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ppt_第1页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ppt_第2页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ppt_第3页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ppt_第4页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1,2.1 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常见的有电视机、复读机、收音机音量调节器。,2,电位器,电位器,(线位移或角位移),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分类,3,按结构形式不同:,薄膜电位器 薄膜电位器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碳膜电位器,另一种是金属膜电位器。 碳膜电位器是在绝缘骨架表面喷涂一层均匀的电阻液,经烘干聚合制成电阻。电阻液由石墨、碳膜、树脂材料配合而成。 金属膜电位器是在绝缘基体上用高温蒸镀或电镀方法,涂上一层金属膜而制成。金属膜为合金锗铑、铂铜、铂铑锰等。 导电塑料电位器 由塑料粉和导电材料(合金、石墨、碳黑等)压制而成,它又称为实心电位器。该电位器耐磨性较好、寿命长、电刷容许的接触压力较大,适用于振动、冲击等恶劣工作环境,能承受较大功率。但温度影响较大,接触电阻大,精度不高。,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分类,光电电位器,主要由电阻体、光电导层和导电电极等组成。,1-光电导层;2-基体;3-薄膜电阻带;4-电刷窄光束;5-光电级,当无光照射时,因光电导材料暗电阻极大,电阻带与电极之间可视为断路,当窄光束4(电刷)照射在窄间隙上时,电阻带与电极接通,这样在外电源E的作用下,负载电阻上输出的电压随着光束(电刷)移动而变化。,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分类,是一种非接触式电位器,用光束代替电刷。,具有耐磨性好,精度、分辨率高,寿命长(可达亿万次循环)、可靠性好等优点。,光电电位器是一种非接触式电位器。它用光束代替一般电位器上的活动触点-电刷。电阻型光电电位器主要由电阻体、光电导层和导电电极等组成。光电电位器的制作过程是:先在基体上沉积一层硫化镉或硒化镉的光导电层,然后在光导电层上再沉积一条电阻体和一条导电电极。在电阻体和导电电极之间留有一个狭窄的间隙。平时无光照时。电阻体和导电电极之间由于光电导层阻值很大而呈绝缘状态。当光束照射部位和导电电极导通,于是光电电位器的输出端便有电压输出,输出电压的大小与光束位移照射到的位置有关,从而实现了将光束位移换为电压输出,输出电压的大小与光束位移照射到的位置有关,从而实现了将光束位移换为电压信号输出。,1-光电导层;2-基体;3-薄膜电阻带;4-电刷窄光束;5-光电级,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分类,7,按结构形式不同:,按特性不同: 线性电位器式传感器 非线性电位器式传感器,特征:骨架截面处处相等,由材料和截面均匀的电阻丝按等节距绕制。,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1.1 线性电位器,电位器输出端接负载,其输出特性称为负载特性,不接负载或负载无穷大,输出特性称空载特性。,2.1 电位器式传感器,9,A、C全长为xmax,总电阻为Rmax; A、B长为x,如果在A、C之间加上电压Umax,当电阻丝直径与材质一定时,则电阻R随导线长度l而变化。,一、空载特性,线性电位器的理想空载特性曲线应具有严格的线性关系。,A、B间电阻Rx为:,A、B间电压Ux为:,2.1 电位器式传感器,10,如果在电位器A、B两端加上电压Umax , 则输出电压为:,下图所示为电位器式角度传感器。,电位器式角度传感器,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对某一匝节距为 t 线圈来说,电阻变化量为:,11,骨架宽和高,骨架宽和高,2.1 电位器式传感器,电阻灵敏度: 电压灵敏度:,12,结论:线性线绕电位器的电阻灵敏度和电压灵敏度除与电阻率有关外,还与骨架尺寸h和b、导线横截面积A(导线直径d)、绕线节距t等结构参数有关;电压灵敏度还与通过电位器的电流I的大小有关。,二、阶梯特性、阶梯误差、分辨率,电刷在与一匝导线接触过程中,虽有小位移,但阻值无变化。 当电刷离开这一匝,接触下一匝时,电阻突然增加,特性曲线出现阶跃。 其阶跃值即视在分辨脉冲为,13,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在移动过程中,会使得临近的两匝短路,电位器总匝数从n减小到(n-1),总阻值的变化使得在视在分辨率之中还产生了次要分辨脉冲,即大的阶跃之中还有小的阶跃。 大的阶跃为主要分辨脉冲 小的阶跃为次要分辨脉冲,14,2.1 电位器式传感器,视在脉冲为二者之和: 例:一个电位器,总电压为10V,匝数为10,电刷从第5匝到第6匝过程中,计算电压的变化情况。,15,j,j+1,2.1 电位器式传感器,16,j,j+1,2.1 电位器式传感器,17,工程上常把实际阶梯曲线简化成理想阶梯曲线,如图2-5所示。,2.5 理想阶梯曲线,2.1 电位器式传感器,18,电压分辨率:在电刷行程内,电位器输出电压阶梯的最大值与最大输出电压Umax之比的百分数,2.5 理想阶梯曲线,2.1 电位器式传感器,19,行程分辨率:在电刷行程内,能使电位器产生一个可测出变化的电刷最小行程与整个行程之比的百分数,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0,从图中可见,在理想情况下,特性曲线每个阶梯的大小完全相同,,则通过每个阶梯中点的直线即是理论直线,阶梯曲线围绕它上下跳动,从而带来一定误差,这就是阶梯误差。,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1,电位器的阶梯误差j 通常以理想阶梯特性曲线对理论特性直线的最大偏差值与最大输出电压值的百分数表示,即,2.1 电位器式传感器,阶梯误差和分辨率的大小都是由线绕电位器本身工作原理所决定的,是一种原理性误差,它决定了电位器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在实际设计中的改善方法: (1)增加匝数,即减小导线直径(小型电位器通常选0.5mm或更细的导线) (2)增加骨架长度(如采用多圈螺旋电位器)。,22,2.1.2 非线性电位器,23,空载时输出电压或电阻与电刷行程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常见有变骨架、变节距、分路电阻或电位给定四种。,变骨架高度式非线性电位器,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1 电位器式传感器,上面讨论的电位器空载特性相当于负载开路或为无穷大时的情况,为理想情况; 而一般情况下,电位器接有负载, 由于负载电阻和电位器的比值为有限值,此时所得的特性为负载特性,(负载特性相对于空载特性的偏差称为电位器的负载误差),对于线性电位器负载误差即是其非线性误差。,24,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当电位器的负载电阻RL(带负载时),则输出电压 UL应为(可视为RL与Rx并联,后与(R-Rx)串联),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5,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2.1 电位器式传感器,电位器的负载系数 电阻的相对变化,26,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带入UL表达式,整理得到: 理想空载特性(此时, RL=,m=0),27,实际负载特性,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2-19),(2-20),比较(2-19)(2-20),由于存在RL,使得m0,导致负载与空载输出之间产生偏差。负载误差为:,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8,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2-19),(2-20),2.1 电位器式传感器,29,由(2-19)得到右图可知, 电位器负载系数m越大 ( RL越小),相对输出 电压Y越小,输出电压U 越低,则非线性误差越 大;反之,U越高,非 线性误差越小。曲线为 下垂曲线。,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2.1 电位器式传感器,30,由图可见,无论m为何值,X=0和X=1时,即电刷在起始位置和最终位置时,负载误差都为零;当r=X=1/2时,负载误差最大,且增大负载系数时,负载误差也随之增加。 减少方法:尽量减小负载系数,通常希望m0.1,为此可采用高输入阻抗放大器;,2.1.3 负载特性与负载误差,2.1 电位器式传感器,由于测量领域的不同,电位器结构及材料选择有所不同。但是其基本结构是相近的。电位器通常都是由骨架、电阻元件及活动电刷组成。,2.1.4 电位器的结构与材料,31,2.1 电位器式传感器特点,32,1.电位器式传感器的优点: (1)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低廉且性能稳定; (2)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磁场干扰等)影响小; (3)可以实现输出输入间任意函数关系; (4)输出信号大,一般不需放大。,2.电位器式传感器的缺点: (1)因为存在电刷与线圈或电阻膜之间摩擦,故需要较大的输入能量; (2)由于磨损不仅影响使用寿命和降低可靠性,而且会降低测量精度,分辨力较低; (3)动态响应较差,适合于测量变化较缓慢的量。,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33,电位器式传感器常用来测量位移、压力、加速度等参量。 1.下图是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图。,被测位移使测量轴沿导轨轴向移动时,带动电刷在滑线电阻上产生相同的位移,从而改变电位器的输出电阻。精密电阻与电位器电阻是电桥的两个桥臂,构成电桥测量电路,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34,2、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2019/8/9,35,2、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2019/8/9,36,2、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当被测流体通入弹性敏感元件膜盒的内腔时,在流体压力作用下,膜盒硬中心产生弹性位移,推动连杆上移,使曲柄轴带动电位器的电刷在电阻体上滑动,输出与被测压力成正比的电压信号,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2019/8/9,37,2、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图2.16 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流体压力作用膜盒硬中心,推动连杆上移,曲柄带动电刷在电位器绕组上滑动,输出一个与被测压力成比例的电压信号,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38,航空飞行高度传感器,2019/8/9,39,3、电位器式加速度传感器,惯 性 质量块,2.1 电位器式传感器应用,惯性质量块在被测 加速度的作用下,使片状弹簧产生正比于加速度的位移,电刷在电位器上滑动,输出一与加速度成比例的电压信号,电位器,电位器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要求设计一只电位器式液位传感器,液面上限比下限高100mm,当达到液位上限时,一只继电器吸合,发出电流控制信号,而在其余液面高度均要有电压输出。继电器的线圈电阻为1250,吸合电流5mA,若要求该液位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max0.8%,输出电压灵敏度Usc/l60mv/mm,试求该电位器的总电阻Rmax,总长度L和电源激励电压Usr。,解:要利用已知的非线性误差、电压灵敏度设计电位器总长度及选择符合条件的电压。 电位器式传感器接入负载后存在非线性误差,负载误差推导过程如下:,则负载时输出电压为:,空载输出电压为: U0=XUmax 非线性误差为: 当X=1/2时,负载非线性误差最大:,m=0.032; 又 RL=1250; Rmax=mRL=0.0321250=40 Usr=I RL=510-31250V=6.25V; L=6250/60mm=104mm 所以根据设计要求应选择总阻值为40,总长度为104 mm电位器,电源激励电压Usr为6.25V,这样便可构成满足上述要求的电位器式位移测量系统。,例题,1、试分析电位器式传感器的负载特性?什么是负载误差?如何减小负载误差?,解:接入负载时:,负载特性偏离理想空载特性的偏差称为电位器的负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