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地理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地理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地理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地理第2章城市与环境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含解析)湘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展示考查方向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示意图、文字材料(畅通工程、私人汽车、绿色住宅、生态城市)等为背景,考查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2.以某一地域的特定文化现象为载体,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影响。基础全面梳理一 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1含义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三个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意义4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二 城市化特点三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等。(2)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3)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2城市环境问题四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化是不是只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不是。城市化不只是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2郊区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一样吗?不一样。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郊区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3城市化就是指人口城市化吗?不是。城市化不仅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还包括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即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考点深度研析考点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2城市化进程的一般特点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对应阶段初期中期后期后期人口流动方向农村城市城市郊区城市农村或小城镇周边地区中心城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成为主导第一、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成为主导城市化问题不明显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土地供应紧张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续表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原因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市区人口激增,环境恶化,交通拥堵,城市产业的迁移交通条件的改善,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城市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图示 (2015重庆高考)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 B30%40%C40%50% D60%70%(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思维探究答案(1)B(2)A考向1城市化进程的差异(2018河南联考)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丙依次表示()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答案B解析德国城市化起步早,初时城市化水平最高,乙是德国。日本城市化速度快,三国中城市化发展最快,丙是日本,甲是美国。甲、乙、丙依次表示美国、德国、日本。(2)图示三个国家中()A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目前德国城市化水平最高C美国城市化起步最早D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答案D解析图示三个国家中美国、德国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图示曲线,目前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德国城市化起步最早;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考向2郊区城市化(2018金优模拟冲刺卷)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标,反映了某一区域要素在高一级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熵值越大,说明地位和作用越高。下表是2016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各圈层区位熵。据此完成(1)(2)题。(1)圣彼得堡城市化正处于()A虚假城市化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城市化阶段答案B解析读表可知,圣彼得堡市近郊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第三圈层,居住、工业和商业空间发展已较为成熟,其中居住区、商业区高于老城区且高于平均值,这说明近郊区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故B项正确。(2)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的原因是()A人口密度 B规划建设C土地价格 D产业结构答案D解析表中显示,核心区、近郊区的居住区、商业区的区位熵较高,而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这是区域产业布局结构的不同造成的,产业结构影响人口分布,故D项正确。考向3逆城市化(2018安徽合肥一模)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都是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下图示意城市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变化的城市化模型。据此完成(1)(2)题。(1)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之前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二孩政策 B加大教育投入C疏散城市职能 D完善养老保障答案C解析甲时间点之前城市核心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产业过于集中,导致用地紧张、交通拥堵,环境质量差等。为迅速缓解图中甲时间点前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是疏散城市职能,C项正确;实施二孩政策,人口增长,用地更紧张,A项错误;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养老保障不能解决用地紧张问题,B、D两项错误。(2)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开始的时间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B解析该城市化模型中,逆城市化阶段,边缘区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开始减少。核心区和边缘区人口都减少,开始的时间是乙,B项正确;甲时边缘人口上升,是郊区城市化阶段,A项错误;丙时核心区人口上升,是再城市化状态,C项错误;丁时两地人口都上升,D项错误。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差异(1)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2)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3)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辩证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提醒城市中心“岛屿”效应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续表(2015安徽高考)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思维探究答案(1)D(2)C考向1城市化与水循环(2018广西二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读“海绵城市”规划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下沉式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公园、绿地和足球场都可成为下沉式绿地B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C有利于城市地表污水的排放与处理D下沉式绿地只适用于降水量较大的地区答案D解析下沉式绿地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公园、绿地和足球场都可成为下沉式绿地;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地表污水的排放与处理;下沉式绿地对降水量大或较小的地区都适用。(2)图中规划可()A缓解城市用地紧张 B解决城市淡水短缺C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D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变答案C解析图中规划可缓解城市淡水紧张,不能解决淡水短缺;绿地增多,不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可能增加。考向2城市住房问题及对策(2018江西金太阳大联考)“握手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两栋楼房间隔距离过小。在我国很多城市,“握手楼”逐渐增多。这些“握手楼”大多位于“城中村”,这里的楼房一幢贴着一幢,且疯狂向上生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极小。下图示意某“握手楼”。据此完成(1)(3)题。(1)“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答案B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住房紧张,房租上涨。“城中村”房租相对廉价,较适合低收入人群的需求,故B项正确。(2)“握手楼”集中区域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建筑质量差,容易倒塌建筑通风、采光条件极差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位于市中心区,影响市容A B C D答案D解析住房拥挤导致无规划乱建造房屋,致使住房更加拥挤,房屋过于密集,通风、采光条件差,正确;房屋密集,道路狭窄,消防车等车辆通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正确;建筑质量和住房拥挤关系不大,错误;“握手楼”主要分布在“城中村”地区,错误。故D项正确。(3)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是()A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B修建城市立交,改善交通条件C增加社会投资,扩大居民就业D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答案A解析城市住房拥挤产生的根源在于城市人口过多,乱建房屋的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所以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城市是解决此现象的根本措施,A项正确;B项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C项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紧张状况,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两项;发展城市新村,扩大居住面积,能够暂时缓解城市住房拥挤状况,但不是根本措施,故D项错误。考向3城市交通问题及对策(2018福建泉州5月质检)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规定好交通路段的行驶车速,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调整各路口绿灯,以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建设“绿波带”主要作用是()A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B增加城市车流量C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D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建设“绿波带”能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故C项正确。(2)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A通往飞机场的高速公路B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C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D小城市郊区的环形道路答案B解析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道路是通往卫星城的主干道路,主干路上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速度,提高通行效率,B项正确;高速公路上没有红绿灯,A项错误;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是混合交通,不利于建设“绿波带”,C项错误;小城市郊区的车流量小,环形道路交通拥堵少,不适宜建设“绿波带”,D项错误。1认识解决城市内涝的工程措施(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水与污水分流问题。(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2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素能专项突破图表解读城市化进程图的判读(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个)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双选)()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双选)()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答案(1)AD(2)BC1城市化坐标图的判读人口密度图的判读步骤分析第一,根据横纵坐标类型,可确定变量。例如上图,横坐标表示与市中心距离,纵坐标表示人口密度。曲线反映与市中心的距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第二,比较曲线形态变化,可推断城市化发展阶段。例如,b时期和a时期相比,b时期市中心人口密度较小,距离市中心8 km处人口密度较大,反映b时期,该城市进入郊区城市化阶段。第三,比较市中心数值变化,可推断城市化水平高低。例如,比较a图和c图,前者市中心人口密度在120千人/km2以上,而后者在120千人/km2以下,表示从a时期到c时期,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下降,人口逐渐向郊区迁移。2城市城区面积变化图(1)城区面积变化图的判读步骤展示(下图)(2)城区面积变化图的判读步骤分析第一,比较乙图和丙图,可发现丙阶段城市数量较多,增加了两个新的城镇。第二,对比丙图和丁图,可发现从丙阶段到丁阶段,城市占地面积扩大,逐渐发展成带状和团状。第三,从甲阶段到丁阶段,城区面积逐渐扩大,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2018河北衡水信息卷)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城市2000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13题。1从2000年到2015年,图示城市明显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铁路和公路用地 B耕地和林地C河流和工业用地 D城镇建设用地答案B解析读图,对比两幅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2015年该城市小麦种植区(耕地)和森林区(林地)减少,而城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大。2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构成的变化,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 B雾霾天气频发C热岛效应增强 D蚊蝇害虫肆虐答案C解析该城市耕地和林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使城市地面硬化,加之城市用水量不断增长易使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绿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会增强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雾霾更多是生产、生活和汽车尾气造成,与城市用地类型关系不大;蚊蝇害虫肆虐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构成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3解决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建立污水处理厂B将工业大规模外迁至郊区C实现垃圾资源化D增加和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答案D解析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应该是“治本”之策,那就是增加城市绿地,合理布局城市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热点探究雄安新区与首都职能调整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批复。1意义:雄安新区定位二类大城市,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区位:雄安新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山麓平原向冲积平原的过渡带,地形平坦开阔;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3定位:生态宜居城市;协调发展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开放发展先行区。4标准:雄安新区的建设,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17年4月1日我国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安新和容城三县交界处(包括三个县城)设立雄安新区,首期规划100 km2,这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第三个新区。政府将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将雄安新区打造成城市建设的典范。读图,完成13题。1雄安新区能够成为第三个国家级的新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A经济发达 B位置适宜C水源充足 D交通便利答案B解析雄安新区建设的首要目的主要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能够成为第三个国家级的新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地理位置与京津距离适宜,便于承接北京疏解的非首都职能,又不影响周边城市的发展。新区经济和交通没有优势。新区内虽有白洋淀,但它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旅游区,新区建设中需要重点保护,不能成为新区水源地。2雄安新区建成后,将会()A彻底解决北京城市问题 B加快北京经济发展速度C改变北京城市空间结构 D推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雄安新区建成后,将会分担北京的非首都职能,使北京的一些功能区性质改变,为首都职能所用,城市空间结构将会发生明显调整,但城市问题不可能彻底解决。经济职能是北京的非首都职能,雄安新区建设不会加快、甚至会减缓北京的经济发展速度。雄安新区位于我国北方,它的发展不可能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3北京下列产业部门中,最适宜向雄安新区转移的是()A高新技术产业 B高污染产业C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D旅游业答案A解析 雄安新区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是首都建设的一部分。所以,北京向雄安新区转移的产业不能是落后的、淘汰的污染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类应向区域外部转移或关停),旅游业受旅游资源的制约,是无法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部门,属于非首都职能,是需要向外转移的。配套课时作业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2018吉林舒兰第一高级中学期中)读19782010年中国、美国城市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统计图,完成13题。1图示期间中国面积变化最大的土地类型是()A不透水层 B植被C水体 D其他用地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不透水层由16.73%增加到69.49%,增加了52.76%,变化最大;植被由21.81%变为14.70%,水体由2.01%变为1.76%,其他用地由59.45%变为14.5%。2从中国和美国城市土地覆盖率比较可以判断出()A两国城市水体面积大致相同B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C美国城市已经基本逆城市化D中国城市植被面积逐步减少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图中数据反映中国的不透水层的面积增长最快,说明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在加快,即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B项正确;A、C、D三项不能依据图中信息得出结论。3中国城市的土地覆盖类型特征变化将导致城市()A地表径流减弱 B降水强度减弱C热岛效应减弱 D地表风速减弱答案D解析中国城市的土地覆盖类型特征是不透水层面积最大,说明城市建筑逐渐增多,地表摩擦力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地表的风速逐渐减弱,D项正确;地表性质发生变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下垫面的比热容变小,升温增快,热岛效应加强,易产生雨岛效应,降水强度增大,A、B、C三项错误。(2018全国百所名校模拟示范卷)大伦敦都市区是英国最重要的人口聚集区域。大伦敦都市区划分为内伦敦和外伦敦。下图示意大伦敦都市区18112011年间的人口增长变动情况。读图,完成46题。4下列时间段大伦敦都市区的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18611871年 B19311941年C19711981年 D19912001年答案B解析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时,该地人口数量会达到一个最高值。读图可知,大伦敦都市区自1811年之后人口增长率长期为正值,直至约1939年人口达到历史峰值,此后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大约1991年以来人口又呈现出正增长态势。518611961年的近100年间,大伦敦都市区的城市化阶段处于()A城市化起步 B逆城市化C郊区城市化 D再城市化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18611961年,大伦敦都市区整体上经历了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的过程,外伦敦的人口增速快于内伦敦核心区,说明人口由核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扩散,即此阶段为郊区城市化过程。19611991年,内伦敦和外伦敦人口均呈负增长,此时应处于逆城市化阶段。1991年以后大伦敦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为再城市化阶段。619912011年大伦敦都市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英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农村人口的迁入C当地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D青壮年国际移民迁入答案D解析19912011年,大伦敦都市区人口重现正增长,进入了再城市化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大量国际移民的迁入,国际迁入人口多为年轻的成年人,直接造成了伦敦人口的高增长率。(2018湖北襄阳五中5月模拟)半城市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村民就业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康杜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下图表示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情况,结合材料,完成79题。7康杜村由阶段一到阶段三的可用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的转化趋势为()A劳动力房产耕地 B劳动力耕地房产C耕地房产劳动力 D耕地劳动力房产答案D解析在大学城建设之前,该村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所以阶段一主要资源是耕地。由于大学城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出现劳动力增加的特点;随着大学城的建成,该地需要的劳动力减少,所以阶段二主要资源为劳动力。大学城建成以后,进入平稳阶段,房产成为主要资源。故D项正确。8能正确表示康杜村居民就业方式的是()A甲农民乙工人丙房东丁店主B甲农民乙店主丙房东丁工人C甲工人乙农民丙店主丁房东D甲工人乙房东丙农民丁店主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在阶段一,甲占比最大,随着大学城建设,占比减少,所以甲为农民;乙曲线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先增加后减少,为工人数量的变化,丙主要出现在阶段二和阶段三,主要是以出租为收入来源的房东;在三个阶段,丁基本呈总体上升趋势,应为商业服务人员。故A项正确。92001年后,康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A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B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C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答案B解析读图,结合材料,该村在2001年后主要就业方式从农民转向工人及房东和个体商户经营者,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故B项正确。(2018广东茂名一模)标准差椭圆法是分析空间分布方向性特征的经典方法之一。椭圆的大小反映空间格局总体要素的集中程度,偏角(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下图为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10对于该时间段北京市不透水地表时空分布描述,正确的是()A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扩大且向南移动B不透水地表范围不断缩小C总体上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导D不透水地表区域分布越来越零散答案C解析图中椭圆长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根据材料“偏角(长半轴)反映格局的主导方向”可判断C项正确。读图可知标准差椭圆范围逐渐缩小,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椭圆的大小代表的是集中程度而非范围,椭圆范围缩小,说明不透水地表区域分布越来越集中,故B、D两项错误。1119912015年北京市不透水地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降水C植被 D城市规划答案D解析不透水地面是城市中一种以人工地表为主要特征的特定组份,主要由城市中硬质道路、停车场、广场及屋顶等建筑物组成。因此城市规划是形成不透水地表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地形、降水与植被对不透水地表的形成没有影响,故A、B、C三项错误。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12(2018河北衡水中学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8分)中新天津生态城选址于距天津主城区45千米的一片盐碱地上。自2008年开工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城市开发、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方面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下图为天津主城和生态城简图。(1)分析该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8分)(2)生态城远离天津主城区,说明它的建成对主城区的有利影响。(8分)(3)分析该生态城内保留大量湖泊、河道等湿地的原因。(6分)(4)该生态城目前常住人口约3万人,远低于35万人的规划人口规模。为提高入住率,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答案(1)利用盐碱荒地,节约耕地;土地成本低;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政策支持。(2)控制主城区规模,分散城市职能;减缓城区交通拥挤;减轻城区环境压力;减轻城区就业压力。(3)调节周边小气候;美化环境;蓄积径流和加快排水速度,减缓城市内涝。(4)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生态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支撑;政策支持,吸引人口入住。解析第(1)题,从交通、用地成本、政策等角度分析生态城选址的区位优势。第(2)题,从缓解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