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园艺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大专园艺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大专园艺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大专园艺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大专园艺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 号 07092902470118分类号s731.2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安康山水园林城市规划中的自然肌理梳理探析 院 (系) 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专 业 班 级 2007级园林 学 生 姓 名 任 颖 赛 指导教师(职称) 袁海龙(教授) 提 交 时 间 二一一年五月2目 录前言摘要1abstract21.引言32.安康地区基本概况分析42.1地理位置及地貌概况42.2地貌类型特征42.3河流概况53.自然山地肌理疏理探析54.自然水域肌理概况64.1汉江64.2月河74.3黄洋河74.4河流与城市75.自然森林植被肌理疏理探析75.1植被概况75.2植被分区75.3植被肌理的开发与保护86.自然肌理探析及建议86.1自然山地疏理86.2自然水域疏理96.3森林植被疏理9结束语9参考文献10致 谢11前 言自古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城市的发展建设有着不同的规划思想。在 l4世纪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出现了关于理想国、理想城市的规划思想,影响到 19世纪末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其后有赖特的“广亩城市”、勒西耶的“明日城市”、索里亚的“线形城市”等等,到现代不断涌现的有关理想城市发展模式的探索;在我国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园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健康城市、节能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等等,包括钱学森教授的“山水城市”。它们都是理想主义思潮在各国城市规划建设领域中的反映,都是强化城市的自然化。建设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已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共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可以说安康山水园林城市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本文结合安康自然山水肌理、地形地貌肌理、森林植被肌理,通过调查和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安康地区河流、山地以及植被肌理进行现状分析,也就是站在自然肌理的角度上对安康山水园林城市进行研究分析,作出合理化评价,为安康山水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12安康山水园林城市规划中的自然肌理梳理探析任颖赛(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陕西 安康,725000)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作为人们生活主体,就要求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效益、 以人为本、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结合自然山水和城市空间特点,打造出现代、和谐、宜居的优秀城市。通过对安康山水园林城市进行调查与研究,对其规划中如何做到遵循城市自然肌理、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出适当性评价与合理化建议。关键词 山水园林城市 自然肌理 可持续发展 安康ankang landscape gardern city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texture bomb probingren yingsai(ankang unvirsity agriculture and life sciences,shaanxi ankang,725000)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standard ,the city as people living entities , requires toward “ecoloqical preference, adjust measures local conditions,rational layout,comprehensive benefits,people oriented,biological divers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principle,combind with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urba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make a modern,harmony,liviable outstanding city. in this paper i have a survey and research for ankang landscape garden city on its planning , and how do follow the natural texture,harmony with natura puts forward proper sex evaluation and rational suggestions.key words landscape garden city natural tex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kang1.引言“山水城市的概念是从中国几千年对人居环境的构筑与发展总结出来的” 1。而山水园林城市是依据现代生态学的基本面理论和方法,并充分运用中国园林的传统美学思想和技法,竭力挖掘利用本城市山水资源、个性特征,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城市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建设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想的生产生活居住区,最终要达到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的高度融合,而不是背道而驰2。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主要包涵了四点精神: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使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3;山水城市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高技术城市;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城市构筑的方向4。自然肌理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质的天然肌理构造形态,它包括自然山地的构造形态、自然水域以及自然森林植被的天然存在形态。它是历史沉淀的痕迹,是场所感的源泉5。经济的发展和快速建设使得城市中蕴含着自然力量、人文智慧与历史脉络的物质形态淹没于缺乏地域特色的空间中。城市肌理是人们认知和感受城市的媒介,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城市肌理的背后都展现着一副生动的城市生活画卷,这一画卷蕴含着过往的时间、事件与情感,联系着过去、诠释着现在。地域特色与意向的强化,传统生活与人文需求的满足,历史传统与未来发展的衔接,无不说明城市肌理蕴含着城市发展的全过程6。近年来,安康市坚持以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切实提升城镇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可以说安康山水园林城市的基本雏形已经形成。一是紧扣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旅游目的的定位,加快构建适应大交通、大旅游、大发展的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体系7。按照“江北新区展现现代城市风貌,江南改造体现历史文化特色,汉江两岸凸显独特魅力神韵”的总体要求,合理布局和建设特色鲜明、协调配套的功能区。二是中心城市建成区扩大到29平方公里,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到875公顷,城市承载功能和产业聚集功能大幅提升。先后建成了汉江公园、金州广场等一大批道路、环卫、绿化市政项目,33kv金州输变电等工程建成投运,江南区一批市政项目加快实施。香溪大道、桥西广场、高井路建设全面展开,雨污分流、强电入地项目有序推进。城区电子警察系统投入运行,“擦亮安康”和“双创”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城市“脏乱差”状况明显好转。三是加强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完成退耕还林410.4万亩,飞播造林67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728万平方公里。建成了安康污水处理厂、九县城和重点集镇垃圾填埋场等一批环保设施,汉江安康段水质保持国家类标准,空气质量全省最优。秦巴山区赋予安康独特的地理位置、别具一格的自然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安康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来看,安康市不注重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应用,疏于对原始地貌的保留和保护,不能做到因地制宜。要把重点定位在安康地形地貌的特色上,以资源优势为主导,才能突出独特的自然山水肌理,真正的创造出具有安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而不是盲目的遵从。2.安康地区基本概况分析2.1地理位置及自然地貌概况安康市位于祖国版图中部,陕西省最难部,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亚热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南、北方过渡色彩,且以南方特色为主8。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市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杨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路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2.2地貌类型特征安康地区地面高差很大,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形成了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带。安康地区位于秦巴山区东段,南依大巴山(任河以西是米仓山的一部分),靠秦岭,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成为地势变化的基本特征。可将安康地貌类型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和山地古冰川地貌。1.秦巴地区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地为亚高山。占全地区土地面积的11%,其主要特点是:山坡陡峻,山顶突兀尖削,多齿状和刃状山脊,河流切割深度达5001000米以上,河谷狭窄深邃,多v行峡谷和章谷。山上人为活动影响较少,不宜农作物生长,海拔1800米以上基本上可以看作安康地区粮食作物适宜分布高度的上限。所以应以林业、药材和畜牧业为发展方向;2.海拔8001800米之间为中山。占全地区土地面积的55%,是安康地区面积最广的一种地貌类型。山脊一般狭长平缓,起伏较小。河谷形态多为v形谷,峡谷也常见,箱形谷及u形谷较少。由于适宜农业发展,随着农耕范围的扩大,天然林已几乎全部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人类活动已成为现代地貌发育的重要营力;3.海拔170800米之间为低山,面积占全区的31%。低山的主要特征是:山势低,分水岭平缓,山脊上有微小平缓的山顶,山顶与山垭的比高一般不超过20米。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都比较旺盛,河流弯曲系数大,多深切曲流。大的河流如汉江,为箱状谷和峡谷,河床宽80250米。海拔800米是安康地区秦巴山地垂直自然带中亚热带分布的一般上限,许多亚热带经济植物可以安全越冬,生长良好,地势开阔的地方有稻麦两熟的热量条件;4.宽谷盆地,是指由断掐作用与河流蚀积作用等形成的具有宽阔的阶地、坝子和丘陵的河谷或山间盆地。面积约占全地区的3%。以石泉经汉阴至安康的一连串构造湖积冲积盆地为最大。由于宽谷盆地具有平坦宽阔的阶地坝子,低缓的黄泥巴丘陵广泛分布,灌溉条件方便等特点,成为聚落稠密,垦殖率高,稻田集中,农业水平较高的地区。5.岩溶地貌;6.山地古冰川地貌。2.3河流概况安康地区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秦岭南坡的子午河、池河、洞河、恒河及旬河等源远流长,深切东西走向山地,形成许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大巴山走向西北东南,由主脊向北地势逐渐下降,河流依势北流汇入汉江,一般河流上游多系峡谷深渊,较大的河流蜿蜒曲折,穿流于群山中,河谷一束一放,形成许多峡谷和坝子,这些串珠式的坝子,地形平坦,农田、村镇集中,历来是山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3.自然山地肌理疏理探析 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两大区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在本市土地面积中,大巴山约占60%,秦岭约占40%,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主脊横亘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势轮廓,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 安康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对自然山地自然肌理的研究,在保护山地原始肌理的前提下做到最大程度和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就要求建设出山地的特色景观。以安康中心城区为例,充分利用和开发城区周边山地资源,在保留原有地形的基础上,通过小流域治理,建成以经济林为特色的“核桃梁”、“枇杷山”、“樱桃沟”、“秋桔园”等。这样可以形成农业、林业观光生态园,增添城市特色旅游专区。待林果成熟时,游人可依所需,自行采摘选购果实,这样又增添别样的旅游购物乐趣。秦巴山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山地自然肌理的疏理利用,结合其他景观利用和营造多种景观,如高峡平湖、林海瀑布、高山草甸、溶洞奇观、人文古迹、火山遗址等自然人文景观,集南北风光之精华、汇秦楚文化之特色。已形成了瀛湖、南宫山、香溪洞、千家坪、三道门、女娲山、平河梁、神河源、擂鼓台等一批具有秦巴汉水特色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特色的景区景点。极具开发潜力的山地旅游资源,将为安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康地区按照其山地的自然地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合理规划,突出特色,平衡有效的推进山水园林城市的进程,做到因地制宜,凸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目前,安康山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资源开发受产业结构和产业化程度严重制约,对部分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仅出售初级产品,不重视产品的加工升值,经济效益低下;很大一部分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宝贵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应秉持可持续利用的原则9,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尊重市场导向的原则10。4.自然水域肌理概况安康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区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43公里,呈“叶脉状”排列。汉江由石泉县左溪河口附近入境,流经石泉、汉阴、紫阳、岚皋、安康、旬阳及白河,横贯安康地区,境内流长约340公里,是全区水系网络骨干。4.1汉江汉江又名汉水,是市境内最大的过境河流。在市内从岚皋县大道河口入安康市境,经新坝、流水、南溪、玉岚、瀛湖、吉河、建民、新城、老城、江北、关庙、张滩、石梯、早阳十四个乡镇地段,于石梯乡冯家湾出境入旬阳县。汉江安康段过境里程长,沿途自然、人文景观目不暇接,且颇具古风。“天柱危峰,依江而立,倒影水中,山水一色,妙不可言”。规划出以汉江为纽带,连接沿岸景点,发展山水风光旅游,努力打造出“江山千里长廊”,使汉江如同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定会使人陶醉其中而留恋忘返。 4.2月河 月河位于安康城区以西,系汉江二级支流,也是境内汉江北岸最大支流,发源于汉阴县凤凰山。月河由汉阴双乳乡黄龙洞入安康,流经梅子铺镇、恒口镇、大同镇、五里镇、河西镇、建民镇,由建民镇许家台注入汉江。沿途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安康重要的粮油产区。 4.3黄洋河 黄洋河发源于平利县三坪乡五台山北侧,由清水河、洛河、南坪河、淑河、湖河、县河等十二条支流汇集而成。流经平利县、汉滨区的十九个乡,在汉滨区东奠安塔下注入汉江。黄洋河及其众多支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可考虑在其沿途建立诸多苗木花卉生产基地。一可依据自然肌理对山水资源起到保护作用,二可为发展优良植物种质资源提供可靠的后备力量。4.4河流与城市 安康市城镇大多是依山傍水而建,城区由汉江横贯分为江南和江北,旬阳县城依照山水自然形态规划出有名的“太极城”。城市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山水自然肌理的理解,一味的挖山填谷只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这样就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11。 安康地区水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的很少。在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应曾强保护现有森林意识,注意保护其自然驳岸,积极营造新林,建设“森林水库”,以资涵养水源。在营造山水园林城市的方向下,应搞好河道治理,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加强水质监测,保护良好的水源。以汉江水体水质保护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涵养水源、增加水量。抓住南水北调工程机遇加大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施汉江干流城镇垃圾、污水处理工程,确保汉江水质达到天然1类标准。本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原则,按干流开发带动支流开发的思路,实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多方集资,股份开发,分级办理,分期建设 12。5.自然森林植被肌理概况5.1植被概况安康地区属北亚热带,由于北有秦岭阻挡寒潮的侵袭,冬季温度特别是极端最低气温高于东部同纬度各地,许多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在同纬度的东部淮河下游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在这里不仅生育良好,而且种类丰富,量多质好。安康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以及竹林13。5.2植被分区安康地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地带。根据植物群系、水热等生境条件(地貌、土壤等)以及人为因素(栽培、引种驯化等)分异情况,可分为4个植被小区。菜子坪、旬阳坝植被小区:本小区位于宁陕县北部,是安康地区最高的山峰,是秦岭重要林区之一。本区是汉江支流蒲河、旬河等的上游河源地,发展方向应以水源涵养林为主;云雾山、南羊山植被小区:本地区位于秦岭南坡中部,森林覆盖率低,大力造林是当务之急;秦巴低山丘陵、汉江宽谷植被小区:本小区位于汉江两岸、秦巴山地海拔1200米以下170米以上地区,经济林种类多。应积极营造速生用材林,有计划的营造水保林和薪炭林,加快荒山绿化。凤凰山位于汉江和月河之间,是本小区最高山岭,其植被的好坏直接影响安康月河盆地及汉江谷地的农业生产,所以应建立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局部划块地进行封山育林;化龙山得胜寨植被小区:本地区位于大巴山北坡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包括镇坪县全部及岚皋、平利、紫阳三县的南部。平均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化龙山海拔2917米,是大巴山主峰。发展方向应以水源涵养林和经济林为主,并积极发展速生用材林14。5.3植被肌理的开发与保护安康地区应保护经营好现有森林,大力造林,扩大森林后备资源,建设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此外注重发展林、特经济,突出特色经济林建设。另外,发展旅游业也是对森林植被资源的有效保护措施15。如市区内的香溪洞景区、岚皋的南宫山森林公园、平利的女娲山等,都是对植被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安康旅游图安康古称金州,地处陕西省南端,周边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汉江横贯其中,阳安、襄渝和西康三条电气化铁路在安康交汇,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北接西安,南连三峡,东承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及神龙架自然保护区,西邻汉中三国遗址,是连结国家规划的“西安三峡张家界”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驿站,又是陕西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所以,安康地区应加大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努力打造旅游业,这样既可以带动经济又能使森林植被资源物尽其用,做到开发与保护的双赢。6. 自然肌理探析及建议 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在规划中应将整个安康市域的自然山水、自然森林植被纳入其中,从打造和规划安康市域大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着眼,突出山水城市的个性特色,以两山为依托,以汉江及其支流为纽带,以东坝“绿心”为核心,构成山、水、林、园、城融为一体的空间形象结构。6.1自然山地疏理安康市由于疏于对山地自然肌理的充分理解,多年来,无论是安康中心城区还是所属县城、乡镇等,在开发城市过程中不能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一味的挖山填谷,对自然山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失去了原有山地地形自然美,造成了千城一面的不良后果,同时也使城市景观和周边山地及植被景观难以协调。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留和利用自然山地肌理,摒弃过去的大开大挖,合理规划,在安康市域范围内以秦巴山地形成市域城市大骨架,以安康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城南巴山山地,提升城南香溪景区,从小流域开发治理着手,疏理城北秦岭山地,努力把安康中心城区打造成为具有山地特色景观的山水园林城市。同时各县及乡镇也要对各自周边山地进行合理规划,精心疏理,取得城市建设和自然山地的和谐。6.2自然水域疏理 安康以其河流众多,城市多依水而建,依山傍水的特色自然景观为城市注入了神奇的活力。安康在自然水域景观方面利用,应加强对河流自然驳岸的保护,积极营造以驳岸自然肌理为主导思想的绿色生态驳岸。以植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自然特性,营造出特色驳岸。加强周边生态林建设,多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规划实施中应注意对河流自然肌理疏理保护,反对过多的修建大坝,破坏生态环境。6.3森林植被疏理安康森林植被资源丰富而种类繁多,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以保护自然植被为前提,尊崇植被自然肌理的开发,以现有已开发的森林公园为重点,如南宫山、鬼谷子等,加大和积极开发女娲山、平河梁等,保护自然森林植被,开发森林旅游,使自然森林在市域大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中发挥长远的作用。 结束语通过对安康山水园林城市自然肌理的调查分析,对山地、水域、森林植被等自然肌理的疏理探析,认识到安康在以往的城市规划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重大偏差。安康在打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工作中,应深切意识到自然肌理在山水园林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只要这样才能在城市建设中少走弯路,安康山水园林城市才有特色,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参考文献1高新凯. 高层建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18222张念武,胡小蓓,沈少兰. 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初探j.武汉学刊,2006,(03).3 李奇兵, 董永毅.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6,(05)4左绍斌. 以人为本构建山水园林城市j. 武汉建设, 2007, (03)5王敏,叶强. 长沙高新区沿七0渠区域环境景观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