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 下列每组物质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 苯和水 B. 四氯化碳和水 C. 汽油和水 D. 苯和溴苯【答案】D【解析】互溶液体不用能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溴苯都是有机物,相互溶解,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正确。2. 已知有生成NO气体的反应,N2+O22NO在某容积恒定的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的N2和ymol的O2,升高温度使二者发生反应。则在反应过程中,与反应前相比,下列物理量发生改变的是A. 气体的分子总数 B. 气体的密度 C.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 气体产生的压强【答案】D【解析】在某容积恒定的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 mol的N2和ymol的O2,由N2+O22NO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没有改变;气体质量不变与容积不变,密度不变;气体质量不变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D正确。3. 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混合物试剂分离方法A乙烷(乙烯)(H+)KMnO4洗气B乙醇(H2O)新制CaO蒸馏C苯(苯酚)溴水过滤D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蒸馏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选项A错误;B、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增大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制备无水乙醇,选项B正确;C、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虽然溶于水,但易溶于苯过滤不可将这两种物质分离,选项C错误;D、乙酸乙酯、乙酸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法用此法分离,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4. 在反应3Cl2+8NH3=6NH4Cl +N2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A. 136: 213 B. 213: 136 C. 3:8 D. 213: 34【答案】D【解析】2个NH3做还原剂,3个Cl2 做氧化剂; 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 371:217=213:34,故D正确。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足量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B. 纯碱(Na2CO3)与足量醋酸溶液反应:CO32-+2H+=CO2+H2OC.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OH-=H2OD. 少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Ca2+2OH-=CaCO3+H2O【答案】D表达,B错误;氢氧化镁是难溶物,不能拆为OH,C错误;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完全电离,D正确。6. 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 NH4+、Al3+、SO42-、NO3- B. K+、Na+、NO3- 、SO32-C. K+、 MnO4-、NH4+、NO3- D. Na+、K+、HCO3-、NO3-【答案】A【解析】在酸性溶液中,弱酸根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如SO32-、HCO3-,故B、D错误;MnO4-为紫色,故C错误;故A符合题意,A正确。7. 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Ba2+SO42-=BaSO4 B. 2H+CO32-=H2O+CO2C. Cl2+2Br-=2C1-+Br2 D. SO2+Br2+2H2O=4H+2Cl-+ SO42-【答案】D.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aHSO4水溶液能使石蕊变红,但NaHSO4不是酸B.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 1molCl2的体积是22.4L【答案】A【解析】A. NaHSO4水溶液能使石蕊变红,组成中还有钠离子等阳离子,NaHSO4属于盐,A正确;B.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的相互转化,B错误;C.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C错误;D. 标准状况下,1molCl2的体积是22.4L,D错误。9.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结论正确的是A. 依据酸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B. 依据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 依据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和特殊氧化物等D. 依据在反应过程中的得电子数目将氧化剂分为强氧化剂和弱氧化剂【答案】B【解析】A. 依据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A错误。B.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依据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 依据组成,将氧化物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C错误;D. 依据在反应过程中的得失电子的能力大小,将氧化剂分为强氧化剂和弱氧化剂,D错误。10. 在CuO和Zn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锌片,发现锌片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 不溶物一定是Cu B. 不溶物一定含Cu,但不一定含ZnC. 不溶物一定是Zn D. 溶液中一定含有Zn2,但不一定含有Cu2【答案】B【解析】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锌片,发现锌片并无任何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铜离子,则铜只能存在于不溶物中,所以不溶物中一定有Cu。但是无法判断不溶物中是否有单质锌,有可能加入的硫酸不足,无法将单质锌反应完全,也有可能是硫酸过量,将所有的单质锌都反应了;所以B正确。1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2NA个C0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44.8LB. 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NAC. 1L0.5mol.L-l FeCl3溶液完全转化可制得0.5NA个Fe(OH)3胶粒D. 2.3g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失去的电子总数为0.1NA【答案】D【解析】A、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直接使用22.4Lmol1,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是气体,故B错误;C、胶体是一种集合体,因此制得氢氧化铁胶粒个数小于0.5NA,故C错误;D、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1个金属钠原子都是失去1个电子,因此2.3g金属钠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为2.3/23mol=0.1mol,故D正确。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A和选项B,在运用22.4Lmol1时,一定注意两点,一点是看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通常状况、常温常压都不是标准状况,二点:此物质的状态是不是气体,22.4Lmol1适用的是气体,应注意CCl4、HF、SO3、H2O等,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12.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情况下氯气比空气重,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B. 氯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气体泄露时不易被发现C. 液氯说明常温常压下也存在液态氯气D. 液氯可存贮于钢瓶中,因此氯水也可贮存于钢瓶中【答案】A【解析】A、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1,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即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错误;C、氯气常压下是气体,通过增大压强,使氯气由气态转化成液态,故C错误;D、液氯不与干燥钢瓶反应,但氯水中存在HCl,能与钢瓶中铁发生反应,因此氯水不能贮存于钢瓶中,故D错误。点睛:选项D是易错点,液氯是氯气液化得到,属于纯净物,不与钢瓶反应,而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属于混合物,因为少量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氯水中存在:Cl2、HCl、HClO,HCl能与铁发生反应,因此氯水不能贮存在钢瓶中。13.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K 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 mol/L丙溶液的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L、M 中沸点最高的是M B. 元素的非金属性:ZYXC. 原子半径:WX7,故答案是:Rn-+H2OHR(n-1)+OH。(3).由于KSP(AgCl)KSP(AgI),则AgCl会转化为AgI,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反应的离子反应为:AgCl(s)+I-(aq)=AgI(s)+Cl-(aq),故答案为:AgCl(s)+I-(aq)=AgI (s)+Cl-(aq)。(4).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向盛有少量草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草酸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18. 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4+和NH3H2O的形式存在。某工厂处理氨氮废水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I加NaOH溶液的作用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_。(2)已知:水体中以+l价或单质形式存在的氯元素,称为“余氯”。过程中加入适量液氯,控制pH在6-7,将氨氮转化为N2。实验测定氯铵比与余氯、残余NH4+的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为了完全从废水中去除氨氮,根据图像分析,投入的Cl2与NH4+的最佳比值为_。过程分步发生3个反应:i.Cl2+H2O =H+Cl- +HClOii.NH4+HClO=NH2Cl+H+H2O(NH2Cl中Cl元素为+l价)iii.HClO继续参与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图中a点余氯浓度较大的原因是_。(3)若含余氯废水中折合Cl2的含量是71 mgL-1,则处理10m3含余氯废水,至少添加Na2SO3_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答案】 (1). NH4+OH-=NH3H2O (2). 使NH3从水体中挥发出来 (3). (4). 2NH2Cl+HClO= N2+3Cl-+3H+H2O (5). Cl2投入量不足,生成了NH2C1 (6). 1.26【解析】本题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涉及方程式的书写、图像的分析、计算等。(1)铵盐能和强碱反应,实质是:NH4+OH-=NH3H2O;氨水电离是可逆反应,鼓入大量空气,将生成氨气带走,即减少生成物,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促进了氨水电离,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使NH3从水体中挥发出来;(2)根据图像可知,为了完全从废水中去除氨氮,投入的Cl2与NH4+的最佳比值为6:1;HClO具有强氧化性,将NH2Cl转化为N2,故其反应方程式为:2NH2Cl+HClO= N2+3Cl-+3H+H2O;分析图像横坐标,可知a投入的氯气的量较少,生成了NH2C1,故a点余氯浓度较大;(3)Cl2与Na2SO3反应的方程式Cl2 + SO32- + H2O = SO42- + 2 H+ + 2 Cl-可得, m(Na2SO3)= 1.26。19. A、B、C、为三种常见的单质,其中A、C为气体,B为常见金属A溶于水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溶液,它们的关系如图1: (1)写出A、B、D的化学式:A_B_D_ (2)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A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是:_ (4)检验D的水溶液中的阳离子的方法是(指出药品、试剂、步骤和现象):_将D溶液逐滴加入的沸水中会产生一种红褐色的液体你认为该液体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_之间,验证的简单方法是:_. (5)某同学将A的饱和溶液装满大试管倒置在烧杯中如图2,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底部有无色的气体产生,溶液的颜色也变成无色,请你帮他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探究: 你预测气体可能是_ .针对你的预测写出验证实验方案(步骤和现象):_.【答案】 (1). Cl2 (2). Fe (3). FeCl3 (4). Fe+2H+=Fe2+H2 (5). 2Fe2+Cl22Fe3+2Cl (6). 因Cl2+H2O=HCl+HClO,HCl使石蕊试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 (7).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两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8). 1nm100nm (9).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10). O2或H2 (11).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正放,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如果气体燃烧说明是H2,如果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是O2【解析】(1)、A是气体单质,且溶于水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则A为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说明F中含有Fe2,与氯气反应生成D,则D中含有Fe3,又因B这种金属单质与氯气点燃反应生成D,所以B金属Fe,D为FeCl3,F为FeCl2,则E为HCl,C为H2,故答案为Cl2、Fe、FeCl3;(2)、根据上述分析的物质可知,的反应为Fe和HCl的反应,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H+=Fe2+H2;的反应是FeCl2和Cl2的反应,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3)、Cl2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HCl具有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HClO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可使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