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和复核检查要点.ppt_第1页
课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和复核检查要点.ppt_第2页
课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和复核检查要点.ppt_第3页
课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和复核检查要点.ppt_第4页
课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和复核检查要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李蓉琼,2017.04.13,沿生命周期的健康照顾,Life cycle,胎儿,婴幼儿,青少年,成年,晚年期,Life cycle Healthcare 围生和幼儿期 儿童期 健康照顾 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 健康照顾 成年期 成年期 健康照顾 晚年期 老年期 健康照顾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 按照生命周期规律提供连续的健康照顾,(WHO)人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参与机构: 妇幼保健机构、老年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 疾病与预防控制机构、专科医院、社区其他团体 (完成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导向的生命全程健康服务),健康照顾,全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健康教育者,社会工作者,社区护士,WHO的报告指出: 人的健康与长寿,与遗传的关系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自然环境占7%,而60%取决于各自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 儿童期的生理、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身心健康。,第一节 儿童期健康照顾,胎儿到个体的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构成了整个儿童阶段。 女:12岁,男:13岁 又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一、全科医生与儿童健康照顾,1. 掌握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规律 (1)儿童体格发育:连续性、阶段性特点,有三个高峰 胎儿期: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 婴儿期:消瘦、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疾病 青春期:营养过剩引起肥胖、成年后心血管病风险 健康照顾:孕期营养教育与疾病预防、提倡母乳喂养、 儿童饮食指导、积极防治儿童期疾病、健康体检。,(2)儿童语言、运动、心理发育: 特点:关键期(3岁前)、规律性 健康照顾:群体特征与个体化相结合,指导家长恰当选择早期教育手段与时机(3岁前),最大发挥潜能。 (3)儿童的社会化(生物个体社会人) 特点:社会化不良既影响儿童生存质量,又会导致成年后社会问题,2.儿童疾病发生规律与健康照顾,(1)发病规律 胎儿期:遗传代谢性疾病(甲低、笨丙酮尿症)。 孕产期:窒息、感染、肺炎。 出生后:呼吸道感染、腹泻、营养不良等。 儿童:传染病、寄生虫、意外事故。 (2)健康照顾:了解儿童各时期的疾病发病规律;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二、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社区全科医生应掌握: 出生率、儿童疾病发生率、死亡率、儿童年龄结构分布等,建立完善的新生儿访视、健康检查,建立保健卡和登记本或微机管理制度。 (一)儿童保健系统管理(06岁) 宗旨:定期体格检查与检测,早期筛查、发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偏离与异常,提供科学指导与干预。,我国儿童管理对象主要是0-6岁,重点在3岁以下。 据国外文献报道,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常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婴儿死亡的60-70%发生在28天内,而新生儿死亡的70%发生在7天以内。,1.新生儿访视 意义:及早发现问题并干预,降低婴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美国:家庭健康护士(母婴护士执照和 访视承担者 母乳喂养教育执照) 我国:医生或有经验的护士 访视时间:3-4次(第3、7、14、28天) 用物准备:体温计、秤、皮尺、消毒液及用品、纱布等。,访视内容: “一看、二问、三检查、四宣传、 五处理” (1)初次访视 看:卫生状况、皮肤颜色、呼吸节律、吮吸能力、黄疸。 问:新生儿出生情况,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吃奶睡眠。 检查:脐部有无感染、身体有无畸形、肝脾有无肿大。 宣传:母乳喂养知识、保暖及日常卫生护理。 处理:发现问题或异常进行及时指导和处理。,(2)第二次访视:一般情况、生理性黄疸、脐带是否脱落。 (3)第三次访视:黄疸是否消退、生理性体重下降是否恢复到出生时体重,予以异常情况指导,检查视力、听力。 (4)第四次访视:全面体检,评价体重增加情况并分析异常原因,对高危儿童提供佝偻病防治指导。,2.定期健康检查(“421”检查) 第一年检查4次(出生后3、6、9、12个月) 第二、三年各检查2次(18、24、30、36个月) 3岁以后每年检查1次。 检查内容 (1)询问个人及既往史 (2)体格测量与评价: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坐高、皮下脂肪厚度。,(3)全身体格检查: 发育和营养、精神状况,有无皮疹及色素沉着,淋巴结长大和压痛, 头颅大小和形态,有无唇裂和龋齿,运动及脑神经发射有无异常。 (4)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尿常规、大便寄生虫卵,血钙、磷、碱性磷酸酶、锌、铅、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二)体弱儿童管理,体弱儿:早产儿(37周)、低出生体重儿( 2500克)、佝偻病活动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度以上营养不良、反复的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儿童,以及先天性畸形、代谢病儿童。 健康管理:对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要定期随访,对家长提供指导,对疾病积极治疗,待恢复正常再转入正常儿童管理体系。,(三)预防接种及常见病防治,预防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 常见病防治:视力、听力筛查,预防龋齿、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进行合理营养指导和早期干预。,(四)健康教育与指导,1.营养与喂养指导: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乳喂养技能,辅食添加。 2.早期教育指导:掌握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规律,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培养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的发育。 3.体格锻炼:婴儿、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锻炼。 4.儿童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教育,(五)社区儿童心理行为干预,多动症、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自闭症、沟通与学习障碍等。 行为干预:儿童行为障碍和行为康复日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具有很高的潜在卫生服务需求,可在社区设立儿童心理行为咨询门诊,并在社区中实施干预措施。,青少年期主要是指由童年向成年的过度阶段,伴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与成熟,又称青春期。 WHO:年龄10岁20岁 我国:女孩1112岁到1718岁 男孩1314岁到1820岁。,第二节 青少年期健康照顾,一、青少年期生理、心理变化与特点,1.青少年期生理变化与特点 早期:生长突增,伴随第二性征出现 中期:第二性征迅速发育 晚期:体格生长发育逐渐停止,性发育基本成熟。,2.青少年期心理变化与特点,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但心理发育未成熟,表现出不稳定性,变化大、易冲动,易受挫折。 意识到两性差别与两性关系,从对异性的疏远期到接近期、恋爱期。,二、社区青少年生殖健康保健服务,1. 生殖健康教育: 对象:青少年、家长、老师 地点:学校、家庭、社区医院 内容:解剖学知识;生命的形成与生育过程;青春发育期的表现;男女性别心理特征;性病防治知识;重点:减少有危险的性行为。 2. 女性经期、乳房保健指导,3. 青少年性行为和妊娠 青少年妊娠是指1317岁少女妊娠 4. 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防治:青少年是性传播疾病(STD)和艾滋病(AIDS)的主要受害人群。 预防控制手段:全科医生应立足家庭、学校和社区开展青少年艾滋病、性病教育。,三、社区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干预,1.吸烟行为的社区干预 我国吸烟人数达3.16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 健康照顾:以社会、学校、家庭、伙伴为背景,从心理上诱导学生提高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自觉地抵制香烟的诱惑,掌握别人递烟时拒绝的技巧。,( WHO) 意外伤害是青少年致伤、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与车祸相关:横穿马路、闯红灯、骑车带人 与溺水相关:溺水是0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 与打架相关: 健康教育: (1)重视社区安全教育: 家长、教师、保教人员;开展消防交通安全教育,锐器物品管理等 (2)家庭内外都要有良好的环境(中毒、车祸、溺水),2.青少年意外伤害干预,(3)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胆子大、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高危儿童。 (4)加强社区急救能力建设: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努力降低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 3.药物滥用 2015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全国有234.5万人吸毒,18岁的有4.3万人,占1.8%;18岁35岁的有142.2万名,占60.6%;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 (好奇、受诱惑、需求刺激) 健康教育:加强毒品预防教育 (宣传 、讲座、培训),四、社区青少年营养与个人卫生保健服务,1.营养指导(零食消费) 强调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注意合理搭配,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 2.个人卫生指导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合理安排生活和学习,参加体育锻炼,保证睡眠,注意口腔卫生、用眼卫生和正确坐姿。(青少年颈椎病),五、社区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早期筛查和发现,常见心理卫生问题: 学业问题:学习缺陷,注意力缺陷伴多动等。 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分离焦虑,孤僻抑郁,强迫行为,胆小退缩,癔症发作,学校恐怖。 品行问题:攻击,偷窃,撒谎,逃学,家庭暴力,纵火,破坏财物。 全科医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早期筛查和发现问题儿童,配合专业心理医生积极加以纠正和治疗。,第三节 成年期健康照顾,成年期的生心特点: 1.生理、心理的成熟期 2.社会、家庭的主力军、顶梁柱 3.压力大:工作择业、就业、晋升、贡献、家庭 婚姻、生育、教育子女、赡养老人。,一、成年期常见行为保健问题,1.膳食结构、营养行为不合理 2.精神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状态失衡 3.情感交流的问题 4.家庭、婚姻、生育保健,2019/8/6,33,可编辑,二、健康照顾的特点,行为指导,心理支持,生殖保健的服务,三、健康照顾的方法,1.生育知识的宣教 2.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与推进,(一)孕期保健,早孕 0-12周 中孕 13-27周 晚孕 28周,高危妊娠的管理,孕妇年龄: 35岁。 身高: 85kg。 异常妊史:流、早、异、死、难产。 新生儿疾病、遗传性疾病 妊娠合并症: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甲亢 可能发生的异常分娩:胎位异常、巨大儿、多胎等。 妊娠有害物接触史:放射、毒物、胎儿药物。,落实孕-产期保健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市区、城镇医院 省级、医学院,1.妇女常见病 妇科感染、炎症、肿瘤、流产、异常妊娠等。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早期筛查发现与治疗。 2.性传播疾病 对社区性传播疾病(STD)进行监测,鼓励病人早期发现并进行规范化治疗,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预防STD,特别是艾滋病等。,(二)生殖相关疾病防治,1.膳食结构与营养行为不合理:谷类食品消耗,动物性食品;摄入总热量过多,体力活动量过少。 2.精神压力大,心理失衡:就业、失业、人际关系。 3.作息没有规律:工作、学习、应酬等。 4.社会生活复杂对生活的冲击:情感质量下降。 5.个性差异的特殊作用:过高抱负或敌意感过强。,(三)社区成年人心理行为主要问题,健康行为方式的培养 针对不同特点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进一步完善社区健康教育网络; 呼吁政府加大健康教育的支持力度; 收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提出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方法。,(四)社区成年人心理行为医学服务内容,第四节 老年期健康照顾,老年期标准: 欧美及发达国家65岁以上 我国 60岁以上 低龄老人: 6069岁 中龄老人:7079岁 高龄老人:80岁以上 我国已属于老龄化国家( 60岁人口占10%以上)。 健康老龄化(health aging)作为21世纪老年卫生 保健的目标-多数老年人长寿。,(一)老年期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上:体表外形的变化、神经系统退化与萎缩,心血管系统退行性变,呼吸功能衰退,消化能力下降,免疫调节能力降低。 心理上:感知觉下降,智力衰退,记忆思维能力下降。,一、全科医生与老年期健康照顾,(二)老年期疾病特点: 患病时表现为症状及体征通常不典型,主管感觉与客观体征不一致; 一种疾病反复发作或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疾病发生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三)老年期药理学特点 药物吸收减慢、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力降低、半衰期延长。,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一)预防保健需求 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健康教育、周期性健康检查、营养与膳食指导。 (二)医疗服务需求 慢性问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便秘、胆囊疾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病、白内障、听力障碍。 急性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急腹症、意外伤害。,(三)护理与康复需求 在疾病或失能的情况下:清洁卫生、饮食、起居、药物护理等,促进疾病康复;对疾病引起的机体残缺与失能,需要有效的康复和指导。 (四)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心理健康咨询和自我调节需求,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的心理辅导,疾病状态下的心理护理等。,三、老年期的全科医疗照顾,(一)建立健全社区老年医疗保健网络 1.全科医生积极发展社区一级的老年健康服务队伍。 2.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人护理院、敬老院、疗养院、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慈善机构等多个部门合作的保健网络。 3.全科医生做好上下级沟通,加强与区、县、市级老年保健、医疗机构的协作与配合,完善老年人的转、会诊制度和卫生服务机制。,(二)开展多形式的医疗保健服务 1.社区疾病综合干预 对社区主要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进行综合干预,实行分级管理。 2.家庭病床服务 对就医不便、慢性卧床老人等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提供注射、换药、灌肠、采集标本、测量生命体征、做心电图、血糖监测、及代购药品服务。,3.医院和家庭护理 提供皮肤护理、个人卫生、协助排便、行走搀扶、测量血压、协助进餐、药物保管、病情观察及居家安全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4.家庭访视 全科医生或护士定期到行动就医不便、重点高危的老年人家随访,进行健康指导与健康教育等。,5.服药管理 合理调整用药种类和数量。社区护士定期到家检查药箱,及时清理过期药物,达到用药安全、治疗最佳。 6、社区康复 心理康复:心理辅导和咨询,关爱、同情、理解老人,消除其悲观、焦虑、紧张、失望的情绪。 躯体康复:开展运动疗法如呼吸操、颈椎病保健操、便秘操等,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等,作业疗法如跳棋、串珠、投球等。,(三)加强老年期医疗保健系统管理 1.建立老年人群的健康档案,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2.积极开展调查,了解社区存在的主要老年健康问题。 3.动员社区资源,对常见老年健康问题进行分级管理。 3.注重社区老年信息收集评估,制定社区老年工作计划。,第五节 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指即使采取积极的、治愈性的或姑息性的治疗也无法控制和改善病情的一种状态,病人即使意识清醒,但病情迅速恶化,各种迹象表明生命即将结束。 医学上一般把人的临终期定为6个月。,二、临终关怀与全科医疗特点的一致性,1.临终关怀强调“照顾”,淡化“治疗” 用“关怀”或“照顾”(care)取代治疗、治愈(cure ) 2.临终关怀服务对象包括临终病人和家属 特别能够体现全科医学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的学科特点。 3.服务内容广泛全面,强调团队合作,充分体现出现代医学模式特征。,4.服务形式具有多样化、本土化的特点 英国:临终关怀服务以住院照顾的方式为主(临终关怀院) 美国:以家庭临终关怀服务为主 我国:正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同时在临终关怀的医疗服务实践中注重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祖国医学相结合。,三、临终关怀对象的心理表现,1.儿童临终病人的心理表现 忧虑和恐惧,怕痛、怕离开父母、怕受惩罚、怕进入孤独的黑夜。 父母应守在患儿身边或在身边放些他最心爱的东西,医护人员不要在孩子面前提与死亡有关的问题。 2.青少年临终病人的心理表现 焦虑、恐惧、绝望。由于对生命的绝望,可能处于极度忧郁与孤独的心理状态,3.中年临终病人的心理表现 精神危机感、焦虑忧郁,求生欲望强,担心亲属的未来。性格外向者出现烦躁、愤怒、挑剔,性格内向者表现为少言寡语、终日无语、痛苦万分。 4.老年临终病人的心理表现:害怕孤独与被抛弃。 5.临终病人亲属的心理表现 “亲属往往比病人本身更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死亡对亲属则是最悲哀的高峰,经历震惊、不知所措、悲伤与愤怒、内疚与自责、失落与孤单到解脱。,四、临终关怀服务内容,(一)临终疼痛与疼痛的处理 1.疼痛的评估 根据疼痛病史、疼痛的特征、部位,疼痛的程度和性质,疼痛的时间规律,引起或加重或缓解疼痛的因素,疼痛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躯体性:钝痛或连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