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社会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社会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社会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社会研究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现状及对策探讨以英豪学校为例 刘於清 湖南社会学网 2010-09-0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存在以及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诸多因素,农民工子女无法随父母入住城市,而不得不留守在原籍农村。由此,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作为农民工的一个副产品而出现。研究留守儿童情感生活问题,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情感的缺失易引发留守儿童心理疾病,直接影响其性格、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对其社会化进程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关注并改善这一被称作城乡二元体系发展下形成的“制度性孤儿”的生存状况,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一、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的现状 湖南道县英豪学校是道县县城几所比较大的私立学校之一,主要面向道县农村招生,以农村生源的寄宿制学生居多。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和留校儿童(学校采用月假制,故学生和监护人一个月才能回家见上一面,大部分时间被学校这个小圈子圈住,且不能外出上街),笔者以学生的情感生活状态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了解、打电话和外出务工的孩子父母联系等多种形式,对该校初一年级与小学部学生的情感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下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还深入到学校与15名学校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学校门卫等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情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无法进行直接的情感互动 大部分时间,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被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隔离在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无法进行直接的互动,他们只能以间接的方式来维系着彼此的亲情和关爱。,1.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的联系方式。目前留守儿童及其留守监护人与外出父母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打电话这种途径。湖南道县英豪学校总共有学生600余人,留守学生有400多人。所调查的100名留守儿童中,有92人表示他们与外出父母通过电话联系,占总人数的92%;而通过信件、电子邮件或去看望的方式与外出父母保持联系的仅6人,占6%,还有一小部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毫无联系,这部分人占2%。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通电话是留守家庭与外出父母之间联系的主要方式,但是它并没有实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有效的沟通。在调查的100名留守儿童中,由外出父母主动往家打电话的有86户,所占比例为86%;而由监护人或留守儿童主动打电话的比例较小,仅为10%。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外出父母打工地点大多没有固定电话,或是受到了工作时间等原因的限制,他们只能选择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家里联系。而这种时间留守儿童往往在学校上课,所以很多电话接不到。即便外出者与留守家庭之间经常通过电话联系,但多数发生在外出父母与监护人之间,而不是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寄宿制学校的留守儿童,在外父母和孩子联系主要是通过学校门卫室的电话,一般都是通过学校门卫传达。因此,这种连通话机会都很难把握住的联系方式,大大影响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2.父母在外务工的时间长短及回家频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外出打工父母能在不到1个月就回家一趟的42人,占总人数的42%;而在13个月内回家一次的23人,占23%;46个月能回一次家的14人,占14%;而剩下的11人半年以上才能回一次家,占11%;其中还有3%的打工父母回一次家的时间间隔平均在一年以上。小学部三年级班主任李老师介绍:“在外父母来学校频繁看孩子的,其打工地点往往就在本省市,他们回家时所需时间和花费都不是太多;而对于那些在远离家或外省的打工者而言,他们大都属于长期在外型,他们中有些是以季节性流动为主,一般到农忙时节和春节时期才回来,所以这些孩子家长利用和班主任联系的机会和孩子通话,这些孩子和父母通话时一般都眼含泪花。”以上这些都说明,在外打工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维系非常松散。这些外出务工父母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可能给予孩子太多的关照。,3.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通电话频率。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电话联系的频率较低。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无论是留守儿童监护人还是外出父母,他们都没有把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情感交流看得非常必要,所以往往忽略了他们这方面的沟通需求。留守儿童与外出打工父母没联系的有14人,占14%;一星期联系一次的有42人,占42%;两个星期联系一次的有28人,占28%;13个月联系一次的有12人,占12%;三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有4人,占4%。联系次数少或没联系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外出打工者或农村家庭把电话费看得较重,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留守儿童家里没有电话或手机。那些没有通讯工具的留守儿童家庭主要是用邻居家的电话与外出打工的家人进行联系,并且往往是监护人去邻居家接电话,而留守儿童本身很少能得到与外出父母通话的机会。,4.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的通话时间与内容。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通话的时间长短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交流内容的多少以及沟通的质量。1但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他们微薄的经济收入使得他们在花费上会特别珍惜,虽然他们也认识到家庭与打工者之间的电话联系必不可少,但他们会尽量缩短通话的时间,以节省通话的费用。在这样短的通话时间里,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交流将仅仅停留于生活的表面,而很难深入到彼此的内心世界。调查显示,100名留守儿童中,与外出打工父母通话谈过学习情况的有97人,谈过饮食健康的有49人,谈过安全问题的有63人,要孩子听监护人的话和听老师的话各有51人(注:显示的数据是多项选择的结果,因此总数不等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数,下同)。可以看出,父母与留守儿童通话时,内容多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表现和安全,以及是否服从监护人的管束等。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内容的问卷统计中,孩子谈学校情况的有54人,要买东西的有35人,要父母注意身体的有87人,其他和什么也不说的有12人。可以看出,孩子更多的是询问父母的身体状况和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当然,在通话时间的限制下,所有这些内容一般也只能是简单的几句而已。在调查时,据学校门卫介绍,不少孩子接电话时就是听父母讲,自己只“嗯”的应答父母的问话。,(二)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沟通状况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父亲外出,母亲作为监护人;二是母亲外出,父亲作为监护人;三是父母皆外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作为监护人或者把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 1.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了解。在母亲作为监护人的情况下,母亲要负担全部的家务活和农活,她们往往很难有时间有心情好好教育孩子,由于文化素质的影响,她们对孩子的照顾多停留在吃穿的饱暖上,而忽视情感上的交流。在孩子犯错误时,很多母亲都经常体罚孩子。体罚孩子在农村是很常见的现象。但对于留守儿童的母亲来说,由于家务劳累,她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比非留守儿童监护人更缺乏耐心。隔代监护的情况下,老人作为监护人,不仅需要照顾儿子一家外出后弃下的田地,还要照顾好孙辈的生活,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们年龄偏大(一般在50-75岁之间),文化程度低,往往过分宠爱孙辈,在孩子犯错误时一般都舍不得打骂,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育人的方法,更不能辅导他们的学习。他们对孩子的照顾仅限于吃穿,对孩子内心的需求和变化了解很少。,2.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情感沟通。从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聊天情况看,他们之间的沟通普遍存在障碍。调查显示,50%左右的留守儿童能经常和监护人聊天,25%左右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偶尔和监护人说话,还有部分孩子和监护人很少或从来不聊天。进一步调查发现,隔代监护的家庭里,留守儿童与监护人很少聊天。母亲作为监护人的家庭,沟通相对较多。从聊天的内容看,大多只涉及学校发生的一些琐事,而孩子内心深处的思想与情感则很少会告知监护人,监护人也不会主动去问这些内容。在回答“当你父母外出打工后心里话与谁说?”的内容时,59%的留守儿童回答与监护人说,23%向同辈群体(同学、好朋友居多,许多留守儿童有小集体倾向,和一两个朋友玩的好)说,10%对谁也不说,7%向其他人说,对老师说的只占1%。不少留守儿童有心事时不太愿意与监护人诉说,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监护人不能理解自己,另一方面是因为监护人忙于家务,无暇顾及他们的需求和感受。部分留守儿童虽会向同龄的伙伴透露一下自己的心事,但更多地选择封闭自己。,(三)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的心理感受 对于在外打工的父母来说,他们在做打工这个决定时更多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而很少顾及到这一行为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影响。他们外出后,不能在生活上照顾孩子,也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留守儿童在谈到是否希望父母外出打工时,部分儿童希望父母出去打工,理由包括“为自己挣学费”、“赚更多的钱”等;超过一半的儿童不希望父母出去,除了表示爸妈在家能对他们照顾的更周到以外,还谈到了一些理由,如“现在外面这么乱,怕爸妈在外出事”等。这些都说明留守儿童对家庭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他们希望合家团聚、渴望父母的关怀,希望父母能给予学习上的辅导,希望能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还有些孩子表达了他们因父母不在家而遭受歧视,心里孤单、寂寞的感受:他们觉得以前能经常和爸爸妈妈聊天,如今只能和兄弟姐妹或好朋友说一说,或者干脆就埋在心里。同时监护人也很忙,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关注也不够,致使孩子明显感觉到了孤独感。这些孩子是懂事的,他们对父母的理解和关心是其他同龄人无法体会到的。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孩子持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是由祖母或者是外祖母带大的,而父母又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对父母比较陌生。父母亲一回来总是管他们的学习,又禁止他们去上网,多数父母在管教时不会和孩子谈心讲道理,只是横加干涉,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抵触情绪较大。 二、改善留守儿童情感生活现状的策略和途径,优点:运用多种研究方式和资料收集方法。以调查研究为主,实地研究为辅。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法、访谈法。 缺点:调查对象选择的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