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筠连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筠连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筠连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筠连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筠连县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筠连县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筠连县弘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陈华联系人陈华通讯地址宜宾市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645251建设地点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立项审批部门筠连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川投资备2018-511527-15-03-324270FGQB-0327号建设性质新建(补评)行业类别及代码精制茶加工C1530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绿化面积(平方米)100总投资(万元)10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中国是茶叶发源地,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现有红茶、绿茶、青茶、黄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类之分;具体到某种茶叶又有细分,如红茶有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有烘青、炒青、蒸青等;就质量特征而言,同类茶叶也有名优茶、大宗茶的区别。并且,各地的区域环境、气候、茶树品种、栽培方式、制茶工艺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如工夫红茶的滇红与祁红的质量差别、闽南(北)乌龙茶与台湾乌龙茶的质量差异等。此外,众多名优、特种茶是特定区域自然与人文因素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原产地域特征,如龙井茶属于浙江、碧螺春属于江苏、猴魁只属于安徽的黄山太平。茶叶产品的多样性为茶叶企业实施产品研发、产品线延伸及差异化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作为全国茶叶发源地之一,宜宾是巴蜀历史上著名的茶区,全市有143个乡镇种植茶叶,茶园面积达到了89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56.74万亩,综合产值达80.63亿。根据统计,2012年宜宾全市出口茶叶851吨,在全川茶叶出口中居于首位。在茶园的建设上,宜宾市正在推进以宜宾县、屏山县为主的10万亩中高山有机茶生产基地,以翠屏区为主的海拔600米以下的30万亩特色名优早茶基地,以筠连县、筠连县、珙县、屏山县为主的50万亩优质绿茶及红茶生产基地,以筠连县为主的10万亩小叶苦丁茶生产基地等四大茶叶生产基地。筠连县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位于宜宾市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105万元,年加工大宗绿茶300t。不仅产品附加值高,且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利于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项目已于2011年建成并投产,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同时,该建设项目属于符合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污染物达标排放且环境风险可控的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关于印发四川省清理整顿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1590号),本项目应按现行审批权限限期补办环评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版)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考查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为此,筠连县弘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重庆丰达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派有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筠连县环保局的有关规定,编制完成了筠连县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我方接受委托时,项目已建成并投产,因此本次评价属于补办环评,本项目对施工期仅作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项目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分析,提出环保设施存在的环境问题,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整改措施。2、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项目为茶叶加工项目,根据国务院2013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2013年修正)中相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限制和淘汰类规定的范围,因此本项目属于允许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同时,筠连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18年12月25日对本项目予以备案,备案号:川投资备【2018-511527-15-03-324207】FGQB-0327号。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3、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1)规划符合性分析2015年我国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要求茶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业发展,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引导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和茶农努力增加投入。该规划要求充分发挥产品和区域优势,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和促进全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宜宾市未来十年茶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将继续推进四大茶叶重点区域建设:长江中下游名优绿茶重点区域;东南沿海优质乌龙茶重点区域;长江上中游特色及出口绿茶重点区域;西南红茶及特种茶重点区域。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农业,实施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对本项目提供了强有力地政策支撑。本项目为茶叶加工项目。项目不违背筠连县及武德乡的城镇发展规划,武德乡人民政府出具了本项目在城镇规划区外的证明(见附件),且项目的运营可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且可促进巡司镇的经济发展。(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厂区西南面143170m范围内有2户居民。其余方位均为空地。外环境关系简单。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风景名胜区、饮水水源保护区等特殊敏感保护点,没有珍惜、濒危动植物物种,外环境以散居、农村环境为主。项目外环境关系对本项目不存在重大的制约因素。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本环评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且均能满足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故本项目运营对周边环境也不会有太大的制约。茶叶加工属于食品类加工,周边环境不能影响食品的卫生安全,因此要求周边环境良好。具体的说,要求加工厂远离垃圾场、畜牧、医院;离开经常喷洒化学农药的农田100m开外;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要求水源和空气无任何异味或臭味,环境清洁卫生。经现场勘查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属农村地区,项目周边无垃圾场、养殖场、屠宰场、医院及工业企业,且经大气、水本底监测数据可知,项目周边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地表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标准。综上所述,本项目与周围环境相容,从环保角度讲该项目选址可行。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外环境关系见附图3。综上,本项目选址合理。4、“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 号)要求: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三挂钩”),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三线一单情况分析(1)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府发201645 号),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等区域内,对于维护国家、全省生态安全起极重要作用的区域,以及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控制要求且由地方政府批复确定的保护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不涉及被划入的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管控区域,因此,本项目建设与该区域生态红线划定符合。(2)与“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有关规划环评应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提出区域或者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建议以及优化区域或行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对策措施。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环境空气质量底线项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根据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公报数据及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的监测数据,项目选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相应标准要求。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筠连县召开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会议。全面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严格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制度,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低底线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地表水环境质量为类,本项目区域水质属类水域标准,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要求,项目区域水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质量底线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项目区域目前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本项目采取减振、隔声等降噪措施后,噪声可达标排放,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因此项目建设声环境质量是符合要求的。(3)与“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 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本项目为茶叶加工项目,用水量相对较少;能源主要依托当地市政供电电网提供。项目用地,不占用基本农田。因此本项目的实施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试行)的通知(川发改规划2017407号),本项目选址区域不属于负面清单中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域,本项目属于茶叶加工项目,不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的产业类型,也不属于负面清单中禁止类行业。因此,项目为环境准入允许类别。5、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1)工程名称、规模、建设地点项目名称:筠连县大宗绿茶加工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筠连县弘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性质:新建(补评)建设地点: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746.57 纬度280437.项目占地面积:2000项目生产(服务)能力:项目年产大宗绿茶300t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5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建设内容:1. 建设内容及生产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2000,形成年生产大宗绿茶300t。2.产品方案产品名称大宗绿茶产量300t/a(2)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见表1-1表1-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类别名称建设内容污染物主体工程生产车间占地面积1500m,主要设备有揉捻机、烘干机、杀青机等设备,进行茶叶的加工。砖混结构,四周封闭,车间地面全部硬化(旧)。固废、噪声、废气公用工程供配电设施项目供电均为当地电网。/供水工程生产生活用水为山泉水。/排水工程雨污分流体制。辅助工程食堂项目设有食堂,占地面积20。(旧)固废、废水、噪声、废气办公室占地面积200,用于项目日常办公。(旧)仓储工程仓库建筑面积40m2,用于茶叶的储存。固废环保工程废水处理生活污水修建化粪池(旧),处理后用作农肥。废水废气治理茶叶粉尘重力沉降,加强车间通风(旧);燃料废气通过15m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新);食堂采用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设置油烟机(新)。废气噪声防治措施生产设备采取减震、隔声、消声等降噪措施;选用低噪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噪声固废处理茶叶加工产生的固废,收集后用作农田施肥(旧);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单位统一处理(旧);固废6、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1)本项目平面布置项目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项目大门开向南侧,紧邻025县道,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方便。设备之间的排列顺序,基本按生产的各个工序流程,减轻了工序之间材料的运输难度,该项目从整体布局来看是合理的,考虑到了项目生产的协调性,厂区道路进行硬化,实行雨污分流。建设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要求,在现有场地条件下,力求最佳布置方案,在满足生产作业的前提下,创造一个整洁、有序、优美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可行。7、主要设备和原辅材料、能耗(1)主要设备本项目营运期主要设备清单详细见表1-2。表1-2 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滚筒杀青机台/1揉捻机台/20烘干机台/1复干机台/4热风炉台/4(2)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1-3。表1-3 主要原材料消耗表类别物料名称单位用量备注原辅材料鲜茶叶t/a1200收购约4斤鲜茶叶生产一斤干茶能源水m3/a598.4山泉水电万kwh/a20当地电网生物燃料t/a200外购8、项目物料平衡表表1-4 项目生产物料平衡表原料名称输入物料输出物料鲜茶叶合计1200t/a绿茶t/a300水分(消耗)t/a893.88茶渣、茶梗t/a6粉尘t/a0.12合计t/a12009、项目用水、动力供给及消防(1)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办公生活用水、食堂用水、绿化用水及降尘用水等。根据四川省用水定额(2010)估算,建成后项目最大日用水量为2.992m3,598.4m/a。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共有员工为8人,项目设置食堂宿舍。本项目各项用水指标见表1-5。表1-5 项目用水类型及用水量序号用水项目数量用水标准日用水量(m3/d)日排水量(m3/d)备注1办公生活用水8人60L/人d0.480.384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2食堂用水8人30L/人d0.240.192经隔油池处理后,化粪池收集用作农肥3绿化用水/10渗透、蒸发4降尘用水/105未预见水以上用水量的10%计0.2720合计/2.9920.576/(2)排水由表1-5可知,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办公生活污水和食堂用水,办公用水量按60L/人d,则本项目最高日办公用水量为0.48m3/d,96m3/a(年生产时间为200天);食堂用水量按30L/人d,则本项目最高日厨房用水量为0.24m3/d,48m3/a。污水排放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量为0.576m3/d,115.2m3/a,食堂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然后同办公污水一起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作农肥还田还林,不外排。整个场地的雨水应建设雨水收集及排水管网,其排水能力应按给排水专业要求进行,其排水能力应以最大的暴雨强度负荷进行设计,避免积水和溢流。排水系统应充分考虑位差及安装倾度,以畅通排水。(3)供电项目用电由当地电网提供,项目主要为机械设备用电。10、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本项目位于筠连县民主村一组,劳动定员8人。 工作制度:项目实行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为200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已建成并投产,此次评价属补办环评,建成以后无环保投诉。项目选址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所处环境为农村环境。本项目施工期已结束,且施工期无环境遗留问题产生。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1、排气筒高度不达标;2、食堂未设置油烟净化机;45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筠连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两省结合部,地跨东经1041710440、北纬27502814之间。北接四川筠连县,东接珙县,南靠云南威信、彝良,西邻云南盐津。东西长48.5公里,南北宽43.4公里,幅员面积1256平方公里,辖9镇9乡243个村14个社区,总人口43.9万。本项目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详见附图1 地理位置图),武德乡位于筠连县县城东南面28km,是全县的腹心地带,东邻沐爱镇,南连蒿坝镇,西靠筠连镇,北与巡司镇接壤。全乡幅员55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8个村民小组,共2.9万人。二、地形、地貌筠连县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东南大雪山顶峰最高,海拔1777.2米,东北沐滩河谷最低,海拔368.5米,极差1408.7米。区内岩溶地貌发育,岩溶和地质构造对筠连地貌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奇异多姿的低中山峡谷带地貌。 低山槽坝:低山岩溶槽坝,海拔420600米,面积约11.43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07%。包括筠连镇、巡司镇、腾达镇、双腾镇、塘坝乡、沐爱镇、乐义乡、镇舟镇、落木柔镇等乡镇沿河两岸的10几个坝子。坝的两侧山峰挺拔,谷地宽阔平坦,长数百米至数公里不等。地表多为坡积和冲积物。 浅切低山:海拔380900米,面积64.8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34.39%。包括筠连镇、腾达镇、巡司镇、武德乡、双腾镇、塘坝乡、沐爱镇、维新镇、落木柔镇等乡镇范围内的105个村的部分区域。山头状如馒头,坡度较缓,间有溶蚀小盆地。地块大而平整,地表多为残积物质发育成的山地黄壤。 中切低山:海拔5001000米,面积30.1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15.96%。包括筠连镇、巡司镇、大乐乡、塘坝乡、乐义乡、镇舟镇等乡镇范围内48个村的部分区域。主要是飞仙关组紫色砂岩、页岩,山岭绵延,地面起伏较大,坡较陡,地表多为残积物质。 中山深谷:海拔9001777.2米,面积82万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43.55%。多在县境南部,包括蒿坝镇、龙镇乡、高坪乡、联合乡、解放乡、高坎乡、团林乡等乡镇的56个村的全部或部分地区。谷狭涧深,谷坡陡峭,地面破碎,地表多为古生界泥岩砂岩的残积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壤。 三、气候、气象筠连县位于四川南部,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霜雪较少。春季天气变化剧烈,初夏多干旱,盛夏多洪涝,秋季多绵雨,冬季寡日照,地域气候差异显著。全县气温由东北向西南随海拔高度增高而下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略下降0.65。雨量由北向南,由低向高逐步增多。在海拔940米的原平安乡,地处迎风面上,由于特殊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我县降雨中心,常年平均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随海拔增高而增加,海拔每增加100米,年平均相对湿度略增加1%。日照随地形不同而变化,山顶日照多于山脚,坝区日照多于山区。 经县气象局资料统计,筠连县多年年平均气温17.5,极端最高气温40.0,极端最低气温2.3。多年年平均雨量1113.6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为171.6毫米。多年年平均日照为1052.9小时。出现夏旱的频率为57%。其中1994年从4月2日开始到6月27日出现75天的严重夏旱。出现伏旱的频率为11%。多年平均为6413.9。四、河流、水文全县多年平均地表水流深842毫米,径流总量达1056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河水流量283亿立方米,加上少量外来水,扣除重复计算,全县总水量实为11.6亿立方米。1998年,全县人均占有水量3100立方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筠连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县。筠连境内水系纵横,共有大小溪河129条,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属涨跌无定睛干雨满的98条,常年有水的31条,汇成出境河川7条,径流总量35.28立方米/秒。以大雪山、老君山为分水岭,发源于岭北属长江水系的有乐义河、镇舟河、巡司河、定水河(筠连河)、落阳河5条,注入长江一级支流南广河,径流量33.05立方米/秒;发源于岭南属金沙江水系的有头道河(即热坝河)。鹿井沟2条,注入金沙江二级支流白水江(即牛街河),径流量2.23立方米/秒。较大河流有镇舟河、巡司河、定水河3条,均发源于南部山区,呈平行排列,纵穿县境,流域面积分别为435.1平公公里424.3平方公里和296.8平方公里。三条河共计流量31.05立方米/秒,占地表水径流总量的88。五、植被和生物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有木本植物358种,藤本植物25种,草本植物140余种,竹类植物19种,蕨类植物40余种,药材1455种。动物,常见兽类有17种,禽类33种,鱼类20多种,节肢类、软体类亦不少见。已查明各类农物作的天地昆虫和蜘蛛、螨类共两纲8目49科273种,天地昆虫共7目34科157种。经现场踏勘,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的分布。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本项目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大气、声环境质量现状,四川省中环博环境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12月23日2018年12月25日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环境噪声进行了检测,评述如下:(1)监测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大纲,项目监测因子为PM10;(2)监测布点项目共布设一个监测点位,位于项目中央。(3)监测方法和方法来源严格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中规定的原则和方法执行,见表3-1。表3-1 环境空气监测方法及方法来源项目检测方法及方法依据使用仪器检出限现场采集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检测技术导则HJ/T55-2000ZR-3922智能综合采样器/颗粒物(PM10)环境空气PM10和PM2.5 的测定重量法HJ618-2011万分之一天平0.010 mg/m3(4)空气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评价方法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采用单项因子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其数学模式为:Ii=Ci/Si式中:Iii种污染物单项指数; Ci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Nm3;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浓度,mg/Nm3。根据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论证其是否满足项目所在区域功能规划的要求,为项目实施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分析提供依据。 监测结果统计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详见表3-2。表3-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 单位:mg/m3检测点位厂址中心分析项目检测时间2018年12月23日2018年12月24日2018年12月25日00:0020:0000:0020:0000:0020:00PM100.1060.0910.122(5)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根据监测结果,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3-3。表3-3 环境空气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表统计指标PM10标准值(mg/m3)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均值0.15最大值(mg/m3)0.122超标率(%)0标准指数(Pmax)0.81从表3-2、表3-3中的评价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评价因子PM10指标未出现超标情况,污染物标准指数小于1,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说明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2、地表水环境质量项目运营期无废水排放,根据项目所在地特点,项目不设置地表水监测断面。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声学环境质量现状,筠连县弘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了四川省中环检测有限公司,于2018年12月23日25日对本项目所在区域声学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1)监测因子噪声监测项目:昼夜等效连续A声级(2)监测布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大约要求,在项目周围布设4个检测点,厂区:1#:界北、2#:界东、3#:界南、4#:界西。(3)监测方法和方法来源项目检测方法及方法依据检测仪器检出限声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多功能声级计,AWA5688/表3-4声环境质量标准监测项目分析方法(4)声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监测数据统计和评价结果见表3-5。表3-5噪声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dB(A)点位点位名称2018年12月18日昼间夜间1#项目地北方向1m41.241.42#项目地东方向1m44.345.23#项目地南方向1m46.146.64#项目地西方向1m41.943.0(5)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从表中可见:环境噪声昼间在41.246.1dB(A)之间,夜间在41.446.6dB(A)之间。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状况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认为区域声学环境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位于筠连县武德乡民主村一组,厂区西南面143170m范围内2户居民,其余方位均为空地。根据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3-6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目标种类保护目标方位距离人口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声环境居民西南143170m2户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执行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二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所在地属2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污染物名称PM10SO2NO2取值时间1小时平均/0.500.2424小时平均0.150.150.12年平均0.100.060.082、声环境质量根据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本项目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表4-2 声环境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标准类别等效等级LAeq(dB)昼间夜间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燃料废气本项目产生废气主要为生物燃料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一中干燥炉、窑一级标准。表4-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干燥炉、窑一级标准污染物名称排放浓度(mg/m)排气筒高度(m)排放速率(kg/h)厂界监控浓度限值(mg/m)采用标准烟尘10015烟气黑度:1林格曼级/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SO2/15/粉尘/15/NOx/15/ 油烟废气本项目设有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小型规模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4。表4-4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规模小型中型大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2.0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75852、废水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表4-5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摘要)浓度单位:mg/l项 目pH值CODCrBOD5SS氨氮动植物油一级标准值69100307015203、噪声执行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见表4-6。表4-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单位:dB(A)昼间夜间60 dB(A)50 dB(A)4、固废本项目一般固废处理及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标准及国家环保部【2013】第36号关于该标准的修改单。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5、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根据GB50434-200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以不减少工程区域内动植物种类和不破坏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1674号)、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目前国家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无生活、生产废水排放;粉尘、废气等采取相应措施达标排放。项目无需设置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项目现状介绍本项目已建成,根据项目资料和走访踏勘情况,对施工期作简要回顾性评价。调查结果显示,项目施工期间对运输机械和施工场地适时洒水,运输物料的机械均用篷布遮盖严实,有效减少施工扬尘;未新建住宿设施,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经周边旱厕收集,避免了生活污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夜间未进行高噪声机械施工,有效控制了施工对居民的影响;施工建筑垃圾定期运送至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清运至指定生活垃圾堆放处;施工机械和物料,未对项目区域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无施工遗留社会问题。施工期间未收到任何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投诉,目前,筠连县弘润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营运状况良好。评价认为,项目施工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切实有效、达到较好的效果,未因项目施工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未发现遗留任何环境问题。二、营运期1、营运期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1)大宗绿茶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本项目大宗绿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5-2。茶末粉尘茶末粉尘茶末粉尘入库烘干揉捻杀青采青 图5-2 绿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1、杀青杀青是绿茶工艺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对绿茶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杀青,是通过高温天然气高温加热,破坏茶叶中的酶类活性, 抑制茶叶继续氧化的可能,从外观上看到的,是叶子有没有变红。同时的,蒸发叶内水分,使叶子变软,为揉捻做准备。 本项目使用的是滚筒杀青机。只需 1-2 分钟。杀青毕,冷却后将杀青叶摊凉付揉。2、揉捻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本项目制绿茶的揉捻工序为热揉,即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而趁热进行的揉捻。嫩叶宜冷揉以保持黄绿明亮之汤色于嫩绿的叶底,老叶宜热揉以利于条索紧结,减少碎末。绿茶多为一次揉捻,嫩叶一般要揉 2025 分钟,老叶采用重压长揉,解块分筛,分次揉捻,但总时间一般不超过50 分钟。高档茶成条率在 85%以上,细胞破碎率在 45%以上;低档绿茶成条率在 60%以上,细胞破碎率达 65 %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标志。 本项目每台揉捻机装量约100斤。3、烘干揉捻后的茶叶开始进入烘干机烘干。利用烘干机热风对茶叶进行水分蒸发,使其水份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贮藏运销,通常为了能使内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干燥法,先使其达到七、八成干燥,再进行第二次的干燥,本项目烘干采用生物燃料加热。2、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生活用水为山泉水,主要为办公生活用水、食堂用水、绿化用水及降尘用水等。劳动定员8人,根据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中的指标计算,住厂人均用水量为60L/人d,员工办公用水量为0.48m/d;食堂用水量为0.24m/d;绿化用水为1m/d,降尘用水为1m/d。运营期水量平衡见表5-3,图5-3表5-3 水量平衡表(m3/d)序号用水工序用水量排水量总用水量新水回用水损耗回用排水量1办公生活用水0.240.2400.04800.192(化粪池)2食堂用水量0.480.4800.09600.384(化粪池)3绿化用水1101004降尘用水1101005未预见水0.2720.27200.272006合计2.9922.99202.41600 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化粪池办公生活用水 0.24 0. 0.192损耗0.048损耗0.0960.48隔油池食堂用水总用水2.9920.384蒸发渗透损耗11绿化用水11降尘用水0.2720.272未预见水图5-3 项目水量平衡图 单位(m3/d)3、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本项目为茶叶加工,生产过程不用水,故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运营产生的主要废水来自员工的办公生活污水及食堂废水。(2)废气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加工过程产生的茶尘,食堂油烟、生物燃料燃烧废气以及异味。(3)噪声项目运营期间主要噪声来自于生产车间的设备噪声,主要声源有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热风炉等设备。(4)固废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梗废叶等固废、员工生活垃圾、设备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抹布以及生物燃料灰渣。4、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期本项目建设已完成并投产,根据现场勘查,无任何施工遗留问题。本报告不针对施工期环境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分析。营运期(1)废水污染物排放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食堂废水,生活污水按生活用水量的80%计,则项目污水产生量为0.576m3/d,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本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下表5-4。表5-4 项目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废水废水量污物产生情况排放情况浓度(mg/L)产生量(t/a)浓度(mg/L)排放量(t/a)污水0.576m3/d115.2m3/aCOD4000.046本项目食堂产生的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收集用作农肥,不外排;BOD2000.023SS1500.017氨氮250.003油脂1000.012环评要求项目修建一座5m化粪池,食堂废水隔油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现有措施可行性现场调查表明项目已修建化粪池,项目已采取的生活污水治理措施能够满足项目使用要求,不需要整改。(2)废气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加工过程产生的茶尘、食堂油烟、生物燃料燃烧废气以及异味;A茶叶粉尘茶叶杀青、揉捻、烘干等加工过程会产生少量粉尘(不涉及筛选过程,产尘量小),据其他同类型企业了解,此过程粉尘的无组织排放量较小,为原料的0.1,为120kg/a,年生产1600小时,则粉尘产生速率为0.075kg/h,粉尘比重相对较重,在车间内大部分粉尘已经沉降,预计厂界粉尘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厂界外监控浓度限值1.0mg/m3”的标准,对厂界外大气环境和敏感点基本无影响。B生物燃料燃烧废气本项目以生物颗粒为燃料,用于绿茶的杀青工序。项目生物燃料颗粒消耗量约200t/a。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产排系数手册(2010年修订),燃烧生物成型燃料的烟气以及烟尘、SO2、NOX的产污系数如下:表5-5 生物燃烧废气产排污系数污染物指标产污系数单位废气量6240.28Nm3/t-原料SO217S(1.7)kg/t-原料烟尘0.5kg/t-原料NOX1.02kg/t-原料注:二氧化硫的产污排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生物基硫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生物中含硫量(S%)为 0.1%,则S=0.1。根据表5-5中的产污系数计算,项目烟气量为1.25107Nm3/a,烟尘、SO2、NOX的产生量分别为100kg/a(80.13mg/Nm3)、340kg/a(272mg/Nm3)、204kg/a(163.5mg/Nm3)。经计算,废气满足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表一中相关标准。本次评价要求废气经15米排气筒有组织排放。 表5-6 项目生物颗粒燃烧废气产生量污染物产生量浓度废气量1.25106Nm3/a/烟尘100kg/a80.13mg/Nm3SO2340kg/a272mg/Nm3NOX204kg/a163.5mg/Nm3 C异味项目在杀青等工序过程中会散发一定的青草气,随着制茶的工序,在干燥阶段后,气味也逐渐减低,厂界外基本无异味 ,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车间内自然通风,恶臭为无组织排放。D食堂油烟项目内设有食堂,环评建议食堂采用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项目员工共8人,员工日常生活烹调会产生油烟,一般食用耗油系数为20g/人次,本项目厨房每天约为24人次提供饮食,则日耗油量为0.48kg,据类比调查,不同的烹饪工况,油烟气中烟气浓度及挥发量均有所不同,油的平均挥发量为总耗油量的2.83%,从而本项目油烟产生量约为0.014kg/d。废气处理措施茶叶粉尘: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加强车间通风,使得粉尘加速逸散,缩短在车间的停留时间。生物燃料燃烧废气:废气经15m排气筒有组织排放。异味:干燥后气味逐渐降低,厂界外基本无异味,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机处理后排放。现有措施可行性分析茶叶粉尘:建设单位已加强车间通风,因此能够达到环保要求,不需要整改。生物燃料烟气:建设单位已修建9m高排气筒,采取的烟气治理措施不能够满足环保要求,需要进行整改。异味:产生的异味随着茶叶的干燥逐渐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食堂油烟:建设单位使用液化天然气但食堂未设置油烟机,不能够满足环保要求,需进行整改。整改措施生物燃料烟气:需经15m高排气筒有组织排放。食堂油烟:食堂需安装油烟净化机,油烟经净化机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3)噪声根据本项目特点,项目运营期间主要噪声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噪声,其次为办公生活噪声,主要声源有杀青机、揉捻机、烘干机、热风炉等设备,该类设备噪声强度在6580dB(A)范围内,无高噪声设备。厂区车辆进出流量较小,均低速行驶,产生噪声影响较小。项目设备噪声源强见表5-7。 表5-7 项目生产噪声源强一览表噪声源单台源强度(dB)数量治理后源强dB杀青机75150烘干机65340揉捻机702045复干机65440现有措施可行性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已采取如下降噪措施:选用性能优、噪声低的设备;合理布局;生产设备不连续运转;厂房采用砖混结构且四周封闭。项目产生的降噪措施能够满足环保要求,不需要进行整改。(4)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叶杂质;生物燃料灰渣,办公生活垃圾以及设备维护产生的含油抹布等。茶叶杂质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叶杂质、筋梗、老叶、茶叶粉末以及不合格产品等固废,类比同行业,茶梗、废叶等固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