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安全.ppt_第1页
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安全.ppt_第2页
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安全.ppt_第3页
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安全.ppt_第4页
护理职业防护与职业安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防护概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暴露中的危险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护理职业防护,职业防护目的,职业防护措施,职业防护基本原则,标准预防,一、护理职业防护目的,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 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 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二、职业防护基本原则,(一)职业防护的总原则: 安全、有效 (二)具体要求 1、方便 经济 科学 灵活 2、标准预防 3、按需要配备,分级防护 4、人人受训,建立公众意识 5、使用安全产品 6、违规必究,三、标准预防,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的特点,标准预防操作原则,标准预防的技术,(一)标准预防的概念,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二)标准预防的特点,1.强调双预防 2.强调双向防护 3.主要传播途径,(三)标准预防操作原则,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病人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和面罩等基本措施。 3、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毕,脱去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4、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5、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接触清洁区域或物品。,6、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7、使用后的锐器应直接放入具有防渗透、耐刺的锐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止刺伤。 8、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9、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10、保证废弃物的处理。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四)标准预防的技术 之一,基础措施技术,洗手/手消毒,使用手套,使用口罩,使用眼或面罩,使用防护鞋,使用工作帽,可重复使用 的设备,使用隔离衣 或防护围 裙,环境控制,隔离室,使用替代口对 口复苏设备,预防针刺伤,被服,标准预防技术 之二,传播途径隔离技术,接触传播 隔离技术,空气传播 隔离技术,飞沫传播 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技术 之三,不同区域的隔离技术,呼吸道传 染病区,消化道传 染病区,经血传播疾 病传染病区,负压隔离 病房,标准预防技术 之四,其他隔离技术,保护性隔离,多重耐药病人的 隔离防护措施,四、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一)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 (二)充分做好防护工作 (三)强化职业安全意识 (四)及时制定新的隔离指南,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执行标准预防 (所有病区),传染病分级预防管理 (传染病区),其它暴露防护 (普通和/或特殊工作 区中特别防护),强化职业安全意识,1、加强医院感染部门的干预 2、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3、树立防护观念,规范操作行为 4、丰富业余生活,增强体质 5、职业暴露后及时采取措施 (1)接种乙肝疫苗,有效率为96%99% (2)刺伤的补救措施,职业防护的目的是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熟悉标准防护技术,自觉执行预防措施,做好护理职业安全防护。,小结,谢谢,护理职业暴露与防护,丰 都 县 人 民 医院 手术室:许 超,护 理 职 业 暴 露,一、什么是护理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周围存在着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在为病人的护理活动中,经常暴露(置于、显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如:接触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各种导管等,还有各种理化损伤因子,如:光、热、电磁辐射等及工作压力的影响,有感染某种疾病的危险,即职业暴露。,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环境的危险因素,1、生物危险因素 2、化学因素 3、物理因素 4、社会心理因素,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频率,医务人员因职业关系,接触致病因子的频率高于普通人群,2003年SARS引起医务人员发生的院内感染是普通人群的2倍,据卫生部统计,确诊为SARS的患者中18.8%为医护人员,位居各职业发病率的首位。因针刺伤接触HIV的频率为0.19%,其中护士占67%,内、外科医生占17.5%,其他占15.5%,急诊科医务人员接触病人血的频率为3.9%,以皮肤接触者居多占95%,粘膜接触占3%,针刺伤为2%。针刺伤或锐器伤对护理人员的威胁时刻存在。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护士占80%,经常发生在注射或采血时或处理注射器过程中,手术中传递剪刀、刀片及缝合中,收拾手术污物或器械时,皮肤粘膜受损或血液污染的机会也多。国内学者调查发现,临床医务人员HBV、HCV、HGV等肝炎总感染率为33.3%比普通人群(12.3%)明显高。我国某医院调查证实,有一组医务人员,HBcAg血清阳性率高达53.5%。,社会心理因素及心理健康的防护,评估危害风险,职业特点,常面对垂死、死亡和痛苦不堪的患者,身处职业暴露危险环境的恐怖心里,护理工作繁重,范围界定不清,价值不能体现,内心期望与现实冲突,服务对象的不理解,自身学历提升和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医护、护患、上下级之间的矛盾,防范措施,自身调节,准确定位,适当降低期望值,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参加体育、娱乐活动,保持积极心态,心理咨询,提高对恶性刺激耐受力,学会“换位思考”,加强沟通,发生处理,心理咨询;严 重时调换岗位,资料汇总,案例分析、警示,管理者调护,了解护士心理,设法满足其心理需求,奖励和表彰优秀护士,提供深造机会,掌握护士身心健康信息,适时干预,制定有益于稳定护士职业心态的制度,体恤下属,积极了解下属困难,定期组织娱乐活动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健全后勤系统,减少非护理性工作,化学因素的防护,评估危害风险,化学种类,造成危害,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等),细胞毒性药物(顺铂等),轻:皮肤过敏、结膜炎、哮喘等,重:骨髓抑制、致癌、致畸、致突变,防范措施,化学消毒剂,定点放置,标签清楚,瓶盖严密,使用时注意通风,降低空气中浓度,严格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配制时禁止用热水冲泡,防止灼伤,选择性使用防护用具,防范措施,细胞毒性药物,接触前戴帽子、口罩、手套等,减少接触,加强化疗患者污物的处理(马桶应反复冲洗),提高抵抗力、定期体检,减少不必要的接触,护士孕期、哺乳期应避免接触细胞毒性药物,污染物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空气,加药前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防外溢,抽吸液体药液时不应超过注射器的3/4,开安瓿时避免划破手套,溶剂沿壁缓缓注入,配药时应在空气流通、人流少的室内进行,危害处理,立即去除化学源, 用流动水彻底冲洗,资料汇总,分析记录,案例分析、警示,提出整改措施,生物因素的防护,基,基 本 措 施,1、强化“全面性防护”概念教育,2、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指标,3、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制度,4、严格执行护理安全操作流程,5、规范防护穿戴,合理使用防护用具,生物因素的防护,基 本 措 施,6、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正确洗手,7、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定期体检,8、加强高危人群保护,采取疫苗接种,9、医用废弃物集中处理,生物因素的防护,血 液 防 范,1、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物必须戴手套,2、手上有伤口进行护理操作需戴双层手套,3、预料有血液、体液溅出时需穿防护服等,4、不能用手直接接触锐器,用后放锐器盒,5、血渍处理:先消毒再擦拭,生物因素的防护,1、戴口罩、洗手 2、加强工作环境通风,做好床边隔离,勤洗手,呼 吸 道 防 范,消 化 道 防 范,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肝炎病毒职业暴露后,立即采取措施,无伤口,有伤口,皮肤: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出血液,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碘酊、酒精消毒并包扎,报告护士长,护理部,院感科、护理部,记录,预防措施,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采取措施和患者目前状况等,随访、提供心理咨询,24h内抽血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 暴露源:体液、血液或者含有血液、体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一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二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长或暴露源割伤或刺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三级暴露: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见血液。,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类 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患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重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患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三、预防性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程序:为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计量,连续使用28天。 强化用药程序:在基本用药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 预防性用药程序: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h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h,即使超过24 h也要实施预防性用药。,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处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立即采取措施,无伤口,有伤口,皮肤: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出血液,肥皂水、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碘酒或酒精消毒并包扎,必要时外科处理,报告护士长,护理部,院感科、护理部,医疗卫生机构,评估、确定(卫生机构),暴露级别,暴露源病毒载量,一级、二级、三级,轻度、重度、暴露源不明,实施用药方案 (预防性),一级且轻度,一级重度或二级轻度,二级重度或三级轻、重度,暴露源不明,使用基本用药程序,使用强化用药程序,使用基本用药程序,不使用预防性用药,随访、咨询,在第4、8、12周和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登记、报告,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部位及损伤程度;暴露源的种 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心理咨询,物理因素的防护,评估危害风险,物理种类(医疗锐器伤、负重伤、电离辐射伤),造成危害,锐器伤(感染经学传播的疾病),负重伤(腰背损伤及下肢静脉曲张),电离辐射伤(致癌、致畸等),防范措施,锐器伤,加强“全面性防护”概念教育,严格执行护理安全操作流程,处理锐器时应戴手套,工作细心,锐器使用后放入统一的锐器盒,禁止回套针帽和直接传递针头锐器物,防范措施,脊柱损伤防护,适当的工间操和身体舒展运动,做好解释指导工作取得患者主动配合,合理用力掌握转运和翻身技巧,静脉曲张防护,穿软底鞋、弹力袜,加大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适时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