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1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2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3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4页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二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CuSFeSSO3H2SFeCl2ABCD全部解析:选ACu与S化合只能生成Cu2S,S与O2反应只能生成SO2,Fe在Cl2中燃烧,只能生成FeCl3。2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还原性D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完全溶于稀硝酸解析:选CSO2与KMnO4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A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故B错误;SO2被溶液中的NO和H氧化为SO,表现了SO2的还原性,故C正确;SO2与NaOH和BaCl2混合溶液反应生成BaSO3,BaSO3能被硝酸氧化为BaSO4,BaSO4难溶于稀硝酸,故D错误。3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Fe3C由以上流程可推知氧化性:Fe3O2SOD此工艺的优点之一是物质能循环利用解析:选D酸性Fe2(SO4)3溶液能吸收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H,溶液B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氧化性:O2Fe3,A、C两项错误;溶液C中含有Fe2(SO4)3,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B项错误;Fe2(SO4)3可循环利用,D项正确。4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某气体为SO2的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C均能证明D只有能证明解析:选DCO2也能产生中的实验现象,酸性气体一般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实验说明气体有还原性,结合后续实验现象说明该气体是SO2。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选项预测中现象实验结论A浓硫酸浓盐酸产生大量气体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强B浓硫酸铜片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粉末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C浓硫酸CuSO45H2O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发生物理变化D浓硫酸蔗糖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解析:选D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浓硫酸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氯化氢的逸出,A项错误;浓硫酸与铜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浓硫酸使胆矾失去结晶水,是由于浓硫酸的吸水性,该变化为化学变化,C项错误;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并放出大量的热,进而与生成的炭反应生成SO2,D项正确。6用硫及其化合物制硫酸有下列三种反应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途径:SH2SO4途径:SSO2SO3H2SO4途径:FeS2SO2SO3H2SO4A途径的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B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D途径、比途径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论解析:选C途径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表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A项正确;途径、的第二步反应为可逆反应,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提高SO2的转化率,降低成本,B项正确;由途径、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而途径转移7 mol e,C项错误。7如表所示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溶液一定含有SO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将SO2通入Na2CO3溶液中生成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浑浊说明酸性:H2SO3H2CO3解析:选DA项,该溶液中也可能含Ag;B项,该溶液也可能含HSO;C项,该气体也可能是Cl2、O3等。8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解析:选D装置B中蓝色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反应:SO2I22H2O=H2SO42HI,表明还原性:SO2I,A合理;装置C中NaOH溶液能吸收SO2,防止污染环境,B合理;将SO2通入FeCl3溶液后,再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SO存在,表明装置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合理;溶解的SO2气体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所以D不合理。9实验室有一瓶固体M的标签右半部分已被腐蚀,剩余部分只看到“Na2SO”字样。已知固体M只可能是Na2SO3或Na2SO4。若取少量固体M配成溶液,下列试剂不能用于鉴定M的是()ABa(OH)2B稀盐酸C稀硫酸D浓硝酸解析:选AA项,Ba(OH)2与Na2SO3和Na2SO4反应都能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鉴定M是Na2SO3还是Na2SO4;B项,稀盐酸与Na2SO3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而与Na2SO4不反应,可以鉴定;C项,与B项现象相同,可以鉴定;D项,浓硝酸与Na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而与Na2SO4不反应,可以鉴定。10现有Na2SO3、Na2SO4混合物样品a 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 L,取其中25.00 mL用标准KMnO4 溶液滴定,消耗标准KMnO4溶液V2 mLB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 gC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 gD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NaHSO3的洗气瓶、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测得干燥管增重d g解析:选DA项,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KMnO4氧化SO,可以根据方程式计算SO的量,正确;B项,H2O2氧化SO全部变成SO,根据原样品量和BaSO4沉淀的量列方程组求算,正确;C项,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除SO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可求得SO的量,结合原样品的量进行计算,正确;D项,盐酸易挥发,通入NaHSO3的洗气瓶时,会使SO2的量增加,测定结果有误差,错误。11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甲同学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探究二(2)另称取铁钉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乙同学取336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选填序号)。aA之前BAB间cBC间DCD间(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解析:(1)铁钉放入冷浓H2SO4中发生钝化,表面形成氧化膜,与CuSO4不反应。(2)由SO2H2SO4BaSO4知n(SO2)n(BaSO4)0.01 mol,SO2体积分数为100%66.7%。(4)因铁钉是碳素钢,含有碳单质,加热时被浓H2SO4氧化生成C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2SO4变为稀H2SO4,与Fe反应生成H2。为了防止SO2干扰CO2,用B中试剂检验SO2是否除尽。(5)为了检验CO2存在,应在完全除尽SO2以后,即BC间。(6)H2还原CuO生成H2O,H2O遇无水CuSO4变蓝。答案:(1)铁钉表面被钝化(2)66.7%(3)检验SO2是否除尽(4)C2H2SO4(浓)CO22SO22H2O(5)c(6)D中固体由黑变红和E中固体由白变蓝12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探究SO2的性质,并制取一种常用食品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已除去装置中的空气)(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应采取的操作是_。(2)关闭K2、K3,打开K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观察到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是_。(3)装置D和F的作用是_。(4)关闭K1、K3,打开K2。一段时间后E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0.00 mL,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_gL1。若实验中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6)设计实验验证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_。解析:(1)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2)装置A中生成SO2,装置B中FeCl3溶液与SO2发生反应,Fe3被还原为Fe2,SO2被氧化为S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装置C中发生反应:H2OSO2Na2S=H2SNa2SO3、SO22H2S=3S2H2O,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3)装置D和F是尾气吸收装置。(4)装置E中Na2SO3与SO2反应生成Na2S2O5。(5)根据反应SO2I22H2O=H2SO42HI进行计算,则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为0.128 gL1。若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高,测定结果偏高。(6)若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则生成Na2SO4,可以利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答案:(1)拔掉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使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瓶颈处的小孔)(2)2Fe3SO22H2O=2Fe2SO4H有淡黄色沉淀生成(3)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4)SO2Na2SO3=Na2S2O5(5)0.128偏高(6)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3某学习小组进行浓硫酸对蔗糖的脱水实验,在200 mL烧杯中放入20 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浓硫酸具有酸性;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这些结论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填序号)。(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图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图1的A中最好选用图2中的装置_(填编号)。图1的B装置所装试剂是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图1的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方程式为_;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_。某学生进行实验时,发现D装置中品红溶液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解析:(1)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说明有碳单质生成,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碳单质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按压该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证明该黑色物质表面积较大,具有吸附性。由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推测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酸性,故本题选。(2)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不需要加热,故最好选用图2中的装置。装置B中试剂为品红溶液,用来检验生成物SO2;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