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山流水深相知 伯牙绝弦谢知音伯牙绝弦说课稿韶山路小学 陈智清【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行文简单,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义差别不大。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本组教材的主题是感受 “艺术的魅力”。单元目标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学生在五年级已学过文言文杨氏之子,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能力目标: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情感目标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读通、读懂内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文言文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学中,我给学生更多的发挥与施展才能的空间。主要采用以下教法:1 、创设情境法 。通过课件以及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等,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醉于境中。2 、以读代讲法。新课标强调,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主要是培养兴趣,引领学生初步进入中华经典文学的殿堂。教学中,我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在读中积累、内化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学法:以“自读自悟法”为主。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引导学生对文言文进行读、思、议、悟, 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韵味,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基于以上思考,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激趣导入,走近绝弦理解文意,初解绝弦深入探究,再解绝弦拓展延伸,深悟绝弦总结升华,回味绝弦【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近绝弦课前,先让学生交流收集的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交流完后,师揭示、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共同走进一个有关知己朋友、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这就是伯牙绝弦。激发了学生学文的兴趣,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二、理解文意,初解绝弦1、这一环,我设计了三个层面的读一读,读正确、流利二读,读出节奏和韵味三读,读懂文意首先,我让学生放声读至少三遍,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文言文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读起来不太流畅,课文虽然比较短,但也须经过这样的反复读,才能做到正确、流利,这为“一读”。新课标还指出,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考察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所以在学生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后,教师范读,并用课件出示画出节奏的全文。教师范读后,随即激发学生与老师比试比试,逐步引导学生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此为“二读”。然后,让学生在默读中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课文的意思,在交流中重点指导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和“绝”、“志”、“念”、“谓”等词的意思,巩固学习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即为“三读”。2、在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后,师引导学生体会 “伯牙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引导学生初解绝弦。三、深入探究,再解绝弦(一)、寻知音之苦我插入一个伯牙苦苦寻知音的课外小故事,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伯牙寻不见知音时的苦闷、渴望之情。此时,学生自然会呼唤出:我的知己你在哪里?故事梗概: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绘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是淋漓尽致。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以后,连连摇头说:“弹得太嘈杂了,换首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曲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早已喝得酩酊大醉,有些甚至在琴声中昏昏睡着了。伯牙的心里是又气愤又伤心。(二)、遇知音之喜师深情讲述:“终于,伯牙与钟子期相遇了,他的心情怎样的?”引导学生与伯牙共同享受遇知音的喜悦、激动。1、此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通过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引导学生找出句子并想象巍峨的泰山和洋洋的江河,指导朗读。2、这时我扮演伯牙:我,俞伯牙,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我的志向和抱负哪里仅仅是泰山和江河就能表达呀,我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景物呢?引导学生想象并用四字词语概括,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依依杨柳,绵绵春雨3、接着引导学生练习用文中的句式说出一组句子,发出赞叹。此时教师小结: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知音。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指导朗读时,师生融入课文中的角色, 形成了“知音”式的对话交流,入文,入情。这样,教师就成了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如同从远古走来,文言语言如同己出,吟诵如吐心语,阅读也就融入了生命的律动,师生在互动中成了“知音”。(三)、失知音之痛当学生们沉浸在知音相遇的喜悦中时,我又顺势引导: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音乐响起,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再一次引读中间两句: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那没有知音,没人理解的日子里了。当他再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再对他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他再鼓琴,志在流水时,没有人再对他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同样两句话,这次读得少了一份赞叹和喜悦,多了一份忧愁和悲伤。当学生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生再读这句话。“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伯牙的失音之痛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对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做法也就理解了。为了加深学生对知音的感悟,我设计了一个口头填空环节知音是 。知音是 。知音是 。(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课前交流的诵咏知音、知己、深厚友谊的诗句来表达,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四、拓展延伸,深悟绝弦1. 出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一书中,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一首短歌学生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2此时,学生的已和伯牙融为一体,我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让学生将情感流于笔端表达出来,深悟绝弦。五、总结升华,回味绝弦播放高山流水音乐,全班学生在音乐声中尝试背诵课文。想象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读出知音欢聚的乐,读出破琴绝弦的痛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了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从读通到读懂、读好,最后熟读成诵,达到了“其词若出吾口,其情若生吾心”的境界,课堂实效在不断训练中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测量项目管理办法
- 安康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
- 广东民营医院管理办法
- 广西股权投资管理办法
- 安阳北关区疫情管理办法
- 市内交通补助管理办法
- 工程咨询资质管理办法
- 奶茶店市场监督管理办法
- 工程建设会议管理办法
- 工程材料收费管理办法
- 装饰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招标代理服务规范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GB/T 35700.2-2017船舶机械和电力混合推进系统要求第2部分:发电系统
- GB/T 15738-2008导电和抗静电纤维增强塑料电阻率试验方法
- 静脉输液(最终版)
- 控制计划CP模板
- 银行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及问责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套
- 出生缺陷定义及分类和预防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