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ppt_第1页
专题13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ppt_第2页
专题13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ppt_第3页
专题13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ppt_第4页
专题13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 题 13,晨背关键语句,导练感悟高考,热点透析高考,考点一,考点二,拾遗自主补给,冲刺直击高考,7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进而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8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效应B)细胞,且一个浆(效应B)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 9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10记忆细胞寿命长,能“记住”入侵抗原;二次免疫反应快,产生抗体多。 11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清除。 12免疫功能异常会出现: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或免疫缺陷病。,1(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 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 知识依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pH的稳态与血浆中的HCO 、HPO等离子有关。,-3,-3,2-4,解析 选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血浆pH的稳定与HCO 、HPO 等离子有关;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3,2-4,2(2012上海高考)右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 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 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及其稳态调节。,学车问答 学车问题回答,驾驶员模拟考试2016 科目一 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知识依托 内环境成分中,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相互渗透,淋巴单向流动,将大分子物质运回血浆。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解析 选 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D选项错误。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pH降低。,D,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 误的是 (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了稳态失调的相关知识。 知识依托 淋巴回流将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运回血浆。过敏反应是相同过敏原二次侵入人体内引起的机体反应。体液中水分、无机盐易在病理状态下丧失。,解析 选 A项,淋巴管阻塞会影响组织液中部分体液经淋巴返回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B项,血液中钙盐缺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C项,过敏反应是由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引起的;D项,腹泻可引起体液中水分和盐分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大量丢失。,D,4(2012重庆高考)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 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 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 细胞和抗体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 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 噬消化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等相关知识。,知识依托 抗原物质具有大分子性。接种疫苗引发人体的体液免疫,浆细胞产生抗体。淋巴因子是由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产生的。彻底消灭机体的病毒是由吞噬细胞完成的。 解析 选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不是小分子物质;初次接种疫苗后,机体在没有明显症状表现的情况下发生免疫反应,并产生效应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而淋巴因子由T细胞释放;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而不是T细胞吞噬消化。,B,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人体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与应用等知识点。 2从考查角度上看,联系生活中相关疾病(如脱水病、水肿等)考查人体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以免疫过程模型、生活中实际病例为背景对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进行命题。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3年高考命题仍然对内环境成分,内环境稳态,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功能、应用等进行命题,仍可能趋向于以实际生活中相关病例为知识载体进行考查。,例1 下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内环境的组成及功能,A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等物质 B人体的内环境是由组成的 C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肝糖原的分解在中进行,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表示淋巴,表示血浆,表示组织液,表示细胞内液;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人体的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的;不属于内环境;肝糖原的分解在中进行。 答案 B,内环境的组成、功能及相关分析 (1)内环境的组成与功能:,(2)几种细胞的具体内环境分析: 血细胞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一般是淋巴或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3)分类详解内环境的物质成分: 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 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水、尿素等。 (4)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 乳酸和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免疫过程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血浆蛋白 B麦芽糖 CCa2 D激素 解析:选 麦芽糖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因此麦芽糖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2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 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C在内环境中可发生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D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 解析:选 葡萄糖进入内环境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体内存在体温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温度保持在37左右;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在细胞内完成;内环境稳态主要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维持。,D,例2 (2012广东高考)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解析 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病原微生物在突破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后,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均可以产生记忆细胞;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导致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答案 B,1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的功能 (1)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大部分丧失。 (2)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物质: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2图解记忆细胞的再次免疫 (1)结构基础:记忆细胞。能 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寿命 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 入侵的抗原。 (2)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地做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3)特点:快而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因此,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的患病程度很低或不患病。,3准确判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方法,3下列有关参与免疫过程的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是一种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 都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效应T 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C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一定需要T细胞和 抗原的共同刺激 D人体内T细胞和浆细胞核DNA分子数量相同,细胞器的 数量不一定相同,解析:选 吞噬细胞既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第二道防线),又能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病原体等),但吞噬细胞仅仅是免疫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抗原;有的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人体内T细胞和浆细胞核DNA分子数量相同,但细胞器的数量不一定相同。,D,4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 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解析:选 据图可知,细胞1为吞噬细胞,细胞2为T细胞,细胞3为B细胞,细胞4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细胞5为记忆细胞,物质a为抗体。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细胞1细胞4中均含有抗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抗体基因。细胞之间的识别是根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来完成的。记忆细胞有分裂能力。,B,一、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本途径 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组织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