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脑外伤影像班.ppt_第1页
课件:脑外伤影像班.ppt_第2页
课件:脑外伤影像班.ppt_第3页
课件:脑外伤影像班.ppt_第4页
课件:脑外伤影像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外伤影像诊断 梁漱溟,颅脑外伤,头皮软组织损伤 颅骨损伤 颅内组织损伤,检查方法,头颅平片:可发现骨折。 CAG:可发现脑血肿。,CT 可显示脑血肿和脑挫裂伤并指明部位、范围、数目。系当今颅脑损伤首选检查方法。 MRI 成像时间长,费用高。病人危重,急性多不采用。,1、急性外伤,(1)急性硬膜外血肿 外伤-颅骨骨折/变形-脑血管破 裂-血液进入颅骨内板与硬膜之间。 常见脑膜中动脉破裂,血肿多位于 以颞区为中心的额、颞、顶区。,CT 表 现,颅骨内板下方局限性梭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密度多数均匀一致,少数密度不均一(和血肿内再出血或脑脊液进入有关) 如开放性骨折则血肿内可见气体影 可有占位表现,较轻,脑窗,脑窗,骨窗,(2)急性硬膜下血肿,外伤后三天内发生 血肿位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范围较广泛 多系桥静脉/静脉窦破裂,CT 表 现,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或镰状高密度区,范围广泛 占位效应表现较明显 若有蛛网膜破裂,脑脊液进入血肿内可表现为混杂密度,(3)脑内血肿,脑实质血管损伤出血 CT表现 急性期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均 匀的高密度影,边缘锐利,周围 绕以脑水肿,并有占位表现。,(4)脑水肿与脑肿胀,脑水肿为细胞外水肿,脑肿胀 为细胞内水肿,CT不能鉴别。,CT 表 现,局限性 斑片状低密度区,范围大有占位效应。 弥漫性 两大脑半球广泛低密度,脑室受压变 小,脑池消失。,(5)脑挫裂伤,颅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 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等变化。 CT表现 斑片状低密度区,边界较清楚,内中 有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影,病变广泛有 占位表现。,(6)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CT表现 脑室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影或两后 角高密度铸型,见有界面。量多 者呈脑室高密度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 脑沟、脑裂、脑池内高密度影, 量多者呈脑池铸型。,(7)骨 折,CT发现率为颅骨平片的1/5。 CT检查目的 发现颅内碎骨片和凹陷骨折的陷 入程度。,(8)颅内积气,可见于蛛网膜下腔、脑室系统、 硬膜下腔、硬膜外血肿内、脑实 质内。 CT表现 圆形、大小不等的气体影。,开放性脑损伤 左额骨粉碎性 骨折,硬膜下 积血、积气。,(9)颅内、外异物,应注意异物数目、位置、并判断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0)硬膜下积液,外伤-蛛网膜破裂-脑脊液流 入硬膜下腔。 CT表现 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影,常在 双额区,并深入纵裂前部。,是头部加速运动引起的脑白质轴索 广泛性损伤,( 11)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弥漫性轴索损伤,CT表现: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直径小于2cm。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池、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12),(12)迟发性颅内血肿 脑挫裂伤 硬膜下积液 脑肿胀,外伤后3、 6、 10天出现,2、亚急性与慢性硬膜下血肿,亚急性:4天-3周内 慢 性:3周以上,血肿密度变化 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低密度。 硬膜下血肿的密度,由于血红蛋白的溶解和吸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低。,(1)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影(有界面上部低密度,下部等密度/高密度)。 有占位效应。 常有大脑镰下疝:表现为前角后移,脉络膜丛钙斑前移,同侧脑体后部不显影,对侧脑室扩张。,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病侧灰白质界面内移,脑沟消失,侧脑室变形,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 CE后血肿边缘出现点状或线状强化。 MRI: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2)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梭形低密度影,亦可为混杂密度。有占位表现。 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脑外伤后遗症,(1)脑软化灶 (2)脑穿通性畸形囊肿 (3)脑萎缩 (4)脑积水,谢 谢 !,脑血管病变影像诊断 梁漱溟,动脉瘤 血管瘤 动静脉瘘,一、颅内动脉瘤,动脉干或其分支的局部膨隆形成囊状突出或梭形膨大。 好发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和后交通支。 原因 先天性占80%,其次外伤、感染、动脉硬化。,动脉瘤破裂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 脑血管造影目前仍是颅内动脉瘤的最好诊断方法,可以显示其位置、大小、形态、数目(单发或多发)及其与周围脑血管的关系。,脑血管造影表现,病变局部囊状/梭形膨大,可有蒂与动脉相连。 轮廓光滑,若有血栓形成则轮廓可见毛糙不平。 如有出血形成血肿,则邻近血管发生移位。,CT 表 现,平扫 圆形稍高密度影。 增强 明显均一强化,边缘清晰。 部份血栓形成 平扫中心略高密度,其外等密度血栓、周围高密度壁. 增强检查中心和壁增强.,并发症 颅内出血、脑梗塞、脑水肿、 脑积水等。,MRI 表 现,T1WI和T2WI表现为圆形低信号区。 动脉瘤有血栓形成部份T1WI呈等信号,T2WI信号增高。,二、脑血管畸形,又称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或血管瘤,常见为动静脉畸形(A-VM)。 病理 胚胎期血管状态的持续存在。病变包括: 扩张迂曲的动脉和静脉以及异常 血管丛。,脑血管造影表现,有几支扩张迂曲的动脉导入排列不整曲张或细小血管丛,由此导出几支扩张迂曲的静脉再与静脉窦相连。 病变及引流静脉多提早于动脉期显影。其它动脉分支细小及充盈不良。除非出血形成血肿,否则不引起周围血管移位。,CT 表 现,平扫见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或片状低、等、高混杂密度影,可有斑点状钙化/或斑片状低密度影。 增强可见斑点状、条索状增强,可显示出异常血管团和引流血管。 并发症:常见出血,梗塞。出血位置表浅,形态不规则。,MRI 表 现,T1WI和T2WI表现为毛线团状或蜂房状低信号影。,三、颈内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动静脉瘘 系指颅内任何动脉干或其分支与静脉或静脉窦贯通,形成血流短路。 常见为颈内动脉海绵窦动静脉瘘,常为外伤引起。,临床表现 搏动性突眼,病侧眼球静脉充血、 曲张,结膜水肿。听诊有血管杂 音。,平片检查,眼眶位见病侧眶上裂增大。 眼下静脉-眼上静脉-眶上裂-海绵窦。,血 管 造 影,颈内动脉虹吸段显影同时见海绵窦显影。 眼上静脉及时显示管腔增粗,岩上窦等也同时显示。 大脑前中动脉则因造影剂由短路入静脉而充盈不佳。,CT 表 现,增强检查 病侧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