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思想文明).ppt_第1页
宋元时期(思想文明).ppt_第2页
宋元时期(思想文明).ppt_第3页
宋元时期(思想文明).ppt_第4页
宋元时期(思想文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阶段 宋元时期 (思想文明),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长期混战与分裂,使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与巩固。理学大师努力使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一场重忠孝,讲廉耻,扬气节的儒学复兴运动由此产生。这是一场容纳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道德伦理规范与完善个人的自我修养方法。它绵延七百余年,以理学传统传入并影响了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它将儒家思想不仅渗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血液与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影响。,宋明理学,什么是理学?,宋代,儒家结合佛、道两教思想,确立起来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被称为“理学”。,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 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 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 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 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泰山名胜 红门宫,“三教合归儒” 对儒学发展有何意义?,儒学吸收佛、道精华,,从而进一步确立儒学统治地位。,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理学分几派?代表人物是谁?各有什么主要思想?,程 颢,程 颐,朱熹,陆 九 渊,王 守 仁,vs,二程指程朱理学的奠基 者,北宋洛学的创始人程颢 (1032-1085)、程颐(1033 -1107)兄弟二人。,朱熹(1130- 1200),南宋著名 思想家。宋代理学 集大成者。,程朱理学,理学的代表人物:,陆王心学 (明中期后广泛传播),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先生,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朝的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陆九渊的生平和思想:,王阳明的生平和思想:,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创始人。,“理学”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哲学观)?,它还涵盖了哪些领域?,(伦理观、认识论),“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一物须有一理。” 二程遗书,“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朱子文集,“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者” 二程遗书 “(理)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 “存天理,灭人欲” 朱子文集,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理”是世界的本原,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存天理,灭人欲”,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朱熹和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他们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的形式来表达,中国上古哲学中“天” 的具象地位,开始被抽象的“理”所代替。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何相关?”王阳明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的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禅宗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想一想,这两个故事有相似的地方吗?为什么?,陆王心学的主要思想:,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陆九渊 “致良知” “知行合一”王阳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陆九渊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阳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观点有何异同?,赏花,程、朱、阳明与友游园,时春风和煦,百花怒放。 友问:为何百花如此美丽? 二程说:“天生的。” 朱子说:“对,天生的。” 阳明说:“天生是天生的,但这是我看到了,百花才是美丽的。”,世界本原,同: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异: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父子关系,二程说:“老爸就是老爸,儿子就是儿子,这是上天安排的,所以儿子要孝敬老爸,这就是孝。” 朱子说:“对,父子关系是上天安排的,并且儿子不能有忤逆之念,这就是孝。” 阳明说:“孝顺自己老爸是应该的,人本来就有孝心,但,我们对别人的老爸也要孝,这才是真正的孝。”,道德修养,同:都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决定的; 人们要提高道德修养,不要偏离天理 。,异:对人们道德修养的要求和途径不同。,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理、仁、礼,道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理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扼杀人的欲求,有助于封建专制统治;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道德起了积极作用。,“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的,“理”存在于人的心中 ,心即“理”也,格物致知,内心反省 去人欲,致良知,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比较表,请思考:如何评价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不科学和不正确?,“二十四孝” 郭巨埋儿,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鲁迅旧事重提,“贞节牌坊”,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程颐对寡妇改嫁的态度:“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美丽”的三寸金莲,“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清),“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意识。 2)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愁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3)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4)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 1)尊卑等级观念; 2)重男轻女的观念; 3)因循守旧的观念; 4)重礼轻法的观念。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5)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今天,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再次站到了我们面前。不,其实它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宋明理学,历经了数百年的沧桑,我们看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无求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理学,曾经充当过羁绊历史前进的枷锁,它也曾经在我们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面对理学,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身话题,也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3(2010高考广东文综15题)“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了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答案】C 【点拨】题眼:“万化根源总在心。” 考点: “心学”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 的理论观点。,5(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4题)“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答案】A 【点拨】本题以“虎溪三笑”这一典故作为命题的角度切入,通过唐宋儒家思想的发展“三教合一”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材料、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属于容易题。扣住题干中心词“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即可知对应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A项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符合题意;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题意无关;而D项绘画风格的写实更是无法体现,只是说明说明“三教合一”趋势。故选A项。,18(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7题)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答案】B 【点拨】抓住关键词“理学”、“支离”。人民版必修三教材“宋明理学”一课中,讲述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由此可见,这里的“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格物致知”是朱熹的思想;“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思想;“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这是二程的思想,排除A、C、D三项。,28(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9题)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C 【点拨】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分析:“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知道程朱理学的这一核心主张,此题应该不难选择。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从哲学本体论高度来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使得这一时期儒家义理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严密的系统性。 此题考察第7分册第2课宋明理学的知识。课文如下描述: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33(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3题)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答案】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朝理学家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强调的是内心的自省,即心学,A正确。,36(2009年江苏高考3题)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D 【点拨】此题考查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故判断为王阳明,40(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2题)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答案】A 【点拨】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43(2008年广东高考5题)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