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J o u r n a I o f Te a 2 0 0 8 , 3 4 ( 2 ) : 7 5 7 7 烘焙技术在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探讨 张燕忠 张凌云 王登 良 ( 华南农业大学茶业科学系 广州 5 1 0 6 4 2 ) 摘 要 烘焙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之一, 对形成精制乌龙茶特有的色、 香、 味、 形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 本文介绍 了烘焙技术在乌龙茶精制 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主要对炭焙茶 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 了详细介绍 ; 并探 讨了烘焙技术在未来乌龙茶精制过程 中的应用前景 。 关键 词 烘焙; 炭焙; 乌龙茶精制;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 T S 2 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5 7 7 8 9 2 1 ( 2 0 0 8 ) 0 2 0 7 5 0 3 A Re v i e w o n Ba ki ng Te c h no l o g y i n Re f i ni ng Ool o n g Te a Pr o c e s s i ng ZHANG Ya n z h on g。ZHANG Li n gy un。W ANG De n gl i a ng ( De p a r t me n t o f Te a S c i e n c e。 So u t h Ch i n a Ag r ic u l t u r e Un i v e r s i t y。 Gu a n gz h o u 5 1 0 6 4 2, Ch i n a) Ab s t r ac t Bak i n g i s on e o f t h e i m p o r t a nt p r oc e d ur e s i n Ool o ng t e a q u a l i t y f o r mat i o n, i t t a k e s a n i mp o r t a n t a c t i o n i n r e f i n i n g Oo l o n g t e a Wi t h s p e c i a l c o l o r , f r a g r a n t ,t a s t e a n d s h a p e Th i s a r t i c l e p r e s e nt e d t he s t a t u s of r e s e a r c h s on b a ki n g t e c hn ol o gy i n r e f i ni n g Oo l on g t e a pr o c e s s i ng, a nd t he a pp l i c a t i on of c ha r c o al ba k i ng i s i n t r o du c e d i n de t a i l Ke y wo r d s b a ki n g;c ha r c oa l ba k i ng;r e f i ni n g Oo l on g t e a p r o c e s s i n g;a pp l i c a t i on r e s e a r c h 烘焙技术是乌龙茶传统制茶工艺 的一道重要工 序 , 它不仅 使 成 品茶 含 水量 控制 在 3 4 以 便 于 贮 藏 , 还 由于茶 叶受热 后 , 会 使 茶叶 的 内含 物质 发生 变 化 , 增 强 茶叶特 有 的芳香 。所 以在 安溪 , 茶农 有句 谚语 : 茶 为君 , 火 为 臣 ; 可见烘 焙之 重要 性 。 通 过 传统 炭焙 工艺 的乌 龙茶 汤色橙 黄 清澈 明亮 , 滋 味浓醇 , 回 甘力 强 , 耐冲泡 。 随着 生活 水平 的提 高 , 人们 对 保 健 也越 来 越 讲 究, 由于传统焙火乌龙茶不伤 胃, 近来受到人们的关 注 。 在 茶 叶烘焙 技术 方面 的研究 , 茶 叶科 技工 作者进 行 了一 些研究 , 为数 尚少 。 本文 就迄今 为止 烘焙 技术 在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并探讨 乌龙茶 烘焙 过程 中 的一 些 问题 。 l 烘焙技术在乌龙茶精制 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烘 焙是 乌 龙 茶 品质 形 成 的 重要 工 序之 一 , 对 形 成 茶 叶特有 的色 、 香 、 味、 形有 着非 常重 要 的作用 。 1 1 精 制烘 焙 的作用 1 1 1 降低 含水 量 , 延 长保 质期 茶 叶 中内含 水分 是贮藏茶叶内含成分进行化学反应和微生物滋长的 基本 条件 。 茶 叶含 水量高 , 其 内含成 分 化学反 应就 剧 烈 , 茶 叶品 质劣 变 就严 重 ; 含水 量 超过 1 O , 茶 叶还 会发 霉变 质 , 从 而失 去饮用 价值 。另 外 , 茶 叶由于本 身结 构疏 松 , 并 且许 多 内含成 分 多 带有 羟 基 等 亲水 基 团 , 因而 茶 叶具 有 较强 的 吸湿性 口 。所 以 , 经 过精 制 复焙 , 就 能使茶 叶的水分 含量 降为 3 5 9 5 , 这样 有 利 于茶 叶 的长期 保存 。 1 1 2 去 除异 杂味 , 提 高茶香 气初 制茶 中常 常伴 有 臭青 味 、 苦 味 以及 储 藏不 当而 带来 的的 异杂 味 和 陈 味 , 所 以通 过一 定温度 的焙 火 , 能 使 茶叶香 气变得 纯正 。 1 1 3高温 灭 菌 , 降低农 残 因为 茶 叶中存有 微生 物 , 如 真 菌 , 包括 霉 菌 、 蘑 菇菌 和酵母 菌 ; 霉 菌是 茶 叶 霉变 侵 污 的标 志 , 一般 在 1 6 O C以上便 可 杀 灭霉 菌 。 另外 , 对含 有对 热敏 感 的残 留农 药 的茶 叶 , 可通 过用 高温烘焙促使降解和挥发 , 减少残留 2 。 1 1 4形成 烘焙 乌 龙茶 独 特 的 香 气和 滋味 即为 收稿 日期 : 2 0 0 8 0 2 2 0 作者简介 : 张燕忠( 1 9 8 4年一) , 男 , 广东汕头人 , 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硕士研究 生, 主要从事茶树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 。 维普资讯 7 6 3 4卷 烘焙茶其 自身传统的火功香 , 不同的地区对火候 的 要求不同, 其风格有所不同。 1 2 烘焙 的方 法 目前 的烘焙方 法 主要有 木炭焙 笼 烘焙 ( 炭焙 ) 和 电烘 箱烘焙 ( 机焙 ) 两种 。 1 2 1 木 炭 焙笼 烘焙 ( 炭 焙 ) 木炭 焙 笼烘 焙 是 我 国茶 叶 生产 中具 有 一 定历 史 经验 的加 工方 法 , 是 早 期 电力不足 时所使 用 的茶 叶烘焙方 式 。其操 作 过程 繁 复 , 包 括 炭焙 起 火 、 燃烧 、 覆 灰 、 温 度控 制 等 , 不 仅 耗 时费力 , 又需专 业性 和经 验 , 为一 极 不容 易控 制之 茶 叶烘 焙方 式 。 1 2 2电烘箱烘 焙 ( 机 焙 ) 利用 电烘 箱烘 焙茶 叶 , 是 目前我 国使用 最 广 泛 的茶 叶烘 焙 方 式 , 不 管是 在 茶厂还是茶叶商铺都很容易看到不同款式 的电烘 箱 。电烘 箱是 利 用 电 热丝 加 热 , 靠热 风 传 导进 行 烘 焙, 其传热方式属于传导加热。因为电烘箱操作容 易 , 烘 焙 的茶 叶量 也 比较多 , 可 以最 多 同时烘 焙上 百 斤茶 ; 另 外烘 焙效 率 高 且 品质 稳 定 , 省 时省 工 , 节 约 成本 ; 所 以此 方法 受到广 大 茶农 的欢迎 。 1 2 3炭 焙和机 焙 的 比较 炭 焙是 一项 经 验 性 的 技术 , 因此 造成茶 叶 的品质 不稳 定 , 不 同 的人 不 同 的 时 间地点 加 工 出来 的 品质 不 同 ; 而 机焙 就摆 脱 了这 一 问题 , 通 过其操 作就 可 以达 到稳 定 的茶 叶品质 。 在 生产成 本上 , 因为 炭焙 过程 中所需 的炭源为 实木 炭 , 其价格 较 贵 ; 另外 每次 炭焙 茶 的量 不 能过多 , 这样 就 增加 了茶 叶单位成 本 。相 比而言 , 机焙 成本 较低 , 并 适合于大生产应用 。但是通过电烘箱焙出来 的茶的 品质远 远无 法与炭 焙茶 相 比 , 炭焙 茶 香气持 久 , 滋味 醇厚 回甘 , 不 苦涩 , 喉韵 明显 , 特 别 的是其更 加 耐泡 。 1 3 炭焙 技术 的应用 研究 因为 机焙技术 在 实际生 产过 程 中的使用 已经较 为成熟 , 形 成 了一 系列 操作 规范 和技术 指标 ; 所 以本 文主要对炭焙技术 的应用研究 进行了论述 。 在期 刊文 献 中 , 对传统木 炭焙笼烘焙技 术 的报道 为数极少 。国 内的 曾国渊 、 吴 小 曼 、 林 赞煌 _ 4 等 学 者对 乌 龙茶 木炭烘焙方 面进 行了部分介绍 , 包括土 炉生火 ( 起炉 ) 及修炉 的细节 、 焙茶 的主要技术 环节等 内容 。下 面就 相关论文 以及本人 所了解 的炭焙 实际情况进行叙 述 : 1 3 1 烘 焙 用炭装炉 木 炭是否 符合 要求 , 是能 否 焙 好茶 的前 提 。 炭焙 过程 采用 的木 炭必 须是实 木 炭 , 在炭 源 的选 择上 , 目前 主要 有 相 思木 炭 、 龙 眼 木炭 、 荔枝木炭 、 芒果木炭等。不过相思木炭为有烟木炭 , 起火后烟味浓 , 不适合焙茶 ; 荔枝、 芒果木炭 由于燃 烧 时有 股 特殊 味 道 , 比相思 炭稍 好 ; 龙 眼 木 炭无 烟 , 是 目前最适合炭焙的材料。 含泥沙太多的木炭 , 不仅 炉火 不匀 , 有 时还 会 使 土炉 断头 ; 炭头 及竹 枝 、 烟 蒂 等夹 杂物 在 燃烧 时易 产 生烟 和 其他 异 味 , 并 易使 路 面所盖 烟 灰龟裂 , 造成 火温 不均 。另 外 , 装 炭前最 好 将 木 炭达 成 大小 均 匀 的 木炭 块 , 这 样既 易 把木 炭 填 实 , 又 能使 烘焙期 间火 温稳 定持 久 。 1 3 2炭 焙 炉的起 炉和修 炉 装炭 时 , 要 注意将 炭 填 实 , 填 均 匀 。炭堆要 高 出路 面一定 的高度 ( 约一 市 尺 ) 。点火 后 , 要 待燃 至炭 堆表 面 出现一层 白炭 灰时 ( 即炭 已烧 透 ) , 才可 盖炭灰 。盖 灰前 , 先将 炭堆修 成 面包形 , 并 注意压 实 。 盖灰 时 , 炉 心要 盖厚些 , 四周 薄 些 , 即 向四 周逐 渐 修 薄 , 并 注 意 盖灰 不 要 太厚 , 以防 龟 裂 。 修 炉 时 , 前期 宜将 炭堆 修成 面包 形 , 中期略修 尖 些 , 后 期再 修建 , 并将 所盖 炉灰逐 渐修 薄 。对 温度 较 高 的炉灰要 盖厚 些 , 温度较 低 的炉灰 要适 当减 薄 , 以 保 证 火温 均 匀适 度 , 修 路 要先 用 炉 杯把 四周 的炉 灰 修 向炉 面 中心 , 将 炉脚 压实 , 然 后将炉 灰修匀 。由于 修 炉易 使 炭灰 飞扬 , 所 以这 个工 作要在 焙茶 前进行 , 以免影 响茶 叶质 量 。土炉 燃 至最后 2 3天 , 最 后逐 步并炉 火 , 以保持 足 够 的火 温 。 1 3 3烘 焙 用茶所 谓“ 巧妇难 为无 米之 炊 ” , 没 有 好 的茶胚很难焙 出高质量 的茶来, 所以选择好烘焙 的茶胚 是烘 焙 的重要 步骤 。在 实际 生产 中一般认 为 春茶 内含 物 丰 富 , 品 质较 优 , 比较适 合 于精 制烘 焙 , 所焙 出来 的茶滋 味 醇正 , 较 耐 冲泡 。有学 者认 为 : 在 毛茶 选择 上 , 最 重要 的是 在加 工 过 程萎 凋 时 走水 要 走 的快 , 烘 焙 的人 对 走水要 很 了解 。 1 3 4 焙 茶 温度在烘焙 过程 中 , 温 度 的掌握 也称 为火 功 。 曾国渊认 为 : 火功 是促进 福 建成 品乌龙茶 汤 味醇 厚 耐泡 香韵 崭 露 的关 键 性 工 艺 ; 福 建 精 制乌 龙 茶火功的掌握应沿承发扬传统工艺, 重视和研究烘 焙 工艺 要 素 。火 候实 际作 用是使 茶 叶 内产 生热物 理 化学作 用 的程度 。火 候能 影响 外形 色泽 、 叶底汤 色 , 影响 茶 叶泡 水 长短 品 质 ; 火候 掌 握适 当可 以 弥补 茶 叶品质某些不足 , 掌握不当会降低品质, 甚至成为焦 味过失 茶 。特殊 品种 的茶 叶 , 火 候掌握 恰 到好处 , 能 衬 托特 殊 的香韵 特征 。 茶 叶烘焙 总 是 以文 火 长焙为好 。 其 原则是 : 茶 叶 越高级越需文火低温长焙, 而低档茶和茶头、 茶枝炉 温则可适 当高些。一般来说 , 焙高档茶 , 焙笼温度以 8 4 1 O 0 C为佳 , 中 档茶 1 0 0 1 1 0 C, 低 档 茶 1 1 0 1 2 0 C, 茶头、 茶枝1 1 0 1 3 0 C, 时间都可比高档茶略 短些 。 吉克温【 5 认为乌龙茶“ 吃火” 过程, 低温长焙能 维普资讯 第 2期 张燕 忠等 烘 焙技 术在 乌龙 茶精 制 中的应 用研 究现 状 与探讨 7 7 产 生 多种 具 高香 的萜 烯类 化 合 物 , 从 而构 成 乌 龙茶 的优雅 香气 。 同 时文火 慢焙 还能 使成 品香 气敛 藏 。 滋 味醇 厚 、 色泽 油 润 、 外表 “ 起 霜” , 尤 其 以炭 火 低 温长 时 间烘焙 , 对 提高优 质 乌龙茶 品质 , 有极 佳 效果 。 炭炉 刚生 火 时 , 炉 温高且 生杂 味 , 常用来 焙茶 头 及低档茶 , 中期炉温较低且平稳 , 常用来焙高档茶。 因 为 火 温 过高 , 茶 叶 芳 香 油 挥 发 过 多 , 固定 作 用 减 弱, 香气降低, 同时热化作用过激 , 一些可溶性物质 会 转化 成不 溶性 物质 , 轻则使 茶 叶外 形色 泽枯 暗 , 茶 汤滋 味变淡 , 重则 产生 焦味 失香 。实践 也 说 明 , 茶 叶 的蜜糖香及其他一些香气 的形成 , 常产生于低温长 焙过 程 , 低温烘 焙还 有促 进糖 的焦 化作 用 , 产生麦 芽 糖 的香 味 。 1 3 5焙茶数 量和 时 间 从 炭焙技 术 上来说 , 不 同 的 焙 茶 师 , 烘 焙 操 作 方 法 是 不 同 , 主 要是 在 焙 茶 数 量 、 焙 茶 时间等 有所 区别 。 不 同品种 、 不 同季节 、 不 同 地 区、 不 同发 酵程 度 、 不 同等 级 、 不 同含水 量 , 每 个烘 笼 每 次所 烘 焙 的茶 叶量 和焙 茶 时 间是 有 所不 同 的 ; 原 料粗 细 不 同 、 新 旧茶 的烘 焙 要求 亦 不 同因 为单 丛 茶 和武 夷 岩茶 的茶 形 比较疏 松 , 单 位 重 量 的体 积 比 较 大 , 所 以每 次烘焙 茶量 可 以较多 。 汕 头 的陈进 添师 傅在 进行 武 夷 岩茶 和 单丛 茶 的烘 焙 过程 中 , 烘 笼 每 次加 茶量 约 为 十斤 左 右 , 每 次烘 焙 时 间根 据 茶 叶的 香气 、 外形 来决定 , 正是 “ 闻其香 , 观其 色 ” , 短 则 四五 个小 时 , 长则 十几 个小 时 , 中间要 视情 况进 行多 次 翻 茶 , 使 同一批 茶烘 焙均 匀 。铁 观音 为球 形茶 , 单 位重 量 的体积较 小 , 平 面 内的间 隙较小 , 所 以每次 不 宜过 多 同时烘焙 。福 建有 经验 的师 傅认 为 每次加 铁 观音 茶量 两斤左 右最 为适 宜 , 易于控 制 ; 这样 利用 木炭 燃 烧 产生 热能 , 热能 会像 针一 样有 穿刺 作用 , 可将 茶 叶 焙 入 深层 , 渗 透 到 叶茎 里 面 , 能将 臭 青 味 挥 发 出来 , 提 高铁 观音 的音 韵 。这 样 的烘焙 时 间一般 掌握 在 7 O 分钟 1 3 0分 钟之 间 , 视茶 叶要 求 及茶 况 而定 , 中 间 只要翻茶 一到 两次 。 2 烘焙技术在 乌龙茶精 制中的研 究前景探讨 2 1 乌龙 茶精 制烘焙 过 程 的基本 原理 乌 龙茶 的精 制烘焙 过 程主 要是 利用茶 叶的热学 特 性进 行加 工 的 。殷鸿 范 _ 6 认 为茶 叶 的热 加工 是一 个复杂 的热交换和物质交换过程, 伴随着水分的散 失 而形 成 的茶 叶 特 有 的滋 味 和 香气 , 是 一 种 不 同 于 单 纯失 水 的干燥 过程且 工艺 性很 强 的热加 工 , 因此 , 温度 变 化速度 和 排湿速 度都 有重 要影 响 。对茶 叶 比 热研究结果 , 求 出了加工茶叶所需要的热量理论值 , 对 茶 叶导 热性 和 导 温性 的研 究 , 又进 一 步 说 明了这 些热 量的获得不能采取静态传热方式 , 而必须是动 态的、 具有一定速度性的。但乌龙茶精制烘焙 ( 尤其 是炭焙)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加工过程, 其中发生了什 么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 利用的是什么规律? 目前 , 在 众 多 研究 文 献 中 , 关 于乌 龙茶 精 制 烘 焙 过程 的基 本 原 理并 未见 报道 。 本 人认 为殷 鸿范 的观 点能够 很好 地指 导我们 对 乌 龙茶 烘 焙 过程 中 的炭炉 温 度 变化 进 行 深入 研 究 , 这样有可能使我们掌握烘焙热能传导的基本规律 。 2 2 炭 源在 乌龙 茶精 制烘焙 过 程 中的影 响 有 资料显 示 : 木 炭 因为其 独特 的结 构 , 具 有超 强 的 吸附能力 , 能 自动 调节 湿度 , 对硫 化物 、 氢化 物 、 甲 醇 、 苯 、 酚等 有 害化 学 物 质 起 到吸 收 、 分解 异 味 和 消 臭 作用 。其 产生 的负 离子有 穿 透能力 , 能净 化空 气 , 改 善空 气 品质 。 木 炭 放射 出的 远红外线 , 能使物 体产 生 微热 。 经 过炭焙 的茶 品质 远远 优于 机焙 的茶 , 其特 点是 : 条形 紧结 , 色泽油润、 汤色明亮、 滋味鲜爽、 有 熟花香韵 , 回甘力强、 耐冲泡 。常饮有温 胃、 提神去 滞 、 软 化血 管 壁等功 效 。 为什 么炭焙 茶 比机焙 茶 在汤色上 能保 持稳 定 明 亮 , 更 加 耐 冲 泡? 究竟 炭 在其 中发 挥 着 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清华附中上庄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淮北矿工总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招聘6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湖北荆州市石首市面向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事业岗位人员5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湖南株洲市石峰区公益性岗位上半年(第三批)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后勤的个人工作总结
- 2025年南阳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鸭河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5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6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南充市法院系统招聘真题
- 2025年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聘博士研究生6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内蒙古阿拉善盟首批事业单位“1+N”招聘5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外踝撕脱骨折课件
- 钢架油漆翻新施工方案(3篇)
- 数字平台治理 课件 第五章 数字平台生态治理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6月期末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妇科葫芦灸中医适宜技术
- 陕县支建煤矿“7.29”抢险救援案例-图文.课件
- 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英语自我介绍高中课件
- 企业设备研发计划方案(3篇)
- 日本0到3岁早期教育
- DB2101∕T 0118-2024 装配式模块化箱型轻钢结构房屋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