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1页
《创造力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2页
《创造力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3页
《创造力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4页
《创造力心理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造力心理学,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源泉就是创造。 在由愚昧走向文明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正是靠发明创造实现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想,由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困惑与思考,为什么中国公民没有得过诺贝尔奖?,美国创造学家阿瑞提考察了从1900年以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犹太人和犹太人后裔,发现他们获奖者的比例高得不同寻常。,据阿瑞提统计,从1901年到1970年的70年中,阿根廷的诺贝尔奖得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意大利是1.6倍,德国是4.4倍,法国是6.3倍,而犹太人的诺贝尔奖获奖比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犹太人占了15.47%,在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犹太人占了28%。犹太民族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摇篮。,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研究结论,林恩认为: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而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澳大利亚原著民(62)。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斯蒂芬霍金140,爱因斯坦的智商则在160左右。,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高,却缺乏创造力?,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趋势的比较 (胡卫平 林崇德 申继亮 ),李约瑟悖论:近代科学技术为什么 未起源于中国? “钱学森之问”?,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关键技术大部分来自进口: 其中工程机械高技术产品80%以上; 数控机床70%;石油化工装备76%;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0%; 光纤制造装备100%; 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60%90%; DVD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没有掌握核心专利技术; 彩电、手机和微机的CPU都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江泽民,F-117战机,B-2隐形轰炸机,F-22战机,T-50战机,F-35战机,中国歼20(2011.1.11),X-47B 美国无人驾驶隐形轰炸机,第一章 创造力概述,一、创造力的定义 1,近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的界定 1)吉尔福特 2)托兰斯 3)波登,4)尼克尔森 5)马哈拉 2,国内学者的界定 1)曹日昌 2)荆其诚 3)黄希庭 4)林崇德 5)张春兴,创造力就是提供新颖、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或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真创造 类创造,二、创造力研究述评 (一)前期创造性研究的六大范型 1. 神秘主义范型 2实用主义范型 3. 心理动力范型 4. 心理测量范型 5. 认知学派范型 6. 社会人格范型,(二)当代心理学对创造性的研究 1.创造性内隐理论(Implicit Theory) 2.创造性外显理论(Explicit Theory) 3.创造性投资理论(Invest Theory),第二章 创造力的生理基础与年龄特征,一、创造力与脑结构 1.尸体脑解剖研究以爱因斯坦脑的研究为例 2. 活体脑结构成像研究,二、创造力与脑功能 1 任务模式基于任务比较的创造性脑功能研究 2.个体差异模式基于个体比较的创造性脑功能研究 3.左右脑分工理论 斯佩里,左右脑职能分工,4.大脑右半球的开发 1)右脑的创新功能 2)右脑的开发训练 (1)左侧身体训练法 左书、左操 、左手猜拳游戏、左右脑协调训练(字练习、乐器练习),5.男性脑和女性脑的差异 6大脑的侧性化,三、创造力开发的年龄特征 (一)创造性人才取得成果的年龄 赫曼(lehman,1953)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从事创造力发展的研究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的最佳创造年龄为:化学奖26-36岁;数学家30-34岁;哲学家35-39岁;发明家25-29岁;医学家30-39岁;植物学家30-34岁;心理学家30-39岁;生理学家35-39岁。,1.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成果的最佳年龄 2.文艺人才取得成果的最佳创造年龄,(二)早期家庭教育与创造力的发展,豪(howe,1998)依据个人早期家庭背景条件(有无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儿童期的特别进步(是否是神童),成年后的成就(有无创造性成就),将人分为8种类型,并对其中6种类型进行了分析: 有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儿童期是神童,成人后有创造性成就,有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儿童期是神童,成人后无创造性成就 有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但不是神童,成人后有创造性成就 无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儿童期是神童,成人后有创造性成就 无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儿童期是神童,成人后无创造性成就 无良好的早期教育背景,不是神童,成人后有创造性成就,四、天才与遗传 1.由高尔顿所引起的研究 2.沙因费尔德对音乐天才的研究,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概述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新颖性,要求打破常规解决问题,将过去的经验更新加以综合,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例1:用多少种方法将下列正方形分成4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形。,例2:将下列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独特性:独辟蹊径、标新立异、挑战 常规,敢于怀疑和否定。 2.多向性:不墨守成规、随机应变,思维灵活,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进入另一个意境。不钻死胡同。,“像我们这种工作需要注意两点:毫不疲倦的坚持性和随时准备抛弃我们为之花费了许多时间和劳动的任何东西。”,3.综合性。将大量的观察材料、事实和概念综合一起,进行概括、整理,形成科学的概念和体系。(由综合而创造) 日本将世界已有300项技术综合造出松下彩色电视机。,4.联动性。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联动方向有3个。一是看到一种现象,就向纵深思考,探究其产生原因;二是逆向,发现一种现象,则想到它的反面;三是横向,能联想到与其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如鲁班发明锯子),5.跨越性。即创造性思维具有明显的跳跃性。 文学创作中比较明显。,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几种形式,一、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是针对纵向思维即传统的逻辑思维提出的一种看问题的新程式、新方法。纵向思维者对局势采取最理智的态度,从假设一前提一概念开始,进而依靠逻辑认真解决,直至获得问题答案;而横向思维者是指突破问题的结构范围,从其他领域的事物、事实中得到启示而产生新设想的思维方式。由于改变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试图从别的方面、方向入手,其思维广度大大增加,有可能从其他领域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因此,横向思维常常在创造活动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爱德华德波诺提出了一些促进横向思维的方法: 第一,对问题本身产生多种选择方案; 第二,打破定势,提出挑战性的假设; 第三,对头脑中冒出的新主意不要急着做是非判断; 第四,反向思考,用与已建立的模式完全相反的方式思维,以产生新的思想;,第五,对他人的建议持开放态度,让一个人头脑中的主意刺激另一个人头脑里的东西,形成交叉刺激; 第六,扩大接触面,寻求随机信息刺激,以获得有益的联想和启发(如到图书馆随便找本书翻翻;从事一些非专业工作等)等等。,二、求异思维 即其思维活动不受任何框架、模式束缚,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方法解决现实难题或创造更好、更美的东西。,求异思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变形思维。 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是求异思维最重要的形式,表现为思维不受点、线、面的限制,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既可以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也可以从同一思维起点出发,让思路呈辐射状,形成诸多系列。它最直接的效果是能避免思路闭塞、单一和枯竭。,侧向思维 侧向思维是要求把自己思考的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中得到启示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通常所说的“类比”、“联想”就属于侧向思维范畴。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同一个问题。当你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想想能否定什么;当你站在甲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时,不妨再站在与甲对立的乙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就可以激发灵感,得到新的启示,得出观点新颖的结论。,变形思维 变形思维是在思考过程中,将思维对象的形状加以改变,使大脑得到新的触动和启示,实现认识上的突破。常见的变形思维方式有扩大法、缩小法等。扩大法是有意扩大思考对象,将个别变成一般来进行思考;缩小法是有意缩小思考对象,将一般变成个别来进行思考。,三、想象思维(意识流) 是人们对大脑中已有记忆表象(印象)进行新的加工、改造、重组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她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 康德,四、发散思维 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发散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2、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3、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4、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发散思维的形式 (同求异思维) 1、立体思维 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 。 2.组合思维 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与另一(或一些)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或附加价值)的新事物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方法: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四、直觉思维 一.直觉思维概念: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具有自由性、灵活性、自发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等特点。,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一、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1.模仿创造思维法 即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百度 Google 云南白药 强生 腾讯QQ ICQ,福特二号舰合成图,2.移植创造思维法 把其它事物的特长和功能合理地移植过来,达到创造的目的。或联想将此物用到彼物上,这就是移植创造思维法。,“贝尔克洛钩拉粘附带“ 苍耳子,莫尔斯电报信号远距离输送 驿站 造船 福特公司汽车制造,3.组合创造思维法 是指用一定的技术原理、功能、目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技术、物质、方法、产品,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新产品,也可把原产品分割,重新排列组合成新产品或将多个单一产品组合成一个新产品的方法。,如: 台灯与闹钟的组合 集烧、烤、闷于一身的微波炉 可视电话、电话、传真、打印组合等 如羊毛与涤纶组合成毛涤 棉花与涤纶组合成棉涤 把棉布和涤布组合成涤盖棉,电子技术与弦线机械振动结合为一体的电二胡和电吉他 机电结合的数控机床 光电结合的报警门铃、监控系统等。 保温杯-杯子与保温瓶胆的组合 电火锅-电炉与锅体的组合 音乐贺卡-贺卡与音乐盒的组合等。,四、逆反创造思维法 通俗地讲就是“反过来想一想”的意思。这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人们将通常考虑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以悖逆常规、常理、常识的方式,出奇制胜地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安全火柴的发明 新型破冰船 日本理光公司的“反复印机” 日本人培育的吃苹果的“蚕” 在晴朗的天空人工降雨,史丰收创造的速算法 从高位向低位 戒烟的方法“快速吸烟法” 诸葛亮的“空城计”,测测你的逆向思维能力,1.不用任何工具,也不许将杯子倒过来,怎样将掉在杯子里的硬币取出来,说出方法? 2.怎样使火柴在水下燃烧? 3.你能否把10枚硬币放入同样的三个玻璃杯中,并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都为奇数?,五、还原创造思维法 是把创造的起点移到创造的原点。即先暂时放下所研究的问题,反过来追本溯源,分析问题的本质,然后从本质出发,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创造方法。此法有“后退一步,海阔天空”之功效。,假如让你设计一种能击败美国最新型航空母舰的武器,你有何创意? 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突出,如何解决?,1)还原换元法 还原换元法即先还原后换元。还原就是在作发明创造时,不以现有事物为起点,继续沿着原有思路同向探索,而是先摆脱思维惯性和传统影响,反向还原。换元是指改变原有的方法或材料等。,2)换元还原法。在发明创造活动中,换元还原就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通过代替事物来研究被代替事物,从而使常规方法所难以解决的问题被解决、或者发现新的办法、或者进一步改进完善被代替的事物。,如飞行模拟器 曹冲称象:大象换元成分散的石块 植物探矿法,气泡室的发明 植物探矿法,六、群体创造思维法 指通过众人头脑智慧的相互激荡,碰撞出创造火花的创造思维方法。,爱因斯坦对奥林匹亚科学院的颂词 致敬不朽的奥林匹亚科学院 在你的生气勃勃的短暂生涯中,你曾以孩子般的喜悦,在一切明朗而有理性的东西中寻找乐趣。你的成员把你创立起来,目的是耍同你的那些傲慢的老大姐们开玩笑。他们这么做是多么正确,我通过多年的细心观察,懂得了对此作出充分的评价。 我们三个成员至少都表现得是坚忍不拔的。虽然他们都已经有点老态龙钟,可是你所闪耀的明亮耀眼的光辉依然照耀着我们孤寂的人生道路;因为你并没有同他们一起衰老,而却象蓬勃生长的莴苣那样盛发繁茂。 我永远忠诚于你、热爱你,直到学术生命的最后一刻。 现在仅仅是奥林匹亚科学院通讯院土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953年4月3日,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常常以“午餐会”等形式,从大家海阔天空的交谈中,扑捉新思想的火花,从而激发自己的创造灵感。 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 头脑风暴法 六顶帽思维法,七、离散创造思维法 指将一个母系统分离为多个子系统的创造思维方法。 如隐形眼镜,将镜片和镜架分离;音箱将扬声器从录音机中分离出来等。,八、发散创造思维法 1.概念:发散性创造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2、特点: 1)流畅性。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2)变通性 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3)独特性 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4)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3、发散思维的一般方法: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吉尔福特的“非常用途测验”。在八分钟之内列出红砖的所有可能用途。,如果可以不计算成本,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做衣服?,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如:曲别针有多少种用途? 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冰箱用途的延伸 垃圾的用途 0是什么?(至少想出30种),请在“十”字上加最多三笔构成新的字. 请在“日”字、“口”字、“大”字、“土”字的上、下、左、右,上下一起各加笔划写出尽可能多的字来(每种至少3个)。,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在北戴河孟姜女庙前檐柱上有一副对联,原文如下: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根据“朝”有两个读法:表示早晨的“朝”和表示潮水的“潮”,“长”也有两个读法:表示长短的“长”和表示涨潮的“涨”,这对联可读成多少种?,用8根火柴作2个正方形和4个三角形(火柴不能弯曲和折断)。,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每天早晨有许多职工乘汽车上班,交通非常紧张,有哪些办法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呢? 你对电话机的铃声可以做哪些改变?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哪些方式可以运用?,日本有一厂家生产瓶装味精,质量好,瓶子内盖上有4个孔,顾客使用时只需甩几下,很方便。可是销售量一直徘徊不前。全体职工费尽心机,销售量还是不能大增。后来一位家庭主妇提了一条小建议。厂方采纳后,不费吹灰之力便使销售量提高了近四分之一。,那位主妇的小建议是:在味精瓶的内盖上多钻一个孔。由于一般顾客放味精时只是大致甩个二三下,四个孔时是这样甩,五个孔时也是这样甩,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多用了近25%。,有个叫佛瑞迪的美国青年去求职。当他赶到报考地点时,已有20位求职者排在前面,他是第21位。怎样才能引起老板的特别注意而赢得唯一的职位呢?佛瑞迪沉思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在一张纸片上写了几行字,请人交给了老板。老板看后哈哈大笑起来,并且走到他的面前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请你们想一想纸片上写的是什么字?纸片上写的是: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1位。在您看到我之前,请千万别忙着做出决定。,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曾一度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为了打开销路,费尽心机地想了不少办法,依然进展不大。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当时的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进建议,你知道是什么建议吗?,在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东芝公司生产的电扇自然也不例外。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彩色。这一建议引起了石坂董事长的重视。经过研究,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二年夏天东芝公司推出了一批浅蓝色电扇,大受顾客欢迎,市场上还掀起了一阵抢购热潮,几个月之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从此以后,在日本以及在全世界,电扇就不再都是一副统一的黑色面孔了。,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如果人没有了蚊子,会发生什么事情?,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一、强化思考的主动性 “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准绳” 苏格拉底,二、激励认识的兴趣性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三、克服意义的障碍性 迁移: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或意义障碍。,“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克服的方法: 1)不断接触新学科,扩大知识面; 2)养成批判地阅读书籍的习惯; 3)经常开展讨论,不同意见相互交流、碰撞。,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的阻碍因素,一、辛柏克的创造阻碍研究 1.知觉阻碍 2.文化阻碍 3.情绪阻碍,二、伊区的创造阻碍研究,1.正确答案 2.这不合逻辑 3.实事求是 4.避免模棱两可 5.犯错误的坏事,6.游玩是无意义的 7.这不是我的领域 8.遵守规则 9.别做傻事 10.我没有创造力,三、霍尔曼的创造阻碍研究,传统教学阻碍创造才能发展的典型事例: 1.强迫依存 2.权威 3.嘲笑的态度 4.教师的固执,5.以成绩为主 6.看重确切性 7.强调成功 8.反对异常的人格 9.循规蹈矩,四、奥斯本的创造阻碍研究,1.习惯性有碍问题解决 2.自我沮丧是创造力的阻碍 3.企求“一致”,阻碍了创造力的趋向 4.胆怯有抑制观念的倾向,五、解决创造性思维阻碍的方法,1.激活积极的心理观念,打开“心锁” “ 所谓发现,就是见人之所皆见,而思人之所未思。” 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圣捷吉 伊区的”“心智枷锁”,2.调整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 3.缓解思维紧张的心理状态 4.排除思维的心理障碍 5.铲除失败的心理阴影 6.突破常规的心理习惯,第三章 创造力的动力基础,第一节 创造性动机的主要理论派别 一、精神动力学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 三、任务卷入理论 四、创造性成分构成理论,第二节 创造性与内部动机,一、什么是创造性的内部动机 泰勒:是一种对认知活动工作的内在兴趣 利帕等人:假如一个人认为他自己主要是出于他对活动的兴趣而参加某项活动,那么,他是为内部动机所驱使的。,托兰斯:好奇心、求知欲、发现能力、问题敏感性是与创造性的内在动机相关的心理品质。 二、早期的创造性内部动机研究 罗杰斯思考了依赖自己,摆脱外部控制对创造性的重要性。外部评价不是培养创造性的一种必须条件。,克鲁奇菲尔德:屈从于压力,会在人身上诱发各种与创造性过程不相协调的动机。 三、当代创造性的内部动机研究 格鲁伯:高创造性的人拥有对工作强烈的承诺,表现出常年累月对工作的迷恋。,阿尔伯特:许多著名的创造者选择并着迷于富有挑战性的、冒险的问题,这些问题使他们有机会运用自己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极大的愉悦感。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挑战心理,这种内在动机为创造提供了极大的内在动力。,麦克里兰:成就动机高的人热衷于担任开创性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创新。 遇到挫折时,倾向于归因自身因素,因此会更加努力。 另外一些研究者发现:在成就动机高的人内部,力求成功者比避免失败者更适合进行创造活动。,马斯洛:认知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人的认知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体验到“终极体验”,这种体验令人感到欢快、幸福、激动。能体验到认知冲动满足的人,容易激发内部动机,很多人正是受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驱使才终身从事创造发明。,认知需求有时会压倒其它基本需要而占据主导,在吃、穿、住、爱、尊重等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也要追求真理。,第二节 创造性与内部动机 一、创造性内在动机及其作用 (一)内在动机定义 (二)创造性内在动机的作用 (三)常见的创造性内在动机 1.求知欲和好奇心 2.成就动机 3.喜爱挑战性,5.强烈的情感体验 二、创造性外部动机及其作用 (一)外部动机的负面作用 (二)外部动机的积极作用 (三)信息型外部诱因积极作用的解释,第三节 创造性动机的激发 一、创造者个人的创造性动机激发 (一)激发和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 (二)不过于关注外部评价 二、学生或部下的创造性动机和激发 (一)激发、培养创造者的兴趣,(二)激发创造者的成就动机 (三)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内部动机激发的外部动机 (四)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第四章 创造力的知识基础,第一节 知识与创造力关系的张力观 一、张力观及其支持者 1.张力观对知识和创造性关系的基本看法 知识和创造性的关系是一种倒u型关系,最大的创造性产生于中等程度的知识水平。,二、支持张力观的实证研究 1.受教育程度和创造性之间的倒U型关系 2.问题解决的实验室研究(定势) 3.简评,第二节 知识与创造力关系的地基观 一、地基观对知识与创造力关系的看法 知识与创造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知识越丰富,创造性就越强。知识就如同地基一样,地基越扎实,建起的高楼大厦就越牢固。,二、创造力发展的十年定律 1.海斯的研究 1)76位作曲家的500件著名作品中,只有3件是个体涉足该领域不足10年创作的。作曲家职业生涯中第一部杰作的问世通常在“十年沉默”结束时;从最初的杰作问世,到其作曲生涯的1525年间,杰出作品的数量有一个飞速的增长。然后,在作曲生涯的2549年间是稳定的创造期;最后则稳步下降。,2)131位画家的传记。 3)66位著名诗人的传记。 海斯认为:为了产生创造性成就,个体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要长期专心于某一领域。 2.其它有关研究 结论:著名人士的职业生涯同样遵循“十年定律”,三、知识获取和技能练习对于创造性的积极作用 1.专门练习和专业技能的发展 埃里克森对小提琴手的研究结论: 越优秀的小提琴手开始学习小提琴的时间越早,并且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其练习量也越大。,2.音乐作曲中的练习和创造性 维斯伯格对莫扎特、爵士音乐家、披头士乐队的研究。 3.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知识和创造性 沃尔森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现过程,第三节 知识与创造力关系的质量并重观,一、知识的高质量掌握 (一)概念化 (二)条件化 (三)结构化 (四)自动化 (五)策略化,关于概念化 1)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抽象的概念 2)把抽象概念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 关于条件化 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这些知识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结构化 当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排列时就可以大大提高知识的检索效率。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最好方法是将所学知识纲要化、纲举目张,自己编织体现层次网络的结构图或结构提纲。,自动化 熟能生巧,自动化的知识有助于创造性思维。 策略化 1)批判性思维策略 2)求异性思维策略,3)模糊性思维策略 4)探索性思维策略 5)信息性思维策略 6)创造性想象策略,二、合理的知识结构 (一)知识水平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作用 三、隐含知识 个体在实践生活中领悟的知识。,总之,关于知识与创造力的关系,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知识是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其中要保证知识的优质掌握,在这个前提下,要尽量获取最大量的知识,包括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临近学科知识以及有关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和实践中积累的隐含知识。,第六章 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第一节 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 一、艺术创造人才的人格特征 (一)非社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幻想、想象、冲动、少理性、情感错乱、心理变态、情绪感受性、狂躁易表露、敏感、焦虑、有内驱力和有抱负。,竹林七贤,“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嵇康具有旷达狂放的个性和行为。嵇康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 经常放纵自己,用他的话说就是“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这天才的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生活中的嵇康的确很狂,他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嵇康,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刘伶,他经常乘鹿车,手裏抱著一壶酒,命仆人提著锄头跟在车子的后面跑,并说道: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他嗜酒如命,放浪形骸由此可见。,阮咸,阮咸为人放诞不拘礼法,为当世所讥。阮咸私幸其姑母家的鲜卑婢女。后来阮咸的母亲去世,阮咸服丧,姑母也要回夫家去。起初姑母答应将此婢女留下,但离开时又私自把她带走了。当时阮咸正在会客,闻之借客人的马去追。追上后还穿着丧服与婢女共骑一匹马回来,说:“人种不可失”。阮孚即阮咸与此婢之子。,杜代克等人报告: 专业艺术家与400名非艺术家比较,前者有更高水平的成就需要。 也有研究者发现: 青年舞蹈家比其他青年对照群体有更高的成就取向和成就驱动力。,(二)社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对准则的怀疑性、不遵从、敌意、冷漠、不友好、缺乏热情、内向。 二、科学创造人才的人格特征 易接受外部信息、思维灵活 有驱动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