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学院.ppt_第1页
文学与新闻学院.ppt_第2页
文学与新闻学院.ppt_第3页
文学与新闻学院.ppt_第4页
文学与新闻学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与新闻学院,基本情况汇报,历史沿革,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前身是湘潭大学文学系,是全校最早建立的教学系之一。1980年设立中文系。1996年中文系与历史系、哲学系合并为湘潭大学人文学院,1998年恢复为湘潭大学中文系。2001年成立文学与新闻学院。 现任院长李剑波,党委书记王洁群。副院长雷磊、赵成林、刘中望,副书记唐春。历任系主任(院长)为羊春秋教授、张铁夫教授、刘庆云教授、盛新华教授、季水河教授。历任书记有马国新同志、汤效纯同志、梁安全同志、盛新华同志、宁俊桂同志、李剑波同志。,师生,本院现有教职工55人,包括教师47人(中文系29人,新闻系12人,广告系6人),行政教辅8人。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讲师以下12人。 学生:本科生1221人,硕士研究生347人,博士生19人;另有兴湘学院学生260人。,专业建设,文学与新闻学院现设中文、新闻、广告等三个系,以及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4个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于1976年开始招生。1997年广告学专业开始招生。2000年新闻学专业开始招生(1983年开展新闻学培训,1995年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方向本科生)。2002年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开始招生。,专业建设,我院是湖南最早开办新闻教育的单位,也是最早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单位。 新闻学专业为湖南省特色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2001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专业,2006年又成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专业。,学位点建设,现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2006年批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6年批准),以及新闻传播学(2011年批准)一级学科硕士点。 1978年,中国古代文学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是当时我省少数几个硕士点之一,1987年该点又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学位点建设,1978年现代汉语方言学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2000年汉语言文字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于1979年开始招收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7年正式获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位点建设,在此基础上,2006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现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共涵盖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即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建设,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即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982年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987年与文献学同时被遴选为湖南省重点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0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列为湖南省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又被列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2006年主持“比较文学”国家精品课程和湖南省精品课程。 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列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学术资源与平台,文学与新闻学院是 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单位 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会长单位。 文学与新闻学院是中国韵文学会的挂靠单位,承办了全国性学术期刊中国韵文学刊。,教学设施与基本条件建设,传媒科学实验室:本院传媒科学实验室2007年被确立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总值720余万元,实验用房800余平方米。该实验室下设数字高清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室、信息采集室、暗室、摄影室、摄像室、播音室、画室、电视室等9个分实验室,已具备模拟报社、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的设备条件,能为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教学设施与基本条件建设,与艺术学院共建有“艺术设计与广告效果测评实验室”。 资料室:本院资料室有各种图书10万册,期刊200余种。此外还有台胞楚崧秋先生捐建的新闻传播资料中心(思亲书室)。,历年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1.张铁夫: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1996-1999 2.季水河: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50年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2000-2003 3.黎跃进: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研究2002-2005 4.蒋长栋:中国韵文文体形成与演变研究 2003-2006 5.雷磊:杨慎与盛明诗潮 2004-2007,历年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6.吴岳添: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 2004-2007 7.吕斌:明代博学思潮与文学 2005-2008 8.季水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变迁 2006-2009 9.赵成林:唐赋研究 2008-2011 10.朱军:汉语语体语法研究 2009-2012,历年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11.刘中望:瞿秋白与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系研究 2009-2012 12.宋德发:大学教学名师研究(教育学项目) 2010-2013 13.杨向荣: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理论的关联研究 2010-2013 14.徐炼:中国古代“诗教”及其现代意义研究2010-2013 15.李剑波: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2011-2014,历年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16.雷冬平:汉语常用构式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2011-2014 17.季水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2011-2014 18.罗如春:后殖民理论下的身份认同话语研究2012-2015 19.郑长天:南岭走廊盘瑶歌堂研究2012-2015 20.何纯: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2012-2015,历年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21.漆凌云: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论(1949-2012)2013-2016 22.雷磊:明代六朝诗学研究2013-2016 23.李军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委婉语研究,2013-2016,历年承担的教育部科研课题,1.清代宗宋派诗歌研究,李剑波,2007 2.汉语大词典札记,马固钢,2007 3.齐美尔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杨向荣,2007 4.清代家族词人群体研究,莫立民,2009 5.近代汉语双音虚词构式语法化研究,雷冬平,2009 6.狄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童真,2010 7.马克思与基督教关系的文学研究,李志雄,2010 8.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修订研究:以汉语大词典为例,胡丽珍语言学2010,历年承担的教育部科研课题,9.晚清小说“新民”形象文化意蕴研究,王洁群,2011 10.中国当代民间故事研究史论(1978-2010),漆凌云2011 11.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田华,2013 12.近代民间契约文书词汇研究,唐智燕,2013 13.批评的踪迹: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与中国,黄宗喜,2013 14.宋词编年史,符继成,2013,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1.湖南20世纪文学与外国文学黎跃进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0 2.20世纪东方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范畴比较研究季水河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0 3.语言变异与言语交际盛新华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0 4.英雄美学及其体现-从王船山到毛泽东孟泽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0 5.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曾思艺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0,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6.新时期湖南电视文化引导问题研究周毅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1 7.中国韵文质素传播接受史与中国韵文学之构建蒋长栋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1 8.媒介产业增长与传播生态优化-媒介产业增长理论研究樊昌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01 9.普希金新论张铁夫省社会科学基地项目2002 10.中国地市级电视媒体二十年及发展趋势研究周毅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2,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11.沈从文与福克纳乡土小说比较研究童真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02 12.福克纳与沈从文乡土小说比较研究童真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2 13.湖南客家方言词汇研究陈立中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03 14.中国韵文文体演变史蒋长栋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3 15.清代诗学话语研究李剑波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3,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16.汉语自然语言语义形式化研究盛新华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3 1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吴岳添 季水河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3 18.中国古代韵文的现代阐释徐炼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3 19.中国公案文艺王建章国际合作2003 20.借鉴与超越-二十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研究季水河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21.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因素荣洁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 22.濒危汉语方言研究:黑龙江站话研究陈立中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子课2004 23.湖南客家方言的源流与演变陈立中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 24.中国古典风格理论的民族特点和美学价值研究李伯超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 25.新闻与传播活动多维研究樊昌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26.现代文化视野中的文心雕龙 系统研究,刘业超,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4 27.汉语大辞典研究,马固钢,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4 28.新闻叙事学研究,何纯,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 29.俄罗斯古典作家的文化阐释,张铁夫,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 30.中外新闻传播思想比较研究,季水河,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31.湖南东部赣文言与客家方言的比较研究,陈立中,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 3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委婉语研究,李军华,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 33.明代博学思潮与文学理论特色研究,吕斌,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05 34.丘特切夫诗歌美学,曾思艺,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 35.晚清文学中西方器物形象的文化观照,王洁群,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6,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36.亚里士多德的诗性叙事与和谐社会,李志雄,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6 37.近代词史,莫立民,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6 38.唐赋分体研究,赵成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2006 39.近代汉语双音虚词系统演变研究和认知分析,雷冬平,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 40.中国古代“诗教”的现代意义,徐炼,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41.“陌生化”诗学与“新奇”诗论研究杨向荣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 42.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语音构建研究盛新华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 43.中产阶级史诗:厄普代克 长篇小说研究宋德发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 44.湘南盘瑶“坐歌堂”研究郑长天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 45.汉语论元结构的动态研究朱军省社会科学规划办2007,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46.明代六朝派研究,雷磊,省教育厅青年项目2007 47.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研究,王勇,省社科规划办2009 48.后殖民语境下的身份认同话语研究,罗如春,省社科规划办2009 49.湘潭方言研究,李永明,省社科规划办2009 50.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论,漆凌云,省社科规划办2009,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51.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研究,胡丽珍,省社科规划办2009 52.大众传媒的语言实践及影响,刘晓丽,省社科规划办2009 53.胡应麟集三种整理及研究, 吕斌,古委会2009 54.老子文献与文学研究,喻几凡,省规划办2009 55.公共性视野下的现代评论研究,易蓉,省规划办2009,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56.现代性与审美救赎:齐美尔与法兰克福学派文艺美学的关联研究,杨向荣,省规划办2009 57.新闻叙事与舆论引导研究,何纯,省规划办2009 58.俄国批评家视野中的普希金,张铁夫,省规划办2009 59.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季水河,中国人民大学2010 60.狄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童真,省教育厅2010,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61.19世纪欧美作家笔下的拿破仑形象,宋德发,省教育厅2010 62.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季水河,省社科规划办2010 63.清代科举试帖诗研究,蒋金星,省社科规划办2010 64.双音虚词构式研究,雷冬平,省社科规划办2010 65.汉语“范围”问题研究,朱军,省社科规划办2010,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66.伯明翰学派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研究,王洁群,省社科规划办2010 67.中国特色新闻报道内容控制规范研究以“不闻”律令为视角,樊昌志,省社科规划办2010 68.记者拒证权研究,刘璐,省社科规划办2010 69.湖南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田华,省情与决策咨询课题评审委员会2011 70.唐五代湖湘诗人群体研究,周建军,教育厅2011,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71.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基于学理层面的考察,杨向荣,教育厅2011 72.走向南宋:北宋后期文化与词风演进,符继成,省社科规划办2011 73.宋诗范式在清代的重建与新变,李剑波,省社科规划办2011 74.明代初唐派研究,雷磊,省社科规划办2011 75.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大公报文学副刊,汤林峄,省社科规划办2011,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76.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大型辞书的编纂与修订,胡丽珍,省社科规划办2011 77.历代民间土地买卖文契与买地券语言文字研究,唐智燕,省社科规划办2011 78.春节湖南卷,漆凌云,文化部2011 79.我国植入式广告的法规管理研究,刘中望,国家广电总局2011 80.瞿秋白与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刘中望,省社科规划办2011,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81.毛泽东文艺学说研究学术史,季水河,省社科规划办2012 82.湖南广告产业竞争力研究,刘中望,省软科学2012 83.湖南省出版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季水河,省软科学2012 84.中国反乌托邦小说的叙事学研究,龙慧萍,省教育厅2012 85.汉语构式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雷冬平,省教育厅2012,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86.中美娱乐文化比较研究,季水河,深圳安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2 87.汉语常用构式演变研究,雷冬平,省社科规划办2012 88.基于“语-图”艺术史的图文关系研究,杨向荣,省社科规划办2012 89.晚清乌托邦小说研究,龙慧萍,省社科规划办2012 90.马克思主义后殖民理论研究,罗如春,省社科规划办2012 91.新闻媒体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田华,省社科规划办2012,2000年以来承担的省级科研课题,92.解释学视野中的新闻接受,覃岚,省社科规划办2012 9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晨报副刊研究,黄春霞,省社科规划办2012 94.杨慎年谱,雷磊,高校古委会2012 95.迪斯尼与华侨城娱乐文化比较研究,李恒白,省社科规划办2012 96.中西方广告文化比较研究,孙丰国,省社科规划办2012 97.基于经济转型的湖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胡琼华,省软科学2013,历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成果奖,1、姜书阁骈文史论1992年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2、羊春秋散曲通论1994年获湖南省二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3、张铁夫等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1999年获湖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 4、季水河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丛书2004年获湖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历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成果奖,5、张铁夫等普希金新论2005年获湖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6、刘业超现代文心1995年获湖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7、刘业超雷沛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2004年获湖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8、李家骧吕氏春秋通论1997年获湖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历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成果奖,9、曾簇林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纲要1999年获湖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10、彭靖等人曾国藩全集诗文1992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 11、张铁夫的普希金研究1999年获俄罗斯政府颁发的普希金纪念奖章。,历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成果奖,12、季水河走向多重资源整合2005年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 13、季水河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2008年获湖南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4、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2012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时获湖南省首届文学艺术奖。,历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科研成果奖,12、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研究2002年获湖南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3、童真狄更斯与中国2010年获湖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4、杨向荣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2012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5、刘中望媒介新技术与大众文化现当代传媒文化研究2012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历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教学成果奖,1.王勤参编现代汉语1988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奖二等奖。 2、周森甲中国现代公文写作原理与方法1996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刘业超现代文心1996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4、季水河美学理论纲要1996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5、张铁夫等新编比较文学教程2001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6、季水河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立体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历年获得省部级以上重要教学成果奖,7.季水河等 “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多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完成人:季水河、李剑波、王洁群、宋德发、刘中望)获二等奖(该成果同时获湘潭大学2012年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8.宋德发“大学教学名师研究及其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获三等奖(该成果同时获湘潭大学2012年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其他重要荣誉和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6人:姜书阁(1991年)、羊春秋(1992年)、张铁夫(1993年)、王勤(1993年)、萧艾(1997年)、季水河(2006年)。 张铁夫200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3年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 季水河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首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8年获“湖南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优势与特色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979年开始招收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7年正式获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列入湖南省重点学科,2002年5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被列为湖南省首批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更名为中外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优势与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