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ppt_第1页
知识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ppt_第2页
知识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ppt_第3页
知识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ppt_第4页
知识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27/2019,知识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授官 B北邀当国者相见 当:主持、掌管 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数落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微:无、没有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资政殿学士行 然而隐忍以行 B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将请罪于君,君不许 C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D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 1. C数:列举罪状 2. D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A介词,凭借身份/ 连词,表修饰;B介词,在/介词,向;C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C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4.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A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B草行露宿 C维扬帅下逐客之令 D 北虽貌敬 3.C不期而遇(A古:可以用来;今:表可能或能够。B古:没有依靠;今: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D古:遗留的身体;今:死者的尸体) 4.C名词作动词,前,上前;下,下达(A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B草,名词作状语,在草中D貌,名词作状语,表面上),5.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约以连兵大举 A 恐年岁之不吾与 B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C将以有为也 D为巡船所物色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同“资”,钱财 B.抶而仆之 抶:笞打,鞭打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请:请求 D.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 5.B介词结构后置句(A宾语前置,“不吾与”即“不与吾”,不等待我C省略句“将以(之)有为也”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6.【解析】选C。请:申告,7.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去今之墓而葬焉 B .缇骑按 剑而前 C.亦以明死生之大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除:治,整理 以旌其所为 旌:表扬 B.在丙寅三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乘其厉声以呵 乘:趁着 C.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匿:藏,躲藏 卒与尸合 卒:最终 D.按诛五人 按:斩杀 忠义暴于朝廷 暴:暴乱 7. 【解析】选C。C 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A.筑墓;B.走上前;D.用匣子装。8. 【解析】选D。按:追究,查办;暴:显露。,9.下列各句与“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D.斯固百世之遇也 10.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和( )相同 以乱易整 以其无礼于晋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9. 【解析】选B。B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式。A、C两项为状语后置句式,D项为判断句式。10. 和相同,11、解释完全正确的有_几项。 敢以烦执事。 (胆敢)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了) 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围墙) 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吾其还也。(还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同“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礼物;主谓之间的助词,不译。) 何厌之有?(满足) 11、(为“冒昧”;增加的实力;对;筑墙用的夹板,是工具;使者),1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 B.公从(听从,同意)之 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 D.许(答应)之 13.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察纳雅言 C.广故数言欲亡 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2、C 13、B,14.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 )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公从之 是寡人之过也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投诸渤海之尾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 B. C. D. 1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 越国以鄙(边邑)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B,16.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1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 B 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假:借;济:帮助。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解决不了问题。 D,1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山峦为晴雪所洗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9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项王曰:“沛公安在?”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C能克终者盖寡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18、AA项中两个“以”都是“因为”的意思;B项的“哉”,前一个表疑问语气,后一个表肯定语气;C项的“所”,前一个是代词,代动词“加”涉及的对象,后一个“所”与“为”共同表被动;D项的“则”前一个是“就”,后一个作“是”讲。 19、B,20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 21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 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A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