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自古就有着根本的区别。人与建筑截然分离,是欧洲建筑文化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对欧洲人来说,建筑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欧洲教堂尽高大深邃之能事,远远超出人的尺度,是神在人间的居室,而神绝非人,所以建筑仍然与人分离。西方的哲学思想主张征服自然,其教堂、宫室、竞技场、歌剧院等建筑中难见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大面阔,与自然接触的外墙与窗面积较小。西方建筑中连有限的花园也造得与自然相对立,它从总体布局到水池、花草、雕塑、花盆以及小品建筑都对称严谨,树木也修剪成几何体型,花卉和灌木则被修剪成地毯状的模纹花坛,如凡尔赛宫中的花园。这同崇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截然相反。以“天人合一”为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建筑则是以人为主,在这里建筑与生活是一体的,建筑随生活而变,以生活为主。而西方建筑中,人只是旁观者,人与建筑相分离。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是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的观念见于各类建筑。法自然而极变化之能事,这是古民居的特征。因气候、地形、材料、生态等的不同,建筑也各有特点。乡镇民居多为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等格局,即使是四合院,也体现出日照、风体、绿化共享的功能,极力与大自然、与人相和谐。中西方在建筑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别,那就是中国宫殿类建筑十分发达,而西方宗教类建筑十分繁荣,两者强烈的反差反映出建筑文化与其他人类文化一样,也是以人神间的冲突与调和作为其永恒的文化主题的。中国长久以来以“人”的观念为中心,而西方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于一切的时代。中国人信教也信神,但又总是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崇拜,去尊重。西方则不然,一部建筑史其实就是一部神庙和教堂的历史。虽然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建筑以“神”为中心,但在这两类文化的价值观念中,“神”都是永恒的,“人”都是暂时的。正因如此,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石结构的长久性与木结构的短暂性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建筑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从审美来看,中国古典建筑以木为材,在质感上显得朴素、自然而优美;而以石为材的欧洲古典建筑质地坚硬、沉重而阳刚十足。因此,以木为材的中国建筑比以石为材的欧洲建筑更具有可人的生命情调;比较起来,冰冷的石材会使建筑与人的关系显得略微有些紧张。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西方建筑呈现出人与建筑的“分离”或“融合”的迥异特征,不同的建筑文化都受到了各自哲学思想的影响。B在面对自然时,不同于西方把建筑看作征服自然的手段与方式,中国建筑努力融渗在自然中,与自然对话。C对于欧洲人来说,建筑或只是人之外的观赏品,或只是住人的容器,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建筑与生活一体,彰显“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D人神之间的冲突和调和作为一种永恒的文化主题,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中只表现在宫殿类建筑和宗教类建筑的各自繁荣。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立足比较的思路,采用总分的结构,从三个大的方面谈中西方建筑在文化上的差别。B文章在论证中西方建筑文化的第一个差别时,概括了西方古典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各自的一些共性特点,通过对比来突出二者在文化观念上的差异。C本文的一大特色是用哲学思想和文化命题来作为支撑论点的依据,这样做可以增添文本的文化内涵,使说理更有深度。D本文论证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哪怕是宫殿类建筑也体现出人本特色。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的教堂、歌剧院等建筑具有大体型、大进深、大层高等特点,而外墙和窗户的面积则相对小得多,这是与自然对立的体现。B中国古典建筑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多呈现字、曲尺、三合院、自由式的格局,体现中国传统哲学“道法自然”的观念。C中国宫殿建筑的发达,与中国人把人摆在高于神的地位去尊崇的观念有关,而西方建筑则一直以“神”的观念为中心。D中西方建筑因材质的不同而呈现出质朴和阳刚的不同审美风格,相较而言,西方建筑更具可人的生命情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玩家 聂鑫森吴昌开着崭新的宝马车,行驶在铺满晨光的乡村公路上。此行去青山桥杨家村,那里新建了一个钓鱼基地。昨晚睡前,他习惯地翻翻报纸,副刊上有一篇散文写到它,那些美丽的文字把吴昌的心挠得痒痒的。在古城私企老板中,40岁出头的吴昌还算不得头面人物,尽管他拥有一家两千人的服装制造厂。但在玩家圈子里他名声很响,因为他是个正经的玩家。吴昌玩得很雅,其一是玩瓷,也就是专项收藏古瓷器。唐盆宋碗、明壶清瓶,竟收了上百件,或从拍卖场拍得,或从古玩店淘来。他当然吃过亏,吃一堑长一智,慢慢摸出门路,眼力自然练出来了。谈起四大名窑、釉上彩、釉下彩、斗彩,他口若悬河,当行本色。他曾请城中古玩店好古斋的当家人袁清来家鉴赏,袁清的目光冷冷地扫视一遍,说:“不错啊都是真货。”能得到袁清这句赞语,不容易!玩瓷之外,吴昌还喜欢钓鱼。古城郊外大小钓鱼基地他都光顾过。什么鱼用什么竿,下什么饵,他如数家珍,而且手感极好,浮子稍一颤动,他的手就会闪电般扬起,刚吞钩的鱼也就成了俘虏。他钓鱼,心里还有个小九九:顺带在附近的农家转一转,说不定哪天会发现一件“老器”。这就叫“捡漏儿”。一个小时后,汽车停在杨家村的一口大水塘边。水塘的左侧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是水塘主人的家。一个60来岁的老人飞快地来到汽车前,对刚下车的吴昌说:“先生,欢迎你来钓鱼。请先到堂屋里歇口气,喝杯茶。”吴昌说:“好。好。”堂屋很宽敞,正面墙上挂着一个神龛,里面立着一尊白瓷观音像,造型极其优美;神龛下面摆着一张古旧的八仙桌,一边搁着一把上了年岁的太师椅。吴昌想:这户人家应该是有些来头的,一般农家不会有这样的家具。老人送来一壶茶和一个小茶杯。茶壶和茶杯都是瓷的,似乎还很“老器”。吴昌的心突突跳。他提起茶壶给小茶杯斟上茶,迅速地把壶扫视一番。壶是平常式样,上面有明人唐伯虎的一幅仕女图,笔墨很见功夫,题款是两句诗:“屈指三春是嫁期,几多欢喜更猜疑。”他记起这两句诗是清人黄遵宪的。明人唐伯虎的画怎么会题上清代人的诗?他笑了,这壶顶多是个民国时的仿品。吴昌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呀,这竟是一只斗彩杯!造型轻灵俊秀,胎质细腻纯洁,白釉莹润如脂,色彩柔和,上面画着栩栩如生的牡丹和蝴蝶。这样一只杯子,目前市场上的价格已逾20万,想不到,竟让他遇着了!吴昌说:“这把壶不错,有些年岁。”老人笑了:“当然。是祖传的,传了多少代就弄不明白了。这只杯子,是挖菜窖时,从土里偶然发现的,看着入眼,权用它盛茶。”吴昌放下茶杯,随意说:“老人家,给我找根钓竿,我钓鱼去。”老人说:“好。”吴昌在塘边勉强坐了两小时,一条鱼也没钓着,他脑子里想着那只斗彩杯。近午时他回到堂屋里,对老人说:“你给我用网打20斤鱼吧,空手而返,老婆会笑话。”老人忙安排人去打鱼。“先生,你喝茶。”“谢谢。老人家,我很喜欢这把壶,你愿意出让吗?”“祖传之物,舍不得。”“我愿意出高价购买,你开个价!”老人似乎心动,犹豫了好一阵才说:“不能少于12万!”吴昌差点要喊起来:“土老帽儿,这壶是民国的仿品呀,顶多值两千元!”但他没喊出来,装出痛苦的神情,说:“太高了,太高了,8万!”“你真心要,10万,再不能少了。”吴昌咬咬牙,说:“10万就10万,不过,你得搭上这个小杯子,让我早晚配着对儿喝茶。”老人说:“这个杯子反正是白捡的,你喜欢就拿走。”吴昌从内衣口袋里飞快地掏出一张支票,签好名,交给老人。吴昌开着车喜洋洋地回到城里。今天捡漏儿,应该是他玩瓷史上最辉煌的一笔。声东击西,暗度陈仓,妙不可言。他不想告诉城里任何人包括袁清。过了半月,他去省城博物馆,托朋友找瓷器专家“掌眼”。他没想到,“成化斗彩杯”是当今的仿品,只值几十块钱!吴昌傻眼了,谁给他下的饵呢?他后来打听清楚,报纸上那篇介绍青山桥杨家村钓鱼基地的散文,是袁清化名写的。那一刻,他什么都明白了,他去钓鱼,其实自己也成了一条被钓的鱼。 (选自杨晓敏名家名篇笔记体小小说欣赏,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吴昌开着宝马行驶在乡村公路上,来到杨家村大水塘边青砖大瓦屋,走进厅堂看到古色古香的陈设,这些环境描写为吴昌与小说主人公老人的活动提供了真实背景。B.吴昌在古城私企老板中是出名的玩家,专门收藏古瓷器,他爱钓鱼的动机之一就是到乡下农家捡漏儿,这些介绍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C.小说情节设置引人入胜,叙述与描写深得中国古典小说的趣味,尤其末尾处发现成化斗彩杯是仿品的描写虽出人意料但合乎情理,有凸显小说主题的作用。D.小说虽没有华丽辞藻点缀,但写人叙事却很形象生动,如吴昌和老人做交易一段运用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5小说结尾吴昌最终被“好古斋”当家人袁清算计,文中有哪些伏笔暗示?(6分)答: 。6请分析小说标题“玩家”的作用。(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显示,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快报形式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数据。统计快报显示,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增长率最高,比上年增长1548,总投入为2802亿元。同时,各教育领域教育经费总投入均有所增长: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76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6;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675,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摘自2017年5月4日光明日报,记者杜冰)材料二:图1 公共财政教育经费与公共财政支出省际差异变动趋势 注:(1)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2004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省际差异系数由研究者计算得到;(2)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它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关键统计指标。差异系数越大,代表数据离散程度越高;反之,数据离散程度越低。下同。图1呈现的数据表明,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省际差距变动趋势大致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12年期间,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省际差距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阶段是20132016年期间,省域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差距略有扩大。总体而言,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省际差异系数在053066之间,且各年份均高于公共财政支出省际差异系数。 图2呈现的数据表明,20042016年期间,我国普通小学和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整体呈缩减态势。与生均教育事业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更大。与生均教育事业费的分布特点不同, 图3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历年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异 图3呈现的数据表明,与义务教育的变动趋势不同,20042016 年期间我国高中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距特定年份呈扩大趋势。与中等职业学校相比,普通高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的省际差距明显更大。如何缩小省际差距?首先,推进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均衡分配,完善以公平目标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机制。其次,优化区域内各级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完善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监测与评价体系。再次,进一步厘清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完善公共财政教育经费长效保障体系。(摘自2018年2月10日光明日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晨晖学者陈纯槿)材料三:从整体看,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体现为整体中的局部短缺。首先是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在一些教育发展指标上,区域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仍有提升空间。教育是解决好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补齐短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应继续实行倾斜政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抬高底部、夯实基础。其次是教育层次结构中的不平衡问题。从各层级看,高中阶段教育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教育是提升未来劳动力素养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基础。因此,解决好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平衡与协调问题,是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摘自2018年1月23日光明日报,作者: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安雪慧)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光明日报报道,2017年“五一”前后,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这是教育部首次以快报形式公布全国年度教育经费初步统计数据。B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快报显示,2016 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整体上呈较快增长的态势,但各层次之间增长速度不均衡,高中(含中职)教育经费增长相对较慢。C学者陈纯槿的研究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2004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材料二中三个图表中的数字是政府公布的。D光明日报作为一家中央级平面媒体,持续深入报道我国有关教育方面的新闻、刊载学者的深度研究文章,充分彰显了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统计,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近十个百分点,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异系数也都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B材料二中的三个统计图表告诉我们,省际差异系数越大,意味着各省间实际投入的相应财政经费的差别越大,不同地域和不同教育层次结构的不平衡也就越大。C从图2和图3的数据曲线走势看,2004年到2016年间,我国的省际差异系数在义务教育阶段及高中阶段呈较明显缩减趋势,中职阶段某些特定年份则呈扩大状态。D观察图1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和图2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省际差异系数变化曲线发现,与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较小。 9解决我国当前教育经费分配不均衡问题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一清,元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尹,坐事免官,滞留江、淮者十年。顺帝征为国子助教,累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宿儒虞集、欧阳元、揭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人呼小张学士。明师取元都,与危素等皆赴京,奏对称旨,复授侍讲学士,特被宠遇。帝尝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札赋诗。洪武二年秋,奉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御制诗一章遣之。甫抵境,而日煃卒,国人乞以印诏授其世子,以宁不听,留居洱江上,谕世子告哀于朝,且请袭爵。既得令,俟后使者林唐臣至,然后入境将事。事竣,教世子服三年丧,令其国人效中国行顿首稽首礼。天子闻而嘉之,赐玺书,比诸陆贾、马援,再赐御制诗八章。及还,道卒,诏有司归其柩,所在致祭。以宁为人洁清,不营财产,奉使往还,补被外无他物。本以春秋致高第,故所学尤专春秋,多所自得,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岁,始卒业。元故官来京者,素及以宁名尤重。素长于史,以宁长于经。素宋、元史藁俱失传,而以宁春秋学遂行。门人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五行俱下。洪武十三年以明经举,授国子学正,进博士,作春秋钩玄,能传以宁之学。 (选自明史文苑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 以宁用是知名/B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 以宁用是知名/C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D以宁年八岁或讼其伯父于县/系狱/以宁诣县伸理/尹异之命/赋琴堂诗立就/伯父得释/以宁用是/知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制诰,中国古代官职名,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兼此称。B洪武,中国明朝第一个年号,当时在位皇帝为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C稽首,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D明经,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以宁才学出众但仕途波折。元泰定年间,他以春秋举士,由黄岩判官而晋升为六合府尹,又因犯法而免职,十年滞留江、淮间。B张以宁以见解不凡受到皇帝宠遇。明军占据元朝京都北京,他被召到南京,奏对符合皇帝的心意,被授侍讲学士,特受恩宠。C张以宁谨守法礼,受到太祖嘉奖。他在安南教王子服丧三年,令安南人教化百姓,学习中原礼仪,向中原行叩拜礼,太祖听闻,特别嘉奖以宁。D张以宁为人廉洁不贪,治学有成。他曾奉使安南往返,除衣被行装外,别无他物;专治春秋,有著作行世,并有弟子传其学。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在朝宿儒虞集、欧阳元、揭傒斯、黄溍之属相继物故,以宁有俊才,博学强记,擅名于时。(5分)(2) 撰胡传辨疑最辨博,惟春王正月考未就,寓安南逾半岁,始卒业。(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415题。夏晚望嵩亭有怀罗邺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注】 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诗的起句写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B. 第二句写湖上亭子与湖岸青山相对,引发出后面的登亭远望、所见有怀。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观,但作者仍觉得它终是异乡,不能久留。D. 诗的最后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15. 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 ),( )。 (2)蜀道难中李白以( ),( )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极言山之高峻险拔,让人惶悚不已。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汉代有丝绸之路,唐代有唐诗之路。登天姥山、飞度镜湖、至剡溪李白诗歌中的这一路线,构成了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部分。在这条道路上,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师 ,均留有名篇。他们有的失意而来却乘兴而归,有的欢聚于此后又 “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由竺岳兵先生首先提出。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的专家们经缜密论证后指出,这是一条世界 的诗歌文化旅游线,“浙东唐诗之路”由此正式定名。截止2008年春,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有日本的纪伊山地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而浙东唐诗之路正站在世界申遗机关的门口。“自古以来,浙东既以奇山异水驰名海内,又以人文遗迹享誉世间。当年李白、杜甫不远千里扬帆游浙,( )同样,今天的唐诗之路也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方面的意义。游者至此,定可获得山水美景与唐诗神韵的双重审美享受。”著名学者莫砺锋说。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截止2008年春,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在日本的纪伊山地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B.截至2008年春,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有两条,一条在日本的纪伊山地;一条在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C.截至2008年春,作为世界遗产的全世界的“路”,还只有两条,一条在日本的纪伊山地;一条在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D.截止2008年春,作为世界遗产的全世界的两条“路”,还只在日本的纪伊山地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地区。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吸引他们的既是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也是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B.是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以及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吸引了他们。C.他们被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吸引,更是为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所陶醉。D.是勾践、范蠡、朱买臣的余风遗烈吸引了他们,他们也为天姥、赤城、剡溪、镜湖的山色湖光所陶醉。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川流不息 风流云散 首屈一指 B. 络绎不绝 烟消云散 绝无仅有C. 纷至沓来 风流云散 绝无仅有 D. 络绎不绝 销声匿迹 别具一格20下面是某杂志社征订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敝刊设有探索与争鸣、书刊评介、动态信息等独步天下的栏目,内容新颖,报道及时,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现征订在即,希望读者慷慨解囊。订单上务必写明手机号码,以便我们随时垂询。 21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示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6分)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中外历史上或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对时代影响深远的人物或角色,这些人物或角色以精神感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滋养人们心灵世界的精神之源。请选择其中一位,以“像( )一样活着”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D 【解析】表述绝对。“只”不对,而是表现之一。文中提及的表现还有,中国建筑发展了木结构材料,而西方建筑发展了石结构材料。2A 【解析】文章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谈中西建筑文化的区别:人与建筑是否截然分离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亲疏的差异;以人还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观念的差异。3A 【解析】 B主体混淆。几种不同格局呈现的主体是“乡镇民居”,而非“中国古典建筑”。C与原文不符,中国人把神和人摆在同等的地位去尊崇。D应该是中国建筑更具可人的生命情调。4A。小说主人公应是吴昌,老人只是次要人物5吴昌并非真正的收藏家,只是业余玩家;袁清来吴昌家鉴赏瓷器时眼光冷冷扫视;大水塘边只有一栋青砖大瓦屋且堂内陈设古色古香;老人竟然用“价值昂贵”的茶壶和茶杯来款待一陌生客人;老人做交易时很爽快地奉送小茶杯。(6分,答对一点给2分,任答对三点给6分)6交代了人物:吴昌是业余玩家;袁清是城里古玩店的当家人,是真正的玩家。凸显了小说的情节线索:吴昌作为一个有名的业余玩家,却被真正的玩家玩了。隐含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借自认为是行家的玩家被别人玩弄,讽刺了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伪玩家”,告诫人们勿自以为是。(每个要点2分;其中观点1分,分析1分,共6分)7C 【解析】“材料二中三个图表中的数字都是政府公布的”错误,材料二图一下面的“注”明确说,“省际差异系数由研究者计算得到”8 B(A 项“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的省际差异系数也都降到了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的结论不准确,从图2可见,初中阶段的省际差异系数在2012最低,是055;C 项 高中阶段呈较明显缩减趋势错)。 D项“较小”错,从图1和图2中的数字大小即可看出,与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相比,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的省际差距应该更大一些才对;9可以解决区域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解决中西部、农村等贫困地区公共资源短缺的问题。可以解决不同教育层次结构中的不平衡问题,有效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利于夯实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补齐短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0.【答案】B【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根据人名、官职名理清句中出现人物关系,所做事件,通晓重要实词、虚词的意思,句式来断句。如文中涉及人物为以宁、伯父、尹;事件为伯父入狱、以宁申理作诗救伯父、尹放人;“异之”是认为他不同凡人,“之”指代张以宁;“立就”为蒙前省略句,主语应为张以宁。11.【答案】D【解析】明经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经学为主要考试内容。12.【答案】C【解析】他在安南教王子服丧三年,令安南人仿效中原学行叩拜礼。太祖闻知,嘉奖以宁,赐诏书。并非向中原行叩拜礼。13.【答案】(1)在朝中,一些博学老成的儒士如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这些人,相继去世,张以宁有奇才,博学强记,在当时拥有声名。(2)撰著的胡传辨疑最为学识广博,只是春王正月考未著完,寓居安南超过半年,才最终完成。【解析】(1)“宿儒”(博学老成的儒士)、“属”(这些人)、“物故”(去世)各1分,闻名于时(状语后置,在当时拥有声名)1分,句意1分。(2)“辨博”(学识广博,“辨”通“辩”)、“未就”(未完成)、“寓”(寓居)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张以宁,字志道,古田人。父名一清,元代为福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以宁八岁时,有人指控其伯父,县衙将其伯父逮捕下狱,以宁到县衙去讲理。知县认为此孩童非凡,命他赋琴堂诗,他秉笔立就,伯父得以释放,以宁由此闻名。元泰定年间,他以通春秋而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而晋升为六合府尹,因某事犯法而免官,滞留江、淮十年之久。元顺帝征他为国子助教,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在朝中,一些博学老成的儒士如虞集、欧阳玄、揭傒斯、黄溍这些人,相继去世,张以宁有奇才,博学强记,在当时拥有声名,人称作“小张学士”。明军占据元朝京都北京,以宁与危素都被召到明都南京,对皇帝的询问都做了满意的回答,授侍讲学士,特别受到宠遇。太祖曾登钟山,以宁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帝给纸笔命他们赋诗。洪武二年(1369)秋,以宁奉旨出使安南,封其主陈日煃为国王。临行时,太祖题诗一首送行。他刚入安南境,陈日煃死。安南人请求将皇帝诏书授其嫡长子,以宁不肯。在洱江留居,告谕王子去向朝廷告哀,请求承袭王爵。以宁得朝廷之命,等待后派的使者林唐臣到后再入安南境办事。他在安南教王子服丧三年,令安南人仿效中原行叩拜礼。太祖闻知,嘉奖以宁,赐诏书,把他比作陆贾、马援,又赐御制诗八章。后逝于回国途中,诏令地方官府送灵柩归其故乡,沿途州县都要祭奠。以宁为人洁净无瑕,不营财产,奉使安南往返,除衣被行装外,别无他物。他本是以春秋中进士,故所学尤专于春秋,受益颇多,撰著的胡传辨疑最为学识广博,只是春王正月考未著完,寓居安南超过半年,才最终完成。撰有胡传辨疑及春王正月考。元朝故官来京人士中,危素与张以宁的名声最大,素长于文,以宁长于经。素所撰宋、元史稿都已失传,但以宁关于春秋的著作流行于世。他的弟子石光霁,字仲濂,泰州人,读书一目五行。洪武十三年通过明经考试中举,授予国子学正,进为博士,著作春秋钩玄,能传承张以宁的学术。14. D( “一竿”代指行舟,“一竿何处是因依”意思是整日坐船漂泊,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留居之所,抒情手法是“直抒胸臆”,而不是“以景结情”)15动静结合。“蝉噪”“鸟飞”是动,“幽丛”“返照”是静,动静结合,动中有静。有声有色(视听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民防空指挥专业笔试模拟题及备考技巧
- 2025年学前专业单招试题及答案
- 乐山劳动合同(标准版)
- 川省凉山州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实践技能)模拟题及答案(2025年)
- 2024年带GP-IB总线接口的各类台式仪器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铁道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机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铁路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潮州市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其他类)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折射定律与折射率计算题
- 护士输液PDA扫码流程课件
- 爱笑的虎鲸课件
- 九章怀沙全文课件
- 损失厌恶效应-洞察及研究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自闭症中医课件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 2025-2030中国饲用微生态制剂行业发展动态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工程围墙销售方案(3篇)
- 危急值报告管理课件
- GB/T 45683-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一般几何规范和一般尺寸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