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ppt_第1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ppt_第2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ppt_第3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ppt_第4页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2013.11,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摭拾(zh) 怪癖(p) 墓冢(zhng) 冰冷成坨(tu) B商榷(qu)干瘪(bi)犄角(j) 百舸(g)争流 C低徊(hu) 抹煞(sh)慰藉(ji) 自怨自艾(y) D悄然(qio)发轫(rn)丰腴(y) 汗流浃背(ji),C A摭拾(zh) B 犄角(j) D 汗流浃背(ji),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B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以及感冒等各种因素诱发的。 D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免费放行,客流量大增,服务部门最大限度的为旅客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快乐的人性化服务。,B A.缺“出现”的宾语;C.句式杂糅; D. “创造环境和人性化服务”搭配不当,在“快乐”前加提供。,3、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的埋藏在地下的矿藏。再者,思维者的兴趣是关键因素。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他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是不可能的。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作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创造性思维要求思维者拥有天赋、兴趣和意志力。或者: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天赋、兴趣和意志力有很高要求。(每点1分,共4分),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中:合乎 B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躁:浮躁,不专一,C 绝:横渡,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惑而不从师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 两个“于”都是介词,解释为“向”A动词,跟随/介词,自 B介词,比/语气词 D连词,却/副词,就是。,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托遗响于悲风 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句读之不知 D不拘于时,C(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即“为何其然也”;“句读之不知”即“不知句读”) A状语后置(于悲风托遗响) B 定语后置(以为凡是州有异态之山水) D被动句(不于时拘)。,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yun,“援”)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拥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孤竹君排行居中的儿子)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c“殂”,死亡)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太公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搀扶他们离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采集薇菜来充饥。直到他们饿到快要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歌,那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来充饥,用残暴取代暴虐呀,还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义(错误)的。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可叹我们的死期已近,生命已经衰弱了!”于是,伯夷、叔齐就饿死在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却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之食都难得吃饱(满足),终于过早地夭亡了。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到底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残暴恶毒,放肆地行凶,他聚集党徒几千人,到处横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假如)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如果说到近世,那些操行不端正,做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财产富裕,子孙也不断绝。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是对还是不对呢? 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难以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又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露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拥立他人为国君。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便征讨纣王,又认为周伐纣是不仁之举,后来便“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C “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8翻译下列文言句子。(8分) (1)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2分)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1)(伯夷、叔齐)认为这样做可耻,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2分)(“耻”“义”各1分) (2)向上吃到细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上”“下”1分,“用”1分,“用心一也”判断句式一分) (3)小的学习了,大的却丢弃了,我没有看出他们的高明。(“小学”,“而”,“明”各1分),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中是如何表现 “晚秋”这一时节特征的?(4分) (2)尾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1)诗中是如何表现 “晚秋”这一时节特征的?(4分) (2)尾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1)稀疏的柳影(2分);北雁南飞(2分) (2)对比(衬托)。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郁闷不平(无奈慨叹)。,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沁园春长沙)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师说)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赤壁赋),11、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林黛玉生日晚上的怡红院欢聚,丫环们自己凑钱摆酒设宴,又请来宝钗、湘云等人,围桌而坐,行酒令、占花名,直到深夜方散。 B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宝玉挨打后,宝钗第一个来看宝玉,对宝玉的痛惜之情表现得情深意长,但仍稳重端庄、谨守礼法。 D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提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E红楼梦前五回不只是一部小说的开头,实际上也是全书的提纲。这五回以写实的方式,基本上交代了全书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AE A、是宝玉生日;E、是以“象征、隐喻和写实结合的方式”。,12、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 懦弱的 精明的 孤僻的 ,取 之意。(5分),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六、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前方节选文段,回答13-15题。 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的人们,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我们可以想像: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东歪西倒,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苦。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也出现过这种拥挤的汽车。丰子恺先生有篇散文,也是专写这种老掉牙的汽车的。他的那辆汽车在荒郊野外的半路上抛锚了,并且总是不能修好。他把旅途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细细地写了出来:真是一番苦旅。当然,在这天底下,在同一时间里,有许多人也许是坐在豪华的游艇上、舒适的飞机或火车上进行他们的旅行的。他们的心情就一定要比在这种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中的人们要好些吗?如果我们把这种具象化的旅行,抽象化为人生的旅途,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古诗十九首)“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卢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那位崔颢,本可以凑足盘缠回家一趟,用不着那样伤感。然而,他深深地知道,他在心中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与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体味一派苍凉。 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13、文中划线部分描写生动,请结合修辞手法分析它的含义。(4分) 14、作者在文中引用了不少中国古代诗歌,意在说明什么?(4分),13、比喻写出旅途的艰苦;反问写出旅行者无论方式,在实质上都是一样的苦旅(都是一样的不安、无奈与焦躁不宁、索然无味)。(每点2分) 14、一方面表明人总是“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的家和家乡;另一方面“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每点2分),15、第段是文章的结尾,请结合全文分析它的作用。(4分),“家”是指人的精神归宿,“无边的旷野”指人没有精神归宿;作者以问作结,启发读者思考(期望人们找到精神的归宿) (每点2分),七、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水乡的日子 史良高 只有把小船撑到蓬蓬勃勃的茭草深处,头顶只剩巴掌大的一方天空,而你一伸手就可以随意地采菱摘莲时,你才有资格说你到了真正的水乡。 水乡的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一座小小的村庄笼罩在一片水雾与绿荫之中,周围都被一汪绿水紧紧地包围着,泱泱漾漾的河水就从一家家的门前窗下流过。早起盥洗梳头,蹲在伸到水中的麻石上,河水就是一面清澈的镜子。长长的麻石又和女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吧嗒!吧嗒!”的棒槌声每天就是从这一条条麻石上响起,把那一个又一个黎明濯洗得晶亮晶亮。,夏天的许多日子,我都是静静地坐在河边看太阳从水中升起,躺在水边的竹榻上数天上的点点繁星。我和伙伴们从水边摸来螺蛳,砸碎坚壳,放在竹篮里钓虾,那些贪吃的大虾便一个个成了我们盘中的美味。有了兴致的时候,祖父就划着小船,穿过一片清悠悠的河面,去不远处的一个河湾。那时,我便和大人一起兴高采烈地采摘青乎乎的莲蓬和水淋淋的菱角。有时也打荷叶,然后和大人一起运到岸上晒干打捆。偶尔一阵狂风吹来,荷叶们便快活地飞到天空中跳起了迪斯科,我们这些伢们便纷纷去追,跑着、跳着、抓着,把笑声抛撒得满满一河。荷叶们后来都到了镇上的供销社,成为包装红糖与咸盐的“包装纸”。河里有一种叫“高苗”的东西,其实就是茭白开花后结成的米,细细长长,形状如梭,颜色像红红的玫瑰。将“高苗”捋回晒干,磨成粉,粉是红的,做成粑,锅里便是一朵朵盛开的玫瑰。揭开锅盖,那水乡植物特有的清香由不得你不口水四溢。以至我后来走遍大江南北,再也没有寻到过这种东西。祖父把船停在河心的那一刻便开始钓鱼。祖父钓鱼很特别,他将竹篙在水中击打几下,就有鳊鱼、鲫鱼、草鱼黑压压地来了,祖父从茭草上捋下一把“高苗”撒向鱼群,接着将一粒“高苗”迅速地穿到钩上,刚一下钩,就被一尾大鳊鱼死死咬住。不上一袋烟工夫,准能钓上三条五条。,水乡的孩子没有不玩水的,也没有不会水的。白天摸鱼捉蟹,扎猛子,玩狗刨,把黝黑的肚皮漂在水面,一个个没命地疯,回到家里就难免有个头疼脑热的。于是在夜幕四合的时候,就有踮着小脚的奶奶手里拿着一件小孩的衣物什么的来到河边喊骇。喊骇一般叫的是乳名:“伢子耶,莫骇噢,快些回家去吧”那拖得长长的尾音时常从沉寂的河面一直弥漫到村庄的角落。 也许因了水的滋润,岸边那一丛丛芦苇总是显得特别的茂密鲜活。我常常与小伙伴们钻进苇丛挖甜甜的芦根,打鲜嫩的芦叶,用自制的芦枪打“游击战”,有时也用芦笛吹起一支支跑调的歌曲。秋风中的苇花如絮似雪很有诗意,软软的,柔柔的,四处飘荡。水乡人说那是一位痴情女子的魂。那时节,村庄的屋顶、树梢、田野和河面上,到处游荡着那痴情女子洁白洁白的魂,不过,没有人感到害怕与讨厌。不经意间,一年的秋天就这样地过去了。,水乡还是水鸟的天堂,水乡人也离不开水鸟。河边的水草里、稻田里时常见到水鸟的窝,水鸟的蛋,有时还有刚出壳的雏鸟。没有人捡它、碰它,谁家不懂事的孩子要是招它惹它,准会遭到大人一顿训斥。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大自然中的生命。一窝窝小鸟长大后远远地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