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浮力》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浮力》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浮力》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浮力》总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 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 进行简单的计算。二、教学重点:1.用等效替代法,通过实验认识浮力,会用称重法测量浮力。2.知道浮力大小和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3.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三、教学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2.利用三力平衡,从方法上进行建模。四、设计思路: 浮力是对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初三总复习整章安排两课时,这节课是第一课时,通过实验,录像,典型习题的训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五、教学资源:1.演示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一个,大烧杯一个,细线,水,石块。2.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六、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七、教学设计:(一)实验导入,理解浮力的定义;老师演示实验(称重法测浮力),让学生观察实验引入课题,使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完成导学案练习题1,2题及课件第一题。(二)建模引导,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先指导学生观察171页图9-5,老师指导分析,立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前后两侧受到的压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即受力互相平衡;而上、下两个表面,由于深度不同,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老师对此进行建模引导,使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三)再现阿基米德原理;师:怎样测出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想出了办法,请同学们翻书到174页,回顾阿基米德原理。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公式公式推导,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再现阿基米德实验探究过程,最后通过实验探究题,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 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 N,体积为410-4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 N,方向 。延伸:物体静止时受到的合力为多少?引导学生画受力分析图,三力平衡,合力为零。 2.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测量,如图7中a、b、c是其中的三个步骤示意图,还差一个步骤图d,才能完成探究任务,则d是测量 。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 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如果关系式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延伸:如果石块换成木块,哪个步骤不同呢?引导学生分析石块和木块的不同,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可以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去掉拉力,石块会下沉,最终沉底,三力平衡;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静止时漂浮在页面上,步骤b不同。3 .如图4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到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 )A1.8N B1.6N C0.2N D0N延伸:如果线断了,小球会向什么方向运动?小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为下节课做铺垫)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合力为多大?4.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8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3)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 _(选填“大”或“小”);(4)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_。(5)图9中能正确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6)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7)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圆柱体出的密度为_ _kg/m3。此题先引导学生分析图像,理解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运用称重法计算浮力,能结合压强的知识,算出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并能利用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计算出质量,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算出体积,最后求出圆柱体的密度。此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帮助。延伸:图9中能表示圆柱体下表面刚接触水面到全部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教学反思:浮力是对力学知识的总结和延伸,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是对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中考前总复习,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发展特点积极探究合适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课时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本节课通过实验,录像,典型习题的训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教学方案、实验探究、总结反思三方面综合阐述有效策略的构建,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1.优点:本节课从实验引入,能使学生对浮力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得透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从生活中的现象引申到物理学原理,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通过录像再现,带领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关注溢水杯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有所悟,思想也变得非常活跃,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可以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科学素养,使复习课的效率得到提高。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实验,课件,录像,实物展示,习题,讲解,扩展延伸,能很好的掌控课堂,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多动脑、动手、动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了教学的探究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不足:称重法实验演示完可以画出受力分析图,学生更易理解。在讲解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如果在学生读完题后再多留点时间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讲解再精细一些,对学生的思维提升有更大的空间。对课标的解读应再深入些,题目设计情景再新颖些,更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3.改进的措施:复习课不要面面俱到,要大胆放手,老师只要“点”到要点就好,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根据初中生精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