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始数据,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原始数据,统计指标,静态分布,动态趋势,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水平指标 速度指标 因素分析,加工,整理,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4.1 总量指标概述 4.2 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简介 4.3 相对指标,4.1 总量指标概述,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基本分类 三、计算方法,反映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综合指标,即数量指标,也称为绝对数。,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 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总量指标的作用:,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数,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的基本分类,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数,只有可加总体能够计算总体单位总数,不可加总体没有总体单位总数; 一个总体中只有一个单位总数,但可以有多个标志总量,它们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总和,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的数量,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时期指标,时点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如在某一段时期内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表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的数量状况,如在某一时点的总人口数,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实物单位,价值单位,劳动单位,计量单位,如:台、件,如:米、平方米,如:标准吨,如:工日、工时,如:元,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计量方法,对于同类的计算对象按实际计量单位直接加起来,对于同类的计算对象按标准计量单位相加.(折算系数),如: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拖拉机混合产量4台,拖拉机标准实物产量5台,4.2 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简介,社会 产品,MPS核算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4.2 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简介,服务 净值,V+M,4.2 主要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简介,SNA核算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SNA的中心指标:GDP,“正如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能够探测地球各大洲的天气一样,GDP能够给你一幅关于经济运行状态的整体图画。” “如果没有诸如GDP这些核算经济总量的指标的话,政策制定者们只能在杂乱无序的数据海洋中飘泊。GDP及其相关数据资料就象灯塔一样帮助政策制定者们把经济驶向关键的目标。” 2007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7370美元,世界“中上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平均在3466美元至10725美元之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绿色GDP,在传统的经济核算中,人们往往把经济与环境视为两个互不联系的领域。 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了各种经济总量,却忽略了因谋求经济增长而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绿色GDP,联合国制定了“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SEEA)手册,“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Environmentally Adjusted Domestic Product,简称EDP),EDPGDPCfCe NDPCe,Ce表示自然资产消耗,Cf表示固定资本消耗,EDP又称为“生态国内产出”或“绿色GDP”,(1)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是一种经帐户形式和复式记帐法组织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由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宏观经济帐户及相关核算表所组成。大致历程如下:,1953年SNA: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辅助表: 6个标准帐户,12张标准表;,1968年SNA: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公布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0个帐户,26张标准辅助表及补充核算表;,1993年SNA: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通过由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共同对 SNA的修订案。,(2)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以全社会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间的平衡关系为核心的一套统计与核算体系。其历程大致为: 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开始编制,50年代基本成形。,1984年新MPS:1984年经互会统计合作常设委员会提交联合国: 编制国民经济统计平衡表的基本方法原则 。,1971年旧MPS:1971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通过(1977年实施):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的基本原理(经互会拟定);,(3)两种统计核算体系的主要区别,MPS是建立在“限制性生产”理论基础上,侧重核算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SNA是建立在“综合性生产”理论基础上的,它认为:人类的各种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活动都是生产活动,生产的本质不在于是否提供物质产品,而在于是否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因此,SNA的核算范围囊括了所有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非物质“服务”的经济部门。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与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当前国际上已基本采用SNA。,(4)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建国到现在,基本走过了一条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到向SNA过渡,再到全面实行新SNA的道路。 19491991年基本实行MPS。 1984年开始酝酿对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改革; 1985年理论研究阶段; 19861987年方案设计阶段; 1988年在18个省、区、市试点试算; 1992年1月,经国务院组织有关专家论证,通过了在多次修订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并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19921995年,基本完成向1992年新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 1999年,国家统计局决定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修订; 2002年10月:发布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基本框架,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帐户,附属表,国 内 生 产 总 值 表,投 入 产 出 表,资 金 流 量 表,国 际 收 支 表,资 产 负 债 表,经 济 总 体 帐 户,国 内 机 构 部 门 帐 户,国 外 部 门 帐 户,自然 资源 实物 量核 算表,人口 资源 与人 力资 本实 物量 核算 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核算表,国内生产总值表,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投入表,使用表,产品部门表,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表,金融交易表,国际收支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寸头表,资产负债表,期初资产负债表,期末资产负债表,国民经济帐户,附属表,经济总体帐户,生产帐户,收入分配及支出帐户,资本帐户,金融帐户,资产负债帐户,国内机构部门帐户,生产帐户,资产负债帐户,国外部门帐户,经常帐户,资本帐户,金融帐户,资产负债帐户,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本国常住单位所创造的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它反映全社会的生产净成果,体现全社会生产过程的附加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存在的形态: 价值形态:所有常住单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与服务。,(5)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 生产法:从生产角度,反映各部门新增加的价值,国内生产总值 =机构部门(产业部门)增加值 = 机构部门(产业部门)(总产出 - 中间消耗),国内生产总值 = 各部门(雇员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本消耗 + 营业盈余),国内生产总值 = 各部门(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国内生产净值 = 国内生产总值 - 固定资产消耗(折旧),3)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可在经济总体层次上计算国内生产净值(NDP):,C 支出法:从最终使用角度,反映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B 收入法(分配法):从收入分配角度,反映各要素的收入分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中国内生产总值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它们分别从价值构成、收入形式和使用去向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过程。,(6)、国内生产总值表,三面等值原则:由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GDP/NDP相等,中国实际核算中: 生产法GDP = 收入法GDP = 支出法GDP + 统计误差,国内生产总值总表,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增加值 总产出 中间投入 合 计 一、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一)农业 (四)渔业 二、第二产业 (一)工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二)建筑业,增加值 总产出 中间投入 三、第三产业 (一)农林牧渔服务业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 邮政业 (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四)批发和零售业 (五)住宿和餐饮业 (六)金融业 银行业 证券业 保险业 其他金融活动 (七)房地产业 (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九)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十一)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十二)教育 (十三)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十四)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十五)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表,金 额 国内生产总值 一、最终消费 (一)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 交通和通信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 住房服务 金融媒介及保险服务 集体福利服务 其他商品和服务 城镇居民消费 食品 (二)政府消费,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表,金 额 二、资本形成总额 (一)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建筑安装工程 其中:住宅 设备工器具购置 土地改良 其他 (二)存货增加 三、净出口 (一)出口 (二)进口(-),4.3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及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 三、使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比较两厂经济效益,不可比,不可比,可比,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指应用对比的方法来反映相关事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指标,也称为相对数。,相对指标,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共同的比较基础; 用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评价经济活动的状况。,相对指标的作用:,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相对指标的基本表现形式,倍数与成数应当用整数的形式来表述 5倍、3成、近7成 3.25倍、8.6成,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4.3 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及基本 形式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 三、使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相对指标的种类,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说 明,为无名数; 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1; 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恩格尔系数,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支出,全部消费支出,例:我国某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为19715亿元,其中消费额为12945亿元,积累额为6770亿元。则,为无名数,可用百分数或一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说 明,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为无名数,一般用倍数、系数表示; 用来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说 明,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是同类指标数值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动态相对数,为无名数; 用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说 明,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年某地区年平均人口数为100万人,在该年度内出生的人口数为8600人。则该地区,一般用、表示。其特点是分子来源于分母,但分母并不是分子的总体,二者所反映现象数量的时间状况不同。,无名数的 强度相对数,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地区某年末现有总人口为100万人,医院床位总数为24700张。则该地区,为用双重计量单位表示的复名数,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的比例关系或协调关系,可用来 反映经济效益、经济实力、现象的密集程度等。,有名数的 强度相对数,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计划数与实际数同期时,直接应用公式:,A.计划任务数表现为绝对数时,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企业2000年计划产量为10万件,而实际至第三季度末已生产了8万件,全年实际共生产11万件。则, 考察计划执行进度情况:,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累计法,计划指标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市计划“九五”期间要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亿元,计划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为:,其中,2000年各月份实际完成情况为(单位:亿元):,要求计算: 该市“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完成程度;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解:,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因为到2000年10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60亿元(61.70.80.9=60),即已完成计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两个月。,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市计划“九五”期间要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0亿元,计划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为:,其中,2000年各月份实际完成情况为(单位:亿元):,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分析】,在2000年10月为完成尚差的1.0亿元投资额的计划任务需要的天数:,【方法一】,在2000年10月为完成超额的0.1亿元的投资额所用的天数:,【方法二】,即提前完成任务两个月零两天。,即提前完成任务两个月零两天。,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 水平法,计划指标以计划末期应达到的水平规定任务,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自行车厂计划“九五” 末期达到年产自行车120万辆的产量,实际完成情况为:,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要求计算: 该厂“九五”期间产量计划的完成程度; 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120,解:,提前完成计划时间: 因为自1999年3月起至2000年2月底连续12个月的时间内该厂自行车的实际产量已达到120万辆119+10.19.6+(10.19.6)=120,即已完成计划任务,提前完成计划10个月。,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例:某自行车厂计划“九五” 末期达到年产自行车120万辆的产量,实际完成情况为:,其中,最后两年各月份实际产量为(单位:万辆):,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分析】,=119.8,=120.2,可以判断出,计划任务应是在2000年3月份的某一天完成的,(尚未完成计划),(已超额完成计划),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每轮换一天将增加( )万辆,在2000年3月份为完成尚差的0.2万辆的计划任务还需要的天数:,即提前完成任务九个月零15天。,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的描述,B. 计划任务数表现为相对数时,例:己知某厂2000年的计划规定产品产量要比上年实际提高5而实际提高了7。则,第四章 总体规模与相对数量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2025年山东省事业单位就业援青岗位公开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运动训练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业经营与广告公司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实验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城市学院《客户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通信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大学《行政救济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传媒学院《智能计算机图形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培华学院《外贸合同与单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功能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级会计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形势与政策(贵州财经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从创意到创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中国戏曲剧种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戏剧学院等跨校共建
- 更换岩棉彩钢板施工方案
- 国际贸易销售合同中英文
-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导学案
- EAP:企业实施EAP的建议
- 浮吊作业施工方案范文
- 【2021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Dreamweaver网页设计》网络核心课形考任务8及9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