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意识-需要07-1.ppt_第1页
XS意识-需要07-1.ppt_第2页
XS意识-需要07-1.ppt_第3页
XS意识-需要07-1.ppt_第4页
XS意识-需要07-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节 意识和注意,第一单元 意识,一、什么是意识: 是醒觉状态下对外界事物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意识到-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认识形式,是一种反映形式。思维和体验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种功能:1、监视自我和环境,2、控制思维和行为。,二、意识的状态 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意识清晰, 集中注意, 有意识地去做事情。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无意识状态 意识的参与成分相对较少, 活动变成自动化了。 (三)自日梦状态 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四)睡眠状态 意识的第四个状态就是睡眠状态。,无意识,是指个体没有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1、对刺激的无意识(篮球场旁看书) 2、无意识的行为,自动化了的行为(自行车) 3、眼见不一定为实(意识与无意识需要沟通) 潜意识有两个含义: 一、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二、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 大脑清醒和警觉状态,脑电波频率14-30赫兹,波幅小波。 大脑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波频率8-13赫兹,波幅稍大波 在睡眠状态时,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波。 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个体很难被唤醒。第二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持续40分钟。 当大多数脑电波呈现波时,已进入了睡眠的第四阶段。称为深度睡眠,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 前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要经过1个小时到90分钟,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境出现, 波消失,出现类似清醒下的高频低辐的波,持续5分钟至10分钟,进入上述四阶段。周期循环,二、梦,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 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二、心理学家的梦理论,精神分析的观点 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变形的得到满足。 梦的解析内容:释梦的历史、方法、梦愿望的达成、伪装、梦材料的来源、运作方式、梦的心理过程。 生理学的观点 巴甫洛夫:脑皮层中未被抑制的神经组织的孤立活动引起的。梦具有高度的无意性和被动性,梦境特别奇异和怪诞。 认知观点 福克斯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正确性 梦的作用 1、协调人体身心活动的一种方式 2、是传递信息的密码 3、是吉凶预兆 解析自己的梦 1、场景 2、人物或动物 3、物品 4、感受 5、行为,第二单元 注意,一、定义 人有选择性地接受外界刺激,并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的意识状态(注意看、听、想的状态,非心理过程)。 指向性:人能力有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对象,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 集中性: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的功能,二、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 外在环境刺激:刺激物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强度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2. 内在环境刺激: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强烈的刺激物,如一道强光、一声巨响、一种浓烈的气味都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二、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 有意注意(意志注意,随意注意) a. 特点:目的性明确,有一定意志努力成分的参与 b.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第二,培养间接兴趣 第三,合理组织活动 第四,用坚强意志与干扰作斗争,三、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另一方面类似于有意注意,因为它与目的、任务联系着;另一方面似于无意注意,因为它不需要人的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目的, 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开始需要意志努力,是有意注意,后来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称为无意注意。,第三单元、注意的特征,一、广度 1定义: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72-1830年心理学家汉密尔顿-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石子儿 正常人的视野宽度为 3至7.5 厘 米-3至4秒 训练后:正常人的视野宽度 为 3至7.5 厘米-1至2秒 2影响人的注意广度的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 a. 知觉对象集中,有规律性,注意广度越大 b. 颜色,大小,数量 (2)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 a. 当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广度越大,渊博 b. 知觉活动任务越少,注意广度越大,二、稳定性,1定义 (1)狭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2)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时间 5岁-7 12岁-20 17岁-30 20岁-35 2稳定性的条件 (1)人对所从事活动和意义的理解。理解越深,稳定性越强 (2)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3)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3注意的分散(分心),三、转移,1. 定义: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去。 注意的转移不等于分配, 不等于分心 2. 注意转移的条件:注意转换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换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四、分配,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的现象。 条件:1、熟悉+不熟悉 2、几种活动中存在内在的联系,第七节 需要和动机,第一单元需要和动机概述 一、需要 (一)需要的定义: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对内外环境(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欲求。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动力、源泉。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有其对象。,(二)需要的种类,1、自然需要(生理性需要)和社会需要 生理性需要: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进食、饮水、睡眠、排泄和性。 社会性需要(获得性需要):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的。求知、美、道德、劳动和交往的需要等。,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性需要:与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科研仪器等的需要。 精神性需要:与认知、审美、交往、道德和创造需要等,人类特有。 两者交叉 交往需要;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需要。需要物质支撑,二、动机,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内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 诱因是动机的外部条件。,二、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生理需要):生理性需要为基础产生的,如饥、渴、睡眠、母性等动机。 社会性动机(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兴趣、爱好、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兴趣的品质 兴趣:力求认识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1)广阔性(2)倾向性 (3)持久性(4)效能(成就满足),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有意识动机:当需要被意识到时,所引起的动机称之为有意识动机。 无意识动机:人遇到危险物自然躲开,母亲看到孩子跌倒,立即扶他起来,都是无意识状态下作用,属于本能。,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个体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 外在动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是复杂的: 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同一行为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认为, 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