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银川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是有关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 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后观察到细胞核呈红色,可说明DNA分布在细胞核中C. 只有在叶肉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D. 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由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细胞骨架的作用: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在细胞分裂中细胞骨架牵引染色体分离,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各类小泡和细胞器可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转运;在肌肉细胞中,细胞骨架和它的结合蛋白组成动力系统;在白细胞(白血球)的迁移、精子的游动、神经细胞轴突和树突的伸展等方面都与细胞骨架有关。另外,在植物细胞中细胞骨架指导细胞壁的合成。【详解】组成细胞的元素同样存在于无机自然环境中,从元素种类上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A正确;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后观察到细胞核呈绿色,可说明DNA分布在细胞核中,B错误;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其次在幼茎的皮层细胞中也有,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和分化有关,D错误。2.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又被称为“青春痘”。正常情况下雄性激素与皮脂腺细胞内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引起脂质分泌。当雄性激素水平升高而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就会形成痤疮;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繁殖所需的能量来自细胞质基质B. 痤疮伴随炎症发生的原因只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所致C. 痤疮患者体内通常能检测到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的存在D. 雄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功能;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雄性激素的作用: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详解】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其繁殖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细胞质,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可知,痤疮发生的原因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不是痤疮丙酸杆菌异常增殖,痤疮丙酸杆菌异常增殖会导致炎症,B错误;痤疮患者体内的痤疮丙酸杆菌作为抗原,刺激机体B细胞分化出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通常能检测到抗痤疮丙酸杆菌抗体的存在,C正确; 雄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通过调节脂质合成代谢影响脂质的分泌,D正确。故选B。【点睛】紧扣题干信息“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脂质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和“由于毛囊内的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因此痤疮通常会伴随炎症的发生”答题。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正确的是A. 西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生长素可得到无籽西瓜B. 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生长,可使细胞体积増大C. 利用较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小麦田中稗草(一种单子叶杂草)的生长D. 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植株明显增高得到好品质的造纸纤维【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可用于棉花的保蕾保铃;(4)控制性别分化。此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应用于除草,作为“除草剂”。【详解】三倍体无籽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的,而不是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获得的,A错误;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B错误;由于杂草对此生长素浓度更敏感,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可以杀死小麦田里的双子叶杂草,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C错误;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因此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分布部位及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离不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只有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B. 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体液调节增加排尿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C. 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D. 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2、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运输、微量高效性和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详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体液调节存在分级调节,神经调节也存在分级调节,如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A错误;在炎热环境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排汗量是促进散热的重要途径,B错误;激素的作用往往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作用,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C正确;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可加速糖原合成,说明激素具有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并没有催化作用,D错误。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流行于非洲疟疾猖狂的地区,此地区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杂合子)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但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下列关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是突变产生的所以不表达B. 推算该遗传病后代再发风险率需要确定其遗传方式C. 该病为基因突变所致,只能通过基因诊断来检测D. 该致病基因为有害基因,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B【解析】【分析】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2、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遗传病,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3、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详解】镰刀型贫血症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估算后代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需要确定遗传病遗传方式,才能正确分析后代发病率,B正确;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可以通过镜检其红细胞的形态来诊断,C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突变有利也有害,其有害性是相对的,基因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能适应环境的突变就是有利突变,不能适应环境的突变就是有害突变,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和基因突变的特征,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相关实例,能正确区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而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下图为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据的单位为J/(c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者和植食性动物间存在信息传递B. 生产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12.5J/(cm2.a)C. 肉食性动物尿液中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D. “未利用”的能量包含在同化量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能量流动的特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图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每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有四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利用、呼吸作用、未被利用,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据图分析可知:第一营养级同化量为464.6单位,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62.8单位,故传递效率约为12.6/62.8100%=13.52%,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为12.6/62.8100%=20%。【详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也可来自于无机环境,生产者和植食性动物间存在信息传递,A正确;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同化量为464.6单位,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12.6+18.8+29.3+2.1=62.8单位,生产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464.6-62.8-96.3-293=12.5J/(cm2a),B正确;动物尿液中主要是由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构成的,其中含有的能量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动物粪便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C错误;“未利用”就是指同化量中除去自身呼吸消耗、分解者和下一个营养级生物利用之外剩余的能量,D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求出第二营养级同化量:12.6+18.8+29.3+2.1=62.8单位,故生产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为:464.6-62.8-96.3-293=12.5J/(cm2a)二、非选择题7.植物在高温低湿条件下由于蒸腾速率增高,失水严重,造成叶的气孔关闭,导致光合速率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光合午休”。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实验处理温度/3636363125相对湿度/%2737525252实验结果光合速率/mgCO2dm-2h-l11.115.122.123.720.7(1)根据实验,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为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可通过适当_(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_(填“实验组一”或“实验组二”)的小麦气孔开度更大;导致实验组一光合速率低的原因是_。(3)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答案】 (1). 湿度(或答相对湿度) (2). 增加 (3). 实验组二 (4). 该组小麦气孔关闭程度更大,CO2吸收下降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使光合速率下降 (5). 四 (6). 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相对湿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实验组二的温度相同,相对湿度不同,随着湿度的增大,光合作用速率增大;实验组二、三、四的湿度相同,温度不同,随温度下降,光合速率先升高后下降,说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在2536之间。【详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因此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增大,光合速率增大,因此增加相对湿度可以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根据表格实验结果,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温度相同,实验组二光合速率大于实验组一光合速率,实验组二相对湿度大于实验组一相对湿度,可以推测实验组二的小麦气孔开度更大;导致实验组一光合速率低的原因是组小麦气孔关闭程度更大,CO2吸收下降影响光合作用暗反应,使光合速率下降。(3)由表格信息可知,表格中36、31、25三个温度条件下,31时光合速率最大,因此36高于最适宜温度,25低于最适宜温度,因此第四组如果温度适当提高,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能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出实验组二、三、四的湿度相同,温度不同,随温度下降,光合速率先升高后下降,说明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在2536之间。8.下图是长期高盐饮食诱发严重高血压的免疫机制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高盐饮食,会引起_感受器兴奋,经、过程引起血压升高。此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位于_。(2)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肾脏产生内源抗原,经、形成的细胞丙攻击血管细胞,引起血管炎症反应。细胞甲的作用是_;炎症反应会引起血管硬化,从而会使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机制属于_调节。(3)艾滋病是HIV侵入机体后,破坏_细胞使免疫系统瘫痪,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_严重感染或患_等疾病死亡【答案】 (1). 渗透压 (2). 脑干 (3). 摄取、处理、传递抗原 (4). (正)反馈 (5). T (6). 病原体 (7). 恶性肿瘤【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图示过程涉及血压平衡的调节以及体液调节,图中内源抗原存在于细胞内,首先经过细胞甲(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暴露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呈递给细胞乙(T细胞),细胞乙增殖分化形成细胞丙(效应T细胞),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详解】(1)高盐饮食,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经图中、过程引起血压升高。脑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该过程作用的对象是心脏、血管等,影响必要的生命活动,故此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2)分析图解,图中内源抗原存在于细胞内,首先经过细胞甲(吞噬细胞)的吞噬处理,暴露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呈递给细胞乙(T细胞),细胞乙增殖分化形成细胞丙(效应T细胞),从而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引起血管硬化,从而会使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3)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导致T细胞裂解,从而使免疫系统瘫痪,导致患者几乎丧失免疫力。而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丧失了这些功能后,因此往往因为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严重感染或患恶性肿瘤等疾病死亡。【点睛】本题考查免疫调节、水盐调节和血压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水盐调节和血压调节的过程,并且能够结合图示分析,将二者结合起来解决第(1)问;理解免疫调节的过程,识记吞噬细胞的作用和免疫系统的功能,掌握艾滋病的病因和T细胞的关系,而T细胞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进而联系到免疫系统的功能,这是突破该题重点的方法。9.一个基因如果存在多种等位基因的形式,这种现象称为复等位基因,二倍体个体只存在复等位基中的二个基因,请回答下列与复等位基因有关的问题:(1)ABO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IA、IB和i控制,IA、IB分别决定红细胞上有A抗原、B抗原,ABO血型复等位基因是由_(填生物变异类型)形成的,在正常人群中与ABO血型有关的基因型有_种,基因型为IAi的丈夫和基因型IBi的妻子,生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其原因是_。(2)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_,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_。【答案】 (1). 基因突变 (2). 6 (3). 丈夫和妻子分别产生了基因型为i配子,结合后生了O型血的孩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导致了性状的分离) (4). 1/2 (5). 1/8【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的主要特点:(1)普遍性: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3)低频性:自然条件下突变频率很低;(4)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可以产生复等位现象;(5)多害少利性:一般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2、ABO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IA、IB和i控制,控制ABO血型的基因就是属于复等位基因。这三个基因中任何两个基因之间构成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则在正常人群中与ABO血型有关的基因型有:A型血的基因型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IBIB、IBi,O型血的基因型ii,AB型血的基因型IAIB。【详解】(1)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因此基因突变导致ABO血型的复等位基因的产生;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正常人群中与ABO血型有关的基因型有:A型血的基因型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IBIB、IBi,O型血的基因型ii,AB型血的基因型IAIB,共有6种。基因型为IAi的丈夫和基因型IBi的妻子婚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基因型有:AB型IAIB、A型 IAi 、B型IBi、O型ii,因此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夫妻双方都产生了含i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后产生了O型ii的后代。(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的基因型为XA1Y,其减数分裂后可产生两种精子,即XA1和Y;2的基因型为XA2XA3,其减数分裂后可产生两种卵细胞,即XA2和XA3。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能传递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儿子,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几率相等,因此2和3的基因型都为1/2XA1XA2或1/2XA1XA3,则2的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为1/2;2和3产生配子都为:1/2 XA1、1/4 XA2、1/4 XA3,因此1基因型为1/2 XA1Y、1/4 XA2Y、1/4 XA3Y,产生含X的配子为:1/2 XA1:1/4 XA2:1/4 XA3;2基因型为1/2XA1XA2、1/4 XA2 XA2、1/4 XA2 XA3,产生的配子为1/4 XA1:5/8 XA2:1/8 XA3,则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2 XA11/4 XA1=1/8。【点睛】本题考查人类ABO血型的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根据ABO血型的遗传规律符合分离定律,按照题意对应写出ABO血型的基因型,进而利用分离定律的知识分析后代的基因型;针对第(2)问,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和系谱图的信息,分析出第二代的基因型以及产生配子的情况,进而得出第三代的相关个体的基因型,按照伴性遗传的特点,推断出各种配子的产生概率是解决该题难点的关键。10.某地进行“莲藕生态养鱼”,是一种“种养复合生态型”的新模式。回答下列问题:(1)藕田养鱼生态种养高效模式中,淡水塘中的荷花花色有粉色、白色和红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莲藕生态养鱼塘中,鱼的生存空间有限且数量比较多,所以适宜选择空间特征为_型分布的鱼类种群,塘中_(填“适合”或“不适合”)放养肉食性鱼类,原因是_。(3)为了获得更大收益,人们想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该种做法会使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_(填“增强”或“减弱”)。【答案】 (1). 直接 (2). 密集型(或集群) (3). 不适合 (4). 食物链短有利于减少能量损耗 (5). 减弱【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详解】(1)荷花的花色有粉色、白色和红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鱼的生存空间有限且数量比较多,所以适宜选择密集型(或集群)分布的鱼类种群。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因此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降低。(3)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则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会减弱,主要原因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减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依据能量流动的规律,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因此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降低。11.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可合成淀粉酶等消化酶,在消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但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获得不能合成淀粉酶的突变体。研究发现紫外线处理时间过短,获得突变体不足,若紫外线处理时间过长,又会导致枯草芽孢杆菌大量死亡。为探究紫外线处理最佳时间,需测定经处理后的枯草芽孢杆菌的突变率和存活率。完成相关实验步骤:(1)从临时保存菌种的_培养基中挑取菌体,制成适宜浓度稀释菌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_方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的密度;(2)将上述稀释菌液_,分别用同等强度的紫外线灯在相同条件下处理A组1分钟、B组3分钟、C组5分钟;(3)将每组处理后的菌液稀释适宜倍数,吸取一定量的菌液涂布在_的选择培养基上,每组菌液需要涂布_个平板,同时另取等量相应浓度菌液涂布在相应的1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将上述平板均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4)计算每个平板上菌落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可用于计算_;其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的差值可用于计算_。(选填“突变率”或“存活率”)【答案】 (1). 斜面 (2).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3). 均分为3组并标记A、B、C (4). 以淀粉为唯一碳源 (5). 3个(或2-3个) (6). 存活率 (7). 突变率【解析】【分析】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1)从临时保存菌种的斜面培养基中挑取菌体,制备成菌液,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微镜直接计数(或抽样检测)方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的浓度;(2)将菌液均分为三组,(标记为A、B、C),分别用相同强度的紫外灯处理1min、3min、5min;(3)将每组处理后的菌液稀释适宜倍数,部分涂布在1个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等量菌液涂布在1个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37培养48h。(4)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可用于计算存活率,其与另一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可用于计算突变率。【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菌种保藏的方法;识记培养基的类型及功能;识记计数微生物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研究人员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为了获取紫草素,某制药公司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培养的愈伤组织中提取这种有效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时,通常选择新生的芽作为外植体,这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