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习近平,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考试大纲: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岳麓版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一.改革的原因 二.改革的内容 三.改革的果实,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改革的原因,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六小组,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方式搜集有关1978年以前农村、城市人民生活状况的史料,放到课堂上呈现。,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城市生产怎样的情况?其原因是什么?,5,实物史料:粮票,6,材料一: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到0.13元,有2.7亿人每天能挣到0.14元。 摘自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的相关报表。 材料二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状况,收入少,生产积极性不高,7,材料一:在1958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购买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高尚全编入课本的“改革语言” 材料二: 1965年,全民企业职工的年工资是652元,到1976年,竟然下降到了605。具体的生活方面,则是住房非常紧张,许多夫妻因为房子问题分居。1977年全国职工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6平方米,比1952年减少0.9平方米。 苏小和百年经济史笔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状况,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职工生活水平低,8,一、改革的原因,1.人民公社体制下,集体经营,平均分配,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生活水平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平均主义严重,严重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9,穷则思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10,.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二.改革的内容,11,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提问:为什么“分田到户”会“坐牢杀头”?,12,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提问:为什么“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13,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过程:先在安徽、四川试验,再推广到全国,定义:,分田到户, 包干经营,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乡、镇政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4,1.(2016全国卷)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课堂训练,补充:科技因素:农业科技的投入,如杂交水稻的推广,15,2.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企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91万个乡(镇)政府,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 A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C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课堂训练,16,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定义:,影响: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村行政机构发生变化:1984年废除了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乡镇企业和城镇化的发展; 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一家人种几亩田地的土地经营模式,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国外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情,就能种的田地,到了中国却需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来完成。这样的低效率自然造成了农民的贫苦。这反映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符合自给自足的农业传统 B造成土地所有权的分散 C亟需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忽略了人口众多的国情,课堂训练,18,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定义:,过程:,影响: 积极性: 局限性:一家一户的家庭联产承包,限制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妨碍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不断深化: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19,19501952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土地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扩大公有制程度,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 1978年以后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调整及其影响:,思考?,谈谈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20,谈谈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参考答案: 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要依据国情,对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经济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坚持改革兴农、科技兴农。,思考?,21,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1、概念: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2、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增强企业活力,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内容:,过程:,局部试点阶段(19781984):扩大企业自主权,全国推广阶段(19841992):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深化改革阶段(1992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20世纪80年代,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包字进城,包则灵”的理象。这是因为“包字进城”的做法( ) A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D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23,课堂训练,24,5.阅读下图,其中1984年差距开始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 单位:元/人,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国务院决定开放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开始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 积极性: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企业和职工收入增加,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局限性:下岗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不公、民生问题严峻、社会保障滞后、环境破坏触目惊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材料一:下图是1985年9月23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材料二:针对社会上一些新现象,当时出现大争论:“包产到户是单干,是倒退,是地主经济复活”、“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是削弱党的领导,是资本主义复辟” ,设问:你从上述材料获得了哪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7,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南方谈话中以深刻的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难题,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1992年 计划还是市场 邓小平一锤定音,2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突破,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写入宪法,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初步建立,21世纪初,建立过程:,历史意义:,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29,1993年1月1日,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1.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0,经济体制改革,课后实践:改革开放与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法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烟草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伴舞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桂林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社区工作者村文书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连中山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4年时事政治必考题库(有答案)
- 危险化学品控制试题(附答案)
- 三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考试题模板
- 2025年中国微型小家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师招聘面试)安塞腰鼓
-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 食材配送相关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行业供需状况及发展痛点分析研究报告
- 医院课件:《老年综合评估》
- 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 江苏无锡历年中考作文题与审题指导(2002-2024)
- 知识产权侵权培训课件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140人笔试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