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复.ppt_第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复.ppt_第2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复.ppt_第3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复.ppt_第4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肇( ) 袖手旁观 诚意 彷徨( ) 祖籍( ),zho,pnghung,j,2、四书指哪四书?,1、给下列红色的字词注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大学中提出的( )( )( )( ) ( )( )( ) ( )八个条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基本纲领的一部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4、下列各题 中,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在论述时,做到了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B、为了论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文章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面对竹子苦想七天的事例。 C、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简练,逻缉性强。 D、结尾段落,提出希望,实验精神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B,说明: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说明的是探讨自己并不是探察外界,不是真正的“格物”。,一、阅读本文第3、4和13段的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4、第13段中“惟一”一词有何作用?,5、语段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惟一”突出了途径的单一性,表现议论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探索的过程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2、“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 “格”是探索的意思。,二、阅读课文612段,回答问题。,1、课文第6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文中交代“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有何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事实说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2、从文中找出传统教育对学生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而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怎样的呢?,面临需要拿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真正的格物致知要求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而且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适当的目标,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3、从文章的论证方法来看,课文610段和11、12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两部分别用讲道理的方法和举生动事例的方法来论证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复习短文两篇,一、字词,要诀 滞碍 伦理 傅彩 诘难 狡黠 藻饰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开卷有益 孜孜不倦 阐证 咀嚼,二、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谁的一项是( ),A、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B、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C、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D、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B,三、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谈读书按照读书的方法、读书的目的和读书的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 B、谈读书在论证方法运用上,主要采用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C、不求甚解和谈读书两篇短文一样都是驳论。 D、“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D,说明:A。谈读书是按照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这一顺序写的。B。应该是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C。谈读书不是驳论,是立论。,四、阅读不求甚 解一文34段,完成下列各题。,1、第4段“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一句中“自负“是什么意思?,2、第3段的主旨句是什么?,3、“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一句中的“这一点”指什么?,自满,自以为了不起。,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好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