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十讲中草药美容.ppt_第1页
课件:十讲中草药美容.ppt_第2页
课件:十讲中草药美容.ppt_第3页
课件:十讲中草药美容.ppt_第4页
课件:十讲中草药美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与美容,第十讲 中药美容,主要内容,一、中药美容的特点 二、常用美容中药 三、常用美容中药配方,一、中药美容的特点,中药美容在我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资料,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新潮的美容化妆品,已从一般“感情美容“向“科学美容“转变,要在激烈的国际美容化妆品市场上占一席之地,产品除了要具备美容、护肤等作用外,还需要具备多功效才有竞争力。中药美容化妆品正具备这方面独特的功效,引起国内外专家的普遍重视,已成为日、德、法、英等国家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并在生产工艺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药美容法是以祖闰传统医学为理论指导,通过中药的内服、外用来防病健身、延衰驻颜或治疗损美性疾病的一种美容方法。其特点如下:,中药美容的特点,安全 可靠,中药美容大多采用天然药物,一般无毒无害,副作用少,性质缓和,极少数之品用量极小或在复方制剂中受其他药物佐制抵消,其毒性更微乎其微。且作用可靠,疗效确实。,使用方便,如很多外用剂可直接将药粉调成稀浆涂抹,脂剂和膏剂则以其敷面和妆,随时用之。,防治结合,中药美容既可保健、营养皮肤、改善皮肤新陈代谢、抗衰老等,又可起到治疗作用,如 黄芪可防治皮肤衰老,减少铍纹,并可防治脱发。,标本兼治,中药美容既外用滋养皮肤,治疗皮肤病,又注意补气益血,调理脏腑,以内养外,故它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扶正去邪,调整阴阳气血,以达到美容作用。,中药美容的特点,剂型多样,中药美容制剂可分为洗剂、敷剂、膏剂、汤剂、乳剂、丸剂等;又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大类。前者通过口服使药物发挥美容功效,外用则通过皮肤直接吸收而作用。,一、常用美容中药,祛风类美容中药,白僵蚕来源为蚕蛾科昆虫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 。 白僵蚕性平、味辛、咸。祛风解痉,化痰散结。辛温人肺,去皮肤诸风,能灭黑斑及诸疱痕。 神农本草经载白僵蚕有“灭黑斑,令人面色好”的功效。,白僵蚕,祛风类美容中药,白僵蚕所含的活性丝光素能促使皮肤细胞新生,调节皮脂,改善皮肤微循环,可增白防晒,消除色素沉着,保持皮肤弹性。 白僵蚕所含蛋白质具有调节性激素分泌的作用,因而对女性性激素分泌失调引起的黄褐斑有一定疗效。 僵蚕含维生素E9.89%,能清除自由基,抗脂质氧化形成的老年斑。 白僵蚕含有蛋白酶,壳质酶,脂酶等水解酶可消化角质,具有分解色素、防疤痕、去粉刺、治瘀斑的作用。 外用敷面:白僵蚕20克清水30毫克,用清水调白僵蚕粉成糊状。每晚用此敷脸,三十分钟清水洗净或翌晨洗去。本面膜有祛除黄褐斑,化老年斑、晒斑的功效。,白僵蚕,祛风类美容中药,白芷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根) 性温,味辛。 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神农本草经指出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芷,祛风类美容中药,美容功效: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消除色素在组织中过度堆积,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 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慈禧太后的驻颜宫廷秘方“玉容散”,白芷都是制作面脂的主药。称之可去面部黑斑。 现代医学证明白芷对痤疮、黑头、粉刺都有一定的疗效,在美白祛斑,改善微循环,延缓皮肤衰老方面都有独特的疗效。,白芷,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 味甘、辛,性平。色白质轻。功效生津止渴,退热解肌,对因受风热、湿邪而致面部成疱、成疹者,可研磨成细粉末,或服或涂。 葛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葛根素,经常吃野葛食品能姿容养颜。促进皮肤白皙、光润、细腻,使女性焕发青春光彩。 野葛具有很好的丰胸功效,葛根异黄酮不仅具有使乳腺丰满坚挺和乳房组织重构的作用,而且对子宫、卵巢和皮肤也有作用,能有效的抗乳腺癌、预防心血管疾病、调理更年期综合症的功能。,祛风类美容中药,葛根,桑树的干燥叶 味性:味苦、甘,性寒。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桑叶含有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2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对改善和调节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抑制色素沉着的发生和发展均有积极作用,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可治黑斑。 桑叶500克,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15克,沸水浸泡作茶饮,1个月为一疗程。,祛风类美容中药,桑叶,祛风类美容中药,白蒺藜味苦辛,性微温。有散风疏肝、行气破血、祛风明目的作用,可治风热引起的疮疡瘙痒、白癜风和小儿头疮等皮肤病;并治目赤多泪、目生翳膜的眼病,能使翳膜消除,视物清楚。,白蒺藜,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味辛,性温。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对因感受风寒而致表邪雍闭经脉,而致气血运行不畅或寒遏阳气,水湿不布等所致面色黧黑、皮肤湿疹、体虚停饮所致的虚胖等,皆可用本药配伍治之。,祛风类美容中药,桂枝,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和白花前胡的干燥根 味辛,性微寒。散风清热,降气化痰 。 因外邪袭肺或肺经有热,皆可使用颜面、鼻部皮肤红赤肿痛或成酒渣、粉刺,而前胡疏风散热,可使肺气下降而面部症候得解。,祛风类美容中药,前胡,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的干燥根茎 味辛,性温,善除风湿,散寒止痛。 对于因感受风寒挟湿所 形成的疮疖、湿疹、瘙痒等多以此药治之。 羌活外用可治白癜风,斑秃。,祛风类美容中药,独活、羌活,独活,羌活,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味辛,性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既可发散又可除湿。对因风寒、风湿、风温所致头面及周身的疾患皆可使用。,祛风类美容中药,防风,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味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对于皮肤疱疹、痤瘠、酒渣鼻、口臭等皆可用之。 内服药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止咳糖浆、解痉镇痛酊、胃痛宁口服液、保喉片、润喉片等和外用药清凉油、红花油、白花油、风油精、痱子水、止痒凝露、止痒水、痱子粉等均含薄荷成分。,祛风类美容中药,薄荷,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味甘、微苦,性平、微温。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人参内含30多种人参皂式、16种以上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具有与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样的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激发皮肤细胞活力,加速皮肤细胞生长繁殖,同时具有良好的润肤保水能力。 人参中的芳香油和多种维生素都能被直接吸收,均可提高表皮的活力,增强皮肤的弹性,防止皮肤松驰起皱。,益气温阳类美容中药,人参,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味性:味甘,性温。 功效: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黄芪含皂甙、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改善皮肤血液循环,促使面色红润,恢复面容的自然美; 对皮肤有很好的营养作用,防止皮肤衰老,减少皱纹,增加皮肤抵抗力,并有促进毛发生长、防治脱发的作用。,益气温阳类美容中药,黄芪,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 味性:味辛、苦,微甘;性温。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刺五加为补气强身的美容佳品。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刺五加能“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刺五加中含多种刺五加甙,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延缓衰老。此外,刺五加还能调节蛋白质、糖和脂肪代谢,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黄褐斑:刺五加片每次3片,每日3次,3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36个疗程可显效,该品能调整脏腑气血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得到足够的气血运行和正常营养,从而达到润五脏、悦颜色之目的。,益气温阳类美容中药,刺五加,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味性:味甘,性平。 功效: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本草纲目中说“茯苓能延年耐老,面若童颜”。 现代研究表明,茯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多糖、脂肪、微量元素、铁、镁等,可使人体皮肤细腻滋润,富有光泽。,益气温阳类美容中药,茯苓,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味性:味苦、甘,性温。 功效: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可治水湿停滞所致面色不华。肘后方中记载.白术能治面多斑或似雀卵色者。,益气温阳类美容中药,白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干燥成熟种子 味性:味辛、甘,性平。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健脾固胎 可治疗肾阳不足所致的须发黄白、目视不明、齿牙动摇等。神农本草经中载,菟丝子能“补不足,益气力,去面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 菟丝苗煮汤可治小儿头疮(子母秘录) 菟丝子苗绞汁涂面可治面疮粉刺(肘后方),益气温阳类美容中药,菟丝子,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味性:味甘辛,性温。 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 当归养血、活血、行气止痛,可治血虚、血滞所致面色晦暗不华或生疱肿。 现代研究表明,当归的水溶液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因而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性皮肤病收效良好。当归能扩张头皮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能防止脱发和白发,促使头发乌黑光泽,养血滋阴类美容中药,当归,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 味性:味甘,性温。 功效:补血滋润;益精填髓 。 熟地黄为补血滋阴的美容佳品,润肌肤,明耳目,乌须发。修正秘诀中认为地黄“服百日颜如桃花,服三年令人长生不死“。现代研究表明,地黄含多种氨基酸及糖类,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抗皮肤老化,所含铁质还可补血养颜。,养血滋阴类美容中药,熟地黄,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味性:味甘,性平。 功效:补气安神。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强心,抗癌。 抗病强身,延缓衰老,良好的护肤悦色作用。本草纲目中认为灵芝“好颜色,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良好的安神定志作用,可治疗长期失眠,神经衰弱引起的面色萎黄,精神疲乏,容颜憔悴等。 使用方法为:灵芝100克,浸泡于1000毫升米酒中,每晚口服15毫升。,养血滋阴类美容中药,灵芝,蓼科植物何首乌 的干燥块根 味性:味苦,性微温。 功效:生首乌功能解毒(截疟)、润肠通便、消痈;制首乌功能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 养血益精,平补肝肾,乌须发,可治疗肝肾虚亏,精血不足,身体衰弱而致的须发枯白者; 扩张血管,使皮肤细胞获得足够的血量,可治疗血虚所造成的面色萎黄。方法为:制首乌晒干,研成细粉,早晚各3克,用温开水或淡盐开水冲服。,养血滋阴类美容中药,何首乌,百合科植物黄精的干燥根 味性:味甘、性平。 功效: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黄精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神农本草经说:“黄精宽中理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方法:黄精根洗净、阴干、捣为细末.每日用水调服。,养血滋阴类美容中药,黄精,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 味性:味甘、性平。 功效: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玉竹味甘、性平,滋阴养颜。本经:“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现代研究表明,玉竹含有粘液质及维生素A原,可使皮肤滋润细腻富有弹性,延缓衰老。,养血滋阴类美容中药,玉竹,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 味性:味甘、性平。 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柏子仁为上品中药,神农本草经中说“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聪耳明目,不饥不老,轻身延年“。现代研究表明,柏子仁含丰富的脂肪、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可治面容憔悴,面色无华,皮肤干枯粗糙、早衰等。,养血滋阴类美容中药,柏子仁,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味性:味苦、性寒。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本品味苦,性寒,主治五脏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渣鼻,白癞,疫疡等。,清热类美容中药,栀子,兰科植物石斛的茎 味性:味甘、性微寒。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石斛为清热良药,有增强新陈代谢、抗衰老等作用。能补五脏,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还可以治夜盲症。,清热类美容中药,石斛,2019/8/7,35,可编辑,毛茛科植物黄连干燥的根茎 味性: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味苦,性寒,清热燥湿,可治疗内有实热,毒气薰蒸所致的痈肿疮疖、口舌生疮,湿疹瘙痒、头疮头癣等。,清热类美容中药,黄连,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味性:味苦、性微寒。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 。 白蔹味苦,性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敛伤,可治疮疡、烫火伤及各种皮肤病。,清热类美容中药,白蔹,芸香科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干燥根皮 味性: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 本品味苦,性寒。功能清热燥湿止痒,可治皮肤风疹疥癣。,清热类美容中药,白鲜皮,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味性:味苦、性寒。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 清除湿热,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清热类美容中药,苦参,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 味性:味辛、苦,性微寒。 功效:活血、祛淤、调经、消水 。 本品味辛、苦,性微寒。功能活血化瘀调经,据研究表明,益母草含有一种特殊的生理性酶,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肌肤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因而具护肤美容作用。内服活血养颜,治疗雀斑、黑斑、黄褐斑、粉刺。,活血类美容中药,益母草,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味性:味辛,性温。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 活血化瘀,对气滞血瘀所致面斑、面疮、粉刺之皮肤病有良效。 川芎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川芎水浸剂在试管内对某些致病性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活血类美容中药,川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茎 味性:味苦,性微寒。 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 本品味苦,性微寒。功能活血祛淤,凉血消肿,可用于治疗颜面疮疖、肿疡、瘢、癣类疾病。,活血类美容中药,丹参,紫葳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干燥花 味性:味辛,性微寒。 功效:行血去瘀,凉血祛风。 本品味辛,性微寒。功能行血破瘀,凉血祛风,可用于治疗血热风盛之周身风痒及皮肤湿癣、酒渣鼻、糜烂型脚癣等。,活血类美容中药,凌霄花,菊科植物木香 的干燥根 味性:味辛,苦;性温。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 本品味辛、苦,性温。行气理气,可治疗脾胃气滞而引起的口中气秽,齿垢,湿疹,体气等。,理气类美容中药,木香,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 味性:味苦,辛;性温。 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 厚朴煎剂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致龋病原菌变形链球菌有高效快速杀菌作用。可治疗气机升降失常而造成的颜面部之疮疖。,理气类美容中药,厚朴,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味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效:理气行血。 香附挥发油有轻度雌激素样活性 ,香附提取物有较强的抗菌抗炎作用,在美容方中常用。,理气类美容中药,香附,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味性:味辛,性温。 功效:行气温中,化湿消痞。 对于湿邪所引起的面部郁结或齿垢、口臭者有良效,祛湿类美容中药,白豆蔻,唇形科植物藿香的地上部分 味性:味辛,性微温。 功效:祛暑解表;化湿和胃。 治手足癣、冷露疮烂、刀伤流血。,祛湿类美容中药,藿香,三、常用美容中药配方,美肤方剂一:生白术150克,土槿皮75克 功能:清热燥湿,杀虫、治疗皮肤癣症 用法:上药为末,用醋调,涂患处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这里指的是白术的根茎,味苦,性温。它对皮肤致病真菌如雾状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古籍药性论称:“主面光悦,驻颜祛斑。”用白术蘸酒(或醋)如研墨之状,均匀涂抹脸上,可治雀斑和黑斑。圣医李时珍曾说此方治雀斑“极致”。,中药美白配方,美肤方剂二:白芷(单味)不拘多少 功能:祛风润肤,治疗面部色斑,增白 用法:去表面粗皮,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洗脸后涂于面部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安白芷或川白芷及杭白芷的根。其味香、辛,性温。历代被视为美容佳品。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衰老,去除面部色斑瘢痕,治疗皮肤疱痍疥癣等。本经说它“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无论是千金面脂方,或是玉容散,白芷是制作面脂的主药。可以美白,又可美体。,中药美白配方,美肤方剂三:白芨、雄黄各10克,醋适量 功能:止痛消疮,治疗发生在胡须部位的疖肿 用法:将上两味药研为细末,用醋调后敷于患处 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地茎。含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成分,味苦、甘,性平且涩而粘滑。外用可润滑肌肤,除面上疮。药性论曰:“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曰:“洗面黑、祛斑。”它主要是润肤白面、去灭瘢,而且能医手足皲裂等,是古代美容的常用药。,中药美白配方,美肤方剂四:白蔹、白石脂、杏仁各25克 功能:清热祛风,治疗面部雀斑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鸡蛋清调匀后敷脸上,40分钟后洗去 白蔹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叶子多而细,取其根茎。味辛、甘,性凉。药性论曰:“可治面上疮疱。”还可治疗鼻症,而且美白肌肤,中药美白配方,美肤方剂五:白附子5克、轻粉5克、白芷5克、防风5克 功能:祛风清热,治疗粉刺痤疮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匀后敷于痤疮患处,效果极佳 白附子味辛、甘,性势。本草蒙鉴曰:治面上百病,可作面脂,捣碎成细粉,以酒拌和,用来敷面,能治粉刺和雀斑。白附子还能香身灭瘢疮。,中药美白配方,美肤方剂六:防风50克、石膏100克、荆子50克、栀子仁50克、枸杞子50克、白蒺藜50克、甘草25克 功能:祛风清热,开塞通窍,治疗面部因毛孔突然闭塞而产生的汗囊肿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饭后用温水送服10克,每日2次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为蒺藜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实。味苦、辛,性温。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甙类,以及含有多种丰富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有明显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轻身,去除面上瘢痕,治疗白癜风。本草纲目曰:“洗面黑,祛斑,洗瘢疮。”,中药美白配方,美肤方剂七:柏子仁、冬瓜仁炒、冬葵子炒、白茯苓去皮各150克 功效:清热利湿,治疗痤疮 用法:10克,以米酒送服,每日3次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品汇精要曰:“白茯苓为末,合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牢牙乌发,延年益寿。,中药美白配方,美肤方剂八:白僵蚕、石膏各等分 功效:祛风泽肤,治疗雀斑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以蜂蜜调匀做面膜 白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的幼虫在未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僵化虫体。外用其药,味咸、辛,性平。可治面上黑及碍容性疾病口眼歪斜等症。本草纲目称:“蜜和擦面,灭黑黯好颜色,或加白牵牛,白僵蚕末,水和掺之。”,中药美白配方,祛痘配方一: 桑白皮10g 枙子10g 黄莲10g 生地15g 生大黄10g 黄芩10g 生山楂30g 连翘15g 茵陈15g 牡丹皮10g 生薏苡仁30g 生甘草6g 功效宣肺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寻常型痤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中药祛痘配方,祛痘配方二: 黄芩10g,蒲公英15g,泽泻10g,生地15g,虎杖15g,蛇舌草20g,海藻8g,金银花15g,白癣皮15g,红花8g,僵蚕10g,荆芥8g,甘草5g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适应症寻常型痤疮 用法水煎服,分早晚温服。,中药祛痘配方,祛痘配方三: 金银花15g 苡仁30g 当归10g 丹参15g 川芎6g 生山楂30g 甘草6g 地丁10g 黄莲10g黄柏15g 茵陈15g 虎杖15g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适应症用于脓疱型痤疮,囊肿型痤疮。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小时服。,中药祛痘配方,祛痘配方四: 蒲公英100克 绿豆50克 蜂蜜10克 做法 : 将采集的蒲公英全草100克(干品30克)先煎水,取净汁500 毫升,在蒲公英汁液中加入绿豆 50 克,煮至绿豆开花,调入蜂蜜 10 克即成。 使用方法:吃绿豆喝汤,一天分多次吃完。同时将余汤涂脸, 30 分钟后洗去。连续内吃外用 1 周以上。,中药祛痘配方,祛痘配方五: (面膜) 丹参 10克 黄芩 15克 栀子 15克 金银花 15克 蜂蜜适量。 功效:本面膜对青春痘化脓,形成囊肿性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做法:药材用清水浸泡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