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25X2=50分)1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A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核心理念的多样性C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传播阶层的广泛性2提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观点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3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朱熹编注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人人心。他的著作中对社会群体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都做了细致的规定,这反映了A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B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C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D朱熹理学强化等级与秩序7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存天理,灭人欲”观念的是A朱熹 B程颢 C陆九渊 D王阳明8宋明理学家大多倡导“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其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巩固封建统治 B培养社会责任感C维护社会稳定 D禁绝个人欲望9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其目的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A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B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C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D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11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人们的视野从自然转向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的哲学A指出道德的重要性 B集中在认识人自己C强调知识重要作用 D片面追求功利主义12智者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智者学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B知识与美德的关系C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D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13彼特拉克在秘密中大声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体现了彼特拉克A崇拜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B不信仰基督教C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D贪图享乐的个性14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他的一部作品中讲了一百个故事,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讴歌了人性。该作品是A神曲 B唐璜 C十日谈 D哈姆雷特15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的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16孟德斯鸠指出:“暴君之所以有权力,正在于他剥夺别人的生命”,“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基于此认识,他提出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 C三权分立 D自由平等17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被称为“水手之友”的是A指南针 B印刷术 C造纸术 D火药18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下列成就表述正确的是A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B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理论数学著作C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著作D唐宋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书术1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特点是A.清新婉约 B.刚健豪放 C.通俗易懂 D.沉郁悲壮20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 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 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21“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此诗描述的书法字体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 B平衡对称,整齐安定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22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东京 D明初的南京23关汉卿的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A反映了民间疾苦 B提出了民主思想C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 D把元杂剧推向顶峰24发生于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虽然时间很短就失败了,但其历史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25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其依据包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时期A B C D二、材料分析题2626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他们的实践行动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27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能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1)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材料二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17.2%24.5%46.1%(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材料三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综上,谈谈你对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12345678910111213AABADCADABBA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BCACBDDDCDA答案26(1)林则徐、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科技(器物)(4分)(2)学制度,戊戌变法。(4分)(3)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6分)认识: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等产生深刻影响;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偏向。(9分)27(1)内容: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