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教学重点: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伽利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拖着、宣布、固执、比萨城、胆大妄为”等词语。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正确、流利读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1、理清文章脉路,了解课文内容。2、初步走进文中人物。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流程设计:导入新课1、课前交流:孩子们,我是来自中山小学的王老师,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交流,你们愿意吗?在这里,你们是主人,我是客人,虽然一眼看去你们不仅可爱而且热情,可是面对陌生的环境,我仍有一些紧张,你们能不能用真挚的掌声给我鼓鼓劲呢?谢谢大家!2、看着你们求知的目光,老师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你有几个,我有几个?如果你有一种想法,我也有一种想法,我们交换一下,那你有几个,我又有几个?是的,这就是交流,希望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能更好的交流,有更多收获。3、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共同学习第七单元,现在请先把书轻轻打到119页,自己轻声读读阅读引言,看看本单元选编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什么中心编写的?引言中又对我们在本单元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生汇报 师PPT出示。4、师:好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先学习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前板书课题,PPT出示课题,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生读课题。师:读书讲究眼到口到心到,让我们再来读课题,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读。准备,起-。 生再读课题。师:初次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生汇报 师:谁能说说你觉得刚才这些问题中哪个比较重要?师:那么,通过你们课前的预习,你已经初步了解了哪些问题或哪些信息? 生汇报,师适度评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师:刚才提了几个问题,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还得走入文中去看看,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把书打到120页,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轻声读文,自己读自己的,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标示出自然段。生读文,师巡视指导。生汇报共6个自然段。师:共六个自然段,那么你对哪个自然段感兴趣,现在就读哪个自然段,放声读。后汇报读两只三个自然段。2、 师: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一边勾画本课的生字词,一边还可以勾画你感兴趣的地方并且作简短的批注。3、 师:都画出来了吗?谁来说说你划了哪些生词或感兴趣的地方?4、 师: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句子或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下面让我们看生词。PPT出示生字词,你们谁能正确的读出它们? 指名读、开火车读5、 师:那么,通过刚才的读文和课下的积累,谁学会了哪个生词?你可以说说这个词语的解释,也可以说说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还可以用这个词语来造个句子。学会哪个说哪个,谁来? 生汇报师:辩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指谁和谁辩论?因为什么辩论起来?师:课文中指谁胆大妄为?为什么这么说?6、 师:说的不错,那么你还有哪个词语不太理解?谁来帮他解决?有不会的词语师相机指导点拨7、 师:PPT文中生字,词语理解了,那么除了文中的生词,谁还能给这些生字组个别的词语?想给哪个字组词就说哪个字。不过有要求,要组常用或常见的词语,谁来?生汇报,后师出示PPT生词 老师也想给他们组个词,我们一起读读 生齐读8、 (PPT文中生字)师:老师发现这几个字比较难记,也不容易写好看,那么,谁愿意当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说一说在书写或记忆这几个生字时应注意什么地方?生汇报9、 师:有了小老师的提示,咱们一定会写的好,记得牢,现在就动笔,在生字格上下方练写这几个的生字,一个生字就写一次,开始。10、 师:写的不错,现在就让我们把生词送回文中去,一起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伽利略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结果如何? 读后生汇报 PPT试验(三)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1、师:现在请同桌共同读文并思考交流:文章除了写伽利略做的试验还写了什么内容? 生汇报,师适度点拨2、师:谁能按文章的顺序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生汇报(四)走进人物,学习课文1、2自然段1、师:好,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老师请班长为我们推荐咱们班的两位朗读能手为我们朗读课文的1、2自然段。PPT1、2自然段 生读,师评价。2、师:文中介绍了哪两个人物?同样是人物介绍,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学习正面介绍和侧面介绍3、师:那么现在请你自己再读读这两段,看看能否用书中的句子为我们简单的介绍这两个人物。 生汇报4、师:好,现在老师来读读这两段话,你边听边思考,在这两段人物介绍中,哪几个词比较重要?PPT1、2自然段生汇报“辩论家、不寻常、信奉、人类的真理” 等词语5、师:那么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生汇报 师板书二人的特点你能根据这些词语和以前看过或参加过的辩论会的场景想象伽利略辩论时的情景吗?PPT填空谁又能看着填空想象亚里士多德备受人们信奉的程度?6、师:PPT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资料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这两人的课外资料,有兴趣了解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7、师:读完这些资料,你又对他们二人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呢?生汇报8、师:我们看到伽利略生活在17世纪,而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三百多年,但是他们却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了研究,是哪个问题? 生汇报9、师:是啊,都研究的是不同重的铁球从同一高度落下的问题,备受人们信奉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而年轻的伽利略却认为?那么通过读文,我们知道了到底谁的结论是正确的?10、师:孩子们,被人们誉为人类真理的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在当时已经统治了西方学术界将近2000年,却被仅有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推翻了,知道了这些,你想说些什么?你又想知道些什么?(五)、小结本课1师: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年轻的伽利略通过一次次的试验坚持了科学的真理,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目中“真理”的形象,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是当时在那个极度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年代,年轻的伽利略为什么会做这个试验,他是怎样做成了试验,试验中会承受那些压力,试验成功又说明了什么, 我们下节课一起来看!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 善思 善辩 亚里士多德 备受信奉同时着地 重物先落 正确 错误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实录执教:吕慧樱一、导入:1、师:古今中外,很多名人说过许许多多的话,我们称它们为名人名言你记得谁说什么名言?学生:(略)2、吕老师也赠你们一句(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指名读(师:是不是有些拗口?)自己读,猜一猜:这句名言会是谁说的?生:科学家。生:哲学家。生:追求真理的人。生:喜欢探索的人。告诉大家,说这句话的是17世纪的科学家伽利略板书:伽利略 (边写边说明这几个字的特点,特别是“略”)学生手书空,读2遍。说说你所了解的伽利略。生:(略)师: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他25岁时发生的一件事,题目就叫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边板书边说:我听到了两种声音,着(zha zhu)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念zha齐读课题,读2遍。)二、初读课文1、 自己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确定不了正确读音的字可以立即向老师求证。2、 交流向老求证的词:比萨城 亚里士多德3、 学习词语:第一组:着地 当作胆大妄为 不容更改的确 违背第二组:辩 辫 辨 ()论家 怎么样区分它们? 不寻常 解答用这三个词来介绍小时候的伽利略第三组:疑问 宣布 试验 经萨斜塔 用上这四个词来介绍一下课文主要讲什么?三、研读课文师:就关于这两个铁球的疑问(出示铁球的图片,贴在黑板上)一个大,一个小,一个重,一个轻,两个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谁先着地?指名回答: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先着地伽利略认为:同时着地师:这就是两个不同的观点,找一找,课文中的这两句话。交流:生读(师:不自信,我找一个自信点的。) 生2读(有点儿自信) 齐读(自信地读)一定先着地(重读,再读一遍)老师范读,再齐读而伽利略呢?生1:生2:(所有伽利略自信地练一遍,认为行了,就停下。)师:当时人们是怎么议论的呢?(看图片)老师范读这一段。生1:这个青年真是生2: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齐读。当你听到了这种议论,你会怎么想?生:不知道谁对谁错生:所有人都反对伽利略师:当所有人都反对,这个25岁的年轻人竟敢真是胆大妄为?为什么都反对伽利略?理由是什么?生1:当时的人把亚里士多德奉为生2你从哪里看出伽利略要反对真是胆大妄为?直是固执透顶啊?读一读划一划词句。生:从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看出当时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师:信奉和相信完全相同吗?有什么不一样?生:信奉不是对普通人的敬仰。生:当他的话当作真理,由此可见把他奉为神灵。课件出示:当时的人把他当作:神灵 偶像 百科全书式的人最博学的人 真理的化身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人们心的亚里士多德吗?生:至高无上齐读:(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来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漫漫2千多年,谁都不会违背他!谁都不会怀疑他!但25岁的伽利略却想这难道不是胆大妄为,固执透顶吗?再来读读人们的评价。(这个青年直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说话训练:这么多的议论,伽利略也明白,作为伽利略的亲人,朋友,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跟他说呢?课件出示:亲人 同事 朋友 学生 记者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生1:我是你要加油,你一定会成功的师:原来你是伽利略的支持者。生2:我是你会让大家丢脸的生3:我是不要再固执了师:不要做了,劝退他。生4:我是不要再继续下去了师:这会让全家蒙羞。师:哥白尼发表了日心说,布鲁诺先生因为坚持日心说而遇害被教皇活活烧死。伽利略知道吗?生:师:他知道这些,但他还是走上了比萨斜塔。 来读读他的这句话:课件出示: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追求科学的真理需要特殊的勇气!明天我们来看他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3个字,.能正确书写12个字,结合上下文理解伽利略,辩论家,信奉,违背,宣布,胆大妄为等词义2、研读课文,理解亚里土多德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及伽利略根据这句话推出的两个结论的旨义,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精神3、学习运用语言描写人物性格品质的表达方式重难点:研读课文深入体会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反复试验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错误的;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手上有两块石头,一块大,一块小,假如这两块石头同时从高处落下,哪块先着地?到底谁的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历史上有两位科学家也曾经争论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教师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正音着(zha6)地,是落在地上的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拼音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结果怎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这是两位外国科学家名字,谁认识他们?点击人物背景资料,返回词语齐读。)信奉 违背 怀疑 固执 胆大妄为拖着 解释宣布 比萨城 一磅(2)、请根据上列这些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三、走近伟人1、让我们走近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默读课文1-2自然段,谈谈你对他们两位的认识。2、交流反馈:(一)走近伽利略(1)、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怎样的人叫“辩论家”?人们为什么称伽利略为辩论家?(2)、“不寻常”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四个字的成语说就是什么?伽利略提出的问题和其他人相比,不寻常体现在哪里?伽利略善于发现问题,他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提出来的。在老师解答问题中,伽利略也许还会干什么?伽利略善于发现问题,他提出的问题都是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提出来的。因此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二)走近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校念书的时候在同学们眼里伽利略是一位辩论家,那么亚里士多德在人们心目中又是怎样的呢?从哪些词句看出来?(1)、“信奉”是什么意思? 信奉:相信,并照着去做。“信奉”能换成相信、信任吗?崇拜、迷信到了极点。人们信奉亚里土多德表现在哪里?“不容更改” 什么意思?什么不容更改?信奉、不容更改可以看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崇拜、迷信到了极点。(2)如果有人怀疑亚里士多德的话,当时的人们会怎么做?责备是什么意思?人们是怎么责备他的?人们也许还会怎么责备他?两个问句该怎么读?除了责备人们也许还会怎样做?指责也许是最小的,也许人们认为这个怀疑的人是个疯子,会把他关进疯人院;也许人们会把他抓起来送进监狱;也许人们还会诅咒他;人们也许还会是啊亚里士多德是当时的权威,人们对他崇拜到了极点,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是绝对的真理,是不容更改的,不容置疑的。齐读课文第二段。3、就在这样的年代,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对人们信奉的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话产生了怀疑。他就是-伽利略。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亚里士多德那段让伽利略怀疑的话。四、怀疑权威1、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2、亚里士多德到底说了什么,伽利略产生了怎样的疑问?(1)、亚里士多德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什么意思?把你理解到的说一说。(2)、伽利略他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伽利略的分析:把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的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如果仍然看作是两个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慢。如果看做是一个整体(一个11磅重的铁球),落下的速度,应当比原来10磅重的铁球快。(3)、同一句话,却产生了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所以伽利略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值得怀疑。大家知道当时亚里士多德说过的话是什么?是不容怀疑的真理。亚里士多德说过的这句话让当时的人们-深信不疑。伽利略经过思考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怀疑,他知道怀疑亚里士多德就是怀疑什么?这种怀疑如果被他人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是啊,明知道这种怀疑会给他带来很过麻烦,乃至失去职业,甚至会威胁自己的生命。但是伽利略全然不顾,他做了很多事情。他到底做了什么?五、试验论证1、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所做的。2、交流反馈:(1)、多次试验多次是仅仅二次吗?(一次又一次)多次试验说明什么?哪个词语说明伽利略做了多次试验?反复是什么意思?总是是什么意思?总是说明什么?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2)、伽利略经过反复试验,每次试验结果都是相同,因此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的确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伽利略在斜塔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什么?证明自己试验的结论是正确的。他宣布试验结果,并宣布在斜塔上试验的消息,这会给他带来什么后果?年轻的科学家伽利略不迷信权威,他通过反复试验来证明自己的疑问,那么伽利略在比萨城斜塔做公开试验,只是为了宣布自己的结论吗?他的试验成功了吗?事情的结果会怎么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更多相关文章 相关课件 教材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四下年级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三百多年前发生在意大利比萨城里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年轻的数学家伽俐略敢于破除迷信,向当时研究科学的人最信奉的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话敢于提出疑问,并且用试验证明亚里斯多德说的话是错误的。读完全文,课文中“不容更改”和“胆大妄为”这两个词语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两个疑问:第一,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第二,伽俐略对这条“不容更改”的真理做出了怎样“胆大妄为”的举动?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在解决第一个疑问: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教学理念陶行知教育实践谈在教学中“敢探新理”,让学生敢于怀疑和否定权威。伟人、名人说的、书上写的、老师家长讲的,在孩子们心中是权威。如果让孩子绝对相信权威是永远正确的,久而久之,必然造成迷信和盲从,缺少创造的勇气。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我通过伽俐略敢于怀疑亚里斯多德的话,并通过公开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让学生知道伟人名人也是人,也有错的时候,以增强学生怀疑权威、否定权威的意识。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1、2、3自然段,能正确书写“辩、妄”等生字,学会读“伽利略 、意大利、亚里士多德”等一些外国的人名和地名,积累“不容更改、胆大妄为”等词语。2.认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通过补充资料了解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伟大贡献,感受亚里士多德的伟大。3.学会填上反义词,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理。4.通过实验演示,探索伽利略产生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怀疑权威、否定权威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填上反义词和实验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教学难点用上“因为所以”理解伽利略产生的疑问,懂得从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中得出了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课文读三遍教学过程一、尊重起点,检查预习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伟人,他就是伽利略(出示伽利略头像)难怪人们说他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出示伽利略介绍文字)他读书的时候同学们都称他为辩论家。(1)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辩论家”呢?(2)能说会道,口才很好的人,我们可以称他为“辩论家”,所以,辩字的中间是个言字旁(学习“辩”字)。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1)谁想来介绍一下伽利略?(指名读)(2)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伽利略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学生不是一块白板,他是带着生活经验,原有的认知结构进入课堂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我们作为教师的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上来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位学生将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时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课伊始,我完全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因为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所以我把第一自然段的字词学习和朗读检查作为课的导入来安排教学。二、初读课文,积累字词1.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还可以拿起笔来,边读边标上小节符号,并划出本课的生字词语。2.同学们,来看看大屏幕的这些词语,你能读吗?(1)伽利略 意大利 亚里士多德 希腊 比萨城(2)辩论家 信奉 违背 10磅 拴住 拖住 解释 宣布 固执(3)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设计意图:第一组出现的是课文中的一些外国人名和地名,对学生来说比较难读;第二组词语是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三组是两个四字词语,也是本课文教学想围绕的两个重点词语。这样分类安排,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告诉学生一个信息,积累词语可以先把词语进行分类。3.师:“不容更改 胆大妄为” 这是两个值得我们积累的四字词语,看老师写在黑板上。(师板书,边板书边说:“更改” 是什么意思相信大家都知道,“容”在这里是“容许” 的意思,所以“不容更改” 就是不容许更改;“妄”是一个生字,比较难写,来,拿出手指,我们一起来书空一下。妄字上面部分是个亡,下面部分是个女。4.请你也像老师那样在课文的空白地方写一写这两个词。相信你一定比老师写得还要好。写得快的同学还可以给这两个词语造造句,说给同桌小伙伴听一听。设计意图:随课文理解词语,既降低了难度,又方便学生记忆三、围绕“不容更改”,感受权威1.课文中“不容更改的真理”是谁的真理?2.亚里士多德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3.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亚里士多德是个怎样的人物?(要求学生讲究读书方法,长长的一段话,抓住其中的某个词,某个句子来思考。(1)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师:同学们,“奉”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出示:恭敬地用手捧着 献给 接受 信仰、崇拜 供养、伺候)你觉得在这里应该选第几种解释?那现在你明白“信奉”是什么意思了吗?师:而且崇拜他的还是一些研究科学的人,连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何况是普通的百姓呢。(2)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师:从这个“两千多年前”你体会到了什么?(3)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猜想一下,“谁”指哪些人?师:是啊,总之不管是谁,只要怀疑亚里士多德,就会受到人们的责备。这就是人们责备的话(出示: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师:当普通老百姓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会这样责备他当皇室贵族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也会这样责备他甚至当国王怀疑亚里士多德时,人们仍旧会这样责备他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培养一定的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本环节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语言文字为根,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4.插入亚里士多德的补充资料师:同学们,亚里士多德不仅是个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出示资料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成就)现在,你对亚里士多德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出示第二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了。(指名读)设计意图:课文中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肯定了伽利略产生的疑问,那么就很容易让学生误以为伽利略比亚里士多德伟大,甚至从此贬低了亚里士多德。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亚里士多德伟大成就的赞叹,对亚里士多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四、置疑“不容更改”,挑战权威1.文中的这条不容更改的真理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哪一条真理?2.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呢?同学们,我们来看:10磅的铁球重,那么1磅就( )你能填一个反义词吗(出示)10磅的铁球(重)1磅的铁球( )因为10磅的铁球重,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因为1磅的铁球轻,所以人们认为它就落得()你能填一组反义词吗?出示:因为10磅(重),所以10磅落得( )。 因为1磅(轻),所以1磅落得()。教师现场实验演示:一本书和一张纸同时从一个高度往下落。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总结:这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正因为人们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再加上是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人物提出的理论,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设计意图: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也就是说,问题是创新的开始,没有问题就谈下上创新。古人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这说明感知、思维和情感想象活动是互相联系结合的。这一环节通过实验,复现了生活现象,让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我们都是这么思维的,从而去深思,激起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同时又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这样一条不容更改的真理,伽利略产生了什么疑问?同学们,这段话很长,而且比较难懂,你至少要好好读三遍才能读懂。第一次读,把它读正确,第二次读,圈一圈这段话中的反义词,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趋势试题及答案
- 高校挂职协议书
- 合伙开店签协议书
- 买房用调解协议书
- 行政法的法治精神与试题及答案
- 蛋糕活动协议书
- 食堂搭讪协议书
- 衣服赔偿协议书
- 转店押金协议书
- 轿车代售协议书
- 小饭桌转让合同协议
- 中广核测试题及答案
- 招聘辅导员能力测评题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闪光灯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初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考前冲刺备考速记速练300题-含详解
- 全媒体运营师内容创作考题
- 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研究论文
- PCBA生产与质量管理
- (高清版)DB11∕T2256-2024城市轨道交通钢轨踏面维修技术规范
- “成于大气 信达天下”-成信校史课程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