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各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病毒学各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病毒学各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病毒学各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病毒学各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参考教材: 李凡、刘晶星主编,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蒋仁举,病毒学各论,呼吸道病毒 肠道病毒 急性胃肠炎病毒 肝炎病毒 虫媒病毒 出血热病毒 疱疹病毒 逆转录病毒 其他病毒,第26章呼吸道病毒,正粘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 流感 副粘病毒 麻疹病毒 麻疹、SSPE 副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儿细支气管肺炎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其他病毒 鼻病毒 普通感冒 风疹病毒 风疹、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冠状病毒 普通感冒、上呼吸感染 SARS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腺病毒 小儿肺炎,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V(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宿主广 甲型流感病毒-全球性流感大流行 1918-1919年,全世界50%被感染, 死亡人数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总人数。,一、生物学性状 (一) 形态与结构 1、形态 多呈球形, 直径80-120nm; 新分离的病毒可呈丝状。,2. 流感病毒的结构,核心,分节段的(-) SSRNA(甲乙8,丙7),核蛋白(NP)具有型特异性,RNA多聚酶,内层包膜:基质蛋白(M蛋白)型特异性,外层包膜: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核衣壳,包膜,亚型特异性,HA:是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呈三棱柱形 HA特性:血凝性:红细胞凝集 致病性:吸附宿主细胞 免疫原性:亚型特异,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能抑制血凝现象和中和病毒,是保护性抗体。 NA:糖蛋白,呈四聚体 水解宿主细胞表面的N-乙酰神经氨酸,破坏细胞膜上病毒特异性受体,使病毒解离,利于成熟病毒释放和扩散。 NA特性: 与致病有关:参与病毒释放,促进病毒扩散 免疫原性:亚型特异,抗体不能中和病毒, 但能抑制该酶的水解作用.,(二) 分型与变异,1. 抗原组成与分型,甲型流感病毒: 从禽类鉴定出 16个HA亚型(Hl-Hl6), 9个NA亚型(Nl-N9)。 在人群中流行的主要 是Hl、H2、H3和 Nl、N2。 目前有H5Nl,H9N2禽流感病毒感染人; 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报道。 乙型、丙型流感病毒至今尚未发现亚型。,2. 流感病毒的变异性,(1)变异的本质 核酸RNA的变异 (2)变异的表现 核酸所编码的表面抗原的改变 流感病毒HA、NA易发生变异,HA变异更快,(3)抗原变异与流行,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一般认为是由病毒基因点突变和人群免疫力选择所造成,引起局部中、小流行。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人群对变异病毒株缺少免疫力而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历史上由抗原转换引起流感的世界性流行,(4) 研究变异的意义,预测流感流行 指导选择疫苗毒株,(三) 培养特性和抵抗力,1. 培养,鸡胚培养初次培养用鸡胚羊膜腔,传代培 养用尿囊腔 。,细胞培养原代猴肾细胞 。 动物接种雪貂,流感病毒抵抗力弱,2. 抵抗力,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病毒-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内增殖 呼吸道炎症 毒性代谢产物 分泌物排毒 头痛、发热、 传感性极强 全身肌肉痛 (多数)一周 合并细菌性肺炎 左右痊愈 (少数),免疫性,不牢固 抗HA抗体-中和抗体,能阻断病毒吸附,防御病毒侵入细胞,仅对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力。 抗NA抗体-能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释放,阻止病毒在细胞间扩散。 呼吸道SIgA-抗再感染。,三. 微生物学检查 1、病毒的分离培养 急性期咽漱液、鼻咽试子 鸡胚羊膜囊 取羊水作血凝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定型,2、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四.流感的防治,一般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药物治疗 盐酸金刚烷氨、板兰根、大青叶,麻疹病毒(measeles virus) 1、 生物学性状 -ssRNA,球形包膜病毒, 膜上有HA和溶血素HL(haemolyxin)免疫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2、培养特性 麻疹病毒可在人胚肾、猴肾细胞中增殖,导致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并形成核内、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3、致病与免疫 传染源:急性期的患者 显性感染为主。,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入侵(CD46为病毒受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多种组织、器官受累,表现为细胞融合成多核巨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等,第一次病毒血症 :发热,眼结膜充血,咳嗽、 流涕等,口腔颊粘膜出现Koplik斑,对早期诊断有意义 第二次病毒血症 :高热,全身皮肤红色斑丘疹 并发症: 细菌性肺炎 极少数可并发脱髓鞘性脑炎及SSPE(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柯氏斑,免疫:病后免疫力牢固,细胞免疫为主。 HI- SIgA、抗HA/抗HL蛋白: 中和作用 CMI- 清除细胞内病毒 6月儿童不易患麻疹。 防治 人工自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丙球,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SARS Coronavirus, SARS CoV,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原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02年底在佛山首次报道,1. 生物学性状 +ssRNA ,有包膜。 膜上刺突: S蛋白 M蛋白 细胞培养 抵抗力不强,1.生物学性状,+ssRNA ,有包膜有14个ORF,主要是RNA聚合酶、S、E、M、N结构蛋白 细胞培养:在Vero细胞上有明显CPE,感染灵长类动物,出现典型的SARS症状 抵抗力不强,2. 致病与免疫 传染源 SARS患者 传播途径 呼吸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临床症状,3.微生物检查,主要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 病毒分离 RT-PCR 免疫荧光、ELISA 实验室要求严格生物安全资格(P3) 4.防治原则 隔离病人,切断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思考题,流感病毒结构特点,Ag变异与流行的关系? 其它呼吸道病毒主要特征?,第27章肠道病毒( enterovirus),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 13型;1型常见 (poliovirus) 柯萨奇病毒 A组124型(23型为埃可V 9 型) (coxsackievirus) B组16型; 埃可病毒 19,1127,2934型; (ECHO) 新型肠道病毒 6871型,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形态结构:(+)ssRNA 、无包膜,小RNA病毒 。 培养:可在人、灵长类细胞中增殖,CPE明显。 致病性:粪口传播,病毒在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 ,主要引起肠外靶器官病变。 抵抗力:较强,耐酸、耐脂溶剂,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结构及抵抗力:同其他肠道病毒 (二)培养特性 细胞培养:只能在灵长类来源的细胞中增殖,如人胚肾或猴肾细胞等 ,可产生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动物接种:猩猩、猴等,常用于鉴定疫苗安全性。 二、致病和免疫 致脊髓灰质炎,以隐性感染为主。,病毒 粪-口传播 咽部、肠粘膜上皮细胞 隐性/轻症 局部淋巴组织病毒增殖 感染(90%) 病毒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病毒增殖 大量病毒入血 第二次病毒血症 . 0.1% 血脑屏障 显性感染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小儿麻痹症,免疫:,体液免疫为主 SIgA-阻止病毒入血 血清抗体-阻止病毒的血行扩散 6月儿童不易患脊髓灰质炎。,三、防治,一般性预防:隔离患者,消毒排泄物,加强饮水及饮食卫生管理 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 灭活疫苗 (salk) 减毒活疫苗(sabin) 人工被动免疫 丙球-紧急预防 由于有效疫苗防治,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显著减少,但疫苗相关性脊髓灰质炎越来越引起重视。,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一、命名 柯萨奇病毒是1948年从美国柯萨奇镇Coxsachie) 的两名怀疑为脊髓灰质炎患儿的粪便中分离出来。 埃可病毒是1951年在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偶尔从 健康儿童的粪便分离出来的,称为人类肠道致细胞 病变孤儿病毒(enteric cytopathic human orphan virus,ECHO)。,二、致病与免疫 隐性感染为主。 病毒-咽部/肠粘膜-病毒入血 上感 腹泻 病毒血症 靶器官,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偶尔可经呼吸道或眼部粘膜感染。其致病机制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基本相同,由于病毒受体分布广泛,因而可引起多种疾病,除了类似脊髓灰质炎的麻痹症为,还可导致多种疾病: 无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心肌炎 疱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 特点:同一型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一种疾病也可由多种不同型别病毒引起。,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急性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在婴幼儿引起的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急性呼吸道感染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和引起婴幼儿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此外,引起病毒性腹泻的病原有: 肠道腺病毒40、41、42, 杯状病毒科的人类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科的星状病毒。,轮 状 病 毒(rota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 球形,60-80nm,无包膜 双层衣壳,电镜下形态象车轮。 双链RNA ,分11个节段, 每一节段编码一种结构蛋白 或功能蛋白。,2、分型 根据病毒的VP6的免疫原性不同, 将病毒分为7个组(AG) AC 组致人和动物腹泻,其中A组最为常见 DG 组只引起动物的腹泻 3、抵抗力 抵抗力较强,耐酸、碱、脂溶剂。 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日数周。,二、致病和免疫 A组病毒最为常见,致婴幼儿急性胃肠炎。 B组病毒可在年长儿和成人中引起爆发流行。 C组病毒引起的腹泻见个别报道 A组病毒是引起6个月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占病毒性胃肠炎的80%以上 全世界每天有2000个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感染, 3岁以上90%儿童曾被感染 晚秋和冬季是主要发病季节“秋泻”,病毒 粪-口 小肠黏膜绒毛细胞内增殖 细胞损伤、吸收功能下降 水样腹泻、电解质平衡紊乱 病后,肠道内的SIgA是主要的保护性抗体,三、微生物学检查 1、电镜、免疫电镜观察粪便 中的病毒颗粒 2、ELISA、免疫荧光法 检测病毒的抗原。 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分析病毒的核酸监测变异,流行病学调查。,四、防治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疫苗 治疗主要是及时输液,纠正电解质失调, 防止严重脱水及酸中毒,减少婴幼儿的死亡率。,思考题,肠道病毒特点和种类?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防治原则? 轮状病毒致病特点?,第29章 肝炎病毒 Hepatitis viruses,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 HAV、HBV、HCV、HDV、HEV, 庚型肝炎病毒(HGV) 输血传播病毒(TTV),甲型肝炎病毒(HAV)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结构:小球形RNA无包膜病毒 , HAV只有一个血清型 2、培养: 一般不引起CPE 3、抵抗力:较强,耐热、耐酸、耐有机溶剂,在粪便、污水中可存活数月。,二、致病与免疫,多表现为隐性/亚临床,仅少数发病为急性甲型肝炎一般不转为慢性肝炎或慢性携带者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传播 致病机制:HAV造成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因为病毒在肝细胞内增殖非常缓慢,并不直接造成明显肝细胞损害,其致病机制可能主要与免疫病理有关 免疫: 病后免疫力牢固,以体液免疫为主。,三、微生物学检查,ELISA:HAV特异的IgM-早期诊断 HAV特异的IgG-流行病学调查 四、防治原则 一般性预防: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保护水源,处理粪便 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效果良好 人工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紧急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es, HB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HB) 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性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 约有8% 12%的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HBsAg 携带者。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 不仅是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并且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一. 生物学性状,(一) 形态与结构 HBV病毒在电镜下有三种形态存在: 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小球形颗粒 管形颗粒,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Dane颗粒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呈球形,直径为42nm,由双层衣壳和一核心组成。 (1)外衣壳:脂质双层+蛋白质 HBV的表面抗原(HBsAg)、Pre S1和Pre S2抗原。 (2)内衣壳 HBV核心抗原(HBcAg) HBV e 抗原(HBeAg ) (3)核心病毒的DNA和DNA多聚酶,HBsAg,2.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小球形颗粒: 直径22nm中空颗粒,是病毒复制的 装配过程中,过剩的HBsAg聚集而成。 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长100700nm。 不含病毒核酸DNA及DNA多聚酶 大量存在于血流中,(二) HBV的基因组结构与抗原组成,3.2Kb含 4个ORF, HBV DNA为 双链环状DNA,HBV基因编码产物和抗原组成,S区,S基因HBsAg,前S1基因Pre S1 抗原,前S2基因Pre S2 抗原,C区,C基因 HBcAg,前C基因 + C基因 HBeAg,P区最长,编码DNA多聚酶等,X区HBxAg ,可能与肝癌的发生有关,1、表面抗原(HBsAg) -由S基因区编码,存在部位: Dane颗粒的外衣壳、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 病人的肝细胞、血清及各种体液中 亚型:(a, d/y, w/r)adr、adw、ayr、ayw。 意义: HBsAg(+)是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 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HBs中和抗体;,存在病毒的内衣壳 , 感染的肝细胞中 HBcAg可在肝细胞膜表达, 是CTL攻击的主要靶抗原,在血清中不易检测到,HBcAg的免疫原性强抗-HBc (非中和抗体) 抗HBc IgG(+)是病毒感染的标志 抗HBc IgM(+)提示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2、核心抗原(HBcAg)-由C基因区编码,3、 e抗原(HBeAg)-由前C基因区编码,HBeAg为可溶性蛋白质,游离存在于血液中。,HBeAg(+)可作为HBV复制及具有强感染性的指标。,HBeAg抗-HBe,抗-HBe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提示传染性降低,预后良好,4、PreS1 S2-Ag-由PreS1 S2基因区编码, Pre S1, Pre S2抗原在HBV吸附和侵入肝细胞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有中和病毒的作用,(三) 抵抗力强,人类病毒中,HB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最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消毒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均耐受,100 10min可灭活HBV 对氧化剂敏感,如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可使病毒灭活,二. 致病性与免疫性,1.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患者或无症状HBV携带者,2.传播途径,血液传播 (血液、血制品等传播,血源性肝炎) 母-婴传播(垂直传播,宫内、分娩、哺乳) 性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病人分泌物密切接触传播),HBV广泛传播的因素,传染源广; 抵抗力强,不易灭活; 传染性强(0.0004ml病毒污染的血液就可引起感染); 传播途径多。,3、致病性与免疫机制,对肝细胞的损伤非的直接作用,而主要是免疫病理。 血 肝细胞中病毒增殖 肝细胞 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 嵌有 (LSP)暴露 免疫病理损伤,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伤,HBV,相应抗体,免疫复合物,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囊等,肝内,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等,III型超敏反应,急性肝坏死 重症肝炎,肝毛细管栓塞TNF,HBV与原发性肝癌,动物试验土拔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核酸杂交技术检测证实,三. 微生物学检查法,(一)血清学检测,HBsAg, 抗HBs,HBeAg, 抗HBe,抗HBc,两对半,方法: ELISA, RIA,* 感染性指标: HBsAg(+)、 HBeAg(+)、抗HBc(+) HBsAg(+) 6月,表明疾病慢性化 抗HBcIgM(+)表明病毒的近期感染 抗HBcIgG(+) 常见于急性肝炎恢复期或慢性肝炎 * 垂直传播的指标: HBeAg(+) HBeAg(+)表明血清传染性强,易垂直传播 HBeAg(-),抗-HBe(+),胎儿一般幸免 HBeAg(+),抗-HBe(-),胎儿感染可能性大 *免疫指标: 抗HBs(+)、抗HBe(+) 抗HBs(+)表示乙肝恢复期,既往感染,疫苗接种 抗HBe(+)表示复制力减弱,传染性降低,两对半的意义:,辅助诊断疾病、判断预后- HBsAg (+)、 HBeAg(+)、抗HBc(+),免疫指标,筛选输血员三个感染指标必须全为阴性,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无症状HBV携带者仅HBsAg(+),抗HBs中和抗体,具有保护作用,抗HBe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检测机体对HBV的免疫力 -检测抗HBs,(二) 检测病毒的核酸, 核酸杂交技术、PCR技术,血清HBV DNA检测:考核药物疗效 血清DNA多聚酶检测:判断体内是否有病毒复制,四. 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血源性、基因工程、多肽疫苗、DNA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HBIG)-紧急预防 治疗:拉米夫定,干扰素,思考题,各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特征? 乙肝病毒的结构?抗原组成及意义? 血清学检查指标及意义?,第30章虫媒病毒( arbovirus),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球形,20-30nm,有膜RNA病毒 ,膜上有HA,免疫原性稳定,仅一个血清型。 、培养:乳鼠颅内接种 地鼠肾、猪肾细胞培养 、抵抗力: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encephalitis virus),二、流行病学 、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 三节吻库蚊 病毒在库蚊唾液腺、肠道内增殖,带毒蚊叮咬人、动物引起感染。 、传染源和储存宿主 (1) 受感染的动物(尤其是幼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2) 患者 (3) 蚊可携带病毒越冬或经卵传给子代蚊,故库蚊是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三、致病性和免疫性 带毒蚊叮咬 隐性、轻症感染为主 人皮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少数致脑炎。 局部淋巴组织内病毒增殖 入血 第次病毒血症 肝、脾、单核巨噬细胞 入血 第次病毒血症 血脑屏障(0.1%) CNS (脑膜、脑实质病变),免疫性: 病后免疫力牢固,以为主。及完善的血脑屏障功能也起到重要作用。 隐性感染也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四、微生物学检查 ELISA特异性IgM 急性期阳性率高达90% 五、防治 一般措施 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做紧急预防,第1章 出 血 热 病 毒 (Haemorrhagic fever viruses),汉 坦 病 毒(Hantaan virus) 1. 形态结构 球形、120nm,单股RNA,有包膜。 2. 致病、免疫 其传染源主要是感染病毒的动物(尤其是鼠) 致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病变是全身小血管的损伤 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为特征。 病后免疫力牢固 ,中和抗体在体内持续多年。 3. 防治 一般措施 特异性预防 灭活疫苗,第32章 疱 疹 病 毒 herpes virus,概述 疱疹病毒的共性: 1、形态结构:中等大小,球形DNA病毒,有包膜。 2、培养:除EBV外,均能在人二倍体细胞中复制, CPE明显,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3、致病性 感染类型多样 增殖性感染 潜伏感染 整合感染 先天性感染,单纯疱疹V (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水痘-带状疱疹 V (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 1、显性感染和潜伏感染 HSV-1 HSV-2 VZV 传播方式 直接密切接触 性传播 飞沫 原发感染 唇疱疹等 生殖器疱疹 水痘 潜伏感染 三叉神经节 骶神经节 脊髓后根 生理、病理因素影响 再发感染 多在原发部位出现相似症状 带状疱疹,唇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2、先天性感染 通过胎盘-因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的HSV-1被激活, HSV通过胎盘,引起先天畸形、智力低下、流产等。 通过产道-新生儿疱疹。 3、整合感染 HSV-2感染与宫颈癌相关。,4、免疫性 不牢固,CMI为主。HI和CMI都不能清除潜伏在神经细胞内的病毒,故不能阻止再发感染。 5、防治 HSV 无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VZV 减毒活疫苗 阿昔洛韦,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ous HCMV) 1、形态结构 2、培养特性: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使细胞肿大并产生核内巨大的嗜酸性包涵体。 3. 致病 多为隐性感染 (1) 先天性感染 (2) 后天感染及潜伏感染的激活 (3) HCMV的转化细胞作用和致癌潜能 4. 检测 涂片染色 从尿标本中找巨大细胞及核内包涵体 ELISA 血清中HCMV-IgM,EB病毒(Epsten-Barr virus , EBV) 1. 形态结构 2. 致病性:主要侵犯B细胞。 EBV多引起潜伏感染 少数致显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V的整合感染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如:鼻咽癌 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 3. 检测: ELISA 检测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VCA-IgA EA-IgA,思考题,疱疹病毒的共性? HSV、VZV的感染类型?,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Retrovirus,逆转录病毒科 是一大组含有反转录酶的RNA病毒。 按其致病作用可分为3个亚科: RNA肿瘤病毒亚科 HTLT-I、II型 慢病毒亚科 HIV 泡沫病毒亚科 人类泡沫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科学家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首次从一例慢性淋巴腺病的男性同性恋病人血液中分离到的一株新逆转录病毒,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 1984年,美国Gallo等从艾滋病患者中分离到相似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型 (HTLV-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LAV 、 HTLV- 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分二型: HIV-1 HIV-2 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l所致;HIV-2只在西非地区性流行。,全世界约有4000多万人感染了HIV病毒,其中包括约2500万年龄在15岁以下的儿童。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仍为全世界艾滋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2,而艾滋病感染人数和艾滋病患者人数占全世界的30左右。 亚洲现已成为继非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艾滋病传播地区。,我国第一例艾滋病发现于1985年,艾滋病的流行处于 世界第14位,在亚洲排名第2位。 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 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 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1. 形态结构,中等球形颗粒,有包膜,包膜表面含有 gp 120, gp41,一.生物学性状,核衣壳,衣壳蛋白(p7,p24),核心两条(+)ssRNA,逆转录酶,HIV模型图,脂双层膜,gp120,gp41,包膜糖蛋白,p24衣壳蛋白,p17内膜蛋白,p7核衣壳蛋白,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2、抵抗力,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 -56加热30 min可被灭活。但病毒在室温下可保存活力达7天。 -对一般化消剂敏感,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 流行环节,传染源:AIDS患者和无症状HIV携带者 在其血、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髓液、骨髓、皮肤及中枢神经组织等标本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一) 致病性,传播方式,高危人群: 同性恋、性滥交者、静脉药隐者、职业献血者和血友病患者等,性接触传播:HIV主要传播方式,血源性传播:输入带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 植、人工授精、静脉药隐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垂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哺乳,2、致病特点 1)潜伏期长:自感染到发病约10年 2)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以CD4+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继发性免疫缺陷,HIVCD4+细胞 (gp120与细胞受体结合),3)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HIV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潜伏期,AIDS相关症候群,典型AIDS,机会感染,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异常,3、临床表现,急性HIV感染期, HIV初次进入机体开始大量复制,引起病毒血症。 表现类似流感,表现为非特异性病毒感染症状: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肉痛、斑丘疹、腹痛、腹泻。症状持续周,自行缓解。 血中检测HIV抗原P24,HIV抗体4-8周后可检出。,潜伏期(无症状期),持续6个月至年或更长。 血中HIV数量降至较低水平,但HIV在淋巴结持续存在,并活跃复制。 抗HIV阳性。,AlDS相关综合征期-,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发热盗汗、全身倦怠、1/3患者体 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低热、 皮疹及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各种感染: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感染。,典型AlDS期,严重细胞免疫缺陷:CD4+TH200/L; 各种致死性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白色念 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恶性肿瘤:kaposi肉瘤、淋巴瘤。 AIDS 5年死亡率约为90%,死亡多发生在临床症 状出现后的2年内。,HIV and AIDS,Viral load predicts survival time,艾滋病病人与卡波氏肉瘤,上腭,下腭,(二) 免疫性,中和抗体抗-gp120的中和抗体,细胞免疫ADCC、CTL、NK,三.微生物学检查,1. 检测抗体,初筛试验 用ELISA、IFA、RIA法检测待检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敏感性高。(HIVgpl20与淋巴细胞膜上的类MHC分子有同源区,所以会出现假阳性反应),确诊试验 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或放射免疫沉淀法(RIP),特异性高。,2. 检测病毒及组分,病毒分离,测定病毒抗原P24(早期辅助诊断) 此抗原特异性高,常出现于急性感染期,而在潜 伏期中常为阴性,但发展为AIDS时,P24抗原又可 重新升高。,测定病毒核酸,四. 防治原则, 综合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满意治疗措施,预防是控制该病的关键,*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杜绝吸毒和性滥交,以切断传播途径; *建立HIV感染和AIDS的监测网络,掌握流行动态; *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查,确保输血及血制品 的安全。 *HIV抗体阳性应避免怀孕,或避免母乳喂养。,疫苗研究 难题是病毒包膜蛋白的高度变异性,AIDS的治疗 临床上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分为三类: 核甘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非核甘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治疗HIV感染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即多种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又称“鸡尾酒疗法”,可有效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因而能减轻病人症状及延长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