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柠檬酸, 又名枸橼酸, 分子式C 6H8O7 (无水物) , 是 世界产量较大的一种有机酸。主要用于食品工业、 医 药业、 化学工业, 并且在电子、 纺织、 石油、 皮革、 建筑、 摄影、 塑料、 铸造和陶瓷等工业领域中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 传统的柠檬酸生产是以薯干为原料, 经生物发酵 工艺和钙盐法提取工艺制得。 传统工艺存在环境污染 严重, 生产成本高, 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近年来, 在 生产新原料方面, 研究出了以玉米粉、 稻米、 秸杆等为 原料的生产方法 1 - 4 , 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废物排放 减少。 采用工业离子色谱法、 母液净化处理、 循环利用 废糖液等技术 5 - 7 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 降低了生 产成本、 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 为保护环境, 使用了离 子交换树脂法、 电渗析、 膜分离和吸交法等提取技术 8 - 1 2 , 基 本实现了清洁的生产工艺。通过这些改进, 使柠檬酸 的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 降低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对 环境的污染等。 本文介绍了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及传统 的生产工艺, 阐述了国内外在新原料, 生产工艺改进 及新提取技术等方面的进展, 并对其原理、 优缺点、 应 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比较。 1柠檬酸的生产方法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3种:水果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 生物发酵法。 1 . 1水果提取法 柠檬酸可以从柠檬、 橙、 橘子、 苹果等柠檬酸含量 较高的水果中提取。 当今, 水果的生产已经产业化, 水 果产量也随之增加, 并且比较集中, 在考虑生态果园 和综合利用时, 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提取柠檬酸。但 此法成本较高, 不利于投入工业化生产 1 2 ,1 3。 1 . 2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的原料有丙酮、二氯丙酮或乙烯酮。 以二氯丙酮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 1 2 : 由于化学合成法工艺复杂, 成本高, 安全性较低, 很少使用。 1 . 3生物发酵法 1 2 1 . 3 . 1表面发酵法 此法又称浅层发酵法, 多以甜菜糖蜜为原料。工 艺过程为: 将原料先放入煮沸锅内加水煮沸, 依次加 黄血盐和E T D A二钠盐煮沸灭菌,再用无菌水配成培 养基液 , 加入适量的硫酸铵、 磷酸二氢钾作为氮源和 营养盐, 将培养基液在4 5 -5 0下送入发酵室内装 入浅底的铝盘或不锈钢盘中,干孢子接入黑曲霉干 孢, 发酵; 过滤掉菌丝后将发酵液中和、 酸解、 净化、 浓 缩、 结晶等后处理而得柠檬酸。 1 . 3 . 2固体表面发酵法 此法多以海藻酸钙为载体, 也有采用聚丙烯酰胺 (一种常用的包埋材料) , 其具有相当好的强度、 弹性 和化学惰性。固定化方法以后者为例, 将丙烯酰胺单 体 (A C A M) 和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 I S) 溶于水后 与微生物细胞混合, 搅拌, 加入四甲基乙二胺 (T E M E D) 和过硫酸钾, 室温下放置3 0m i n, 使之聚合完全, 制 得凝胶, 将其切成3m m 3m m 3m m的小块, 用生理 盐水洗净后作为载体进行发酵, 提取, 制得柠檬酸。 1 . 3 . 3深层发酵法 此法采用定向培养, 紫外线诱变以及N T G处理等 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 (青岛科技大学炼油化工高新技术研究所, 山东青岛2 6 6 0 4 2) 郑建光, 李忠杰, 项曙光 摘要介绍了水果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 生物发酵法3种柠檬酸的生产方法以及传统生产工艺。 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 开发柠檬酸生产的新原料、 改进生产工艺及提取工艺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并对各种技术的原理、 优缺点、 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和比较。 关键词柠檬酸; 发酵; 提取 中图分类号T Q9 2 1 + .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3 - 5 0 9 5 ( 2 0 0 6)0 8 - 0 0 2 0 - 0 5 收稿日期 2 0 0 6 - 0 5 - 1 0 作者简介郑建光 (1 9 7 8 -) ,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化 工系统工程。 第2 9卷第8期 2 0 0 6年0 8月 V o l . 2 9N o . 8 A u g . 2 0 0 6 河北化工 2 1第8期郑建光等: 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 的配合作用对出发株W - 1进行了选育, 使其适应以糖 蜜为原料的深层发酵, 并提高了菌种的产酸率和转化 率, 对糖蜜进行预处理、 处理, 后经发酵、 提取等工艺 过程, 得到柠檬酸。 1 . 3 . 4石油烃 (正构烷烃) 发酵法 采用解脂覆膜孢酵母为菌种, 以石油为原料发酵 生产柠檬酸是基于分解长链烷烃的能力, 先通过一端 氧化产生长链脂肪酸, 诱发子链打开, 借-氧化或 -氧化作用成为短链脂肪酸, 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 产生柠檬酸, 反应历程如下: C 1 6H3 4+0 . 5O2+H2O C1 6H3 2O2+2H2 正十六烷正十六烷酸 C 1 6H3 2O2+ 1 6H2O + A T P 8C2H4O2+ 1 4H2+ A M P + 2P I 乙酸 3C 2H4O2+ H2O C6H8O7+ 3H2 柠檬酸 2柠檬酸生产的传统工艺 2 . 1生产原料 柠檬酸的生产原料有糖蜜(甜菜糖蜜、 甘蔗糖蜜、 葡萄糖结晶母液等), 淀粉质原料(木薯、 玉米等), 液 体石蜡和纤维质原科的水解液等 1 4 。 2 . 2发酵工艺 柠檬酸发酵工艺在国际上被认为是较难的工艺, 日本的生产现居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的以薯干等为原 料的深层发酵技术具有独创性,发酵指数居世界前 列, 自行开发的黑曲霉菌产酸效率也与国外接近 1 5 。 不同的发酵工艺需制备不同原料的培养基, 然后 再进行蒸料。 浅层发酵周期为6 -1 1d, 所需能耗小, 但劳动 力多; 深层发酵周期为4 -7d, 所需能耗大, 但劳动 力少。对于大规模生产多倾向于选择深层发酵。国内 深层发酵法约占发酵法产量的8 0 %。在发酵过程中, 有的菌种不需加入引发剂, 有的则采用甲醇作为引发 剂,采用棕榈油或其他植物油作为发酵用消泡剂, 通 入的空气中不允许含油。目前发酵过程多为间歇生 产, 但每个发酵罐的容积增大了, 采用电子计算机程 序控制, 连续进出料发酵, 采用新型发酵法生产 1 4 。 2 . 3钙盐法提取工艺 钙盐法是提取柠檬酸的传统方法。其工艺流程 为: 发酵酸过滤(除去菌体和残渣)中和过滤 (中和剂C a C O 3, 滤掉糖水)柠檬酸钙盐酸解、 过滤( H 2S 04酸解, 滤去石膏)粗酸液净化 浓缩结晶离心干燥包装成品。 钙盐法是利用柠檬酸钙不溶于水, 但能溶于酸的 特点来提取得到纯柠檬酸固体产品。 为了提高产品质 量, 降低生产成本, 人们对钙盐法进行了很多改进工 作, 如用改性石灰乳代替碳酸钙中和的新工艺。这种 新工艺明显缩短了中和时间和柠檬酸钙的洗涤时间, 中和时无大量气体逸出, 改善了劳动条件, 提高了设 备利用率, 并且产品质量稳定。李秀等还研究了用乙 炔废渣作为中和剂代替碳酸钙,提取效果比石灰好, 并且还起到保护环境, 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1 6 。 钙盐法因为工艺成熟、 设备简单、 原材料易得和 产品质量稳定等特点而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 但也存 在缺陷:一是得到的提取液中柠檬酸质量分数较低; 二是单元操作损失多, 总收率低; 三是在提取过程中 柠檬酸经历了多次相变, 消耗化工原料多, 固液分离 量大, 能耗高; 四是环境污染严重, 产生大量的固体废 弃物C a S O 4和废水。另外还有提取工艺长、 工人劳动 强度大、 工作环境恶劣、 提取设备腐蚀严重等缺点 1 7 。 3柠檬酸生产新工艺 3 . 1合理选用新原料 3 . 1 . 1以玉米粉为原料 薛培俭等 1 提供了一种全部采用玉米粉为原料, 直接发酵提取柠檬酸或制备柠檬酸钠的方法, 该方法 是将玉米粉调浆, 加入定量的高温淀粉酶, 加温处理, 快速过滤掉过剩的蛋白质及玉米渣后, 再发酵。该方 法溶氧效果好、 产酸速度快、 发酵周期短, 柠檬酸生产 总收率提高1 0 %, 产品质量好、 废水少且一次性处理 即可达标排放, 并且脱色的活性炭大大减少, 降低生 产成本, 是一种相对低废工艺。 3 . 1 . 2以稻米为原料 丁云岭等 2 研究的以早稻米粉为原料生产柠檬 酸的工艺,2t米粉可生产lt柠檬酸。武汉市双凤 生物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已将该项技术应用于柠檬酸 的工业化生产 1 8 , 其产酸率 l 4 %, 转化率9 5 %以上, 发 酵周期小于7 0h。与以薯干为原料的工艺相比, 发酵 总收率提高5 %, 产品质量提高一个档次。为了免除去 壳工序, 郭冰等 3 研究用稻谷为原料来发酵生产柠檬 酸。 而利用加工稻谷的弃料谷壳作为助滤剂和大 幅度减缓起泡强度, 解决了大米发酵产酸率低、 周期 长、过滤难度大和发酵过程中高强度起泡等多项问 题,并且滤渣可制成作为上等饲料的大米蛋白粉, 没 有因产生大量无用的废渣而污染环境, 解决了生产柠 檬酸发酵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3 . 1 . 3以秸秆为原料 张金生等 4 提出了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柠檬酸的 河 北 化 工2 2第8期 方法。原料是作物秸秆, 如风干谷子、 荞麦、 糜子、 春 麦、 冬麦、 大麦、 稻子等秸杆。方法是作物秸秆经粉碎 至6 0 -8 0目调浆降解压滤除去无氯浸出物 将滤液送至发酵罐在发酵罐内接入菌种发酵送 入提取工序用常规的 “钙盐法” 进行纯化制得柠檬 酸。本方法利用资源丰富、 价格极为低廉的作物秸杆 代替淀粉和其他粮食作原料生产柠檬酸, 使生产成本 大大降低, 并且所得产品符合G B - 8 8标准, 其发酵指 数、 转化率、 提取率均达到或部分超过淀粉为原料生 产柠檬酸的各项指标, 是发酵业生产原料的大突破。 3 . 1 . 4用黑曲霉菌发酵联产柠檬酸和薯蓣皂素 赵书申等 1 9 是以含薯蓣皂甙的薯蓣属植物为原 料, 用黑曲霉菌发酵, 可联合生产薯蓣皂素和柠檬酸 两项产品。 通过发酵, 薯蓣皂素的分子结构保持不变, 并使薯蓣皂素的产率成倍提高; 经过发酵, 将淀粉转 为柠檬酸进入液相, 使投入水解过程的物料减少, 酸、 溶剂和能量的消耗降低,并可以同时生产两种产品, 降低原料成本, 充分利用资源。 3 . 2改进的生产工艺 3 . 2 . 1对传统发酵工艺流程的改进 柠檬酸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 过滤、 中和沉淀、 酸 解、 脱色、 离子交换、 浓缩和结晶等步骤。 李芳德等 2 0 ,2 1 提出对此工艺进行两种改进: 一种是将离子交换在浓 缩步骤之后进行; 另一种是在浓缩步骤之后, 还有一 个过滤步骤。这样, 在浓缩过程中析出的C a S O 4微粒 可以通过过滤而除去。此外, 由于C a S O 4的去除, 可减 轻后步的离子交换操作的负担, 相应地, 使离子交换 树脂的利用率也得到提高。 3 . 2 . 2工业离子色谱法 由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5 开发的工业离子 色谱法省去了柠檬酸生产 “钙盐法” 提取工艺中的 “中 和” 、“洗糖” 、“酸解” 、“过滤” 、“脱色” 、“离交”等多道 工序。 该工艺不但能分离提取出品质优良的柠檬酸产 品, 而且能够回收纯化工艺过程中绝大部分可利用资 源, 从根本上改变 “钙盐法” 提取工艺中先污染后治理 的现状, 大幅度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基本上解决了 对环境的污染。 3 . 2 . 3母液净化处理 曹海星等 6 开发了柠檬酸母液净化处理的新工 艺,是将柠檬酸生产过程中的母液经浓硫酸净化处 理, 除去杂质后, 直接返回到酸解工序中进行酸解, 使 硫酸在柠檬酸生产过程中能一物两用, 一是除去酸解 液中剩下的C a 2 + , 二是除去母液中的易碳物质。本工 艺除易碳效果好, 能降低原材料消耗, 提高产品的质 量和产率。 3 . 2 . 4循环利用废糖液 冯汝杰等 7 将生产中废糖液循环利用到原生产 工艺中, 用于原料的调浆。废糖液8 0 %以上循环利用, 大大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 污水厂只需投入较 少的资金即可使排放废液达到环保要求, 并大大节约 了用水。 废糖液利用后再产生的废糖液中不增加糖液 浓度。而柠檬酸生产工艺只需改变很少的操作条件, 不影响柠檬酸的提取进度、 收率和产品质量。 3 . 3改进的提取新工艺 3 . 3 . 1离子交换树脂法 离子交换吸附法是利用特定的有机高分子树脂 对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的高选择性, 将柠檬酸或柠檬酸 盐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2 0世纪8 O年代以 来,国内外对离子交换吸附法提取柠檬酸的研究很 多。国内有代表性的流程是张鸿勋等 8 研究的流程: 发酵液过滤活性炭脱色弱碱阴离子交换柱吸 附用柠檬酸和柠檬酸铵缓冲液洗脱用氨水解 析H型阳离子树脂转型溶液经浓缩、 结晶, 制成 产品。 国内一般的流程是用氨水洗脱后用阳离子交换 柱转型。而国外一般用稀无机酸,如H 2S O4、H C l、H N O3 和H 3P O4洗脱, 直接得到柠檬酸稀溶液, 省去了转型这 一步 2 2 ,2 3, 也有用水或丙酮的水溶液洗脱的 2 4。 提取柠 檬酸的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是阴离子树脂, 大多是具有 叔胺和吡啶官能团的弱碱型树脂 9 ,2 2 , 但也有带季铵 官能团的强碱型树脂 2 3 ,2 5 - 2 7和中性 2 3,2 4阴离子树脂, 如 交联的聚苯乙烯聚合物和非离子疏水性聚丙烯酸酯 聚合物, 并且还有酸性阳离子树脂 2 8。 应用上述工艺技术,柠檬酸收率可达9 4 %以上, 产品质量达到G B8 2 6 9 - 8 7食品添加剂级标准。同钙 盐法相比, 杜绝了C a S O 4的产生。产品收率提高2 7 %, 能耗降低l 0 %, 生产成本降低2 0 %以上。同时, 该工艺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但离子交换树脂会产生大量废 液, 工作稳定性差。 3 . 3 . 2电渗析 电渗析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 电渗析器提取 柠檬酸的原理是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 性,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分别将混合液中的柠檬酸根和 氢离子分离出来, 生成柠檬酸。其工艺简单又因为不 用柠檬酸钙沉淀和柠檬酸钙酸化两道工序, 柠檬酸损 失少, 平均收率能达到9 2 . 7 % 2 9; 未向系统中投加任 何化学试剂, 不存在硫酸钙处理问题, 不会排放有害 物质污染环境, 生产周期短, 易实现自动化, 人员可减 少1 / 2, 对电渗析器的工艺进行了改进、 能耗降低到 原来的1 / 4。 电极膜也存在缺点: 能耗高, 膜费用高, 尤其是双 极膜费用昂贵, 当提纯像柠檬酸这样的大分子, 高电 荷有机酸时, 这些费用更高。 3 . 3 . 3膜分离 随着液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液膜萃取法( E L M )也 用于柠檬酸的提取。柠檬酸作为三元有机酸, 在某些 有机相中的溶解度较低,在油相中的扩散传递得很 慢。在液膜内加入可流动的载体, 它能迅速地与柠檬 酸作用形成络合物, 促进它在有机膜相中的溶解和扩 散, 通过液膜而得到分离和浓缩, 这种载体就是萃取 剂 1 0 。B o e y . S . C等 3 0 就是采用三元胺 A l a m i n e3 3 6 为萃取剂、 正庚烷为稀释剂、 表面活性剂S p a n8 0为 乳化稳定剂的膜体系提取柠檬酸。 国内以L M A - l为表 面活性剂、 正三辛胺为载体、 碳酸钠溶液为内溶相、 煤 油为膜溶剂所组成的液膜体系,废水C O D去除率为 9 9 %, 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工艺简单、 提取率高、 成 本低、 不产生污染、 易于工业化, 并且过程中的破乳后 油相可重复使用, 从而降低了处理成本, 是一种更有 前途的柠檬酸清洁生产工艺, 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 经济效益 3 1 ,3 2。目前该工艺还存在乳液易流失和破乳 难的问题 3 3 。 3 . 3 . 4连续错流变温色谱吸附技术 俞铮等 3 4 提出了用于专门吸附分离柠檬酸的弱 酸强碱两性树脂, 并采用装有本树脂的固定床, 使用 连续错流变温色谱吸附技术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 获 得纯净柠檬酸产品。在低温下发酵液通过树脂床, 柠 檬酸被吸附, 用热水通过饱和树脂床, 使柠檬酸脱附。 该技术用热量差作为洗脱动力, 不用酸、 碱、 有机溶 剂化学品, 提高产率, 减少废水排放, 缩短生产工 艺, 节约生产场地, 减少操作人员, 是清洁的生产 工艺。 3 . 3 . 5吸交法 高年发等 9 ,1 1 研究出了 “吸交法” 提取柠檬酸新工 艺。其方法是: 以薯类等淀粉质或葡萄糖为原料经发 酵后制成柠檬酸发酵液,然后将柠檬酸发酵液过滤、 阴离子吸附交换、 解脱、 阳柱转型、 脱色、 蒸发浓缩、 结 晶、 分离、 干燥步骤。 优点是: 减少环境污染, 从而避免 了钙盐法产生的大量泥状C a C O 3废渣的堆积。产生的 废液经处理后, 可综合利用, 产生的中间物为流体不 需机械传送只用泵即可, 节约能源、 成本低, 可最大限 度分离、 去除可溶性蛋白质、 糖、 胶体, 以及其他杂酸 等有机杂质, 成品质量高, 可达精品柠檬酸水平; 柠檬 酸浓度可达1 5 %以上, 提取收得率达8 5 %。 降低了生产 成本和能源消耗, 副产品硫酸铵可作为复合肥料加以 回收利用, 基本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3 . 3 . 6利用磷酸三丁酯和无机盐来分离柠檬酸 刘世斋等 3 5 提出了一种提取柠檬酸的新方法, 使 过滤发酵液在磷酸三丁酯和无机盐的作用下, 将柠檬 酸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经过水洗、 脱色、 浓缩、 结晶、 烘干而制成。 克服了钙盐离交法使用酸、 碱、 盐等化工 原料造成的操作安全性差、 污染环境、 设备寿命短等 不足, 并可降低生产成本, 节省原料, 节省能源, 提高 柠檬酸的收得率1 0 %以上。 3 . 3 . 7氧化锌用于提取工艺 魏凤鸣等 3 6 在柠檬酸发酵过滤液中, 加入氧化 锌,8 5 -9 5,p H为5 -7条件下反应,所得湿柠檬 酸锌加水制成悬浮液,再加入1 5 % -4 0 %的柠檬酸溶 液, 通入硫化氢, 过滤得硫化锌和柠檬酸溶液, 将柠檬 酸溶液加工得成品柠檬酸, 硫化锌转化为氧化锌作为 原料再使用。 该工艺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物废料 产生, 提高了柠檬酸的回收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保护 环境。 4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3种柠檬酸生产方法、 传统钙盐法生 产柠檬酸的工艺以及在生产原料、 生产提取工艺等方 面的技术进展, 并对各种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 可以看出: 使用新原料, 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污染 物的产生, 实现清洁生产, 保护环境;采用先进的工 艺, 可以缩短工艺流程, 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经济效益 和环境效益双丰收。另外, 为了充分利用生产的副产 物, 还应该拓展副产物的合理利用, 有利于生产废物 处理, 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薛培俭, 金其荣, 李荣杰.一种柠檬酸或柠檬酸钠的制备方法 P. C N:9 51 1 10 0 0 . 4,1 9 9 5 - 1 1 - 2 9 . 于云岭.早稻米为原料生产柠檬酸发酵工艺 N .中国食品报, 2 0 0 2 - 0 9 - 1 3 . 郭冰,朱江.一种用稻谷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新方法 P.C N: 2 0 04 1 00 4 71 2 6 . 0,2 0 0 5 - 1 1 - 0 9 . 张金生, 李忠兴, 焦旭东, 等.以秸秆为原料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P. C N:9 51 0 31 6 3 . 5,1 9 9 6 - 0 8 - 2 8 . 秦涛.采用工业离子色谱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清洁生产新 工艺 C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果,2 0 0 0 . 曹海星, 喻宗沅, 张红敏.柠檬酸母液净化处理工艺 P. C N: 8 71 0 21 9 5,1 9 8 7 - 1 1 - 1 8 . 2 3第8期郑建光等: 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2 0 2 1 2 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 0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 P .U S:48 5 15 7 3 , 1 9 8 9 - 0 7 - 2 5 . 德雷兹FGH, 范德旺迪伦PLJ .碱金属柠檬酸盐的制备方法 P.C N:10 3 56 1 1,1 9 9 7 - 0 8 - 1 3 . K U L P R A T H I P A N J A S . S e p a r a t i o n o f c i t r i c a c i d f r o m f e r m e n t a t i o nb r o t hw i t han e u t r a lp o l y m e r i ca d s o r b e n t P .U S:47 2 05 7 9 , 1 9 8 8 - 0 1 - 1 9 . K U L P R A T H I P A N J A S . S e p a r a t i o n o f c i t r i c a c i d f r o m f e r m e n t a t i o n b r o t h w i t h a s t r o n g l y b a s i c a n i o n i c e x c h a n g er e s i na d s o r b e n t P .U S:48 5 15 7 4 , 1 9 8 9 - 0 7 - 2 5 . 秦涛, 赵立新.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法 P.C N: 9 41 1 36 7 7 . 9,1 9 9 5 - 0 8 - 0 2 . 李荣杰, 蔡其海, 尚海涛, 等.生产柠檬酸和/或柠檬酸盐的方法 P.C N:2 0 04 1 00 2 35 4 6 . 5,2 0 0 5 - 0 8 - 0 3 . P I E R R I C KD ,LJ e a n - B e r n a r d .M e t h o df o rt h er e c o v e r yo f c i t r i c a c i d f r o m a l i q u o r c o n t a i n i n g t h e s a m e P . U S:50 3 26 8 6 , 1 9 9 1 - 0 7 - 1 6 . 潘碌亭, 肖锦.柠檬酸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 J.化工保护, 2 0 0 1,2 1 ( 3 ):1 6 7 - 1 7 0 . B o e y . S . C E x t r a c t i o no fC i t r i cA c i db yL i q u i dM e m b r a n e E x t r a c t i o n J .C h e m .E n g .,1 9 8 7 ,(6 5): 2 1 8 - 2 2 0 . 朱亦仁, 张仲华, 普敏莉.液膜法提取发酵液中的柠檬酸分离 原理及膜配方 J .水处理技术,2 0 0 0,2 6,(5) :2 7 7 - 2 8 0 . 朱亦仁, 张仲华, 普敏莉.液膜法提取发酵液中的柠檬酸分离 过程及工艺条件 J .水处理技术,2 0 0 1,2 7,(1) :1 6 - 1 8 . 郭昌梓,张建民.柠檬酸清洁生产工艺可行性研究 J.化工环 保,2 0 0 4,(2 4)(增):4 0 5 - 4 0 8 . 俞铮, 彭奇均.一种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清洁生产工 艺 P.C N:0 11 3 80 1 8 . 7,2 0 0 2 - 0 7 - 1 7 . 刘世斋,张国志.一种提取柠檬酸的方法P. C N:9 41 1 06 4 2 . X, 1 9 9 7 - 0 3 - 1 2 . 魏 凤 鸣 , 刘 世 斋.一 种 柠 檬 酸 提 取 方 法P. C N:0 21 3 57 4 4 . 7,2 0 0 3 - 0 3 - 2 9. 冯汝杰, 冯帅.钙盐法柠檬酸生产中废糖液的利用方法及柠檬酸 生产工艺 P. C N:9 91 2 04 4 1 . 7,2 0 0 1 - 0 6 - 2 7 . 张洪勋, 程芳.柠檬酸中和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J .环境科学进 展,1 9 9 9,7 ( 2 ):1 0 3 - 1 0 5 . 高 年 发 , 杨枫 , 李 颖 宪.分 离 提 纯 柠 檬 酸 工 艺P. C N:9 6 1 0 9 8 0 7 . 4,1 9 9 7 - 0 8 - 0 6 . 汪多仁.柠檬酸的开发应用 J .淀粉与淀粉糖,2 0 0 3,( 1 ) : 1 8 - 2 2 . 高年发.“吸交法”提取柠檬酸新工艺 N .中国教育报, 2 0 0 2 - 0 2 - 0 3 . 郝素娥, 庞满坤, 钟耀广, 等.食品添加剂制备与应用技术 M .北 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3,6 1 - 6 3 . 李炎.食品添加剂制备工艺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 0 0 1,8 5 - 9 1 . 汪多仁.柠檬酸(钠)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J .化工中间体, 2 0 0 4 , 1 ( 5 ):3 0 - 3 6 . 张诗雪.柠檬酸的生产应用与发展 J .医药中间体及其化工原 料,2 0 0 4,( 4 ):1 3 - 1 8 . 李秀 , 武佩.乙 炔 废 渣 生 产 柠 檬 酸 的 方 法P. C N:9 3 1 0 6 8 3 2 . 0,1 9 9 4 - 0 3 - 0 9 . 彭跃莲, 姚仕仲, 纪树兰, 等.从柠檬酸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的方 法 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 0 0 2,2 8 ( 3 ):4 6 - 5 1 . 王晓梅, 黄铄, 张缓, 等.柠檬酸清洁生产新工艺 J.天津化 工,2 0 0 3,1 7 ( 6 ):4 0 - 4 2 . 赵书申, 柳卫莉, 姚鼎文, 等.用黑曲霉菌发酵联产薯蓣皂素和柠 檬酸 P.C N:8 51 0 85 6 4,1 9 8 7 - 0 2 - 2 5 . 李芳德, 刘叶青.柠檬酸提取方法的改进 P.C N:8 91 0 86 8 2 . X, 1 9 9 0 - 0 6 - 2 7 . 李 芳 德 ,刘 叶 青.柠 檬 酸 提 取 方 法 的 改 进P. C N: 8 9 1 0 8 6 8 1 . 1,1 9 9 0 - 0 6 - 2 7 . K U L P R A T H I P A N J A S , O R O S K A R A . R , P R I E G N I T Z J W . S e p a r a t i o no fc i t r i ca c i df r o mf e r m e n t a t i o nb r o t hw i t h aw i t haw e a k l yb a s i ca n i o n i ce x c h a n g er e s i na d s o r b e n t T e c h n i q u eDe v e l o p me n t o nP r o d u c t i o nP r o c e s s o f C i t r i ca c i d Z H E N GJ i a n - g u a n g,L IZ h o n g - j i e,X I A N GS h u - g u a n g (T h eH i - T e c hI n s t i t u t eF o r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研问学长要资料(3篇)
- 考研文库资料库(3篇)
- 电气自动化个人试题及答案
- 大专在超市里试题及答案
- 千峰试题及答案
- 玻璃配料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脑卒中康复护理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hcip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事业编e类医疗卫生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港口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HGT 4686-2014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愚公移山说课稿讲解课件
-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 中职英语 基础模块2 Unit 8 Green Earth
- 4.CSR社会责任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表
- 小学生解决万以内退位减法错误类型及影响研究
- GB/T 14294-2008组合式空调机组
- 福建师范大学2023年815写作与翻译考研真题(回忆版)
- 【语法】形容词的最高级-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