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ppt_第1页
理论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ppt_第2页
理论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ppt_第3页
理论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ppt_第4页
理论与研究(管理研究方法论-南开大学,王迎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研究方法论 第二讲 理论与研究,南开大学商学院 王迎军,2,本章主要内容,一、理论的构成 二、理论的类型 三、理论的功能 四、理论与研究的互动关系 五、研究的类型,3,一、理论的构成,我们所做的一切研究都与“理论”有关,或者是应用一种或数种理论来解释问题,或者是验证某些理论,或者是发展某些理论观点。 许多人都想提出自己的理论,但在提出以前,最好先弄清楚理论是什么。 理论是与现实世界毫无关联的抽象摘要! 理论是一组专门术语纠缠而成的迷宫!,4,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理论上很有效,但实务上行不通” 这句话只说明了某种理论不切实际。 理论与实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有效的理论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客观现象,并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5,优良理论的特点,理论是我们用以思考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的一种方法。理论的存在有助于: 防止片面的认识,解释观察到的事实并指出更多的可能,建立起研究的形式和方向。 理论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概念构成的体系,这些概念中凝练着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 科学的理论具有系统、严谨和能被验证的特点。 一项优良理论的原则,称为parsimony(精简)。一个精简的理论具有最少的复杂性,没有过量的或多余的构成要素。,6,理论的构成要素,概念:反映事物基本特征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撇开次要特征后抽象而成。范畴(category)是涉及同一现象的一组概念的进一步抽象。 概念是建构理论的基石,科学的研究成果都是通过概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 概念丛(concept clusters):概念所形成的相互关联的群体。这些概念相互增强,共同交织成意义之网。 波特的“五力模型”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概念丛。,7,理论的构成要素(续),变量:是一种特殊的概念,每个变量都有多个属性,即变量可能的“值”。 假定(assumption):所有概念都包括内定的假定,即关于哪些事物的本质是无法观察、或无法检定的陈述。通常我们把假定(或基本假设)作为必要的起始点。 “企业”这个概念建立在哪些假定上?,8,理论的构成要素(续),分类(classification):介乎概念和理论之间的一点,有助于组织抽象复杂的概念。 理想型(ideal type)就是一种分类,它是一个纯粹的抽象模型,用以界定所要讨论的现象的本质,是范围较大、较为抽象的概念。 韦伯提出的科层组织的理想型,把科层组织和其他组织(如社会运动)区分开。尽管现实中没有一个组织与之完全吻合,但这个分类对研究很有用处。 分类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分类的另一个目的是发现同类事物的共性特征,以及与其他类别的区别。,9,例:韦伯的“理想型”科层组织,是受一套规则体系统治的持续性组织; 行为受到不讲关系的非私人性规则的管理; 有明确的分工,不同的职位分派给不同才能的人来担任; 行政活动、规则都以书面的形式处理、存档; 确立了层级权威关系,下级受上级管理; 个人没有职位的所有权,不能买卖他们的职位; 成员从组织而不是当事人处获得薪酬; 组织的财产与成员的私人财产是各自独立的。,10,理论的构成要素(续),关系:理论应清楚地说明概念与概念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存在,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 许多理论对变量的关联提出的因果性陈述,称为命题;从命题中发展出的对实证的明确的期望,称为假设(hypothese)。 范围:理论或概念都是从一定范围内抽象而成,带有抽象概念的理论比带有具体概念的理论有着更大的应用范围。 经验通则(empirical generalization)是最简单、最不抽象的关系。 实质理论(substantive theory)是指出自对某个特殊领域的关注而发展出来的理论(如下岗现象对在岗员工工作情绪的影响)。 形式理论(formal theory)是针对一般理论内某个广泛的概念领域而发展起来的理论(如激励理论)。形式理论又称为公设理论(axiomatic theory),特点是包含有一组假定为真的基本假设。,11,Zetterberg有关社会团体分工的命题,分工越细、共识程度越强; 越团结,每位成员与其他成员有互动关系的人越多; 每位成员有互动关系的人越多,共识越强; 共识程度越强,拒绝社会规范的人数越少; 分工越细,拒绝社会规范的人数越少; 每位成员有互动关系的人数越多,拒绝社会规范的人数越少; 分工越细,越团结; 越团结,共识程度越强; 每位成员有互动关系的人数越多,分工越细; 越团结,拒绝社会规范的人数越少。,12,二、理论的类型,我们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理论,有些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念或一种价值观,有关方法论的研究通常不对这些理论进行探讨,有些理论只是一些简单的经验通则,其对客观世界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有些则构成的复杂的理论体系。,13,研究对象的层次,宏观层次(macro-level theory)的理论关心的是较大型的群体,如经济制度(涉及到所有企业)、社会文化等。 微观层次(micro-level theory)的理论研究的是个体,如员工、企业、设备,这些概念的内容更具体。 中观层次(meso-level theory)的理论比较少见,它们或是试图连接宏观与微观理论,或是研究一些中间层面的问题(如地区经济?),14,抽象程度,按照抽象程度由低到高,可分为: 经验通则:人们观察到的具有一般性的现象; 中距理论(middle-range theory),比经验通则稍抽象些; 理论架构(theoretical framework),或者称为理论范式(paradigm)。,15,范式的概念,“范式”一词借自语言学,原意是语法中表示词形的变化规则,如名词变格、动词变位,由此而引申出模式、模型、范例等诸多意思。在某种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团体不断积累知识,由此而形成了“常规科学”(normal science)。科学的革命表现为范式演变: 前范式科学(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范式) 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使既有范式发生动摇) 科学革命(经过竞争与选择而建立起新范式) 新常规科学 (库恩:科学的革命) 如果没有一种范式规定了问题并保证有解,就很难设想会有这么多精心的努力,更不会产生任何成果。,16,理论范式,许多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范式,这里范式可以理解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一个具体的科学成就”,认清一个学科或学科分支的范式,有助于提高研究能力。 “经济学的范式一般总是以经济效率为中心,以分工、交易和合作为内容,以供求均衡分析、边际替代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为方法,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理论范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新范式的出现,往往预示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与创新。,17,管理学科的多范式特征,管理学中包容着许多分支(有些属于前范式科学),理论范式各不相同。 以战略管理为例,其理论范式似乎可以归结为: 以解释收益差别为出发点,以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为内容,以识别和控制结构性驱动因素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为主要研究工具而形成的一个学说体系。 也有人认为,从S-C-P到资源论是一种战略管理范式的变化。 非市场行为,新的范式? 注意理论范式和认识论的范式不是一回事 请阅读有关建构主义的文章,18,理解范式的意义,“范式是着眼于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它不只是将科学的历史作为单个贡献的累积过程,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范式变迁的路径来把握。” (库恩)。范式是研究者之间共用的思考模式或者“知识的框架”。 每一种范式都有一套自己的研究策略,并且在很多方面彼此还有互补性。 “范式”的概念可以保证中层(距)理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内在逻辑统一性,从而最终累积成综合理论的大厦。,19,Parson和Shils对理论层次的划分,特殊分类体系(ad hoc classificatory system) 可以组织和汇整资料的特定类别 分类学架构(taxonomies) 能够描述类别之间关系的分类体系 概念架构(conceptual frameworks) 有系统地将描述性类别放置在明确的假设命题结构中,可以对经验观察进行解释与预测 理论体系(theoretical systems) 命题相互关联,一些命题可以从其它命题延伸而得,20,模型,模型是现实的抽象化,并经由表现其重要特征,以整理与简化人们对现实的观点。 模型是现实的展现,它所要描述的科学家认为与其研究问题相关的真实世界,使重要的关系更为明显,使研究者可以设计经验上可以检测的命题。,21,三、理论的功能,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 运用科学方法论所发展的理论,其首要功能是解释客观事物,一些理论可以用于预测,但许多初级的理论(如经验通则或概念架构),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给出对事物的简单解释。 很多人把解释和预测混为一谈,有人甚至认为预测才是研究的目的。其实,有些解释可以用来预测,有些则不然;而解释才是研究的根本目标。,22,解释的类型,解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 因果解释(causal explanation) 结构性解释(structural explanation) 诠释性解释(interpretive explanation),23,几种的因果关系,X,Y,Z,X,Y,Y,X,Z,X,Y,Z,y,B,A,z,+,+,+,+,+,+,+,24,结构性解释,在说明事物所具有的功能或模式时,往往用结构性解释。 研究者经常用一组概念、假定和关系来做结构性解释,或者说,给出事物的结构。,25,例:动态系统政府的作用,零件製造能力,引進技術,差距(A-B),自製率規定(A),實際自製率(B),+,+,+,-,+,26,诠释性解释,诠释就是从显义之中将隐意捕捉出来的一种“思想”的工作,好比我们在解读一篇文学作品时,发掘作品的深层含义。 诠释性解释的目的是促进了解,讲求诠释的理论家尝试把事件置于特定的线索中,来发现事件的意义。,27,个别式解释和律则式解释,解释又可分为个别式解释和律则式解释 个别式解释是指探讨某一特殊事件的多重原因,(当然是主要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 律则式解释则是探讨可以少数几项可以解释多数行为的原因(因果关系),28,四、理论与研究的互动,理论会影响到研究的全过程,而几乎每一项有价值的研究,也都会对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个人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论是人类认识某类事物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是理论发展的推进器,是理论向以下三个方向变化: 深度,取得比以往更深刻的认识(内部效度) 宽度,使理论能够解释更多的研究对象(外部效度) 时间,使理论能够解释变化中的研究对象,29,研究设计,假设,问题,通则化,资料分析,资料收集,测量,理论,理论与研究过程,30,科学之轮,理论,观察,假设,经验概化,演 绎 法,归 纳 法,研究把理论-概念层次和经验-观察层次连接在一起。,31,逻辑方法,学者们从两个方向来建构或检验理论,即演绎和归纳。 演绎从一个抽象的合乎逻辑的概念关系出发,超向具体的实证证据推进。 归纳则是从观察现实世界出发,超向更为抽象的经验通则和概念推进。,32,演绎法,假设经验通则,实质理论,中距理论,形式理论,理论架构,假设检验,经验的社会实况,33,演绎式理论建构,1.详细说明主题; 2.详细说明理论所要探索的现象范围; 3.详细说明主要的概念和变量; 4.找出关于这些变量关系的既存理论和知识(定理或命题); 5.从这些主题逻辑地推论至所要研究的主题上。,34,归纳法,概念形式经验通则,实质理论,中距理论,形式理论,理论架构,扎根理论方法 (grounded theory),经验的社会实况,35,五、研究的类型,我们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研究的时间范围、研究的用途等把研究分为许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研究对方法论也有着不同的要求。,36,按研究的目的分类,探索性研究 对某个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 描述性研究 反映某个状态、背景、行动或关系的细节。 解释性研究 解释事物发生的原因。 在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中,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界限。,37,探索性研究的目标,根据一些事实提出问题; 根据一些事物的演化过程,发展出一个完整的架构; 产生许多概念,并发展试验性的理论与推论; 决定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归纳问题并提炼出需要系统研究的议题; 发展未来研究所需要的技术与方向感。,38,描述性研究的目标,描述一个过程、机制或一种关系; 反映事物(如一个组织)正确的全貌; 挖掘信息以引出新的解释; 呈现出基本的背景、情景的情况; 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界定各阶段或步骤的先后顺序。,39,解释性研究的目标,决定某项原则或理论的正确性; 在各种不同的解释中找出较好的解释; 发展出对某个基本过程的知识; 连接某个一般性陈述下各个不同的议题; 建构并仔细推敲理论,使之更为复杂; 扩展某个理论到新的领域,解释新问题; 提供证据支持或驳斥一项解释或预测。,40,按研究的时间范围分类,共时或横剖面研究:如现状分析 历时性研究 时间序列分析 小样本连续调查 发展史研究 个案研究:发现某个时间段内,研究对象的特征。 小的个案也可以说明大的故事。,41,按研究的用途分类,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有助于增进关于社会的基本知识,是应用研究者所使用的大部分理论、思想与分析工具的来源。 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尝试解决特定的政策问题,或是协助实际工作者完成某项任务。,4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比较,基础研究 研究者自由地选择拟研究的问题; 根据研究的科学规范判断研究成果; 研究的动力是希望对基本理论知识有贡献; 研究成果能够在科学社群内发生影响。,应用研究 研究的问题被赞助者(委托方)限定; 委托方的要求是判断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