝),B,D,A,C,1.幽云十六州,辽,宋,幽云十六州,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2.从对辽用兵到“守内虚外”,宋太祖,宋太宗,两次对辽用兵失败,“守内虚外”,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3.澶渊之战,澶 渊 之 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 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4.澶渊之盟,1.签订时间:,2.内容:,3.评价,1005年,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que,4.澶渊之盟(评价),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4.澶渊之盟,1.签订时间:,2.内容:,3.评价,1005年,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保持宋辽百余年和平,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战争,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1044年,(二)战争与和平(宋夏关系),阅读课文5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宋夏和议的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民族交流报告会,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框题“碰撞中的融合”(5657页),并配合以下图片,介绍一下辽和西夏政权与汉族融合的基本情况。,探究四:一半胡风似汉家(融合篇),西夏“兽面瓦当”,契丹文字,契丹矛,契丹大藏经,辽应县木塔,西夏文大藏经,西夏光定元宝铜钱,西夏铜牛,西夏贡米,西夏文字,时光隧道,以下是出现在课文中的年代,你能说出在这些年代中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吗,907年,916年,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唐朝灭亡,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赵匡胤建立北宋,澶渊之盟,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宋夏议和,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A,B,3、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A.削弱了契丹势力 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 D.加速了北宋灭亡,B,4、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是(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D.互相禁止边境贸易,C,课堂练习,5、澶州之战时,坚决主张抵抗辽军的北宋宰相是( ) A、寇准 B、魏征 C、王安石 D、苏辙,A,课堂练习,6、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 A市舶使 B宣政院 C榷场 D十三行,C,7、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