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使朗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敏使朗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敏使朗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敏使朗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敏使朗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敏使朗与组胺 敏使朗和眩晕,组胺,组胺受体,敏使朗,三者之间的关系,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分类 脑内神经递质分为四类,即生物原胺类、氨基酸类、肽类、其它类。 1.生物原胺类神经递质是最先发现的一类,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5-羟色胺(5-HT)也称(血清素)。 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包括:-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谷氨酸、组胺、乙酰胆碱(Ach)。 3.肽类神经递质分为:内源性阿片肽、P物质、神经加压素、胆囊收缩素(CCK)、生成抑素、血管加压素和缩宫素、神经肽y。 4.其它神经递质分为:核苷酸类、花生酸碱、阿南德酰胺、sigma受体(受体)。,组胺的来源 组胺的合成部位 组胺的作用,组胺,概述 组胺是自体活性物质之一,在体内由组氨酸脱羧基而成,组织中的组胺是以无活性的结合型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以皮肤、支气管粘膜、肠粘膜和神经系统中含量较多。当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可引起这些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与组胺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组胺的来源:组氨酸,9种人体必须氨基酸 赖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 甲硫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组氨酸 苯丙氨酸,组胺的形成,人器官内HDC的含量,直接标志了“组胺”的含量 “组胺”存在于神经细胞、肥大细胞内 组胺是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 组胺作用: + 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 (组胺通过组胺受体发挥生理作用),组氨酸脱羧酶(HDC),组氨酸进入人体后,组胺,合成组胺的神经细胞在哪里?,下丘脑 合成组胺的神经元位于后下丘脑 乳头结节核 投射至脑内各处 通过轴突投射 投射至皮质 组胺保持觉醒,3种组胺受体的生理效应,组胺通过组胺受体发挥生理作用: H1受体 位于:平滑肌、粘膜、中枢神经组织 扩张血管、兴奋平滑肌、虫咬后的痒和痛等 H2受体 位于:壁细胞 调节胃酸分泌 H3受体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前庭器官 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组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 H4受体:是新近发现的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重要受体之一,倍他司汀: + H1受体的弱激动剂 - H3受体的强拮抗剂,敏使朗介绍,敏使朗结构,敏使朗的活性药物成分是甲磺酸倍他司汀, 其化学名称为N-甲基-2-(2-吡啶)乙氨基二甲磺酸盐, 分子式为:C8H12N22CH4O3S,组胺(Histamine)(H)在中枢神经系统作为局部激素和神经递质,与激素的分泌、能量产生、清醒、脑血流量的调节相关,【规格】 6mg 【包装】 30片(10片3)铝塑包装。 【有效期】 3年,详见小盒标示。 【贮藏】 本剂具吸湿性,开封后防潮保存。,组胺的确能帮助增加脑部血流,但是 只能用于静脉点滴=剂量难以调整=容易引起严重的低血压,口服拟组胺药的出现=既有组胺作用,又能口服,安全有效,眩晕,倍他司汀以拟组胺药的身份登陆,敏使朗的历史,1941年,Walter等人意外地发现一种beta-吡啶烷基胺与组胺的药理学特性有相似之处,这直接导致了能口服的组胺药物的出现。 1945年,卫材公司开始研究beta-吡啶烷基胺类药 研究认为,盐酸倍他司汀的吸湿性太强,公司决定生产倍他司汀的甲磺酸盐化合物,即甲磺酸倍他司汀 - 敏使朗 1967年,Watanabe 双盲试验成功 1968年,Okamoto 双盲试验成功 1969年1月,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由原研公司日本卫材首先上市 现已成为治疗脑与耳相关疾病的基础用药 使用科室:,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和头晕,五官科 神经内外科 骨科 妇产科 神经心理科 内科 。,敏使朗,化学名:Beta-吡啶烷基胺 通用名:甲磺酸倍他司汀 H1受体的弱激动剂:直接效应 扩血管 H3受体的强拮抗剂:间接效应 抑制H3受体从而抑制组胺的自身负反馈机制,因而延长胆碱的作用时间 加快神经传导速度(胆碱能神经) 放大与前庭代偿功能有关的组胺能促进觉醒作用 对H2受体几乎没有作用,敏使朗信息,【适应症】 下列疾病伴发的眩晕、头晕感。 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眩晕症。 【用法用量】 通常成人一次12片(甲磺酸倍他司汀一次量612mg),一日3次饭后口服,可视年龄、症状酌情增减。 测定血浆中浓度,在6090分钟后达到最高值,之后迅速消失。,【注意事项】 对下列患者需慎重给药: 1.有消化道溃疡史者或活动期消化道溃疡的患者。 2.支气管哮喘的患者。 3.肾上腺髓质瘤患者。 要按医师处方、指示使用。,神经细胞内的组胺,神经细胞 胞体 组氨酸合成组胺 轴突 把组胺运输到末端 突触 释放组胺 树突,突触,组胺有什么作用?,组胺在体内引起的生理效应与所结合的受体类型有关,3种组胺受体的生理效应,H3受体位于何处? 高密度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外周较少 存在自身H3受体 存在异源H3受体 非组胺能神经的突触前膜上,能调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并与它们协同作用,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合成、释放组胺的神经细胞,合成、释放其他神经递质(非组胺)的神经细胞,倍他司汀 通过释放组胺特异性扩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 通过调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特异性地扩张脑血管, 尤其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 能高效率地增强内耳微循环,小 结,组胺在后下丘脑乳头结节核内合成 组胺能神经元从后下丘脑投射至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 3种组胺受体在中枢存在,有自身H3受体和异源性H3受体 3种组胺受体引起不同的生物效应 H3受体能调节组胺的合成和释放,倍他司汀,倍他司汀 通过释放组胺特异性扩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 通过调节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倍他司汀 特异性地扩张脑血管 尤其针对椎基底动脉系统 能高效率地增强内耳微循环,敏使朗化学成分:甲磺酸倍他司汀 一种拟组胺药物 组胺H3受体强拮抗剂 组胺H1受体弱激动剂,Tighilet B,Leonard J,Lacour M.Journal of Vestibular Research. 1995, 5(1): 53-66,Botta L,Mira E,Valli S,et al.Acta Otolaryngol(stockh) 1998;118:519-523,E.Laurikainen,J.M.Miller,A.L.Nuttall.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1998 ,255:119-123,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三路出击,全方位治疗眩晕和头晕,敏使朗增强椎基底动脉供血, 敏使朗增强内耳微循环,,敏使朗增强中枢前庭的代偿能力,敏使朗降低前庭传入神经放电率,三路出击,全方位治疗眩晕和头晕,敏使朗增强椎基底动脉供血 敏使朗增强内耳微循环,外周前庭 的 动脉血供,椎动脉,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内动脉系统,倍他司汀作为脑血管扩张剂的独特性,Vs.,?,组胺H3受体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是一种突触前膜受体, 能对组胺的合成和释放起负反馈调节的作用。,高效率地增强内耳微循环,敏使朗治疗内耳缺血相关性疾病 的 临床效果,四种常见的内耳缺血相关性疾病 PCI、BPPV、MV、YBPV ABR证实内耳缺血性改变 共115例患者 敏使朗治疗:6mg tid vs. 12mg tid po. 持续1个月 考察DHI评分和ABR变化,治疗前后高刺激率ABR异常例数,治疗前后DHI评分分值的变化,注:PCI 后循环缺血 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MV 偏头痛性眩晕 YBPV 青少年良性阵发性眩晕 DHI 眩晕残障量表 ABR 听性脑干测听(高刺激率ABR反映听神经通路的血供情况),吴子明、张素珍等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缺血相关性眩晕的疗效研究,敏使朗降低前庭传入神经放电率,三路出击,全方位治疗眩晕和头晕,AMP = 壶腹部微音电位 e-Nfr:已经激发的神经放电率 r-Nfr:静息状态下的放电率,降低前庭传入神经的放电率,*Botta L, Mira E, Valli S, at al. Effects of betahistine on vestibular receptors of the frog. Acta Otolaryngol 1998; 118: 519-23 * Michel Lacour 在 Histamine and Betahis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发表于 CNS Drugs 2001;15(11)853-870),青蛙的后半规管外淋巴给药,* P 0.05;* P 0.001 vs 对照值,三路出击,全方位治疗眩晕和头晕,敏使朗增强中枢前庭的代偿能力,增强中枢前庭代偿功能,静态平衡: 站立稳定时四肢围成面积的大小 动态平衡: 从横杆上掉下来时横杆的转速,Brahim Tighilet, Jacques Leonard and Machel Lacour Journal of Vestibular Research Vol 5 No 1 pp 53-66 1995,倍他司汀(口服,50mg/kg)治疗,治疗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功能完全 代偿的时间均比为治疗组(40天)缩短14天,猫的单侧外周前庭器官被损毁,J Physiol 573.3 (2006) pp 723739 723 Changes in the histaminergic system during vestibular compensation in the cat Brahim Tighilet, Suzanne Trottier, Christiane Mourre and Michel Lacour,组胺增强中枢前庭代偿功能,一种纯的H3受体阻滞剂,Histamine and Betahis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Elucidation of Mechanisms of Action Michel Lacour and Olivier Sterk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