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甲醛植物实验》PPT课件.ppt_第1页
《吸甲醛植物实验》PPT课件.ppt_第2页
《吸甲醛植物实验》PPT课件.ppt_第3页
《吸甲醛植物实验》PPT课件.ppt_第4页
《吸甲醛植物实验》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醛危害,达到0.060.07mg/m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 达到0.1mg/m时,有异味和不适感; 达到0.5mg/m时,刺激眼睛,引起流泪; 达到0.6mg/m,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 达到30mg/m时,立即致人死亡; 甲醛(室内国标0.08 mgm-3)一般住宅新装修后的峰值浓度约0.25mgm-3 ,个别可达2.40mgm-3已成为我国室内空气首要污染物。,甲醛吸附方法,常见降低室内甲醛措施: 1.物理方法:自然通风或采用吸附剂。 2.化学方法:强氧化剂氧化治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3.植物吸附:栽培观赏植物,最简单、最自然、最环保。,植物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能力报道,美国航天局(NASA)的WOLVERTON B C(1984)系统地开展了相关植物吸收净化室内空气的研究1。 国内白雁斌、刘兴荣(2003)首次用吊兰净化室内空气中的甲醛,选择暑期无人的房间进行实验2。,Foliage plants for remov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energy efficien homes,甲醛初始浓度20.4mg/m3,6h 和24h后各检测一次,每组2盆植物, 测得植物叶面积和熏蒸前后甲醛的变化量,Foliage plants for remov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energy efficien homes,生理指标,1. 叶片SPAD值:叶绿素含量的相对变化。 2.原生质膜透性:若细胞膜受到破坏,细胞浸提液的电导率明显增大。 3.丙二醛含量:破坏植物组织,增加较明显,说明这些种类对胁迫的敏感性较高。 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解过氧化物,POD活性随逆境强度的变化一般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材料与方法: 玻璃密封舱1.00.80.8m共5个,小型风扇,盆器和基质用PE膜紧密包裹。 温度25,光照,移液枪注入40的甲醛溶液,挥发后甲醛含量在3.314.03mgm3,2010年,以l h时舱内浓度为初始浓度,12 h时舱内浓度为终止浓度,未放植物的空白箱内甲醛含量的变化进行校正,实验重复3次 采用叶面积仪与纸称重法结合测定被试植株的叶面积。,2010年,检测结果,香石竹(1.0542 mgh-Im-2)瑞典常春藤(1.0300 mgh-Im-2)蚊净香草(0.6817mgh-Im-2)比利时杜鹃(0.6117 mgh-Im-2) 百合竹(0.316 7mgh-Im-2)口红花(0.2292 mgh-Im-2)孔雀竹芋(0.2158mgh-Im-2) 表观现象:百合竹、孔雀竹芋均无受害症状。鸟巢蕨及香石竹则多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褐色斑块、叶片变色,萎蔫等,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变化:孔雀竹芋SPAD值显降低。 相对电导率:香石竹值有所增加,瑞典常春藤、比利时杜鹃和栀子花值显著增大。 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香石竹显著增加,瑞典常春藤减小,说明对甲醛耐受性较差,受害较严重。 丙二醛含量:均有所上升,孔雀竹芋增加较明显,说明对甲醛耐受力差。长寿花、巢蕨等变化不明显,较不敏感,耐受性略强。,结果分析,结果说明了什么?,本实验设置时间太短!12H内植物吸甲醛能力强并不能代表植物对甲醛的耐受力。,2006年,为什么结果不同?,植物品种有差异。 植物叶龄、叶表形态有差异。 植物生长时期不一样。,植物吸收甲醛机理,通过茎叶的气孔和保卫细胞的开启来吸收甲醛气体 Schmitz等推测14C标记的甲醛气体在甲醛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的作用下最终被氧化成C02,然后经过卡尔文循环代谢。 Achkor等对源于拟南芥甲醛脱氢酶的基因进行遗传操作,过量表达此酶的拟南芥对外源甲醛的摄取效率提高25,实验改进,1.时间过短,设置一周、二周、三周、四周。 2.添加CO2 3.浓度未设置梯度 4.植物设置处于同一种生长阶段 5.检测甲醛脱氢酶含量,吸收甲醛综合措施,刘艳丽利用二氧化钛溶胶结合马拉巴粟进行净化甲醛实验,发现涂敷二氧化钛溶胶对植物净化作用起到更好的效果。 日本的Sawada也尝试利用活性炭和植物联合净化甲醛。 Kempeneert发现植物接种恶臭假单胞菌TVA8后,植物净化甲苯的时间从75 h降到27h。,参考文献,1.WOLVERTON B C, MC DONALD R C, WATKINS E A. Foliage plants for removing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energy efficien homesJ.Economic Botany, 1984, 38(2): 224-228. 2.白雁斌, 刘兴荣. 吊兰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研究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3, 9(3): 26-27. 3.周晓晶,粱双燕,金幼菊,等13种常用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净化效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229231 4.安雪,李霞,潘会堂,等。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