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的地质作用,主讲内容:,1.黄河简介; 2.黄河上游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 3.黄河中游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 4.黄河下游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 5.小结。,黄河的源头,黄河简介,我们的“母亲河”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有“九朝古都”之称。,黄河上游图景,黄河上游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黄河上游的水位落差大,下蚀作用强。在这我们主要讲黄河上游的下蚀作用。以晋陕大峡谷为例来说明。 内蒙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构成了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在河套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黄河,此段急转为南北走向,由鄂尔多斯高原挟势南下,左带吕梁,右襟陕北,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谷深皆在100米以上,谷底高程由1000米逐渐降至400以下,河床最窄处如壶口者,仅30至50米。,当河流的下蚀作用较强,河谷加深的速度大于扩宽的速度,形成谷坡高度远大于谷底宽度的峡谷,其剖面呈“V”字形。在“V”字形峡谷中很难见到谷底。晋陕大峡谷也同样是由于和流的下蚀作用,使峡谷变深!,晋 陕,大峡谷,其实在黄河中游的壶口瀑布也是黄河下蚀作用很好的一个体现。 壶口瀑布所处的黄河河道河床坡降大,河流的下切作用强烈,宏观的河谷断面在这一带呈“V”型状态,谷宽为300余米。壶口瀑布的成因主要与构造地质条件有关。巨大的落差使在下蚀作用下,河谷加深的速度大于扩宽的速度,形成谷坡高度大于谷底宽度的峡谷,如青铜峡等。同时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存在差异。因而造成谷底在纵坡上常成阶梯状。一般,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谷底因抗侵蚀能力强,常凸起形成陡坎,从而形成跌水现象,即瀑布。即为壶口瀑布的成因。,壶口瀑布,黄河侧蚀作用末期形成的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黄河在内蒙古的乌梁素海即为著名的牛轭湖。,乌梁素海,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杨树林。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它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总面积300平方公里,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乌梁素海其形成与黄河主流改道有关,最早的黄河沿狼山南侧的乌加河作主流东流,后因地壳隆起,黄河受阻急转南流,冲出一个较大的洼地,这就是乌梁素海的前身,以后,由于风沙东侵和狼山南侧的洪积扇不断扩展,致使河床抬高,乌加河被泥沙阻断,河水溢流到洼地形成了乌梁素海。,乌 梁 素 海,黄河中游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黄河中游是指从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他的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侧蚀力量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滩地出现。 黄河中游图景,在黄河的中游,由于河水下蚀作用减弱,主要以侧蚀作用为主,侧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谷加宽。 在黄河中游表现黄河的侧蚀作用最明显的地方是延川黄河蛇,黄河这条流淌了160万年的母亲河,在她流经山西省永和县等地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罕见的蛇曲景观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在延川境内形成的五道大弯被统称为河曲, 其科学名字为蛇曲。,蛇曲是被河流冲刷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延川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规 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是罕见的景观。它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 、乾坤湾、清水湾,其中以乾坤湾表现得河流地质作用最明显。 在这我们就以乾坤湾的弯曲成因为例来浅析河流的侧蚀作用。,黄河中游的乾坤湾,乾坤湾(俗称河怀湾)位于永和县打石腰乡河会里村和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接壤处,是一幅天造地设的天然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成因浅析:,这一现象是由于弯曲河道中流水主要冲击凹岸曲顶及稍下部位,螺旋状的单向环流将凹岸侵蚀下来的岩石碎屑带到凸岸的过程中,河曲向下游方向移动,河流不断侧蚀,下移的结果是:河床两岸突出地形不断被削平,河谷愈来愈宽,愈来愈平直,而河床愈来愈弯曲,最后河床脱离谷坡在宽阔的谷底自由摆动,形成形态极为弯曲的河床,称蛇曲。从而形成如太极一般的形状。,黄河下游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黄河下游的主要地质作用为沉积作用。 而其主要表现为两大类: 一、黄河的河口区的沉积作用; 二、黄河下游著名的地上河(即悬河)。,一、河口区的沉积作用,河口区沉积作用现象最明显的即为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历史上,黄河分别在黄骅等不同地方和现在的东营等个区域入海,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三角洲,使得整个三角洲覆合体逐步向海湾推进,形成了复杂的黄河三角洲体系。黄河在渤海湾南岸做小幅度的摆动迁移,经过十多次改道,形成了以宁海为冲积顶点,北起套尔河,南至支脉沟口,扇形半径近80千米,面积约5400平方公里现代黄河三角洲,到现在,这种填海为陆的作用还在进行,黄河河口的三角洲还在向大海推进。黄河泥沙填海造陆造就了黄河三角洲。,成因浅析:,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河道不断向海内延伸,河口侵蚀基准面不断抬高,河床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尾闾有一次较大改道。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黄河入海口及沉积平原 相关图片,另外据我们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了解到,黄河三角洲的成因还有其他原因。地质构造运动在长时间上对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起着控制作用:黄河口位于渤海湾与莱洲湾之间,黄河三角洲位于华北地台区济阳拗陷的东北部。济阳拗陷是中、新生代的一个大面积强烈沉降区,是周边被深断裂围限的负向构造单元,该沉降区中生代及以前的地层及构造均已为数千米的新生界所覆盖;当前区内仍分布多条活动断裂,仍在缓慢沉降。这种沉降运动为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创造了构造条件。,二、悬河,黄河下游的悬河乃世界的一大奇观。而悬河的形成于其本身的沉积作用是紧密相连的。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这是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支流带入大量泥沙而造成的,黄河这一系列的地质作用是使黄河成为悬河的根本原因。从山区和高原冲刷带来的黄河水里的泥沙,到了中原,水流一慢就渐渐地沉积起来,这就使河床越来越高,河水就四散奔流,河两旁的居民连忙筑起水堤来防止它。千百年来,河床的泥沙愈积愈高,河水愈升愈高,水堤也愈加愈高,这道河水就像悬在空中的水沟一样,成了一条最危险的悬河! 悬河的形成虽然给我们带来一种美的感受,但却给当地的居民生活极大的不便!,黄河下游 悬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社工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 阿拉伯书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运输管理技能题库及答案
-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操作技巧教学课例
- 2025幼儿健康管理知识培训题库(含答案)
- 2026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智能化生产流程优化报告
- 2025年慈善事业管理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创意点子转换效率的逻辑流程工具
- 描述我的老师形象我的老师作文(5篇)
- 新能源行业绿色信贷政策2025年执行效果分析及优化路径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康德卷) 重庆市2026届高三9月开学考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自主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绿化施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选调生培训课件
- 安全驾驶教育培训课件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日间手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