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型酸豆奶的生产工艺研究.pdf_第1页
凝固型酸豆奶的生产工艺研究.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2 乳业科学与技术 2 0 0 5年第 1 期 ( 总第 1 1 0期) 凝固型酸豆奶的生产 工艺研究 夏 启雄 ( 广西柳州市奶业有限责任公 司 5 4 5 0 0 5 ) 中图分类号:T S 2 1 4 2 ;T S 2 5 2 5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1 8 7 ( 2 0 0 5 ) 0 1 - - 0 0 2 2 - 0 2 大豆是我 国传统 的食 品原料 ,含蛋 白质 3 8 , 脂肪 2 0 , 碳水化合物 2 0 , 粗纤维 5 , 矿 物质 5 ;其蛋白质 中氨基酸的比例接近动物蛋 白质氨基酸模式 , 是一种完全蛋白质; 大豆中不含 胆 固醇 ,故有降血脂作用 ;豆奶所含热量仅为 1 7 5 8 l【 i ( 1 O O m 1 ) , 而其含有的维生素 、 无机盐等 营养物质又使大豆具有治疗糖尿病 、 缺铁性贫血 、 预防动脉硬化和防治肿瘤等功效。牛奶是公认的 完全蛋白质,故二者精心调配后生产的凝 固型酸 豆奶符合当今食品低热量 、高蛋白营养的发展趋 势。 1配方 1 1原辅料配方 豆奶( 半成品) : 6 o 鲜牛奶: 3 0 山楂果珍粉 : 1 0 全脂淡奶粉 : 1 白糖: 6 甜味剂 : 适量 1 2乳化稳定剂配方 B E- 2: 0 2 2 0 2 4 S p a n 6 0: 0 0 3 单甘酯: 0 0 4 黄原胶 : 0 0 3 大豆分离蛋白: 0 5 C M C: 0 0 5 山梨糖醇: 2 2工艺流程示意图 大豆精选一脱皮_ + 钝化酶 、 磨浆 、 分离过滤一煮浆 脱 臭 一均 质 一豆 奶 昔调配 一杀 菌 一 冷 却 一接 种一灌装一发酵培育一后熟一冷藏一成品 3原辅料选择及工艺流程控制 3 1豆奶半成品工艺关键点控制 3 1 1原料大豆的选择 生产凝 固型酸豆奶的大豆应选用品质优 良、 成熟完好、 蛋白质含量高、 萃取率高、 不含残 留农 药及抗生素的品种 ; 不得选用发霉变质 、 贮藏期过 长的原料大豆用于生产。 3 1 2原料大豆的浸泡 大豆浸泡的目的是为了软化组织结构 ,提高 胶体分散程度 , 利于蛋白质的萃取, 增加蛋白回收 率 , 浸泡程度不够或过度 , 都会影响成品品质 , 浸 泡时加人适量的 N a H C O , 可有效软化组织结构 , 缩短浸泡时间 , 对去除腥味也有明显效果 , 浸泡程 度的确定以水面有少量泡沫出现 , 豆皮涨紧 , 手搓 分半 , 中心部位与边缘色泽一致为标准。 下图一为 浸泡时间对大豆固形物 回收的影响 ,图二为浸泡 温度对 时间 的影响 。 固 形 物 回 收 窒 , 、 、 一 浸 泡 时 间 一 小 时 、 _ 一 图 1 浸泡时间对固形物回收影响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图 2 浸泡温度对时间的影响 维普资讯 夏启雄 : 凝 固型酸 豆奶的生产工 艺研 究 2 3 3 1 3原料大豆的破碎 、 磨浆 大豆破碎后宜采用热磨法 ( 9 0 以上 ) 磨浆 来防止脂肪氧化酶在一定温度、 含水量和氧气存 在下发生作用。此外也可在磨浆前进行热烫以钝 化脂肪痒化酶, 但应防止蛋 白质变性 , 便于较大程 度去除豆腥味, 保证产品的最终风味。 3 1 4 浆渣分 离、 均质 磨好浆的大豆需浆渣分离 , 后再经 6 0 c c, 1 8 2 5 M P a 均质备用。 3 2鲜奶及全脂淡奶粉、 蔗糖的质量要求 用于生产凝固型酸豆奶 的鲜牛奶应新鲜优 质、 不含初乳 ; 酸度不超过 l 8 。 T ; 细菌总数不得大 于 5 0万 A n L ; 具有新鲜牛奶应有的滋味和香味; 无其他异味。 全脂淡奶粉须用 由优质牛奶制得的低型乳 粉 , 抗生素试验阴性 , 理化细菌指符合国家标准。 蔗糖为优质的砂糖, 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3 3原料预 处理、 调 配 3 3 1预 处 理 原料乳需先进行过滤后经净乳机净化, 再与 豆奶混和 。 乳化稳定剂的制备 : 先将 S p a n 6 0研细 , 再与 B E 一 2 、 单甘酯、 黄原胶 、 C MC一起按配方称好加入 l 0倍重的砂糖拌匀 , 按一份乳化稳定剂配 3 0 4 0 份 9 5 C 9 8 热水计 ,边搅拌边撒入拌好砂糖的 稳定剂 ,保持液温在 8 5 C 9 5 C,搅拌溶解后备 用 。 山楂果珍粉用 8 l 0倍的热水调制成果汁过 滤后备用。 奶粉加适量鲜奶经胶体磨后备用。白砂糖经 5 0 左右热牛奶溶解过滤后备用。 3 - 3 2 调 配 将预处理好的原辅料充分混合,用有机酸或 有机碱调 p H至 6 5 7 0 , 固形物要求 l 5 l 6 。 B x 。 3 4 均质 调配好 的混合原料在 6 0 、 l 8 2 5 Mp a条件 下均质, 以便其脂肪球及其他粒子细微化, 提高酸 豆奶的乳化稳定性, 使产品保持均匀稳定的状态, 且细腻成品口感。 3 5杀菌、 冷却、 真空、 脱臭 混合料通常采用 1 3 0 C 1 4 0 C 、 8 s 左右的超 高温瞬时灭菌方式 , 杀灭混合料中微生物 , 钝化混 合料中对发酵菌株有抑制作用 的天然抑制物 , 确 保乳酸菌的正常生长繁殖。 杀 菌后 的物料 利用 真空 闪蒸瞬时冷 却 至 4 5 ,有助于去除豆腥味及杀菌过程中产生的蒸 煮气味且有效防止冷却过程中的吸氧,为下道工 序做准备。 3 6接种、 灌装 将发酵剂充分搅拌至凝乳状态完全破坏 , 用 处理好的混合料或无菌水稀释、过滤再加到平衡 奶罐中搅匀, 使菌种能与混合料充分接触。 接种后经充分搅拌的混合料应立即灌注到销 售用的容器中。操作时重量要准确均匀 、速度要 快 、 时间要短 , 使原料乳温度基本维持在 4 2 左 右 。 3 7发酵培养 灌注好的酸豆奶应立即放入 4 l 4 5 的恒 温室中培养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发酵终点到达 的时间不一 , 一般为 3 4 h 。 在发酵终点时间范围 内应 随时检查发酵情况 ,以便正确判定发酵终 点 。发酵终点确定得较早 , 则酸豆奶组织软嫩 , 风味差 ; 过迟则酸度高 , 乳清析 出, 影响感官 , 风 味也差 。实践证明 ,应据 以下条件判定发酵终 点 : A、 滴定酸度 7 0 。 T 8 0 。 T ;B 、p H 4 6 ;C 、 表 面有少量水痕 ;D、 倾斜包装 容器 , 酸豆奶变 黏 稠 。 发酵期间应保持室内温度均衡 ,避免机械振 动 ; 否则会影响组织状态, 引起乳清析出。 3 8冷却后熟 发酵终点一到,即将酸豆奶送入冷却位置风 冷或直冷至 l 0 左右后放入 2 7 的冷库 中冷 藏后熟。 一般经 1 2 2 4 h , 风味物质便达到峰值。 此 时酸豆奶风味最佳。 4质量评定 凝固型酸豆奶的质量应从色 、 香、 味、 形 、 理化 指标等方面评定。色: 因受豆奶的影响 , 颜色呈泛 黄色 ; 香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