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语法知识,文 言 语 法,文言句式,常见实词,常见虚词,常见实词,文言实词包括 名词 、动词 、形容 词 、数词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 教学大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开列了120 个 常见文言实词。2003年及以后年 份的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不 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常见实词,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1、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读音完全相同。 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2)声母或韵母相同。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n) 通“攀”,(3)形旁或声旁相同。 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 如: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xn) 通“伸”,(4)读音相近。 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yu) 同“又”,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 主要有这样几种: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 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 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 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 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 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 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 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2、古今异义词,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 误解为现代汉语 中的一个双音词。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 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 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 如桃花源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 ;论,说。“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 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妻子”原来是两个词,“妻”指 妻子,“子”指儿女。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词,指男子的配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二章)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检测,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布衣 古义:平民。 痛恨 古义:痛心、遗憾。 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池 古义:护城河。 汤 古义:热水。 烈士 古义:有雄心壮志的人。 所以 古义: 用来的 但 古义:只,只不过。,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如狼中“一狼洞其中”的“洞”本为名词,表示“洞穴”,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用作动词作谓语,表示“打洞”; 又如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也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名词,作宾语,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 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 1、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名词作状语 4、意动用法 5、使动用法,3、词类活用,(一)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 (二)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奔:飞奔的马。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三)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方向。“向、在、往”等。 如:东连吴会,系通巴蜀。隆中对 东西:向东、向西。 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用”等。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装运土石。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像一样” 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像狗一样地坐。 4、时间名词作状词,表示时间。“在”等。 如: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日: “天天”、“每天”的意思。,(四)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认为怎么样”或“把当作”的意思 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当宾客。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五)使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使”的意思。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必先苦其心志(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 语境 ,即上下文 。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 。一般地说 ,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 ,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 。因此 ,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 ,就是我们“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关键。 所以 ,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 ,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 ( 上下文 )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4、一词多义,如 “一”,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数目,自然数的开始。) 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曹刿论战 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相同、一样)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 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文言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和代词。,文言虚词很多 ,但“常见”者毕竟有限 。考纲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指的是考纲规定的18个: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高考涉及文言虚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8个虚词的范围。,常见虚词,(一)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这、这件事。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节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动词。译作“去、往、到”。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之,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1、用“者”“也”表示,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2、用副词“乃、则、即、 皆”等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4、用“非、未、弗”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翻译时要译作:“是”,例: 莲,花之君子者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1、判断句,1、用“于、 见、“受于、见于”表被动 2、用“为”、“为所” 表示被动。 3、词语本身含被动,无标志词语。 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如: 贤能为之用。 舌一吐而二蛇尽为所吞。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帝感其诚,2、被动句,1、省主语、谓语、宾语“之”。 2、省略量词、介词“于”。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如:,(余)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余)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 (余) 录毕, (余) 走送之。 一鼓作气,再(鼓) 而衰,三 (鼓)而竭。 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宅边有五(棵)柳树。 见二虫斗(于)草间。,宾语前置,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 后置做补语,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谓语前置 (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如:,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忌不自信。 宋何罪之有? 全石以为底。 唯命是听,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介词前。 用“之、是、以”把宾语提前,以强调宾语。“之”是标志,无义。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介宾短语 后置做补语,(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并不多见) 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译的时候要把它提前用作状语,因此,我们也称它“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如:,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 ,将其 “顺装”过来。,“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与” “以为” “是故”、“是以” “不亦乎” “得无乎” “与其孰若” “宁无”等等,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固定的格式用法。这些类固定句式,翻译时要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如土石何? 以虫草为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句子翻译的原则:“信”“达”“雅”,字字落实 文从句顺,标准:信 达,调 补 贯,何谓“六方法”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留 删 换,留,二、现代汉语中也通用的词。,一、专有名词,如:,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等。,典章制度,度量单位,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 衬词、虚词删去。,偏义复词中的衬词等,句首发语词,特殊句子的标志,同义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领域新质生产力
- 2025年心电图学科基础知识综合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针灸推拿疼痛症状的定位及治疗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眼科常见眼部疾病护理实务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精神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辽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5年皮肤科疑难病例诊断与治疗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风湿免疫科慢性疾病综合治疗方案设计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科常用麻醉药物知识综合考核答案及解析
- 校园安全必修课讲解
- 教育与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的双重保障
- 软件项目开发跨部门协作流程
- 2025至2030中国木片加工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专项施工方案台账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4公需课《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提升》8学时题库及答案
- 传奇游戏活动方案
- 猪场工作应聘简历
- 2025年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音乐制作中的辅助设计研究-洞察阐释
- (高清版)DG∕TJ 08-802-2005 通风与空调系统性能检测规程
-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纪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