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经济学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刑法的经济学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刑法的经济学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刑法的经济学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刑法的经济学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的经济学分析,授课: 张卿副教授,阅读材料:,Cooter & Ulen, Law and Economics (4th Ed., 2004), Chapters 11, 12 Bouckaert and De. Geest (eds.), Encyclopedia of Law and Economics (Elgar, 2000),p.8000, p.8100, p.8600 Friedman, Laws Order (Princeton UP, 2000), Chapter 15. Posner,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5th edn, Aspen Law&Business, 1998), Chapters 21-22,1.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1),在我国,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具体地说,也就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那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它同其它部门法如民法、经济法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广。其二、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P. 8,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2),英美国家,刑法是成文法和制定法中规定犯罪和刑罚的那部分。 根据COOTER在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只需达到“盖然性占优” )。 如果证明被告人有罪,那么被告人应受刑事处罚。民法中是赔偿,而刑法中是惩罚刑事责任?,大部分犯罪行为也可以归为侵权行为,如果侵权法的实施能使犯罪 行为人内部化他施加的犯罪成本,那么我们就可以不使用刑法了。 但是,侵权法无法达到上述目的,这有下列理由: 1.犯罪行为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常常无法充分补偿。重伤致残 和强奸。 2.即使有办法充分补偿,由于犯罪行为人给受害人造成的侵害是强加的, 这会侵犯受害人的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受害人可能仍然希望保持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侵权法无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希望通过刑法来鼓励自由交易),4. 为什么使用刑法而不是侵权法?(2),3. 由于法律实施总存在问题,侵权法的实施可能仍使犯罪行为人有利可图。 A.犯罪行为人有强烈动机, 但司法人员没有这么强烈; B. 犯罪预备和中止如没有造成损害结果,侵权法就没有要求赔 偿。(我们不希望给犯罪行为人准备的时间)。 C. 由于资源限制,我们实际不可能追究所有的犯罪行为人。总有漏网之鱼。 D. 犯罪行为人可能没有钱进行赔偿或可能宣告破产 E. 如有许多受害人,则存在协调成本高和搭便车的情况。 当侵权法无法通过补偿来实现内部化目标,我们使用刑法来进行震慑。,5. 刑法的目标 I (Normative Analysis ),从经济学上说,刑法的目标是使犯罪的社会成本最小化,即,使犯罪导致的成本和防治犯罪的成本之和最小化。 犯罪导致的成本包括:犯罪分子的实施成本,比如购买工具的花费、智力培训的成本、以及他们用于犯罪的时间成本,及受害人的损失减去犯罪分子的收益。而防治犯罪的成本包括:个人为预防被侵害而采取的措施成本、警察的开销、抓捕犯罪的成本、审判成本、刑罚的执行成本。防治犯罪除了因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产生的上述直接成本外,还可能发生因此的错误成本,如我们把无辜的人判为有罪。 犯罪导致的成本应是社会净损失,而非转移成本。受害人的损失如果已经转移成犯罪分子的收益,那么这部分损失就不应该被计算为犯罪的成本 。 罪犯因犯罪而增加的效用可否被认为社会效益?,6. 刑法的目标 II (Normative Analysis ),刑法的目标并不是要削除所有犯罪。当防治犯罪的边际成本等于防治犯罪的边际收益(投入每一个单位的防治犯罪的成本使得犯罪带来的社会净损失的减少额)时,我们就实现了最优的防治的水平,也就是最优的震慑水平。 (Cooter & Ulen, p472, Figure 11.11) 我们必须要抓到本拉登吗? 对我国刑法的任务有何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7.预测法律对犯罪行为影响的模型 (1)(Positive Analysis),法和经济学理论一般假设犯罪行为人是理性的,他们会追求更大的效用。 在他们决定从事犯罪行为之前,他们会通过成本和效益分析来是否从事该行为。 简化的Becker 模型:当UPS 时,犯罪行为人将不进行犯罪。 其中, U 代表犯罪行为人从犯罪中得到的效用值, P 代表被发现和定罪的可能性, S 代表因刑事制裁给犯罪行为人带来的成本。广义上说,它包括即使没有定罪时因刑事调查给犯罪行为人带来的成本。 为更准确地表达,我们将上述公式进一步改写为:当UPS+QT时,犯罪行为人将不进行犯罪。Q代表被发现的可能性,T代表在刑事制裁以外给犯罪行为人带来的成本,如名誉损失,辩护的成本等。,8. 预测法律对犯罪行为影响的模型(2)(Positive Analysis),考虑U值: 一般认为,在故意犯罪中,U值相对高于非故意犯罪的U值。这可以用来解释我们通过对故意犯罪加重处罚从而增大犯罪行为人的预期成本来防止和减少故意犯罪。 U值也可能与犯罪行为人对风险的喜好程度。一般认为,犯罪行为人越厌恶风险,U值也可能越小。 U值可能与犯罪行为人的贫富程度有关吗? 可以通过非犯罪的替代手段来获得U吗?,9.预测法律对犯罪行为影响的模型(3)(Positive Analysis),考虑 PS+QT值, 如何提高P,S,Q,T 的值? 我们知道提高P、S、Q、T 的值都意味着成本。提高P值意味着我们要加强警察和司法机关的力量,包括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等等;甚至我们可以通过降低程序要求和举证责任要求的方法来提高P值。 在我国的特定时期,对犯罪的打击采用“严打”的政策。这主要是对犯罪分子的打击要采用“从重从快”的政策。这与提高P、S 值有关吗?请评价该政策。 对S值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的对犯罪行为人的刑罚严厉程度来实现。,10.预测法律对犯罪行为影响的模型(4)(Positive Analysis),提高Q值的方法与提高P值的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些不同。相同之处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警察和检察机关的力量(包括人员配备和经费)来提高犯罪行为人被发现和调查的可能性;这既提高Q值也可能提高P值。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可能通过提高审判机关的人员配备和经费或者通过放松对公诉人证明责任的要求等方法来提高P值,但这却可能无法提高Q值。最后,我们还要考虑提高T值的方法。在中国,我们可以通过舆论导向来增强犯罪行为人的羞耻感和名誉损失,这就会增加在刑事制裁以外给犯罪行为人带来的成本。,11.预测法律对犯罪行为影响的模型(5)(Positive Analysis),为了保持PS+QT值不变,立法者有两种选择:提高P,Q 的值或提高S,T 的值。 必须注意,在很多情况下,提高P,Q 的值比提高S,T 的值更为昂贵。如通常使用较高罚金比提高破案率成本低。但罚金刑的使用必须和犯罪行为人的财富相适宜。 为什么立法者通常更希望提高Q,P的值(相比较S,T)? A. 大众心理成本,不希望破案率低;破案率低会影响 到立法者的政绩和其政治前途。 B.立法者可能认为高的Q,P的值更有震慑力。对于风险偏好性的犯罪行为人,提高P值产生的震慑力要比提高S值产生的震慑力要大。,12.预测法律对犯罪行为影响的模型(6)(Positive Analysis),C. 从分配正义的角度出发。立法者不希望一些犯罪行为人受到刑事处罚而另一些人却能逍遥法外。 D.如果破案率过低,患轻罪的人很容易不受到处罚,这可能鼓励他们从事更严重和更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行为。 E、提高S值常常会遇到一些现实困难。比如,如果犯罪行为人很贫困,根本连少量的罚金也支付不了,那么,提高罚金的数额就没有意义了。,13. 公司犯罪,公司犯罪应该和自然人一样待遇吗? 首先,对单位犯罪的刑罚使用有特殊性。 其次,对单位判处刑罚给单位带来的损失可能会转移给单位雇员、股东和消费者。 第三、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该单位的领导人、负责人或者主要经营者以单位名义对外开展的违反刑法的行为。法院在对这些领导人、负责人或者主要经营者个人处以刑罚的同时,也往往对公司处以单位犯罪和刑罚。理由呢?,14.有效率的量刑(1),原则上,有期徒刑有四个方面的社会收益:第一个方面是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第二个方面是惩罚犯罪分子。第三方面的社会收益是限制犯罪分子的自由,使他们在服刑期间不再犯罪。第四方面的社会收益是教育改造功能 。 相应地,有期徒刑的社会成本包括建设、维护和运营监狱的直接成本、给犯罪分子造成的耻辱效应(stigma effect)所带来的成本和囚禁犯罪行为人造成他们无法进行适当的生产劳动而带来的间接损失。在我国,允许犯罪行为人在服刑期间进行劳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述间接损失。,16.有效率的量刑(2),罚金的社会收益也包括震慑潜在的犯罪分子、惩罚犯罪分子和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三方面,但其没有限制犯罪分子的自由的功能。罚金可以为国库增加财富,但其只是一项转移支付,故该项国库收入不能算作是社会财富的增加。如前所述,罚金的社会成本主要是征收罚金的成本和给犯罪分子造成的耻辱效应(stigma effect)所带来的成本。 如前所述,同有期徒刑相比较,罚金刑可以较少的成本实现震慑目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鼓励多适用罚金,少适用有期徒刑。 考虑边际震慑力和犯罪行为人偿付能力的限制,15 .有效率的量刑(3),同有期徒刑的社会收益相比,死刑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作用和使他们不再犯罪的限制作用可能会变得更强;但死刑的教育改造作用就不存在了,而震慑作用也经常受到实证研究的怀疑。 死刑的社会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因此适用死刑的案件很可能会比其它案件有更高的错误成本。 总而言之,有效率的量刑就必须根据一个特定的罪行,比较不同的刑罚种类和处罚程度,适用一个能产生最大净收益的刑罚。,案例分析:,2006年4月21日晚,许霆到天河区黄埔大道某银行的ATM取款机取款。结果取出1000元后,他惊讶地发现银行卡账户里只被扣了1元,狂喜之下,许霆连续取款5.4万元。当晚,许霆回到住处,将此事告诉了同伴郭安山。两人随即再次前往提款,之后反复操作多次。后经警方查实,许霆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郭安山则取款1.8万元。事后,二人各携赃款潜逃。,案例分析:,同年11月7日,郭安山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全额退还赃款1.8万元。经天河区法院审理后,法院认定其构成盗窃罪,但考虑到其自首并主动退赃,故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元。潜逃一年的许霆,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今年5月在陕西宝鸡火车站被警方抓获。2007年11月20日,一审判决,许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窃取银行经营资金,且数额特别巨大,以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时追缴被告人许霆的违法所得17.5万元。”2008年3月31日,法院重审改判5年。许霆在宣判当庭表示“不上诉”。,讨论:,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