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第十章》PPT课件.ppt_第1页
《刑法分论第十章》PPT课件.ppt_第2页
《刑法分论第十章》PPT课件.ppt_第3页
《刑法分论第十章》PPT课件.ppt_第4页
《刑法分论第十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渎 职 罪,一、滥用职权罪,滥用职权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非法行使职权,或者超越权力实施有关行为,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滥用职权罪的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包括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管理活动。 2. 客观方面包括两类行为: (1)超越职权,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超越了自己的权限,实施了自己不该实施的行为; (2)不正当地行使职权,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合力地利用自己的职权,实施了法律不允许实施的行为。,3. 主观方面是混合罪过,行为人对于滥用职权的行为是出于故意,对于滥用职权所造成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则出于过失。 4.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滥用职权罪的认定,1.滥用职权罪和国有单位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后罪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中,在刑法条文中是第168条。两罪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罪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滥用职权罪和渎职罪中特殊的滥用职权的犯罪: 本章犯罪中,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398条),私放在押人员罪(400条第1款),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403条),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407条),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415条),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416条第2款),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417条),共8种犯罪,这些犯罪是特殊的滥用职权的犯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的关系,本罪是一般法,这些犯罪是特别法。,司法考试真题,某国税稽查局对某电缆厂的偷税案件进行查处。该厂厂长送给国税稽查局局长乙3万元,要求给予关照。乙收受后,将某电缆厂已涉嫌构成偷税罪的案件仅仅以罚款了事。次年8月,上级主管部分清理税务违法案件。为避免电缆厂偷税案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乙私自更改数据,隐瞒事实,使该案未移交司法机关。乙应当以何罪论处:(2004年试卷二第61题) A,受贿罪 B,滥用职权罪 C,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答案:AD,二、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职责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玩忽职守罪的特征 1.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具体包括三类行为:(1)不履行职责;(2)不正确履行职责;(3)放弃履行职责。构成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发生了严重后果。 2.主观方面是过失,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包括各级各类国家机关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管理活动。 4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1.玩忽职守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限: (1)主观方面不同,一为过失,一为混合罪过。,(2)客观方面不同,玩忽职守罪是不负责任,不做自己该作的事,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滥用职权罪是超越职权,作了自己不该作的事。 2.玩忽职守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1)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 (2)过失行为发生的场合不同。本罪必须发生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代表国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而重大责任事故罪则发生在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过程中。 (3)侵犯的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重大责任事故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作为公共安全一部分的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作业安全。,3.玩忽职守罪和本章犯罪中特殊的玩忽职守的犯罪: 本章犯罪中,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398条),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400条第1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406条),环境监管失职罪(408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409条),商检失职罪(412条第2款),动植物检疫失职罪(413条第2款),不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罪(416条第1款),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419条),共9种。这些犯罪是特殊的玩忽职守的犯罪,与本罪是法条竞合的关系,应使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司法考试真题,下列哪种行为可以构成玩忽职守罪:(2007年试卷二第20题) A,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责报告责任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 B,国有公司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破产,致使国家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 C,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D,负有管理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现他人非法从事天然气开采、加工等违法活动而不予查封、取缔,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答案:D,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1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客体是国家秘密。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第9条的规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以下三级: 绝密是指最重要的国家秘密,其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机密是指重要的国家秘密,其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秘密是指一般的国家秘密,其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2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行为是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 二是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 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刑法规定,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责任形式是故意。,四、徇私枉法罪,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时也可能侵犯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94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1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 前罪的主体只能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 (2)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前罪的故意既可以是使无罪者受到不应有的追究,也可以是使有罪者逃避刑事追究。而后罪的故意仅限于使无罪的人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前罪表现为利用职权,徇私枉法、徇情枉法,使无罪的人受到追诉,使有罪的人不受追诉,或者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后罪则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作虚假的告发。 (4)犯罪客体不同。,徇私枉法罪的认定,2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 (2)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前罪的故意包括使无罪、罪轻的人受到不应有的追究,也包括使有罪、罪重的人逃避应得的惩罚,而后罪的犯罪故意的内容仅限于使有罪、罪重的人逃避应得的惩罚;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罪表现为利用自己直接经办或主管案件的职权之便作枉法追诉或枉法裁判,而后罪则是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 (4)犯罪客体不同。前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司法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合法性,而后罪侵犯的则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五、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审判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法院审判活动的廉洁性、客观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同时也损害了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经济和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歪曲事实真相、曲解法律规定,作违反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错误判决或裁定,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罪量要素是情节严重。这里的情节严重,参照立案标准的规定,是指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 (1)枉法裁判,致使公民财产损失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财产损失重大的; (2)枉法裁判,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自杀、伤残、精神失常的; (3)伪造有关材料、证据,制造假案枉法裁判的; (4)串通当事人制造伪证,毁灭证据或者篡改庭审笔录而枉法裁判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限于司法工作人员中的审判人员,其他司法工作人员不能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